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第1809章 惯性力量,技术探讨

“第一点,加装了燧发装置的炮弹不一定非得是圆筒形的,例如球形的行不行?多加两个燧发装置,这样在落地的时候弹跳时总能触发一个燧发装置!”

“虽然做成球形的爆炸火药少了很多,但我们可以先做到能远距离炸响,然后再考虑提升火药的威力或者调整炮管的口径。”

“第二,朕给你们做个试验!”

崇祯取过两个小木块重叠在一起,然后又取过一把尺子,快速的抽打下方的木块,下方木块快速的飞了出去,而上方的木块却是稳定的落了下来。

“惯性?”

徐光启看着皇帝的动作突然脱口而出,这一句话出口,正准备解释的崇祯愣住了,诧异的看着徐光启。

见皇帝疑惑的神色,徐光启立刻解释道:“陛下,意大利的学者伽利略在去年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提出了这个概念。

大概意思是物体具有的一种使它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固有属性,通俗的讲就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速度的属性、除非有外力迫使其改变。

这本书被我们派去那边学习的格物院学子带了回来,臣研习过,陛下刚刚左的这个试验,臣脑海中立刻想到了这个。”

这回崇祯是真的诧异了,若是他没有记错,惯性应该是牛顿提出的,到底是伽利略出了轨,还是牛顿劈了腿?

“臣明白了!”

徐光启若有所思:“发射火药在炮膛内剧烈燃烧产生强大的推力,推动炮弹飞出炮膛。

燧发装置相对炮弹是静止的,但相对炮膛却是运动的,若是燧发装置是固定的倒也没事,

恰巧他是需要运动撞击的,惯性的作用下就触动了燧发装置,以至于在出了炮膛就爆炸了。

我们一直以为是发射火药温瞬间的燃烧产生的高温引燃了炮弹内的火药,没想到竟然是惯性的问题。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就是我们在炮弹中装的燧发装置太过于灵活了,这一点从七成是在出蹚之后就爆炸了就可以得到验证了。”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毕懋康和孙元化两人猛地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他们虽然不知道惯性这个名词,但皇帝刚刚做的试验他们却是玩过的,却是没有往炮弹上这么想,现在皇帝一解释,他们就立刻明白了问题所在。

“其次,为什么会有两成多没有炸响,很大可能就是炮弹在落地时没有直接撞击到燧发装置所在的弹头的位置。

因为是长筒型即便是弹跳可能因为撞击位置不对或者撞击的缓冲都无法触动燧发装置。

针对这一点,也好办,那就是保证弹头能正面撞击地面,只要能正面撞击地面,数百米高空落下撞击的力量绝对能触动燧发装置,进而引爆。”

“陛下,这个我们也考虑过了,但我们用千里镜观察过,长筒的炮弹出了炮管之后开始还算稳定,

但到了顶点之后就开始了翻滚,结果就是落到地面时无法让弹头正面撞击地面,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试射了那么多能成功炸响的不足十指之数了。”

徐光启说着脸上满是无奈之色,

毕懋康和孙元化等人也是如此,眉间满是惆怅。

“这点朕或许有点想法,你们试验一下!”

“去取块软木,再找个雕刻手艺好的工匠过来!”

崇祯说完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继续道:“第一,燧发装置的问题,因为都是手工打造出来的,每一个燧发装置的灵活程度都不同.

为什么有的发射就爆炸、有的撞击了也没有爆炸,就是因为灵活性不同.

这点你们要经过多次……估计至少数千上万次的试验,找到一个临界点的标准,既能保证不再炮膛内就触动又能保证在落地后无论是不是弹头位置撞击了地面都能触动燧发装置。

从燧发装置原材料的选择、锻造、安装等等一条线,而不是单单的成品。”

“第二,膛线的问题,按照朕的研究,膛线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适量,缠度是影响炮弹飞出后稳定的关键。

且膛线的阴线和阳线的深浅、炮管长度、口径等等调整膛线的缠度,这点只能你们自己试验。”

“第三,调整炮弹的形状。”

说到这里,崇祯左右看了看,起身拿过一块木盾递给毕懋康:“毕爱卿,你将盾牌正面举起朝前跑几米,然后将两块盾牌搭成一个尖锐的角度再跑十几米,跑完了再说。”

“臣遵旨!”

毕懋康立刻就按着皇帝所说的方式跑了起来,只是半炷香的时间,就再次回到了凉亭之中。

“陛下,正面举盾牌,总感觉前方有人推着自己不让自己往前跑,有些吃力,但两块盾牌搭成尖锐角度后,阻力虽然还在但小了很多。”

“对,这就是朕说的空气阻力,这就是为什么船头要设计成尖锐弧形的原因之一。

炮弹的形状在飞行中受到空气阻力因素会发生旋转、翻滚等等,但如果炮弹能破开空气呢?”

众人愣了一下,眼中有些迷茫。

崇祯也不再解释,招手将已经在凉亭外等候的工匠叫进了凉亭中:“知道尖底瓶吗?”

“回陛下,小人知道。”

“知道就行,你用这块软木快速雕一个带底座的尖底瓶,瓶底不要太尖,需要多长时间?”

“一炷香足矣!”

“那就动手吧!”

工匠走到一边,在长方形的软木上比划了几下,随即可到在软木上翻飞,众人只看见刀光闪烁、木花掉落,以及刻刀切割软木的哔哔声。

不得不说,能进火器研究院又能被徐光启叫来面圣的,手艺那都是顶呱呱。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一个带有底座的尖底瓶便出现在了众人面前的桌子上。

群臣有些莫名其妙,而火器研究院的众人却是若有所思,但眼中依旧有些疑惑。

崇祯拿起尖底瓶看了看后,提笔在底座上画了数道线,又和工匠交流了十几息的时间,而后便看见工匠在地开始了动刀,但这次速度却是慢了许多。

喜欢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