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于红楼末年 > 第227章 忠臣遗孤(一)

重生于红楼末年 第227章 忠臣遗孤(一)

作者:陕甘总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0:31:49 来源:书海阁

黄太吉绕道喜峰口,入关南下之时,主持边关战事的九省都检点王子腾,便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他深知大事不妙,以至于当场昏厥。

还是辽沈总兵曹兆文,在这个节骨眼上挺身而出。

一方面,他委托王子腾接管锦州防守,防止后金重兵卷土重来,攻击锦宁防线;另一方面,他自己则亲率本部人马,星夜驰援北平。

最终在广渠门前,他和手下儿郎,被后金军队以逸待劳,大部分人惨烈牺牲。

按道理,这是曹兆文对大周朝忠心耿耿的表现,是无可指摘的行为。

但后来兵部复盘时,发现兵部尚书田冲大人主持京师防御,下令从全国抽调军队进京,还不到一天时间,曹兆文的本部人马便来到了顺天府境内。

自锦州到北平,可谓千里之遥。从接到勤王诏书,再到点齐兵马南下,曹兆文怎么也不可能在一天时间之内,就出现在北平城下。

除非尚未接到勤王诏书时,他便擅自离开驻地了。

边关守将,无诏不得进京。

曹兆文这么做,违背了大周朝的祖制,形同于谋反,论罪当诛。

当然了,曹兆文事实上并没有谋反,他死于和后金军队的战斗之中。

但他这种冒进行为,却一点儿也不值得鼓励,要不然以后边关守将都有样学样,动辄来到北平城下耀武扬威,皇帝老儿只怕连睡觉都不安稳。

因此,朝廷便对曹兆文的牺牲,有意进行冷处理。既没有追究曹兆文擅自进京的政治责任,也没有对他的壮烈牺牲进行表彰和封赏。

说起来,他真是比周进还冤。

周进所主导的紫檀堡大爆炸,虽然将其名下偌大产业炸了一个精光,他所掌管的顺天府团练一千八百人,也损伤惨重,但周进好歹还获得了一个一品松江伯的爵位。

而曹兆文是真正以身许国,他的本部精兵,十不存一,却连朝廷的一句公开表扬都没有听到。

如今,这些伤残士卒,大约有两三百人,便积聚在周家大院所在的通路镇外旷野之上,苦苦等待着朝廷的封赏。

他们却不知道,朝廷的封赏是永远不可能等到了。

这一日,一品松江伯周进随同便宜父亲周大福,来到通路镇上周家大院,查看房屋受损情况。

女真诸部在北平城外打草谷时,通路镇上的周家大院,当然也难逃烧杀抢掠的命运。

周大福进城时,曾将周家大院托付给两户本分人家帮忙看守。

周进出任顺天府团练,招募流民进行训练时,也曾将顺天府团练骨干训练班两名成员家属,安置在这里。

女真诸部杀过来时,这四家人都没有躲过这场灾难,老弱病残被当场斩杀,男女青壮则被全部俘走,如今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流落到了关外,更不知道他们是生是死了。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古人诚不欺我呀。”周进颇为感慨地说道。

周大福却没有这份觉悟。在他看来,几户下人罢了,死就死了,有什么可惜的。

他只关心家中房屋有没有被推倒、破坏,一些粗苯家具、瓷器有没有被砸得稀碎,听到身边管家说,这次损失不大,仅需要略微拿出一二百两银子,便可以将房屋受损部分复原。

“到时候老爷又可以来到这里长住了。”管家阿谀着说道。

他觉得还是住在城外好一些。住在城外,诸事不便,有些需要前往北平城中交涉的活计,便落到了他这个管家的头上。

一头牛需要多少钱买回来,十石大米能卖出多少银子,还不是他这个管家一句话的事情?

周大福作为乡下土豪,也不可能就因为这一点点钱财,便亲自赶往北平城中,却和客户对质,他也丢不起这个脸。

但现在住到了北平城中,周大福可以亲自出面理事且不说,他的消息来源渠道也宽敞了许多,管家再想要从中做手脚,赚取一些差价,便没有那么容易了。

因此这一段时间以来,管家一直在建议周大福,还是早些将城外那处周家大院修整一番,可不能耽搁了年底祭祖啊。

周大福也很是看重年底祭祖这件大事,这才听了管家的话,打算先来到城外这处宅院,等看过了情况再说。

不过,周大福却没有想到,当他把这件事情给大儿子周进说了之后,周进居然也愿意跟着一块儿过来。

这可真是难得啊。

想当初,周进自愿放弃百万家财,主动提出分家另过,他其实是吃了大亏的。家中资财绝大部分都留给了小儿子周益,周进却仅分得了二三千两银子,外加北平城中宁荣街上的两爿商铺。

虽然周进已多次表示无所谓,他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生意场上纵横捭阖,赚得盆满钵满,在官场上勾心斗角,扶摇而上,但若是说他对于那次不公平的分家完全没有意见,恐怕也不尽然。

别的不说,就说周进回到周家大院的次数,就少得可怜。除了除夕祭祖,他平时绝少回到周家大院。早些时候,周大福还能摆出自己的长辈身份,强迫周进回家一趟。比方说周进考上秀才时,周大福曾在家中摆酒,借此机会让周进回去过一次。

但后来随着周进在官场上步步高升,还先后获得了两次封爵,周大福便没有底气指示周进做这做那了,这孩子的翅膀硬得可怕呀。

周大福本以为这次下乡,是一次改善父子关系的好机会。直到那个驻守在通路镇外旷野之上的忠臣遗孤曹化蛟登门拜访,周大福才蓦然惊觉。

周进这厮哪里是想着改善父子关系,他是想借这次下乡作为掩护,以便和曹化蛟取得联系呀。

周大福不由心中暗恨。你周进和谁联系不好,你要和曹兆文的人马勾搭在一起?

局中人谁不知道,曹兆文犯下了弥天大罪,朝廷不处理他,那是看在他为国牺牲的份上,他若是不牺牲,也照样是一个死,你堂堂松江伯,是犯浑了还是怎么了,还敢和曹兆文的遗孤曹化蛟搅合在一起?

不过,周大福虽然心里腹诽个不停,但他却不敢对周进和曹化蛟的事情指手画脚。要是真把周进惹生气了,他周大福的百万资产,变成了他人眼中的肥肉。

至于那个曹化蛟,更是不好惹,听说他手下那些兵丁,那快要饿得吃土了。要是把他得罪狠了,他曹化蛟干脆举旗造反,将整个通路镇杀得血流成河,对谁都没有好处。

因此,周大福只能挤出一个笑脸,将曹化蛟引入到外书房中,让他和自己的儿子周进见面。

而周大福自己,则亲自守在外书房门口,没有他的允许,任何人也不允许近前。

“朝廷究竟是怎么想的?我叔父率领本部人马,在北平城下遭遇后金主力,虽死而不退,力战而不屈,可谓兵败犹荣。但这件事情都过去了大半年了,朝廷对我们的封赏,却一直没有下来。兄弟们现在天天吃糠咽菜,连一口饱饭都吃不上,我这心里真是憋闷得慌啊。”周大福听到曹化蛟如此说道,他语气中满是悲愤,又有些迷茫不解。

“化蛟吾侄,我和你叔父曹兆文都是官场中人,虽然没有深交,但我对于你叔父的为人,却是十分钦佩的。但你也需要知道,大周朝律法森严,对了就是对了,错了就是错了。你叔父率领本部人马入关南下的时候,未必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你现在想要向朝廷讨要封赏,只能让大家都为难啊。”周进慢条斯理地言道。

“你这是说的什么鬼话?”曹化蛟怒道,“你周进被封为一品松江伯,说起这件事情,自然可以不痛不痒。可我叔父战死在北平城下,却没有一个说法,这个道理无论如何也讲不通。”

“放肆。”周进拍着桌子怒喝道,“我作为顺天府通判兼团练副使,坚守紫檀堡,炸死炸伤女真鞑子三千余人,击毙后金贝勒多尔衮、年轻悍将鳌拜及草原部落首领吴克善等重要头目,这么大的功劳,即便你叔父曹兆文站在我面前,也得甘拜下风。我能封为一品松江伯,那是我应得的。至于你叔父曹兆文是否应当得到封赏,那是朝廷需要考虑的事情,你怪罪到我的头上,究竟是何用意?”

曹化蛟也是一时气急,说了错话。他心中也明白,叔父曹兆文迟迟得不到封赏,怪罪不到人家松江伯头上。

因此,他便很快缓和了语气,向周进郑重地道歉了一回。

周进冷哼一声道,“这才差不多。要不是看在你叔父以身许国的份上,我现在就将你赶出去,谅你也无话可说。”

随后,周进又说道,“我早就给你分析过了,你叔父曹兆文确实忠心耿耿,但违背了大周朝的法度,却也是实情。如今朝廷不奖不罚,也是无奈之举,虽然对你们曹家很不公平,但目前来看,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你若真是咨询我的意见,我便劝说你,还是将此事轻轻揭过吧。不然又能怎么样呢?”

曹化蛟急切道,“我也想将此事就此揭过。但我叔父这一支本部人马,合计三千余人战死,每人哪怕只需要十两银子的抚恤金,那也是三万两银子。还有剩下这二三百人,大多身上带伤,若是解散回到老家去,也很难有一条活路。我们现在也是被逼上了梁山,若是朝廷迟迟没有一个说法,我们说不得便要去做贼寇了。”

周进连忙劝阻道,“你叔父一心报国,你却想着去做贼寇,你这样做不是给你叔父抹黑吗?你又怎么对得住曹兆文对你的悉心教导?如今朝廷财务亏空,大笔抚恤金怕是拿不出来了。你若是信得过我,我让人在大周朝范围内,组织几场义演,所得收入,全部归你们。”

“这……”曹化蛟有些犹豫了。虽然那些伤亡部下的抚恤金有了着落,但总感觉不是一回事啊。他松江伯确实是一片好心,但叔父曹兆文的牺牲,还是没有得到朝廷的承认啊。

不过,曹化蛟转念一想,这大周朝都快要烂透了。他叔父一马当先,南下勤王,把命都丢进去了,却连一个追封也没有捞到。反过来说,像那些左昆山、祖天复、吴月先之辈,一个个明哲保身,坐山观虎斗,最后却加官进爵,获得了无数封赏,这找谁说理去?

现在根本没有必要纠结朝廷的封赏和松江伯的封赏是不是一回事,只要能让那些牺牲的士卒家人得到抚恤,让剩下的那二三百名伤残士卒有一条活路,挨过即将到来的寒冬,不比什么都强?

“松江伯大义啊,我曹化蛟替手下兄弟们感谢您施加援手。”曹化蛟拱手谢道。

“好说,好说。”周进笑道。不过他也提醒曹化蛟道,“这个事情,终归不太适合大张旗鼓,咱们私下里知道就行了,切不可对外声张。如若有只言片语流传出去,我这里便不会给你们再拿出一两银子,勿谓言之不预也。”

曹化蛟连忙保证道,“我省得,我省得。我跟谁过不去,也不会跟钱过不去。你就放一百个心好了。”

“抚恤金的问题解决了。那我手头剩下的这二三百名兄弟,又该如何安置,还请松江伯示下。”曹化蛟虚心求教道。

周进笑道,“还能怎么安置?赶紧滚蛋呗。你们长期驻扎在北平城外,要是让北平城中的某些人觉得不顺眼了,说不定还会闹出什么祸事。与其如此,还不如自动解散,最后剩下你一个孤家寡人时,朝廷或许便会想到重新启用你,也说不一定。”

曹化蛟心想也对,他身边这些伤残士卒,人人都带着怒气,要是积聚在一起,任谁都不敢放心使用。惟有将这些人打散分开,才能让北平城中的那些贵人们放心啊。

“明白了,我这就将他们遣散。”曹化蛟答应道。

周进笑道,“如此甚好。我这里有一张价值五百两的银票,你且拿去。省得外人传言,说你都求到我这里来了,却一点儿好处都没有拿到,我还要不要脸了?”

周进的意思是说,对外面的说法一定要统一,就说曹化蛟从他这里化缘了五百两银子,其他事情就不要向外声张了。

曹化蛟心领神会道,“我省得。这五百两银子的恩情,我曹家人必将向外人反复提及,绝不敢忘。”

喜欢重生于红楼末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重生于红楼末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