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四合院:别惹我,我只想当闲鱼 > 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二三事

“保卫科再多加两个名额。”

李卫东将计划书递给王宏伟,面对后者疑惑的眼神,解释道:“训练基地比较偏僻,等这批学员毕业以后,所有的执勤任务都将由保卫科负责,单单靠这几个人有点不足,招两个懂训犬的人,多养点看门的狗,训练成专业的警犬,这件事情我之前跟李占奎提过,让他负责就行了。”

“警犬?好的,我明白了。”

王宏伟点点头。

这个提议,原本就在陈侠的训练规划中。

眼下,没有摄像头,没有天眼的年代,一些失踪,搜寻的任务,单单只是靠人,难免有些不足。

按照陈侠之前跟李卫东商量的计划,未来的训练基地不仅仅是人员的训练,还要有专门的警犬,每支特战小队都配备上一只警犬。

但目前训练基地因为刚刚建设,还不具备这个条件。

尤其是警犬的训练不比这些学员,非一朝一夕之功。

原本打算等这批学员毕业以后,再慢慢筹备一个警犬训练基地,专门找一些通晓训练警犬的人才,进行大规模的警犬驯养,然后辅助训练基地这边。

可惜的是,计划没有变化快。

眼下李卫东提出来,虽然有点早,但好处是不用一上来便直接建个警犬训练基地,可以先从保卫科开始,等摸索出一定的经验之后,再进行推广。

所以王宏伟听到李卫东的话,直接同意。

实际上,李卫东这么做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私心的。

正好趁着这次招收人员,将之前对李春华跟李重九的承诺完成。

毕竟他先前就叮嘱两人,让两人的儿子专门学习怎么养狗,训练狗,如今几个月下来,多少也会有些成效,可以一试。

而他这么做,也算是未雨绸缪。

当然,仅仅只是两个人员招收,对如今的李卫东而言,实在不值一提。

哪怕这两个人是农村的,也不会有什么波澜。

当然,如果赵永亮还在这边,肯定会反对,毕竟眼下的主流是回到农村,一些单位更是开始清退临时工,让更多的人回到农村去种地。

李卫东这种行为,相当于逆流而行。

但现在,赵永亮已经不在,整个训练基地完全成了李卫东的一言堂,再加上只是招收两个人,并且还是以警犬为缘由,任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而且,这次加入保卫科,更是直接以正式工的身份,不像之前去农场的,更多的还是以临时工的名义,而且也只是普通的农场工人身份。

可即便这样,也足以让在农村种地的人打破脑袋。

随后,等王宏伟离开后,李卫东开着吉普车来到第六农场。

这趟过来,主要是看看‘卫东一号’的种植情况。

自从卫东一号种植以后,赵立国便领着人时常忙碌在试验田中,仔细记录着这些甘薯的生长情况,不管每天的日照,还是雨水,全都做成表格。

“赵教授,忙着呢?”

李卫东过来的时候,赵立国正蹲在地头上,在他面前,正是那十亩的试验田。

“李大队长,你这真是贵人事忙啊,我还以为你把这边给忘了呢。”

赵立国看到李卫东后,忍不住‘埋怨’起来。

卫东一号都种植一个月了,李卫东第一次过来‘视察’。

“有您老在这边看着,我自然是放心。”

李卫东微微一笑,来到赵立国身边,看着面前的卫东一号,然后跟隔壁的普通地瓜对比着。

当初为了增加试验数据,在周围也种满了地瓜,而且都是同一天,甚至浇水施肥也都是一样的,这样一来,两者可以形成一个对比。

此刻,可以清晰的看出,试验田里的地瓜秧要更加粗壮,叶子也比周围的大了不少。

用赵立国的话说,叶子大,可以增加光合作用,秧苗粗壮,可以更好的储存养分跟能量,对于干旱跟病虫也有更好的抗性。

可以说,光看此时的秧苗,这些卫东一号明显更有优势。

“嗯,根据目前的生长情况,可以肯定,卫东一号不管抗旱,还是抗病虫方面,都要强上不少,就连根茎的生长发育情况,也更好,可以确定的是,等秋天,卫东一号绝对可以大丰收,比咱们一开始预计的,产量要更高。”

赵立国神情显得振奋。

虽然之前在温室大棚里已经证明卫东一号培育成功,但那终究是在温室大棚里,跟外界的环境还是有不小差别的,照料的也远没有温室大棚里那么精细。

以前不是没有温室大棚中的上等秧苗,在自然环境中反而产量不高的情况。

所以在此之前,赵立国不是没有担心。

但经过这一个月的观察,他基本也放下心来。

因为这些地瓜在外界生长的反而更好,有着极强的适应性。

“那就好,这些日子辛苦赵教授了。”

李卫东听闻后,也松了口气。

哪怕他对游戏农场有足够的信心,可毕竟是第一次,就怕在游戏农场里生长好好的,结果到了外界后,尤其是第二茬便迅速退化,反而不如之前。好在目前来看,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

如此,这卫东一号基本算是板上钉钉了,只等秋天,也就是九月份就可以丰收了,到时候,便可以上报这边的情况,同时展开宣传,继而明年开始大规模的种植。

不管未来形势如何,只要卫东一号被证明成功,可以抗旱,提高产量,任凭是谁,也无法阻挡这股大势。

顶多两三年的时间,整个大江南北,都会改种卫东一号。

“这点辛苦算什么,能够看着卫东一号培育成功,我就算少活十年都值得。”

赵立国摇摇头,脸上透着几分希冀,几分满足。

“那可不行,将来还得指望您继续培育新的品种呢,虽然目前卫东一号可以大大提高产量,可是因为含淀粉多,口感方面却不怎么样,等以后全国都不缺粮食了,肯定得朝着怎么好吃改良。”

李卫东忍不住说道。

说实话,目前的地瓜真的不怎么好吃,因为这会的地瓜主要都是白瓤的,甜度很低,主要就是产量高,以及更抗旱这两个方向。

像在农村,除了保留明年要种植,将不部分藏在井窑里,其余的都要切成片,先在地里晒干,然后再收起来。

这样一来可以保存更久。

不管到时候磨成地瓜面,蒸窝窝头,还是直接在锅里煮地瓜干,都能让人在冬天填饱肚子。

相比挨饿,啃树皮,目前这种地瓜,可谓是救命的东西。

好吃不好吃,反而是次要的。

“全国不缺粮食?我倒是真希望能够看到那一天。”

赵立国听到李卫东的话,有些动容。

只不过,他也不敢确定自己这辈子能否看到这一天。

所以对李卫东所说的往好吃方面改良,压根就没在意。

“会的,甚至这一天用不了多久就能到来。”

李卫东坚定的说道。

实际上,等熬过最困难的六十年代,到了七十年代中后期,粮食便已经不再那么短缺,到了八十年代,大部分人都能填饱肚子。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分田到户,自负盈亏。

只有田地是自己的了,收多少,吃多少的时候,才能激起所有人的热情。

相比而言,现在因为都是大队的形式,哪怕有工分激励,偷奸撒滑的也不在少数。

随后,赵立国拉着李卫东去地里转了一圈,说了不少提议,才将李卫东放走。

从这边离开,李卫东来到女子农场。

如今这边仍旧是郝爱红当队长,周晓白当教导员,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现在配合起来也算默契。

当然,这里面也有李卫东的原因。

上次,要不是李卫东出面,郝爱红的闺女说不定已经遭遇毒手,所以郝爱红一直对李卫东充满感激,几次提出请李卫东去家里吃顿饭,都被李卫东以工作太忙拒绝。

而周晓白作为李卫东的女朋友,自然让郝爱红爱屋及乌。

即便不说让着周晓白之类的话,平时也多有帮衬,不会有什么龌龊之类的事情发生。

李卫东过来的时候,郝爱红正跟周晓白谈着农场的工作问题,见到李卫东,笑吟吟的说了几句话,然后便离开,将空间留给这对小两口。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周晓白骤然见到李卫东,满脸惊喜,便是连郝爱红促狭的眼神都没有在意。

“今天上午回来的。”

半个多月的时间虽然不算长,但这次毕竟是李卫东出差,一点音讯都没有,跟平时两人因为工作太忙没空见面还有些不同。

“想我没?”

李卫东问道。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亲昵之语,周晓白俏脸顿时通红,但在李卫东的注视下,仍旧点了点头。

“嗯。”

看着周晓白小女儿的娇羞,李卫东食指大动,心中也有些火热,然后大手一拉,将周晓白拉进怀里,随后在对方略显愕然的神情中低头,触碰那一抹柔软。

屋内,顿时显得春意盎然。

良久之后,李卫东坐在椅子上,怀抱着满脸通红,像是要冒烟的周晓白,手指有些不老实的动弹着。

直至周晓白不堪忍受,将其手按住。

随后,在李卫东的‘开解’下,周晓白慢慢诉说着相思之语,以及这半个多月发生的事情。

工作方面,倒是没有太多的起伏,虽然女子农场刚刚成立没多久,但郝爱红毕竟有一定的经验,所以农场里也算井井有条。

而且在女子农场上面还有第六农场,有赵海峰跟周纪在,基本上也不可能出什么大事。

至于周晓白,李卫东之前也教过她不少经验,再加上周纪不时的帮衬,也让她快速成长起来。

而生活方面,周晓白其实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农场这边,只有周末的时候才会回家。

按照周晓白所说,家里最近主要事情就是搬家。

自从周晓白回家把李卫东的建议说了以后,周秉安经过几天的考虑,便决定搬走,将那栋小洋楼交出去。

原本周秉安还想着找李卫东去家里坐坐,翁婿两个好好谈谈。结果李卫东因为北边的事情,紧急出国,也就耽误了下来。

因为谁也不知道李卫东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所以周秉安并没有一味等待,而是迅速找了一处住所。

原本按着李卫东的想法,周晓白一家搬到张云尚所在四合院的前院,毕竟那里经过捯饬,不管环境还是位置,都十分适合居住。

但周秉安却觉得,李卫东跟周晓白还没有结婚,搬到那边影响不好。

而且周家也不缺钱,真要想找,什么样的房子找不着?

所以婉拒了李卫东的好意。

不过,按照周晓白的话,周秉安找的地方,距离张云尚那座前院不算远,位于石鼓巷,也是一座四合院,但不管环境,还是别的,实际上都不如张云尚那座前院。

好在院子还算宽敞,可以独占一座偏院,不用跟好几家人挤在一块。

对于普通人家来说,能有这样一座勉强算独门独院的偏院,绝对是梦寐以求的。

但对周家而言,从精致的小洋楼搬到这里,更像是一种落魄的选择。

可不管周秉安,还是苏佩云,亦或是周晓白,全都没有半点意见。

实际上,周秉安之所以决定搬出来,除了李卫东对周晓白说的那些话外,对方还曾去过周晓白大伯,也就是周秉国那边,跟其商量了一番。

周秉国彻底退下来以后,虽然不再管事,但因为不在局中,反而对形势看得更加清晰了几分。

所以听到周秉安的来意,稍稍思索后,便大力赞成搬出去的提议。

别看周秉安仅仅只是搬家,换了个地方,然后把小洋楼交出去,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这里面蕴含的意义,却截然不同。

这更是一种倾向。

尤其是周秉安如今在工商界发展,在公私合营之后,这也成了一个半官半民间的部门,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周秉安搬出小洋楼,落在一些人眼里,就是在表明态度。

哪怕他并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但在大势所趋之下,提前表态也是一种选择。

喜欢四合院:别惹我,我只想当闲鱼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四合院:别惹我,我只想当闲鱼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