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青山走后,秦方杰继续叫人。第二个正是吴大川。和吴青山一样,吴大川同样拿到八个月的工资。虽然已经事先知道这件事,但看着比预期多出来一部分的钱,老吴依旧心潮澎湃。他走到张岳面前,嘿嘿一笑:“老板,你还照人吗?我虽然年纪比较大,动作不如青山快,但干活也是一把好手。切割、分拣、包括质检我都能干,而且日盛的那些设备我也都熟。万一出现故障,只要问题不太,我都能修的。”张岳连忙道:“吴先生太客气了,你愿意加入十月食品厂,我高兴都来不及。再说,你的本事我也见了,哪能干切割、分拣这种小活?我准备让你继续管理车间成产,您啊,还得受累!”“让我继续管理车间?这……”吴大川愣住。倒不是他不愿意干,而是有些不可思议。要知道,从行业规则看,一般公司换了老板后,肯定要把管理层清洗一遍。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首先换上自己信任的人,会更方便管理。其次,原来的管理层因为经营时间久,很容易尾大不掉。一些有野心的,还会仗着资历老,使绊子把新老板架空。吴大川自己就是个典型例子。他在工人中的威望非常高,上午还带人堵在大门口讨薪,是老板眼中标准的反骨仔。像这样的人,下场基本都是直接辞退。所以对吴大川来说,自己能继续在这干活,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张岳微微一笑:“我知道有能力管理车间的人才很多,但有能力将车间管理做到最好的,只有你一个。所以你就别推辞了。”吴大川鼻子瞬间一酸,接着点点头:“谢谢你的信任,我一定倾尽全力。”张岳自然知道任用车间老人的各种弊病,但凡事不能一刀切。这段时间他一直在观察吴大川。对方的组织能力,尤其在员工中的威望,都是他见过的最好的。这样的人如果愿意给自己干活,可以省很多事。至于尾大不掉的问题,很简单。前期自己可以派一个人过来,对吴大川在权力上进行制衡。等过了磨合期,双方建立足够的信任后,这些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与对方确定好雇佣关系,秦方杰继续往下念名单。张岳则在旁边现场招聘。他大致计算了一下,十月食品厂想要正常运行,前期差不多得上百名工人。与其重新跑到人才市场招聘,不如直接启用原来的老人。他们都是熟手,连培训都省了。当然,日盛的五百多人有点多,张岳只能用一部分。但这样也有好处,把那些平时偷奸耍滑、滥竽充数的淘汰掉,更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雇佣吴大川的好处立刻显现出来。他对手下工人的性格了如指掌,给张岳提了不少有用建议。比如张岳最开始,是想收绩效工资最高的前一百名。吴大川立刻就指出了,其中几个靠作弊手段拿高工资的。而且有的工人绩效工资底并不代表他不勤快。不同工种的绩效标准不一样,技术含量不同,拿的钱也不同。张岳和吴大川商量大半天,才最终将这一百精兵强将选出来。三天后。上午九点。十月食品厂厂长办公室。张岳、柳诗函、詹苏苏、石曼曼、吴大川和吴青山坐在一起。张岳笑道:“既然已经到齐,现在咱们开个会。虽然大家彼此应该已经都认识了,但我还是要再重新介绍一下。”他指指柳诗函:“这位是咱们食品厂的柳老板。我呢,虽然是十月的法人代表,但十月食品厂其实是我们两人合资创建的。”其他几人立刻起身道:“柳老板好!”柳诗函的脸瞬间红了:“你们别听张岳胡说。我当时只是听他说要和市场上的非法食品生产窝点抗争,才出钱支持的。而且我也就拿了五万块。”张岳笑道:“俗话说的好,蚊子再小也是肉。五万块那也是钱啊!因此哪怕你股份再少,也依旧是十月的股东。”柳诗函摇摇头,忽然又有些好奇:“那我到底能占多少股份?”本来两人的计划是投资五百万,柳诗函的五万块刚好占1%。结果张岳突然追加投资,以至于她现在都不清楚自己的股份比。张岳道:“有一说一,十月食品厂中,有个仓库我准备拿来给岳丰粮业用。这个仓库不算十月投资,扣除之后,十月的前期厂址投入为4100万。加上生产车间的规模也比预期中大,尤其是冷库那边,一旦开始使用就不能停。为确保不浪费,必需增加投资。我再追加400万,连带前期计划的500万,算上厂房刚好5000万。你的股份也就变成了1‰。”柳诗函沉默良久才道:“我觉得我应该是自股份有限公司制度创立以来,股份比例最少的二股东。”“没关系,我不是说了嘛,股份多少不重要,重在参与!”张岳哈哈一笑,又指指詹苏苏:“这是詹经理,负责十月食品厂的财务账目。”又指指石曼曼:“这是石经理,负责十月食品厂的人事招聘。”这两个认命是张岳深思熟虑后决定的。最初他只是打算通过人才市场,给十月招聘对应的专业人才。但意外买下日盛食品厂后,张岳手里大半资金都投了进来。这不由得他不重视。所谓用生不如用熟,詹苏苏和石曼曼的能力和性格都很不错,让二女协助管理十月,张岳自然更放心。詹苏苏和石曼曼听到张岳的话,连忙同时站起来:“请大家以后多多关照。”张岳点头道:“苏苏,财务这块你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明天曼曼你俩去趟人才市场,招几个专业人士过来。曼曼你这边也给自己找两个助手。虽然现在的工作重心已经放给十月食品,但岳丰粮业那边也要兼顾,明白了吗?”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