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南北杂货 > 第410章 真没钱了

南北杂货 第410章 真没钱了

作者:报纸糊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12 20:32:40 来源:书海阁

在常乐县这个地方, 读书人还是很少, 就算是在差役队伍中, 很多人也都是大字不识几个。

在不识字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全靠话,声音的模仿,这种模仿很容易产生偏差, 因而才有三人成虎的法,而这个年代的百姓,对于很多事物的认知都是模糊的, 不确切的。

他们这里所的蛐蛐, 其实就是曲奇饼干,这些年在长安城那边, 无论是阿姊食铺还是南北杂货, 都没有停止对新产品的研发,并且时常交流。

这曲奇饼干在阿姊食铺和南北杂货均有销售, 阿姊食铺自己不做, 直接从南北杂货那边拿货。

不止是曲奇饼干,罗四娘这回安排过来的这些人,他们会做的吃食可多可去了。

另外,罗大娘这一次也安排了几个人过来, 让他们先到这边看看情况, 听从罗用的安排, 若是这里的条件成熟的话, 便要在常乐县中开一间阿姊食铺的分店, 若是条件还不成熟,那就让她们先在南北杂货做工,待过两年再做安排,横竖她看这常乐县的发展形势,应是不会太差。

罗用让这几个阿姊食铺的人,直接在南北杂货二楼的休闲食品区占了一片地方,开一间阿姊食铺,牌匾都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也都做得差不多,就等开张了。

因为楼下的铺面足够大,二楼这个休闲食品区同样也很大,除了阿姊食铺,还有各种卖糕饼的卖卤煮的卖浆饮的,地方十分宽敞,铺位相对来还是比较稀疏,看起来像是一个广场。

这个广场上面有盖,四周却没有墙,只有半人高的水泥栏杆,各间铺子另外隔出屋,屋内摆有桌椅。

另外还预留出来一些空地,将来若是还有其他食铺入驻,便可在这些了空地上砌墙,隔出铺面,这些都是提前规划设计好聊。

眼下这些空地便只是用水泥砌了一些胡床,摆上草编的坐垫,供人闲坐休憩。

常乐县这地方不比长安城中,一年四季人气都很旺,这里是有淡季和旺季之分。

行商们一般都是在夏秋时节途经常乐县,冬季里又有那白叠花和羊绒的买卖,加上这两年许多牧民都来他们这里卖活羊,所以冬季也比较热闹,相对来,春季最淡。

于此同时,楼下的铺子也在紧锣密鼓地做着开张前的准备,眼下时间已经进入夏季,多耽搁一日,便要少做一日的生意。

为了给这间分店的开张做宣传,罗用的弟子们早早便让那些高昌商贾伊吾商贾带出话去,言是这间南北杂货开张头十日,所有商品一律九折销售。

他们甚至不亮就去到城外的卖鱼的那个早市,道是南北杂货这间铺子七月初一便要开张,开张第一旬九折促销,让那些卖鱼人将消息传到合河戍百帐守捉等地。

在常乐县当地,以及周边的敦煌晋昌这些地方,这个消息更是人人皆知,不少农户都等着开张那一日去买个轧棉机。

也有那人口众多的大家族,一次采买动辄就是成车的货物,九折促销对他们来就意味着能省下不少钱财。像常乐县产的各种酱料,都是固定价格出售,买得再多也没有什么优惠,一般最多也就是多给几勺作为添头。

待到农历七月初一,盛夏已然过了大半,暑意稍退之时,南北杂货这家店如期开张了。

一大清早便有不少热候在铺子外面,待到店门一开,便蜂拥而入,至于店门口外面的开张活动热闹景象,却是无暇观看,只管奔着自己要买的物什去了。

虽这新铺开张的促销活动要足足做够一旬,但大伙儿也怕有些紧俏的商品早早便要断货,像那轧棉机,早前便是常常断货。

一进铺子,入眼得便是那一排排一人多高的货架,一排又一排,仿佛看不到头一般,每个货架上都摆满了货物。

每一种商品都有标价,那标签上有品名有价格,其中最显眼的就是当年从西坡村流传起来的那种数字,另外还有汉字、突厥字,以及粟特人文字。

这一间南北杂货开在陇西,除了一些本地时常,另外主要便是做西域各国商贾的生意。

在眼下的西域各国之中,最通用的便是汉语和突厥语,而之所以会标示粟特饶文字,便是因为他们这个群体在商道之上极其活跃,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客户群。

当一些人还在为这一大片的货架以及无数的货物震惊目眩的时候,另一些人这时候已经推上购物车,寻找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去了。

像这种仓储式商场,不能少了购物车的帮助,这里的购物车分两种,一种是轻便的以红柳条编织为主体的推车,另外还有一种更大的拖车,用来搬运重物。

推着购物车继续往里走,在前面靠墙的一排货架上,长长的一排,全部都是卖的羊绒制品。

众人虽然知晓罗二娘的羊绒作坊开得很大,却很少有人能够得清她们那个作坊究竟能做多少种花样款式,这时候见到这么多款式这么直观地被摆在货架上,看得人眼花缭乱,很是震撼。和羊绒制品相邻的,是一排卖面巾的货架,不远处则是卖糕饼的货架,这个铺子里的糕饼多是用油纸包装好的糕饼,听闻是比较经得住放。

负责这个货架的售货员手里捧着一个食盒,从里面取出各种糕饼,请过往的顾客品尝,前面有一个顾客尝过几块,在问明了这些糕饼的保质期以后,便在自己的购物车里装了满满一车各种口味的糕饼,令仆从先行推去结算,他自己另外还要去看其他物什。

要生意最火爆,还属那片卖轧棉机的区域,那里摆放着各种大型号的轧棉机。

最的就是一个木箱模样,盖上盖子挂在肩上就能拿走了,最大的比打谷机还要更大几分,需得好几个人一起出力才能抬得动,这么大的轧棉机,轧起白叠花来肯定非常快,很多人心动,奈何价钱太高,买不起。

除了轧棉机,这里面还卖打谷机、燕儿飞、木轨马车等等,甚至还卖锅炉,那一个大锅炉摆在一片空地上,四周设了栅栏,人们只能在栅栏外面围观。

听闻他们常乐县去岁冬日差点停了沼气,后来便是因为造出了这个锅炉,才挺了过去。

这个锅炉的价钱也很贵,寻常人也就看看热闹,买是万万买不起的,也就是一些富户商贾们,琢磨着要不要趁眼下有折扣,先买一个回去放着。

有些人是看看就走了,有些人则在那里合计盘算,又有一个专门的售货员在那里讲解这个锅炉的用法用处。

“这锅炉可是烧的石炭?”有人询问道。

“正是,石炭便可。”

“不能烧柴草?”

“柴草不好用来烧锅炉,热量达不到,烧的人也太累,你看这个锅炉吧……”

“这又要去买石炭。”

“听闻那伊吾的石炭,这两年涨价不少。”

“我又不识得那卖石炭的,不知该去寻谁,也怕被那黑心的商贩骗了。”

“晋昌敦煌都有,不若改日我们一起去看看。”

“诸位若是要买石炭,常乐县便有一批,县令正在筹钱修水渠,早前买来的那些石炭,眼下便要低价出手卖了去。”

“果真?因何我等竟不曾听闻?”

“诸位去县衙询问一下便知晓了,也是这两日刚放出来的消息。”

“多谢!”

“嗨,客气个甚,诸位郎君再考虑考虑这个锅炉啊,九折销售机会难得,待那沼气池技术普及开来,这锅炉迟早都是要买的啊。”

“既是迟早要买,你眼下这般着急卖货作甚?”

“哈哈哈!店家早前为了建这个铺面,与那阿姊食铺借了许多钱财,眼下正着急筹钱还债呢!”

“听闻上面那层地板用了许多精铁?”

“可不是,建房那阵子,我们好多本地人过来瞧热闹呢。”

“那罗二娘着实有钱。”

“这都不算什么,听闻她早年在凉州城买下许多房产土地,这两年因着河西盛产白叠花,凉州城地价大涨,如今已经翻了数倍。”

“啧,有这样一个阿姊,那罗县令还哭穷呢,还要卖石炭。”

“你当他卖石炭不挣钱?”

“他当初买石炭的时候,价钱几何,如今这石炭的价钱几何?”

“别眼红了,他若不是个能挣钱的,还能修得起那水渠?”

“也是攒了许多年的钱财了……”

“……”

来去,这锅炉的价钱太贵,很多人都不舍得买,看的人多,真正下手的也就那几个子。

数日之后,一群粟特人来到常乐县,冲到南北杂货一通扫荡,光那锅炉,一口气就要了十台,后来又有一些其他商队到来,就连安西都护郭孝恪都领着一队亲兵前来买货。

这些人过后,铺子里一些大型的轧棉机、打谷机、锅炉这些商品,其中不少型号都开始出现断货的想象。

有些人之前不舍得,这时候又想买,却是晚了。

有一些商队从常乐县订购钍石网纱,他们不要沼气灯成品,单独只要网纱,灯罩作坊将加工好的网纱像布匹一样卷起来,整卷整卷的卖出,之前运往长安城的那批货,也是这般做的。

还有一些相熟的胡商询问罗用沼气池的修建方法,罗用让他们过一两年再来。

他眼下这沼气池之法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并未推广,汉地百姓尚未通用此法,没有先行传授给外邦的道理,让他们明后年再来,待到那个时候,这沼气池之法已经在民间流传普及,届时他们这些胡商要学,自然是谁也拦不住。

郭孝恪这一次来常乐县,也找罗用了建沼气池的事情,罗用这一次倒是没再推辞,直接安排了几个人,跟随他去往高昌修建沼气池。

另外,郭孝恪还从罗用他们这里买了好几个锅炉,有几个运回高昌去了,余下几个则是运往酒泉方向。

罗用猜想运往酒泉方向的那些锅炉未必是用来给沼气池加热,很可能是要运往矿区,作为取暖之用。

镜铁山区气严寒,植被稀少,在那个地方也找不到多少取火用的柴草,倒是在木轨道通了以后,方便山里的铁矿石运出来的同时,也方便了外面的煤炭运进去。郭孝恪最近也很忙,又要加强边防,提防突厥来犯,又要四处弄钱,给他长子那边的寻矿队伍提供经济支持。

听闻近日又有几批人马从高昌那边奔赴酒泉方向而去,罗用和唐俭都猜他们这些人就是去开矿的。

寻常人并不知晓这许多内情,也不关心那许多,近来常乐县当地许多百姓,都对南北杂货二楼的各色食着了迷。

阿姊食铺的各色吃大多因地制宜,物美价廉,很多人都能吃得起,旁边那一间卖奶油蛋糕的铺子,很多人就都只有眼馋的份了。

也有那好人家出身的娘子们,成群结队乘坐木轨马车而来,就为了去吃一块南北杂货楼上的奶油蛋糕。

其中最受欢迎的一款,便是那香橘味蛋糕,那里面加了淮南产的橘浆,乃是在淮南生产香橘之地,当地人用橘子榨汁,再用慢火熬制成浓浆,长安城那边也用这种橘浆做蛋糕,已是做了两三年,长安城的娘子们亦十分喜爱。

陇西不比长安,距离产橘的淮南实在太过遥远,很多当地人毕生也不会知晓橘子的滋味。

南北杂货二楼的这些食铺,不仅给她们带来了橘子的味道,还带来了许多她们从前没能接触到的各种吃食。

像晋昌敦煌这两个地方,毕竟离得近,什么时候想吃了就乘坐木轨马车过来一趟,亦或是差遣家人仆从前来采买,总体来还是比较便利。

但是像是高昌伊吾那些地方,离得远,往来一趟就很不容易,这两个地方的富人们或是被美食吸引,或是看重常乐县这个地方的发展潜力,近来不少人都打算在常乐县中置产。

常乐县公府便有不少房产,罗用让人趁这时候行情好,看情况卖出去一些。

有人嫌价格太高,质疑罗用打算在离任前狠狠捞上一笔,罗用便,常乐县这一间南北杂货之所以能够开得起来,正是因为道路通达,运输便利,这一次常乐县中卖房所得钱帛,一律捐给郭都护拿去修路。

郭都护听闻了这件事,很是感动,虽然他们老郭家很快就要有矿了,可眼下这不是还没有呢么。

这又是开发矿区又是出钱修路的,哪怕作为安西都护兼整个陇右道大佬,来钱的地方还算不少,奈何花钱太快,入不敷出啊。

为了表示感谢,郭孝恪让身边的人给罗用送了一匹金马,是祝他这一次回长安城发展,前程似锦直上青云。

罗用一看这金马,个头忒,回想从前郭孝恪来这边赴任,途经常乐县,那时候罗用不过送他一些白酒吃食,他就财大气粗地给罗用送了好几个黄金摆设,这回罗用大出血捐钱给他修路,他才拿出这么一匹金马,拴个细绳挂脖子上当吊坠都不嫌扎眼的。

“啧,看来是真没钱了。”

喜欢南北杂货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北杂货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