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南北杂货 > 第208章 太学助教

南北杂货 第208章 太学助教

作者:报纸糊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12 20:32:40 来源:书海阁

作者有话要说: 刚刚把上一章的豆丝也全部改成豆折了,豆丝和豆折是一样的东西,因为豆丝这个名字比较容易跟豆腐丝混淆,还是改成豆折,更有辨识度一些。

其实我原本也没听说过豆折这个东西,早前在这篇文的评论区看到的,百度了一下,然后新世界的大门就打开了,非常感谢那位提建议的读者!么么哒~~~

第二天下午, 罗用抓了一些半干的豆折到许家客舍那边, 叫许三郎炒了, 端出来大伙儿一起尝尝。

这豆折放了肉丝下去一起炒,还加了青菜,一点点辣椒,一点点酱油,炒出微辣的口味, 豆折的口感绵软又很入味, 吃起来着实很不错。

那一大盘的炒豆折也不够大伙儿一人夹个一两筷子的,吃得很是意犹未尽, 那些小孩更是馋得嗷嗷叫唤。

于是罗用的那些弟子们便都决定,回家做豆折去。

眼下这时候秋收已经基本结束了,羊圈那边有几户种了占城稻的人家,这时候稻谷早已经收回家中。

去年开春马家兄弟来找罗用买种子的时候,把罗用当时手头上所有的占城稻种子都买走了, 但是罗用的弟子那里可还有不少呢, 这年头大伙儿的日子也都好过了不少,在他们这里种植占城稻虽然也没多少优势, 但大伙儿还是挺愿意种些白米自家人吃吃,虽然这个白米不比南方过来的一些好米软糯, 但好歹也是白米不是。

这些人家里做豆折的时候,罗家那几个小孩也过去看热闹,人家的小孩吃豆折的时候,他们也都跟着吃。

罗用那些弟子的家里人, 对罗家这几个小孩都特别好,七娘那丫头都连着吃了好几个豆折了,那家的阿婆还可劲儿问她:“还吃不吃了?咸菜还要不要了?”

“不吃了,阿婆,我吃饱了。”七娘这小丫头嘴还是很甜的。

“呦,吃饱了啊,那玩去吧。”阿婆笑得一脸褶子都出来了,人年岁大了就是稀罕小孩子,尤其是嘴巴甜又懂礼的小孩子。

“我一会儿帮你们切豆折。”七娘一本正经地说道,总不能白吃人家的不是。

“你会切啊?”屋子里那些大人都觉好笑。

“我帮你们卷起来,你们切。”她在自家就是这么给阿姊帮忙的。

“那行,你帮忙卷,我们切。”大伙儿笑道。

屋子外头,五郎六郎他们正跟着男人们在外头搭架子,先在地上竖起两根杆子,然后再在上边横一根竹竿,到时候那些晒豆折用的笸箩就可以挂在这根竹竿上,吊起来晒,不容易沾灰。

“还得用绳子系一系,莫要被风吹倒了。”大人们说着就开始支使小孩:“去,去找几个绳子过来。”

一群小孩儿们呼啦啦跑开了,没一会儿就给他们找了各式各样的绳子过来,大人们拣两根能用上的用了,剩下的叫他们从哪里拿来的再拿回哪里去。

这两日天气不错,刚好又是秋收后比较悠闲的日子,男人们大多还是要去杜仲胶作坊或者是水泥作坊那边做工,老幼妇孺基本上就很闲了,在家里做做豆折,享享天伦之乐,那也是很不错。

特别是一些老人,从前的穷日子过怕了,这时候难得生活变得富足了,也都愿意给自家儿孙多弄几样吃食,看家里头这些个大大小小都吃得高兴了,他们也就很高兴。

罗用作为这些人的师父,每日都有鲜豆折吃,鲜豆折炒肉丝,他一顿能吃一大盘,另外还能喝下去一大碗粟米粥。

这每户人家做出来的豆折,口味也不尽相同,虽然都是以占城米为主要材料,但辅料略有不同,有放黄豆的也有放绿豆的,还有一些人为了增加韧劲,在里头加了黍米的,那黍米就是大黄米,用来做粘豆包特别好,粘性特别强。

这豆折要如何做,才能做得好吃又省米,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在研究的课题,有些家庭解决得好,有些家庭解决得不太好。

那刘活的兄嫂做出来豆折就很不错,最近这几天他们还专门做了一些,放在邻家铺子里寄卖,罗用觉着自家以后可以不用再做豆折了,直接去他们那儿买现成的就行,横竖做得也没他们那个好吃,用的还是上好的白米,家里这些好白米,省下来可以留着慢慢煮粥喝,好白米熬粥也是很养人的。

许家客舍也有豆折,近几日那炒豆折的销量都快赶上饺子了,每日都要卖掉好些。

近来,听闻罗三郎回来了,又要开始在许家客舍教人算术,原本已经显得有几分冷清的许家客舍,很快就又住满了人。

倒是白二叔以及他带着的白以茅等人,一直住在许家客舍没走,之前罗用离开的那些日子,白二叔大多时候都在研究自己先前学到的算术知识,罗用教的那些算术法看似简单,细细研究起来,那里面也是很有一些门道。

至于白以茅等人,不是在白二叔的监督下做数学题,就是在白二叔的监督下背书习字,这几个小青年从前太过闲散,蹉跎了许多时光,现如今在这个地方好容易能够静下心来学一点东西,白二叔一时便不肯让他们回去,这几个年轻人的家里基本上也都是这么个态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长安城这边,在陈博士等人回来以后,将自己从西坡村学来的算术法又教给了许多人,这其中最主要就是太学与算学这两个学校里面的老师们。

越是学得深入,众人就越是能体会到这种算术法的简单和便利,十分便于推广。但是在太学这边,也有很多人认为,陈博士从离石西坡村那里学来这种算术法,他们又从陈博士那里学来,私下里学习交流倒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若要将它搬上课堂,也不是自己的东西,也没有经过那罗三郎的许可,直接这么干的话,那着实也太不讲究了。

在太学内部,经过一番商议之后,最终决定上书朝廷,请朝廷给罗用封个太学助教的官职,让他来太学任教一段时间。

这样一来,就等于让朝廷承认罗三郎的才学,对罗用自然也很有好处,而他如果来太学任教的话,太学师生使用从他那里传出来的算术法,也就成了比较名正言顺的事情。

当然,文书是呈上去了,接下来就要看朝廷那边是个什么态度了。

如果他们太学自己就有直接任免教师的权利的话,事情自然也就没必要搞得这么麻烦,问题是太学助教是从七品朝廷官员,他们自己哪里来的这么大的权利,这个学校里的很多事情都不是他们自己说了算的。

不得不说,这个文书献上去的时机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先前长安城已经出现了两所私立学校,而且人气还很旺,近来又有一些人蠢蠢欲动,搞不好过几天又会有新的私立学校冒出来。

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的竞争,现在也已经是摆在众人面前的问题了,朝廷方面自然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的。

听闻那离石罗三郎算术了得,若是被那些私立学校给请了去,那不是白白又要给他们助长声势?不若便封他一个小官当当,把他安排到太学去担任太学助教一职。

不过太学那边总共也就几十个学生,很小规模的一个学校,完全奉行精英式教育,教职工人数同样不多,一个萝卜一个坑,要把罗用这棵萝卜塞进去,就得先从那里面拔一棵出来,这究竟是要拔哪一棵好呢?

皇帝陛下最是不喜官员冗余,在唐初这时候,全国上下基本上没有什么虚衔冗官这一说,所谓的文武百官,那真的就是只有几百个官员而已,贞观十一年这时候,约莫也就不到七百个。

为了这个问题,相关官员就问到了房玄龄那里,房玄龄就说了:“不用给他腾位置,直接再加一个就好了。”

“这么做可妥当?”这官员的职位一增加,以后很可能就会形成惯例,时间长了这也增加那也增加,整个系统渐渐就会越来越庞大了。

“无碍。”房玄龄摆摆手,那离石罗三郎,没有一点家世背景,年纪轻轻的,当初头一回面圣,就敢跟皇帝呛声,像那样的人,怎么看也不像是会在这长安城待很久的。

这长安城可没有他们西坡村自由自在,各大家族的势力盘根错节,官场之上也有不少陋习,以那少年人的心性,怕是忍不了。

“不过,此事先不着急,待我问过了圣人再说吧。”皇帝对那离石罗三郎究竟是个什么看法,想不想让他来长安城当官还两说呢,再说就算他们都同意了,那罗三郎也不一定就肯来。

“喏。”一听房玄龄要去问皇帝的意思,那小官心里就放心多了,增加官职可不是他们自己就能做主的事情。

然后很快的,这一份文书就被摆放到了皇帝陛下的书案之上。

皇帝这回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很爽快就批了。

很快,相关文书就到了太学这边,太学这边的人担心罗用推拒,便让陈博士与乔俊林赶在那些送信的吏员之前,再跑一趟西坡村,让他们尽量说服罗用接受这个职位。

罗用这时候还不知道自己很快又能见到乔俊林了,他最近吃豆折吃得很开心。

还想着要不要往凉州城和长安城寄些,寄去长安城的豆折,自然是要分成两份,一份给罗大娘,一份给乔俊林。

喜欢南北杂货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北杂货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