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 第1360章 赵匡胤分析清朝内部危机,历朝皇帝点评田家镇防线

批示完这件事情之后,咸丰心中也是颇为不爽。

好你个曾国藩,竟然故意给朕下绊子?

咸丰哼了一声,开口道:

“告诉曾国藩,让他立刻领兵继续东进,收复安庆、江宁府,彻底剿灭洪秀全、杨秀清贼寇!”

西安府。

已经被逮捕在大牢之中的崇纶披头散发惶恐不安,嘴里喃喃自语。

“我是皇上的家奴,你们动不了我。”

“皇上会保我命的,我一定不会死,不会死……”

牢门突然打开,一名西安府的官员带着两名捕快,皮笑肉不笑地走了进来。

“崇纶大人,圣上有旨,着押解你回京受审。”

崇纶顿时打起了精神,露出笑容。

“哈哈,我就知道,皇上一定不会杀我的。”

这名官员呵了一声,平静地开口道:

“崇纶大人,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尽快自杀比较好。”

崇纶表情顿时僵硬。

过了几秒钟后,崇纶厉声道:

“我可是皇上亲自下旨提审的人,你们敢对我动用私刑?”

官员笑吟吟地开口道:

“私刑?崇纶大人,你恐怕是误会了。”

“拿来!”

官员手一挥,立刻就有人拿来了一整套枷锁。

“这是头枷附带手枷,这是脚枷。”

“一整套也没多重,二十五斤。”

“脚枷比较麻烦一点,为啥?因为它戴上之后迈出去的步子很小,就和……三寸金莲一样,哈哈。”

“崇纶大人,你自己要光着脚,一步步从西安府走到京师哟。”

崇纶表情顿时凝固,怒道:

“你,我可是旗人,是官员。”

“你是钦犯!”这名官员恶狠狠地打断了崇纶,冷冷地开口道:

“你知道有多少湖北籍的官员对你这个葬送了整个湖北的蠢货怀恨在心吗?”

“你知道吴文镕大人桃李满天下,有多少学生对他感恩在心,对他的去世痛惜不已吗?”

“崇纶,你以为你是旗人,我们就治不了你?”

说着,这名官员双目中露出了无比森冷的光芒。

“呵呵,你可以走,尽管走去北京。”

“放心,我们早就联络好了。一路上都会有人好好‘照顾’你的。”

“所有违反大清法律的事情都不会发生。只要你能忍,我们会让你活着看到北京的城墙。”

“对,活着看到北京的城墙!”

“好了,选吧。”

说着,这名官员不紧不慢地拿出了一个白色的小瓷瓶放在桌子上。

小瓷瓶的瓶塞是极为醒目的血红色。

另外一边,两名捕快拿起了一整套枷锁。

崇纶沉默良久,开口道:

“我若死,可否罪不及妻儿。”

官员微微一笑。

“这是自然,大家都是混官场的,这点体面都有。”

崇纶长叹一声,表情复杂地接过了小瓷瓶,拔开瓶塞,仰头服完内里毒药。

当着这名官员的面,崇纶在大牢中服毒身亡。

官员安静地注视着崇纶渐渐冰冷的尸体,从怀中拿出了一个鼻烟壶,点燃之后深深地吸了一口。

“爹,娘。您二老在天有灵,当知孩儿在西安给你们报仇了!”

烟雾喷吐中,这名年轻的官员不知何时泪流满面。

他擦了擦眼睛,对着旁边的捕快们开口道:

“犯官崇纶畏罪自杀,据实上报吧。”

片刻后,官员走出了大牢门口,径直去了陕西巡抚衙门。

一个威严的声音传来。

“事情办得如何?”

官员毕恭毕敬地开口道:

“崇纶还算识趣,自杀了。”

威严的声音嗯了一声,缓缓道:

“你无需担心,要他死的人不只有本官。”

接连几个声音响起。

“还有本官。”

“本官也在。”

“他也该死了。”

年轻官员先是愣神,随后惊讶,最后露出笑容。

“谨遵各位大人之命。”

他弯腰恭敬行礼,转身脚步轻快地离开了巡抚衙门。

大宋世界。

赵匡胤微微点头。

“原来如此,呵呵,这个咸丰啊……”

太子赵德芳闻言,心中顿时疑惑,道:

“父皇是看出什么了吗?”

赵匡胤笑了一声,对着赵德芳反问了一句。

“芳儿,你看出什么了?”

赵德芳沉吟片刻,道:

“儿臣看出来,出身湖北的官员还有吴文镕的门生子弟都想要崇纶死。”

“嗯,这件事情背后应该是曾国藩的布置。”

赵匡胤哈地笑了一声,抚须淡然道:

“第一句是正确的废话,第二句是错的。”

“呃……”赵德芳哑然片刻,道:“还请父皇赐教。”

赵匡胤淡淡道:

“想要崇纶死的人,金幕中已经交代了,你重复一次有什么用?”

“至于曾国藩,他连湖北巡抚都不是,在湖南饱经排挤,在朝堂上又得不到咸丰皇帝的赏识,有什么能力让千里之外的西安府诸位省级大员帮他杀崇纶?”赵德芳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赵匡胤又道:

“况且你只看到了想要让崇纶死的人,你想没想过,谁想要让崇纶活!”

赵德芳脱口而出:

“咸丰皇帝!”

赵匡胤露出一丝促狭笑容:

“是啊,咸丰皇帝,堂堂大清王朝的皇帝,华夏有史以来最集权的皇帝之一。”

“这样一个权势滔天,让所有官员、臣民们大气不敢吭一声的皇帝,想要保住一个宠臣崇纶。”

“然后崇纶就立刻被迫‘畏罪自杀’,你觉得这表明了什么?”

赵德芳身体一震,几秒钟后恍然大悟。

“这表明地方上很多官员已经不愿意听从咸丰皇帝的话了!”

赵匡胤这才露出了满意表情。

“对,金幕中播放的一整个故事其实都是虚的一条线,真正目的就在于用这件事情告诉我们,清廷正在失去对地方官员的控制力。”

“崇纶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咸丰这个糊涂蛋,在最需要变革的时候墨守成规,抱着他老祖宗的那一套歧视汉人。”

“呵呵,接下来,大清会因为咸丰的愚蠢付出代价的!”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武昌城。

曾国藩表情平静地对着面前的部下们开口。

“朝廷已经来了旨意,我们该出发继续沿江东进了。”

众人闻言,都有些不解。

塔齐布开口道:

“曾大人,咱们攻克武昌之后才休整了一个多月,时间不够啊。”

罗泽南也道:

“咱们新的战船还没有到位呢。”

湘军一路激战,虽然取得了不小胜利,但也同样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尤其是在岳州城陵矶被曾天养伏击的那一战,更是让湘军水师折损不小。

如今在衡阳的湘军造船厂内,正源源不断地建造着新的战船。

这些主要在江河中行驶的战船,建造时间固然不会像海船那么冗长,但也不是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搞定的事情!

曾国藩表情非常淡然,反问了众人一句。

“事到如今,难道你们觉得我们还有抗旨的可能?”

众人顿时沉默。

过去抗旨不出兵,还能说是军备不足、训练不精。

现在,这些理由可都不管用了!

休息也休息了一个多月。

向荣的江南大营那边可是天天都在和太平天国对峙,从来都没休息过呢。

没有理由,那就只能出兵!

三天后,曾国藩率领湘军水陆兵马总计约两万六千人,浩浩荡荡地沿江东进。

此外,还有湖广总督杨霈率领的两万五千名湖广绿营兵,按照朝廷的命令也都由曾国藩进行节制。

整整五万大军沿江水陆并进,旌旗漫天,气势惊人。

九江城。

石达开正在紧张地安排着各项防务,突然听到脚步声响。

“翼王,兄弟前来帮你了!”

石达开有些意外地抬头,看到了秦日纲走了进来。

“燕王,你怎么来了?”

石达开心中一跳,有一种不妙的预感。

秦日纲笑呵呵地开口道:

“这不是因为翼王需要防守九江、安庆两处重镇,压力巨大吗?”

“东王刚刚下令,让兄弟我来帮翼王分担一下。”

“田家镇方面,就由我来指挥吧!”

说着,秦日纲拿出了一份来自东王杨秀清的旨意,放在了石达开手中。

石达开双目中明显闪过一丝怒火。

“之前东王不是说了让我来主持九江战事吗?”

秦日纲皮笑肉不笑地开口道:

“东王近日得到天父上帝附体,特地下令我来指挥。”

“唉,咱们都是虔诚的信徒,总不能违背天父上帝的旨意吧?”

说着,秦日纲装模作样地在胸口画了一个十字。

石达开注视着秦日纲,大堂中陷入一阵安静的沉默。

气氛很紧张,双方麾下的将领都情不自禁地握住腰间武器。

一触即发。

石达开呼出一口气,缓缓开口道:

“好,那咱们就交接一下田家镇的防务吧。”

【就在石达开厉兵秣马准备和曾国藩决战时,杨秀清再度临阵换帅,从天京城紧急派来了燕王秦日纲负责田家镇战场,剥夺了石达开的兵权。】

此时燕王秦日纲的麾下一共有四万多太平军,将领有韦俊、石镇仑、韦以德等人。

田家镇位于湖北省最东部兴国州境内的长江北岸,长江在这里从西北向东南流过。

田家镇上游是老鼠山、磨盘山,下游是吴王庙。

在田家镇对面的长江南岸,则有马鞍山、半壁山两处要津。

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到了此地之后因为两侧山势险峻而变窄,加之高山对江面居高临下的攻击加成,使得此地成为了太平军阻击湘军东进的最佳处所。

在秦日纲抵达之前,石达开就已经让人在这里布置了重重防御。

在北岸田家镇一带,从牛肝矶到吴王庙一线十余里地,太平军沿江构筑了一道简易土城,防止湘军从此地登陆。土城之后是一处处居高临下的炮台,能控制整个江面。

在江水最为狭窄的北岸田家镇和南岸半壁山之间,太平军布置了多重铁索。

这些铁索横江而过,一根根极为粗壮。

若是湘军大船敢直接冲撞的话,必然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不仅如此,太平军还凭借着利用这些巨大的锁链,在江面上修建了多座至少五六层楼高,通体用巨大的木桩一层层钉制、搭建而成的方形建筑,称为“木牌水城”。

一旦湘军战船从江面来袭,太平军的将士们就能登上这木牌水城之中,利用它的掩护来对湘军水师进行杀伤。

在南岸的马鞍山一带,太平军挖掘了一条同样十余里的环山沟,布置了齐人高的巨大竹签、拒马桩等物。

此外,在马鞍山和半壁山同样也建起了多座炮台。

秦日纲用两天时间将这里的整个防线完整地转了一圈,也不由大赞。

“果然不愧是翼王,这么完善的防线也只有他能构筑得出来。”

“哈哈,有了这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咱们这一次定能让那曾国藩有来无回!”

秦日纲畅快大笑。

作为刚刚晋升的太平天国王爷,秦日纲急需一场胜利来稳固在太平天国内部的地位,平息来自其他人的质疑,摆脱“巴结杨秀清上位”的负面看法。

现在看到这条防线之后,秦日纲觉得自己这一波稳了!

一条弹幕随之飘过。

【汉高祖刘邦:你们觉得这太平军的防线怎么样?】

【汉武帝刘彻:花里胡哨,华而不实。】

【秦始皇嬴政:这些东西太乱了,朕不是很看好。】

【唐太宗李世民:怎么说呢?太平军现在水师劣势,能想其他办法进行应对,这是正确的思路。但朕不看好太平军。】

【隋文帝杨坚:按照朕的经验来看,任何坚固的长江防线迟早都是要被攻破的,真正的防线不是这些外物,而是强悍的军队!】

【宋太祖赵匡胤:是啊,这话说得很对。南唐当年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比太平军还多呢,朕一样随便灭了。】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哈哈,你们也看出来了是吧?朕就说嘛,洪秀全乱匪的覆灭时间也该到了。】

【明太祖朱元璋:你们也别小看太平军了,湘军是赢了几场不假,但太平军的陆战精锐还在,石达开还在呢。】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且不说石达开压根就没有权力指挥这场战争,就算石达开来了,大清雄师也一样灭了他!】

喜欢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