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南北杂货 > 第356章 河西四郡

南北杂货 第356章 河西四郡

作者:报纸糊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12 20:32:40 来源:书海阁

年关前后, 前来常乐县城卖羊的人越来越少,城里的罐头作坊和熏肉作坊便也跟着闲了下来, 一时间这两个作坊都遣散了不少雇工出来。

忙活了这些时日,这些人各自也都挣了些钱, 再加上眼下在城中也很难再找到什么活计,于是很多人便纷纷回家去了, 回家磨磨针, 多少也能挣点,与家人在一处,日子也过得清闲惬意些。

也有那不肯回去的,要么在站台上与人扛货, 要么就去了水泥作坊,听闻罗县令要在他们常乐县修水渠, 需要很多水泥, 所以这水泥作坊常年都要人手。

若说是那些商队做脚夫, 现如今在常乐县周边这一带, 是少有人愿去了,出门在外诸多艰难不说,也比较危险,从前也有一些人出去与人做脚夫, 最后却没能回来的,是死是活, 身在何处, 还不是全凭他人一张嘴, 横竖是寻不回来。

“咱这常乐县虽就是个边陲小城,穷乡僻壤,但是现如今咱们这里的脚夫,却要比别处贵出些许。”一些当地百姓,也会以此生出几分自豪感。

“贵出不少,比晋昌那边都贵。”

“比敦煌也贵。”

“那不能吧?”

“如何不能,敦煌那边脚夫多,很多人家便是以脚夫为生计。”

“听闻也有跟人去了关外的,当阿耶的出去了便没回来,一家子妻儿老小没了顶梁柱,好容易把下面的娃娃拉扯大了,大了也是去当脚夫……”

“听闻亦有发家者。”

“那能有几个?”

“……”

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生存本就不易,那些个凄凉处境,也是看得太多了,这些年总归还是好些,毕竟不怎么打仗了。

外头那些人尽可以闲坐闲谈,公府众人这时候压力就很大,今年县里做了那么多羊肉罐头,如何能及时将它们卖出去,在有些吏员看来,那几乎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要说那罐头作坊今年究竟生产了多少羊肉罐头呢。上一回扩修城墙的时候,多圈进来的那一片荒地,现如今那上面除了几个作坊和一小片廉租房,剩下的全部都是仓库,仓库里摆着的全部都是羊肉罐头和熏肉。

那几个仓库规模宏大,头一回进去就没有不吃惊的,那还放不下,听闻在常乐县衙,就连那监狱里头都被役卒们打扫打扫,扛了罐头进去,一罐一罐恨不能跌堆叠至屋顶,就更别说那些个仓库了。

罗用最近也是整日都在思索这个问题,罗二娘见他又要劳心费神,不免就要念叨几句。

“你倒是知道叫四娘莫要一开始就把那县主当得太好,怎的到了自己身上便忘了?”

话虽这般说,她心里又何尝不知晓,这当县令和当县主,到底还是两码事,罗用当了这一县之长,肩上便担了责任,他这人瞅着虽也是个聪慧的,却从不知道惜力。

罗二娘这些年与人做买卖,见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然而正是因为见过了那么多的人,她才更加觉得自家兄弟的品性难得。这些个埋怨的话,也不过就是嘴上说说,心疼罢了。

当初这一大批杜仲胶运到常乐县,若是直接将其卖出,当地市场有限,若要出关,可能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毕竟朝廷方面是限制杜仲胶出关的,虽然这一两年不如先前严厉,但总归还是有些敏感。

再加上常乐县当地羊肉价贱,人工亦不贵,罗用很自然就想到了做羊肉罐头,这么做不仅能在很大可能上带来利润,而且还能提供很多就业岗位,解决周边牧民卖羊肉难的问题。

总而言之,罗用只是选择了一条相对来说,对所有人都更有利的道路。

若说这批羊肉罐头的销路他是否早已胸有成竹,那是没有的,就算两世为人,他到底也只是一个平凡人而已。

“眼下这时候,大伙儿都还不缺油水,待到再过三两个月,届时羊肉价高,百姓多以菜蔬杂粮肉干果腹,届时再将这些罐头拿出去卖便是。”

常乐县这位置着实不好,东到凉州等地,西到西域各国,方圆数千里之内,羊肉都不算什么稀罕物。

“依我看,也挣不了多少钱。”二娘不太看好他们这个羊肉罐头的买卖。

“挣得少也是挣。”罗用并不后悔当初做羊肉罐头的决定,毕竟在官府挣钱之前,他希望当地百姓多少也都能挣到一些钱,家家户户都能有些积攒,如此一来,才不会因为些许的天灾**,轻易又有许多人死去。

“只是,那水渠又要待到何事才能修得起来?”二娘叹气。

“慢慢来吧,横竖我这一时半会儿的,也是别想再回长安城了。”罗用笑了笑,无奈道。

上回因为那恭王李博义的事情,长安城那些个皇亲国戚对他很是抵触,皇帝就算有心想要召他回去,大抵也得等到这件事的影响逐渐淡去的时候。

这个年代的人宗族观念都很强,就算是九五之尊,也不可能一点都不考虑自家族人的感受。

罗用这几日思来想去,终于也是有点想开了,今年这些羊肉罐头卖出去,若是不够钱修水渠,那他们明年就再干一年,明年若是还不能挣够钱,那就后年接着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你能这般想便好。”听他这么说,二娘便放心了,她就怕罗用思虑太过,伤了身体。

“听闻昨日又有伊吾人去羊绒作坊看货?”罗用问她道。

“便也只是看了看。”二娘不在意道。

“没买?”罗用问道。

“挑拣了半日,便只买了几件。”二娘摇头。

“总归还是有人买。”罗用笑道。

在常乐县的西面和北面那些地方,当地百姓的穿着大多以毡和麻为主,毡布便是用羊毛制成,比麻布易得,价钱亦贱,所以这些地方上的人大多对羊毛制品不是很感兴趣,市场有限。

不过罗二娘她们那个羊绒作坊出产的羊绒衫毕竟精致,颜色也很丰富,这几年积累下来,款式也是越来越多,关外一些胡人也比较喜爱。

“待到开春之后,我要运一批货物去往凉州那边。”过了一会儿,二娘又道。

“那边仓库可是没货了?”罗用问她。

“快了。”二娘说道:“听闻凉州城这两年又比从前热闹繁华许多,各地胡商与中原商贾在那里买卖货物,尤其是这两年河西出了白叠花,中原那边又过来不少人,只是很多人都在凉州一带置产,并不过焉支山。”

当年汉武帝设河西四郡,从东往西,分别是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武威郡便是唐初这时候的凉州一带,凉州过去便是甘州,甘州的州府便是张掖。

在凉州与甘州之间,隔着一道焉支山,隋代以前,大多数胡商都不愿过焉支山,当年隋炀帝杨广在焉支山宴请西域各国的使臣商贾,并许与诸多好处,逐渐才将这些胡商引到中原一带。

焉支山上天气恶劣多变,那一年隋炀帝过焉支山的时候,曾在扁都口遭遇六月飞雪,士兵随从大半都被冻死,就连隋炀帝的姐姐都被冻死在那里。

现如今,因那两条水泥路的便利,因羊绒买卖的兴盛,又因河西这边出了白叠花,许多中原商贾富户纷纷来到河西,焉支山东面的凉州城是一派的繁华景象,而在焉支山西面,则要冷清得多。

“听闻陇右道这条水泥路也快通了?”罗用说道。他这些时日与一些东边过来的商贾闲谈的时候,那些人都说河西这条水泥路快通了,现下便只剩下少数几段路还未铺好。

“快了。”二娘也说:“开春那时候应是能修好。”

河西走廊这边,人口比之中原稀少,行走在驿道之上,放眼望去往往都是大片大片的荒野。

既少人力又少资源,自然条件恶劣,朝廷那边的钱帛供给又不及时,丁朝议这一条路铺得有多艰难,可想而知。

“总算快铺好了。”罗用也是替他松了一口气。

“可不是。”二娘亦是感慨。

“可定好了出行之日?”

“约莫清明前后。”

二娘她们这一次运货,还是与赵家人合作,赵家人在敦煌那边有商号,时常亦有货物往来。

这一次运货需要的脚夫,便由赵家人从敦煌那边招募,先从常乐县这边运一批羊绒制品去往凉州城,然后再从凉州城运一批赵家商号的货物回敦煌。

如此一来,赵家人不仅运送了自家的货物,还能从罗二娘这里挣到一笔运货费,至于他们家在敦煌卖货挣来的钱帛,大多都在当地置了产业,少数换成金银,带回凉州那边维持商号运营。

“脚钱如何算?”罗用顺口又问了一句。

“三成货物。”二娘答曰。

喜欢南北杂货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北杂货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