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辞金枝 > 第360章 理智

辞金枝 第360章 理智

作者:冬天的柳叶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2 19:55:30 来源:书海阁

孙岩把案卷呈给兴元帝过目。

兴元帝逐字看过名单,气极反笑:“人还不少。”

这其中就有一位尚书,两个侍郎,一位阁臣,另外还有已经致仕的一些老臣,至于低阶官员就更多了。

当然,这只是章首辅叔侄供出来的人,是单方面的口供。这些人最终会不会被定罪,还要等审问后才有定论。

兴元帝把名册往龙案上一甩,冷冷道:“给朕仔细审问,不论身份。”

“微臣领旨。”贺清宵便要告退。

辛柚这时开口:“陛下,臣也该出宫了,正好与贺大人一起走。”

兴元帝第一反应就是反对,可迎上少女澄澈干净的眼神,只好装作云淡风轻:“嗯。”

阿柚这么坦荡,显得他怪多心的。

于是辛柚光明正大与贺清宵走在一起,出了宫门。

“贺大人有没有问章友明叔侄,君字印记是否有特殊意义?”

“问过,二人口径一致,说是取‘君子不器’之意。”

“君子不器,而后国治。”辛柚喃喃,冷笑出声,“他们倒是会给自己脸上贴金,觉得做的是治国、平天下的伟业?”

明明是盘剥百姓,杀人不见血的一群贪婪之徒。

“他们可能真的这么想。”

辛柚脚下一顿,微抬着头看着贺清宵。

她的个头不低,许是从小吃好喝好还习武的缘故,放到男子中也能混个中等,可比眼前的男人还是矮了有半头多。

贺清宵有些受不住这般对视,微微错开视线,压抑心头与脸颊莫名升起的热度。

他的语气却比所想要平静许多:“一群自恃身份不凡的人聚在一起,行令人不齿之事,打一个高尚的幌子是这类人的惯例了。”

辛柚赞同点头:“也是,既要又要。”

二人慢慢往前走,偶尔有路人目光投来,因为隔着一段距离不担心被听了去,贺清宵低声问:“陛下愿意推行先皇后所提新政吗?”

作为辛柚最信任的合作者,他自是了解新政的具体内容。

新政很好。

这也是除了个人情感,他愿意全力以赴支持她的原因。

“那日我提过,今上倾向推行新政。”

辛柚所言留了几分余地。

圣心难测,一个每日面对无数国家大事的帝王,说不定就因为某件事改了想法。

“我这些日子常思量此事,今上推行新政的阻碍除了利益受损的官绅富户这一庞大群体,还有朝野的议论风评。”贺清宵这话可谓推心置腹。

辛柚轻声吐出两个字:“舆论。”

“不错,正是舆论。新政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我常外出办事,与许多人打过交道。绝大部分普通百姓不识字,不懂政策,他们能听到的是读书人的声音,是乡绅富户的宣传。而这些能传递声音的人,几乎都是新政的对立者……”

贺清宵谈不上饱读诗书,但这个道理不需要学富五车,凭经验、凭见识便能得出来。

“我懂贺大人的意思。新政虽对百姓好,但百姓不懂,百姓能听到的反而是厌恶新政的人传递给他们的意思。反对新政者除了官绅富户这些利益受损者,甚至会有许多受益的普通百姓。”

贺清宵微微颔首。

他不怕推行新政时遇到的苦难阻碍,只怕新政本来的受益者对她恶语相向,到时凉了她的热血,伤了她的善心。

他……会心疼。

看她坚定前行,有着无与伦比的勇气与坚韧,偏偏又有最柔软的一颗心。他对她的欣赏与欢喜与日俱增,无法再自欺欺人。

“京城地界不说,更远的地方,百姓被官绅富户的舆论利用,连今上也敢骂。”

天高皇帝远不是空话,而是事实。许多山野村民都不一定能说出国号来,他们关注的永远是眼前的生计,是压在头上的老爷们。

“我明白舆论的力量。”辛柚冲贺清宵露出一抹笑容,“但只要今上肯推行新政,执行的人肯落实新政,舆论方面我有应对之策。”

娘亲的熏陶让她知道如何掀起舆论的浪潮,开书局、贴告示、发新书则让她积累了实实在在的经验。

“那就好。”贺清宵没问应对之策具体是什么,话题转回章首辅的案子上,“这次涉及的人不少,辛姑娘对自身安全不要放松。”

“贺大人放心,我现在出门都带着千风与平安。贺大人接下来恐怕会很忙,也要注意休息……”

二人说着中规中矩的话,心情却不是言语这般平淡。

就如贺清宵无法自欺欺人对辛柚的心悦,辛柚也明明白白意识到,哪怕说着最无趣的话,她也愿意听他说许多。

她飞快抬眸看了他一眼,却撞上对方藏着情意的眼神。

他竭力隐藏,她心知肚明。

辛柚的心急促跳了几下,如不受控的小鹿要撞破心房。

她不得不加快了脚步,打破这微妙旖旎的气氛。

原来她也有高估自己自控力的时候。

分开后,辛柚恢复了冷静,并想:都怪贺大人生得太好看,人对上特别好看的人自控力总是会差一些的,不单单她如此。

辛柚又想到了辛皇后。

娘亲提到父亲时虽会骂几句,却不是那种提不得、碰不得的态度。有一次她好奇问娘亲为何看上那个爹,娘亲用开玩笑的语气说:“全仗一张脸。但凡生得丑一些,也不会救命之恩以身相许。”

看吧,懂那么多的娘亲也会被美色所惑呢。

辛柚为小小的心乱找到了理由,立刻坦然了。

贺清宵回到北镇抚司,在办公房独坐了好一会儿。

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想不顾一切抓住她的手,袒露心迹。

庆幸理智还在。

贺清宵快步向诏狱走去,因为深知现实会令他那摇摇欲坠的理智重新变得坚定。

很快诏狱就被新关进来的人填了大半,这时南边传回消息,留在老家的章玉忱之子不见踪迹,章氏其他族人已在押往京城的路上。

章首辅案发后,抓捕章氏老家族人的行动不可谓不快,却还是有了漏网之鱼。

喜欢辞金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辞金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