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 第1154章 历朝皇帝共同感慨,郑成功真有钱啊!

历朝皇帝都非常明白忽必烈的意思。

【汉武帝刘彻:这种绝境之下,若是不能快速扳回局面,很多人应该会就此绝望,选择投降满清。】

【唐太宗李世民:还是有点可惜,杀掉吴三桂的话,就算不能直接反攻昆明,至少也不需要躲到边境去了。】

【明太祖朱元璋:唉,时运不济,看来也就到此为止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镜头一转,到了厦门岛。

永历十三年(顺治十六年)二月二十日。

郑成功看着面前受召而来的诸多将领,沉声开口。

“尔等回去之后,当以最快速度组织船队,催完饷务,限三个月内领麾下部众、家眷齐至磐石卫听令出征!”

一个多月后,三月二十九日,郑成功在磐石卫会合了麾下十万兵马,以及数十万家眷。

码头边上,数千艘船只密密麻麻,无数船帆蔚然如林,点缀在蓝色海面上,极为壮观。

随后,有人宣读郑成功的命令。

“大明延平郡王朱成功谕各将士云:”

“官兵远征,不无内顾。携眷同行,自然乐从。”

“本藩统领大师,北伐丑虏,肃靖中原,以建大业。”

“虑各勋镇将领官兵,永镇之时有为家之念,已经着兵、户官调拨船只配载各眷,侯令随行!”

听到郑成功的命令后,在场的诸多郑军将士们不由发出欢呼,喜形于色。

紧接着,数十万郑军将士、眷属们纷纷登船,离开了磐石卫,沿着海面朝北方而去。

看到这里,贞观世界之中,李世民少见地露出惊愕表情。

“带着家属一起打仗?这郑成功……”

程咬金瞪大了眼睛,道:

“有女人在还怎么打仗?”

李积摇了摇头,道:

“女人只会拖累男人出剑的速度,郑成功好歹也是一个打过很多次战争的统帅了,怎么会突然做出这种决定呢?”

李靖想了想,摸着白须道:

“或许,郑成功他还有另外的想法。”

李世民嗯了一声,皇冠上的琉珠相互激荡着,发出了清脆的响声。

“但打仗的确是不能带女人上战场的,将士们若是有了牵挂,还怎么愿意豁出性命?”

“郑成功无论为何选择这一步棋,朕都觉得会给他接下来带来很大的隐患。”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张煌言来到郑成功的身边,有些忧虑地开口道:

“国姓爷,古语有云:军中有妇,士气不扬。”

“如今咱们大军携带十万家眷北伐,此事是否有待商榷?”

郑成功微微一笑,自信满满地开口道:

“鞑子主力如今还在云南和晋王作战,中原空虚,正是我等一鼓作气收复中原之时。”

“福建地区狭窄,并非成就大业之地。”

“只要本王能拿下南京,这数十万家眷就能立刻安居乐业于江南,成为本王统治江南的支持力量。”

“些许老话,你不必放在心上!”

【从各种言行来看,郑成功显然已经胸有成竹,自认为拿下南京乃至整个江南乃是稳操胜券了。】

当然,吸取了去年那场惨痛的台风教训,这一次郑成功也是特地选择了在并非台风季节的夏天北上。

夏天作战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满清驻防在江南的北方部队,在这个季节的战斗力是最低的。

此外,还有一个情报郑成功并没有告知部下,那就是大量位于江南的士绅心中依旧对大明充满向往,不断派出使者前来联络郑成功,表示愿意充当内应。

郑成功是非常理解这些士绅的,毕竟他们之中很多都是郑家海外船队的雇主或者合作伙伴。

当年大明还统治江南的时候,郑家和这些江南士绅们做海外生意那都是发了大财的!

哪里像现在被满清统治,生意不但做不成了,而且还得承受满清政府永无止境的盘剥。

正所谓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满清对这些江南士绅来说,那就是比杀父仇人还要更加可恶的存在。

四月二十八日,郑成功抵达浙江定海。

上千艘郑军船只从海面上密密麻麻,浩浩荡荡而来,瞬间就淹没了定海方面出击的清军舰队。

无数船只上的火炮不断轰鸣,掩护着郑军士兵们登上海滩,犹如蚂蚁一般密密麻麻地对定海炮城发动了进攻。

郑军炮火之猛烈,甚至连定海炮城上的上百门火炮都无法阻拦。

仅仅两天时间,郑军就顺利地攻克了定海。

定海是满清东南方向水师所在地,长久以来一直都严重地威胁着郑军北上和海上通往倭国的运输线路。

在攻破这座城池之后,再无后顾之忧的郑成功继续率领舰队渡海北上。

画面一转,一名黑衣人借助夜色的掩护,悄然进入了满清苏松提督马逢知的府邸之中。

马逢知似乎早有预料,在一间密室里接见了这名黑衣使者。

使者拿出一封信,交给马逢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马逢知拆开一看,是郑成功的亲笔信。

“……我军大兵将至,兄可按之前约定,举兵响应。”

“待江南重归大明之日,便是马兄封王之时!”

马逢知看完信,伸手将信放在烛火上烧掉,随后对着黑衣信使开口道:

“你回去禀报国姓爷,马某人很快就能做好准备,只等国姓爷捷报传来!”

黑衣使者点了点头,在马逢知管家的带领下秘密离开。

等使者离开后,马逢知身后的屏风处又转出两人。

“提督大人,咱们真的要反清复明了?”

马逢知轻笑一声,摸着胡须淡淡开口:

“反清复明?”

“那得看郑成功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他若是能打下江宁,不,南京,本官自然愿意举事相随。”

“他若是没这个本事,本官可不想成为第二个金声桓、李定国!”

【满清苏松提督马逢知立场摇摆,虽然并未立刻举事响应郑成功,但也按兵不动,给了郑成功一次绝佳的机会。】

五月十九日,郑成功率领麾下三千余艘战船,将近十二万兵马从吴淞口进入长江。

进入长江之前,五艘船只悄然脱离了郑成功的队伍,在崇明岛对面的码头停靠,投降了满清。

“我乃朱成功前军前阵马龙,特来投靠大清!”

得知消息的满清崇明总兵闻讯赶来,接受了这一次的投降,并很快清点了一番这些郑军的装备。

“……共计兵丁及家属男、妇一百四十三口,携带装备有:”

“红衣炮十三位,铜百子炮四十五位,三眼枪、鸟枪十杆。”

“火药四十二桶,连桶共重一千八百八十九斤。”

“铁碎子一百零五桶,连桶共重五千一百九十斤。”

“铁盔甲四十二顶,铁甲二十六身,铁蔽手九副,铁裙九条,铁遮窝十四副。”

“尚有棉盔甲、刀、箭、长枪、藤牌若干。”

(注:这些数字出自佟国器上奏顺治皇帝的《三抚捷功奏疏》原文,并非作者胡编乱造。)

写着写着,这位满清总兵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喃喃自语。

“他娘的,这反贼郑森是抢了大清国库?”

“一个小小的前镇将,麾下不过百余人,竟然能有如此精良之装备?”

一旁的师爷闻讯插了一句嘴,道:

“大人,那郑家可是如今咱们这边海上最大的海商,据说单单是用来前往倭国、吕宋一带运输货物的船队都有上万艘,每天的进账怕不是足有十万两!”

总兵闻言,不由脸色一变,下意识露出羡慕表情,舔了舔嘴唇。

“娘的,难怪这郑森只有区区几个小岛,却能养出十万大军!”

“还好,他钱虽多,打仗却是个废物。”

“若是这笔钱被反贼李定国拿到手里,啧啧,那就真的是不堪设想了。”

师爷跟随这总兵多年,早已经是铁得不能再铁的心腹,闻言低声笑道:

“大人这话就不对了,纵然是李定国得了这笔钱,咱们无非就当一次反清复明的义士罢了,又有甚不堪设想的?”

总兵哈哈大笑,伸手敲了师爷一记暴栗。

“就你滑头,这样的话是随便能说的吗?”

“赶紧向江宁府报捷,顺便八百里告急!”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也不由吃惊。

【汉高祖刘邦:好家伙,这郑成功竟然如此有钱?】

【秦始皇嬴政:以当时的科技水平来说,郑成功这支军队简直就是武装到了牙齿。】

【唐太宗李世民:一百多名士兵竟然就能有如此多的装备,海外贸易是真赚钱啊。】

【宋太祖赵匡胤:这海外贸易都不能用挣钱来形容了,简直就是抢钱!】

【明太祖朱元璋:若是郑成功能将这些物资上交给南明朝廷,李定国早就横扫天下了吧。】

大清世界之中,弘历不由疑惑。

“郑家这么有钱,大清以前怎么就没有注意过呢?”

胤禛看了一眼康熙,欲言又止。

郑家可是在康熙手里彻底灭亡的。

康熙呵呵一笑,淡淡道:

“大清当然知道郑家有钱,也知道海外贸易很赚钱。”

“但大清之前不开放海外贸易,也正是因为它足够赚钱。”

弘历一脸不解。

“皇祖,赚钱难道不好吗?”

康熙摇了摇头,道:

“赚钱当然是好的,但这样一来也会催生另外更多的类似于郑家的海上家族。”

“江南地区本就对大清离心离德,若是再出几个巨富家族带头,大清在江南的统治还怎么维持?”

弘历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对满清朝廷来说,赚不赚钱倒在其次,稳固大清的统治秩序才是第一位的。

开放海贸,会让江南、福建、广东等地迅速涌现大量富商。

这些富商不用想也知道,全都是汉人。

一个郑成功就已经如此恐怖,再多来几个郑成功,谁顶得住?

更别说江南是大清的财税重地,这种地方一旦乱起来,大清国库是万万承受不了的。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这个小小的插曲,自然不可能影响郑成功继续进攻南京的决心。

六月初一,郑成功率领主力舰队逆流而上,抵达江阴。

此地驻守的清军将领、官员已经提前得知了警报,将所有城门全部紧闭,严防死守。

郑成功站在船头,用单筒望远镜观察着江阴城内清军的布防,发出一声冷笑。

“不过区区两千兵马,竟然也敢抗拒我大明天兵!”

一旁的张煌言沉吟片刻,劝说道:

“国姓爷,江阴不过是一个小小县城,咱们无需在此大动干戈,还是从速前往南京,打鞑子一个措手不及为好。”

其他将领也纷纷开口表示赞同。

“国姓爷,此地当年被清军多次屠戮,若是对此城开战,恐有不详,还是绕过为好。”

郑成功沉吟片刻,缓缓点头。

“有道理。本王率十万大军前来,何必在这小城浪费时间?”

“继续往南京前进!”

于是,郑成功的三千多艘大船队放弃了对江阴的攻打,浩浩荡荡继续逆流而上。

江阴城头,几名满清将军、官员看着遮天蔽日,连长江都显得狭小拥挤的庞大郑军舰队,同样也是脸色发白。

“贼军势大至此,大清江南这一次怕是有难了!”

三天后,郑成功抵达瓜州。

由于几年前张煌言、张名振等人曾经多次逆流而上,满清为防止类似事情发生,在此地设置了多道防线。

瓜州之上,满清游击将领左云龙率领数千满、汉兵马驻防。

江面上,还有满清耗费数年打造的江上浮营三座,每一座都可以容纳至少一千名士兵,还有诸多火炮、火铳、弓弩等远程武器。

除此之外,清军还用铁链将许多船只连接起来,封锁了整个江面,不让任何一艘船只能顺利通过。

诸多防御措施,可以说是做到了能做的极致。

郑成功放下单筒望远镜,露出嘲讽笑意。

“这些鞑子,真以为这样就能阻止本王了?”

“休整三天,随后进攻!”

三天后,郑军发起了大规模攻势。

数百上千艘大船在前,以猛烈的炮火轰击清军的江上浮营。

炮弹没有一秒钟停歇地不断落下,犹如雨点一般命中这些庞大的木制城寨。

又有冲锋船迅速逼近,泼上火油,引火焚烧。

在郑军惊人的炮火压制下,瓜州和三座江上浮营的清军被打得抬不起头,完全无力做出像样的反抗。

不过半天时间,位于江面上正中央的第一座浮营就被大火所吞没,缓缓倾覆。

火海中,无数清军士兵惨叫着,浑身是火地跃入江中,溅起无数水花。

又过一个时辰,其他两座江上浮营同样也步了后尘,无数燃烧着的尸体、木片落入江中,让空气中都充满了硝烟和烤肉的味道。

三座江上浮营被拔出之后,郑军又派出火船,将连接起来的清军拦江船只给焚烧一空,破掉了清军铁索拦江的防线。

一切准备工作完毕,上千艘郑军船只包围瓜州,连续不断地用火炮、火铳进行远程压制。

瓜州之上的清军营寨,在短短一个时辰内就被摧毁成了一片废墟。

傍晚时分,大量郑军船只靠近瓜州码头,开始登陆。

此时瓜州上的清军,能继续战斗的都所剩无几。

许多清军已经在之前猛烈的远程火力压制下给吓破了胆子,纷纷朝着郑军投降。

不多时,张煌言提着一颗散发烤肉焦香的脑袋,兴奋地来到了郑成功的面前。

“国姓爷,这是鞑子瓜州游击将军左云龙的脑袋。”

“咱们这一次可是把瓜州的四千多鞑子全部歼灭了!”

又过一会,郑成功麾下援剿后镇将军刘猷镇押着一名垂头丧气的满清官员,来到郑成功面前。

“国姓爷,这是鞑子朝廷任命的操江巡抚朱衣助,刚刚投降的!”

朱衣助战战兢兢地跪在郑成功面前,慌张开口:

“延平郡王,我也是大明宗室,还请看在同宗的份上,饶我一命!”

郑成功哼了一声,一巴掌甩在了朱衣助的脸上。

“本王效忠大明,得赐国姓。”

“你这废物,身为宗室,竟然剃发事建奴,简直让人不齿!”

“拖下去,打五十板子。若不死,再让他戴罪立功!”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也不由感慨。

【汉武帝刘彻:郑成功的这种作战方式,基本上已经属于热兵器战争的作战了。】

【唐太宗李世民:有钱果然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宋太祖赵匡胤:娘的,难怪郑成功就几座小岛便能养活十万大军,这种财富连朕都忍不住心动了。】

【光武帝刘秀:太惊人了,郑成功的海外贸易怎么就这么赚钱呢?】

【明太祖朱元璋:崇祯那个蠢货,若是能注意到郑家的话,也不至于因为国库破产而死在北京!】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朕这就要说一句了。海外贸易是江南、广东、福建这些地方收益,都城在北京的朝代大量开展海贸不是等死?】

【秦始皇嬴政:那也未必,你们满清统治阶层并非主体民族,若是汉人为主体民族建立的王朝,就不会有这种隐患了。】

……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瓜州首战告捷,对郑军上下而言无疑是极大的士气提振。

休整数日后,郑军于十九日继续逆流而上,抵达了此行另外一处必须要攻克的重镇——镇江城。

一名事先派往江南潜伏的斥候登上了郑成功的船只,给他送来了最新情报。

“清江宁巡抚蒋国柱、提督管效忠已派六千兵马进驻该城,城中原有五千兵马,由镇江总兵高谦、知府戴可进率领。”

郑成功看完这份情报,不由呵呵一笑。

“一次就给本王送来一万颗人头?”

“这些个鞑子巡抚、提督,还真是够客气的。”

说完,郑成功抬头看向面前众将,掷地有声地开口道:

“既然鞑子愿意多送人头,那本王自然也不会拒绝。”

“做好准备,二十二日攻城!”

喜欢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