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南北杂货 > 第328章 又见郭安

南北杂货 第328章 又见郭安

作者:报纸糊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12 20:32:40 来源:书海阁

罗用这一次回长安,自然是要先写个申请,只不过他当初走得太急,这封申请还没到长安城,他和乔俊林就先到了。

这回他们罗家的事情闹得大,吏部一些底层的办事人员就这个事情请教上级的意思,上级又去问上级,然后就问到了房玄龄那里,房玄龄摆摆手:“待那文书到了,给他批了便是。”

皇帝还要用罗用这个人,朝中这些官员们也都看出来了,这一次之所以给罗四娘封县主,不就是为了安抚罗用?

毕竟他们家这一回发生的可不是小事,一个弄不好,罗家那几个小孩可就要被人一锅端了。

至于皇帝为什么这么看重罗用这个人,就眼下来说,应该还是为了西域那片地方。

朝堂之上那些人近来也不敢很是攻击罗用,因为皇帝这阵子疑心病正重着呢,只要有点子眼力见的,都不想在这个时候当出头鸟。再说罗用这一次回来,心里也是憋着气的,虽说也未必能把他们这些人怎么样,但是谁也不想在这节骨眼上冲上去当炮灰不是。

于是就这样,满肚子火气的罗用整天带着他那几个弟弟妹妹往长安城各大寺庙跑,一副善男信女的做派。

而那些对他欲除之而后快的势力,近日也颇消停,乍一看倒是相安无事。

只那私底下的形势却颇紧张,这两日时常听闻这样的消息,言是皇帝又宣谁谁进宫问话,说这朝中的文武百官,好像有人对他重用罗用这件事很不满,问他们知不知道是谁。

被问话的人当时惊得汗水都出来了,这可不是说谁人对罗用不满的问题,而是说对皇帝重用罗用的行为不满,那不就是对皇帝不满吗。

照理说在眼下这个朝代,朝廷官员对皇帝不满也是有的,而且说话还都比较直接,惹得皇帝不高兴了,最多就是影响一下仕途,说不定还能博个刚正不阿的美名。

可现在是什么情况,皇帝这是怀疑有人在罗用这件事上算计到他自己头上去了啊,这节骨眼上,老虎正等着要发威呢,谁要是被他盯上,那还不得往死里拾掇。

最近不少官员人心惶惶,心里有鬼的那就不用说了,心里没鬼的也怕自己被殃及池鱼。

这些事情,罗用也都通过白家人那里听闻了,罗家这几个兄弟姐妹暂时就借住在白家,得空的时候,罗用也会与白二叔等人探讨眼下的政治局势。

上回罗用在去往那常乐县之前,便与白家人说过,让他们先不着急储君站队,既不要站太子李承乾,也不要站魏王李泰,当时那话说得隐晦,这一次罗用回来,更是和他们把话挑明了说。

“……自从圣人令人将那称心杀死之后,他父子二人的关系便愈发疏远了。”说到太子李承乾的事情,白翁不禁叹气。

依他看来,长幼有序,嫡庶有别,这既是为了维护王朝正统,也是为了国泰民安,使诸王不为皇位争斗,唐王朝的下一任君王理应该是太子李承乾才是,那魏王李泰虽然得宠,却终究不是嫡长子。

奈何太子近年愈发叛逆,体弱多病又患上腿疾,年轻气盛心态又不好,偏又处在这权利漩涡之中……看来果然如罗用所言,他这太子的位置是坐不安稳了。

现如今朝中众多官员,但凡已经站队的,无外乎就是李承乾与李泰。

若是果然如罗用所言,最后反被那李治登上了皇位,那么这些已经站了队的家族,可就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若是不论父子情分,单从这朝堂之争的角度上来说,李世民无疑是这场政治斗争的最大赢家。

想想近来因为太子与圣人之间间隙渐深,不少人纷纷在魏王李泰身上下注,谁又能想到这竟然也是个坑。

在这暗流汹涌的权力斗争之中,无论是像白家这样的士族,还是像罗用这样的穿越草根,谁也不敢掉以轻心,一步踏错,后果很可能就是万劫不复。

“若不是三郎先前那番话,我家这时候的处境怕也不会好。”白大郎叹道。

按照白翁与白大郎先前的意思,都是打算支持太子李承乾的,虽然说在眼下这种情况下,贸然站队肯定有风险,但若是迟迟不肯站队,最后很可能就连汤都喝不上了,所谓政治博弈,你不跟人去博一博,又如何能赢得回来筹码?长此以往,家族便要没落了。

“依三郎之见,现如今我等又该如何行事?”经过这件事以后,白翁便又高看了罗用许多,作为一个官场老油条,他这时候竟然还询问起了罗用的意见。

“这朝堂上的事情,我实在也是不通的。”罗用也有自知之明,要论权谋,他实在还差得太远:“只是晋王既是因为无为而胜出,你我此时便不应将他卷入斗争之中。”

“三郎言之有理啊。”白翁赞同道:“先前因你之言,我亦时常留意晋王此人,细细观之,愈发觉得三郎之言有理。”

白翁他们现在越看李治,就越觉得他是一块当皇帝的料。

事实上李治这个人确实也是很靠谱的,他在位的时候,正是唐王朝版图最大的时期,西突厥就是在他手里被掉的,另外还有百济,以及高句丽。且不说中原王朝的宿敌突厥帝国,就说那高句丽,那地方到底有多难打,杨广知道,李世民也知道。

当年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不惜民力,最后就是因为三征高句丽,把好好的一个皇帝宝座给赔了进去。

李世民也打过高句丽,没打下来,踌躇满志地去了,然后又灰溜溜地回来了。

虽然说李治的这些功绩,确实也是在前人建立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但是不得不说,他还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就因为在他身后出了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在后来的男权社会中,李治这个人便不怎么被推崇。

罗用与白家人一起讨论朝政,往往都是双方都能有所获益。

白家人在朝多年,知晓许多详情内里,对于朝堂之上的那些个套路基本上也都是滚瓜烂熟,罗用知道一点历史,再加上他的思维很是开阔,与眼下这个时代的人有些不同,常常也能给白家人一些启发。

这一日上午,罗用照理还是带着四娘他们到庙里去烧香祈福,并教人做豆腐,不曾想竟然遇到了郭安。

郭安这个人,罗用着实也是很久没有见到了,当初他在西坡村做豆腐卖腐乳的时候,郭安曾经用自家的豆子与他换过几回腐乳,后来还与几个长安城的年轻郎君到他们那里去买过燕儿飞,再后来联系就很少了,罗用到长安城做官以后,曾经见过郭安几次,也不过就是打个招呼,寒碜几句,并没有太多往来。

这一次遇到郭安,罗用却表现得颇热情,又是问他这家年的境遇,又是问他郭家的情况,还说要请他吃饭,郭安也是欣然应允。

然后很自然的,罗用就把郭安引见给了白家人。郭安想要的,大抵也是这样一个结果,罗用不大相信这一次的相遇乃是偶然。

但是不是偶然都没有什么要紧的,郭安想要发展自己的家族,罗用想要发展自己的势力,这两个人一拍即合。

毕竟他们都是河东人,这个年代的人地域观念是很强的,河东人对罗用大多比较维护。

太原郭氏在长安城这些士族眼里,虽也不是什么显赫的家族,但形象名声似乎还算不错,白翁他们也都比较能接受郭安这个人。

罗用与郭安还有白家人同坐,几人说着说着,便说起了常乐县那个针坊,郭安赞叹那常乐县生产的针品质极好。

罗用却说:“那针虽好,常乐县当地却不能产铁,我又要千里迢迢从别处买了铁来,中原的商贾要买针,又要走那数千里地,跑去常乐县那边陲之地。”

郭安便说:“那常乐县既然有这诸多不便,三郎何不让你的弟子在别处开设针坊?”

“又如何敢?”罗用摇头苦笑道:“我家这几个小孩好好的放在长安城中,都有人半夜来袭,我的那些弟子都是粗人,既无谋略又无武艺,且无家族倚靠,怎敢到不熟悉的地方去开设针坊。”

“三郎若不嫌弃,便叫他们回河东,在我们太原府开针坊,在那太原地界上,我们郭家还是说得上话。”郭安如此说道。

白家那些个也都是人精,这两人的话都说道这份上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于是纷纷都说这个主意很好:

“河东最能产铁,那针坊若是开在河东,又有汾水南下,又有水泥大路,商贾往来亦十分便利,将来这长安百姓若要买针,那就便利多了。”

“如此,待我过些时候回去常乐县,便安排几名弟子去往太原府。”罗用笑着向那郭安拱手道。

“我会提前与家里的大人说明此事,三郎只管叫他们过来。”郭安也很高兴,笑着向罗用拱了拱手。

喜欢南北杂货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北杂货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