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南北杂货 > 第415章 杀鸡焉用牛刀

南北杂货 第415章 杀鸡焉用牛刀

作者:报纸糊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12 20:32:40 来源:书海阁

罗用这一次回来, 便不住在白府之中了,而是住在早前圣人赏赐给四娘的惠和县主府。

四娘五郎他们几个收拾收拾,过几日也都要搬家。

这县主府便在安业坊, 处在朱雀大街旁边靠北的地段上,算是比较好的位置。

从这边往北走, 经过丰乐坊、通化坊、善和坊, 便能抵达宫城朱雀门, 对于那些经常需要早起上朝的官员们来, 住得近就比较便利。

罗用作为长安县令, 倒是不用经常上朝,一般也就是上个大朝, 朝不用去, 他平日里主要就是每早上要到长安县公府那边去点卯。

从安业坊这个位置往西,过了崇德坊和崇贤坊, 便是长寿坊,那长寿坊便是长安县公府所在。

总之罗用住在这个地方, 上朝上班都挺方便,南北杂货就在西北方向斜对角的兴化坊,沿着这个方向再过去一个对角,便是阿姊食铺老店所在的光德坊, 光德坊西面便是西剩

作为一个县主府,起来好像也有几分高大上的样子, 实际上就是挺普通一个宅院, 看起来跟周围那些人家也都差不多。

能住在这一片的, 基本上也都算是比较可以的人家了,别的不,屋顶一概都是用瓦片盖的,而不是茅草。

因为四娘她们搬家的事宜,白家娘子们这几日也是帮着忙前忙后,又是喊了家人仆妇过来细细洒扫,又是帮四娘她们布置屋子,添置日常里要用的一应物什。

若是瞅这院子缺了什么,几个人一合计,白家库房里刚好就有现成的,于是就给搬过来了。

罗用与白家郎君这两日常常坐在一起话,白家人对罗用了不少长安城这边的事情,中原各大家族眼下的状况,朝中的大事事等等。

另外也到那辽东战事,去岁以来,辽东那边的战事越打越艰难,高句丽将士百姓据城死守,北方的靺鞨人时有侵扰,战事拖延愈久,粮草供应愈是困难,兵士们疲于应战,渐渐也产生出了厌战情绪,辽东百姓饱受战争侵扰,隐隐已是生出民怨。

朝中大臣纷纷上疏,请君王下令撤军,在造成更大损失之前,及时结束这一场战事。

那高句丽不过弹丸国,如今有北方民族制衡,取之不易,还需徐徐图之,待他日扫平北方势力,那高句丽便也成了囊中之物。

然而这徐徐图之,又是要图到什么时候去,待那高句丽成为囊中之物的那一日,他李世民可还在世?

不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拿下高句丽,是李世民心中的一大憾事,不过看眼前情形,这场战争已经成为不断消耗将士生命以及双方国力的车轮战,不止是靺鞨,薛延陀、突厥皆有蠢蠢欲动的迹象,这时候再不收兵,只怕被人趁虚而入。

如今大军已经从辽东撤离,人疲马乏粮草耗尽,班师回朝之后无有战功封赏,最多就是慰劳,有些将领到时候不定还会被问责。

这回的唐击高句丽之战,徐世积李道宗都去了,从战前的谋划准备,到最后的撤军,劳心劳力辛苦了一两年,最后却也讨不着什么好处。

待他二人回归朝堂之后,这一场无功而返的战事,将来很可能会成为他们被政敌攻讦的软肋。

朝堂之上风起云涌,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罗用上一次在长安城担任太学助教,好听点也算出仕,实则就是个不入流的虾米。

这回从那陇西归来,即将担任长安县令这一要职,距离那些上层势力之间的纷纷扰扰,自然也就近了许多。

罗用这两日回京之后,先到吏部报到,然后就安心在家等待交接上任那一日的到来。

其间有宫人来传,言是圣人宣罗用入宫觐见,罗用换上官服,随那前来传唤的内侍入了皇宫。

待进了宫门,便不可再乘马车,只好靠两条腿行走。这时候的人大多也没有乘坐轿子的习惯,轿子亦称肩舆,一般只是山行时才乘坐,平地上妇人老者亦有乘坐者,青年男子十分少见。

这个年代的文人亦尚武,骑马打猎都是日常,一个青壮男子这几步路都走不动,还要让人用一定青布轿抬起来,那还不得被人笑死。

罗用与那带路的寺人走在宫城之中,不时与之闲话几句,那寺饶态度也是十分和善。

罗用问他:“不知徐内侍可还安好。”

那寺人答曰:“徐内侍甚好,听闻罗县令归来,这几日颇高兴。”

罗用笑道:“那便好。”

待进了宫殿,见了圣人,圣人问罗用这一路上可是辛苦了,罗用道不辛苦,如今道路通畅,比七年前他西去那时候,已是好了许多。

一到七年前罗用被迫离开长安的事情,老皇帝面上的笑容不禁也是滞了一滞,他虽知晓眼前这块棺材板不是个好货,却也不料今日方才一见面,他便给自己提起了这一茬。

要中国历史上那许多君王,李世民的脾气也算是比较好的,至少表面上是好的。

他这时候倒也没跟罗用生气,而是嘉奖了他这些年的付出,慰劳了他这些年的不易,作为政治场上的一只老鸟,起好听话来那着实也是熨帖得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罗用听得也很是感动,紧接着就对皇帝起了掏心窝子的话。

他自己就是这么一块料子,只想一心搞建设,争权夺利的心思那是一点都没有的,圣人若是信得过,便留他在长安城中物尽其用,若是信不过,便叫他再回离石老家罢了(liao)。

这一通“掏心窝子的话”,听得老皇帝嘴角一阵抽抽:“罗爱卿,这好好的,你怎又起要回离石老家的话来?可是遇着了什么难处?”

动不动就自己要回老家不当官了,朝中一些老油条常用这个套路,如今这棺材板不知哪根筋没搭对,竟也跟他玩起了苦情。

“眼下倒也并无难处。”其实他就是想搞点大动作,只是这件事若是得不到皇帝的支持,光靠他自己肯定是干不成。

“那究竟是什么事,你便直了吧。”皇帝那点子耐心这时候终于也耗尽了,懒怠跟他扮那仁慈君王模样。

“臣,欲兴办工学。”罗用郑重道。

皇帝一听,一时便不话了,这不是一件事,他得稍微想想。

之后,罗用便与他细细阐述了自己之所以要兴办工学的原因。

如今在这长安城中,针对王公贵族子弟的教育机构有弘文馆,还有罗用离开长安城第二年兴办起来的崇文广,另有培养官员子弟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又有以培养吏员为目的的书学、算学、律学,最后,各州又设有医学,长安城中亦有之。

然而,全国上下,却没有一所传授工程技术的学校,匠人技艺大多都是世代相传,敝帚自珍,缺乏交流和沟通,哪一支血脉若是断了,有些技艺便也随之失传,着实可惜。

罗用兴办这个工学的目的,就是为了集各家之所长,不断研究新技术,并且致力于传播先进技术,作为这件事情的发起人,为了表示诚意,他愿意让自己的弟子先拿出他们目前所掌握的一些技术。

“……想必圣人亦是有所耳闻,除了那风力水力,热力亦能为人所用,我的弟子们眼下打造出来的器械,已经在常乐县那边的针坊之中投入使用,只需焚烧石炭便可实现拉丝切断这些劳作,无需投入多少人力。”

“而今河西能产白叠花,产量巨大,臣以为,应是可以用热能实现纺纱织布的过程,只是还需一些时日去细细研究,衣被下,此为大业,我的弟子们能力有限,若能兴办此工学,召集下最出色的匠人前来参与,集思广益,定有将此设想化为现实那一日,又可在工学之中培养青年工匠,使得这些技术得以经久流传,不断优化……”

老皇帝坐在木榻之上,听罗用滔滔不绝地讲述,衣被下,那是怎样的盛世繁华,若是果真像他所,纺纱织布无需那许多人力,只需烧些石炭便能实现,那么这个人世间,怕是都要变个模样。

如今的李世民害怕那样的变化吗?他是不怕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每况愈下,热情的逐渐缺失,他心里其实也在期盼着一些新的事物,一些新的可能,甚至是,一些奇迹。

辽东之战已经成为遗憾,能让他寄予幻想和期待的丹药,也被孙思邈劝得不再服用了。

孙思邈早前自己也炼丹药,如今他都不练了,其中必有缘由,再像他那样的人物,定也没有诓骗自己的道理,老皇帝思来想去,那便不吃了吧,只是心中难免有些失落,这个精神寄托也没有了。

眼前这个年轻裙是十分敢想,竟能想出取石炭之热能,用其纺纱织布的奇事。

看着他干劲满满那副模样,老皇帝不禁也要在心里叹一句,还是年轻人好,朝中那些个老朽们,哪里又能有这样的劲头。

“善,便按你的,兴办工学。”老皇帝想想觉得这个事情也是不错,便同意了。

“陛下圣明!”罗用连忙把马屁奉上。

“罢了,朕乏了,你且去吧。”皇帝也不想听他这些个没诚意的马屁,让他完事了就赶紧走吧。

“陛下,那工学博士之职,臣有人选举荐!”罗用连忙又道。

“谁人?”皇帝问道。

“臣之弟子衡致,虽是出身微末,然则技艺超群,担得此太学博士之职。”罗用也不能总让自家弟子吃亏,该给他们争取福利的时候就要积极争取。

“善。”皇帝答应得十分爽快。

毕竟罗用都提议要把自己手里掌握的先进技术拿出来了,给他徒弟安排这样一个官职,也不算什么很过分的要求,再衡致这个人他也曾听闻过,确实是有真才实干。

“还有那国子学校书侯蔺!亦当得此职位!”罗用又道。

“侯蔺?”皇帝一挑眉毛,这人他熟,前阵子那国子学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不过那也就是个读书人,能有什么才干可以担任工学博士一职?罗用这分明就是在以权谋私。

“他去工学能干什么?”皇帝道。

“偌大一个工学,总不能全是匠人,多少也要一个管理人事财务方面的人才。”罗用言之凿凿。皇帝瞥了眼前这块棺材板一眼,哼哼道:“许了。”

他也知晓罗用与侯蔺交情不错,念在他这些年确实有功,往后也还指望他继续出工出力,于是这回便顺了他的心意。

“谢陛下!”罗用这下高兴了。

“行了,你且去吧。”皇帝摆手道。

“陛下……”罗用还不走。

“怎的,还有人要举荐?”皇帝不满道。

“陛下,不知那工学博士一职,乃是几品官职?”能在这所新办的学校塞两个博士进去,罗用也是比较满意了,并没有要推荐第三饶意思。

“从九品下。”老皇帝淡淡地甩出一句。

“……”罗用一听,行吧,跟书学、算学博士一个品级,都是最末流的官员,比之律学博士要低两个品级,与国子学、太学、四门学更是没得比。

匠人在这个时代的身份地位本来就低,比之吏员更低,这原本也是可以预料到的事情。

出宫以后,罗用便去寻那侯蔺,与他了此事,这件事罗用先前便已询问过了侯蔺的意见,他本人也是很愿意的。

侯蔺作为一个落魄寒门出身,能在这长安城中出仕为官,本就极为不易,在他们老家那边的人看来,也是极有出息的了,怎会知道他在这官场之上处处艰难,既无权势可以依靠,又无财力支持,处处比别人矮出一截,细心经营多年,却抵不过他人有心为难。

他原本也就是一个最末流的官,换到工学博士那个职位上,依旧是最末流的官员,只是行事上会自由许多,无需处处看人脸色。

而且按照罗用的法,工学博士这个职位,眼下虽然肯定没有多高的社会地位,但是只要技术研究方面能出成绩,福利待遇那肯定是没问题的,这一点就让侯蔺很是中意。

“早前四娘遭难,承蒙侯校书仗义执言,这回听闻侯校书遭人排挤为难,我却不能为你做什么。”

“而今让你来当工学博士,官职上非但无有提升,身份上反而还显得低贱了,在这世道,匠人总是要被人看轻些。”

罗用与侯蔺二人对饮,起之前国子学众人排挤侯蔺的事情,他也是很生气。

这侯蔺好好地在国子学待了那么多年都没事,这回因何受人排挤,据便是因为有家族对那乔俊林作为领队的事情感到不满,于是便要在侯蔺身上使坏。

“三郎何需这些外道的话,我又没有什么出身,又不是那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物,在长安城这些年,亦无有什么长进,如此还图什么,不过就是养家糊口而已。”侯蔺着,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

“莫要这般丧气的话,别看这工学博士眼下是没有什么地位,待到几年后,果真出了那惊世的成果,自然就要水涨船高,届时船上的人必定也是要跟着涨一涨的。”罗用自信道。

“那便要承蒙三郎带我一起涨一涨了!”侯蔺笑着拱手道。

“自然。”罗用满口答应:“侯校书只管在船上坐稳了便好!”

他二人相谈甚欢,又起那西去的乔俊林,也不知哪一日才能归来,如今不知身在何处,可还安好。

乔俊林这一次作为领队,带领一众士族子弟探索西域,传播大唐文化,不知他们能将这样的探索与交流进行到哪一步,无论如何,待道这一行人归来之日,必定会引起朝中重视,他人暂且不提,对于乔俊林来,他的前程必定是要比原先开阔许多……

待到将近黄昏时分,罗用才从那侯家院子出来,坐上弟子们给他安排的马车,带着微醺的酒意,在这长安城中穿街过巷。

罗用打开车窗,让外面的寒风灌入车中,看看街上的风景,顺便散散酒气。

虽是隆冬时节,这长安城的大街上却也并不冷清,行人车辆皆要赶在宵禁之前回家,来去匆匆之间,也能看出几分繁华富足的模样。

罗用坐在马车之中,看着街上往来的行人车辆,面上带着一丝笑意,心中径自想着事情。

如今在这长安城中,众人皆已知晓他罗用已经归来了,只是不知那些人又将如何猜测他下一步的动作,可是以为他这一次也会在长安城中开作坊卖豆腐?

这一次回长安,罗用作为一个官员的能力已经可以得到上位者的认可,他们现在手里有钱,身边又有人才,甚至在这长安城中也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关系网。

既如此,他这回又怎么会依旧把目光停留在那些个作坊上面。

杀鸡焉用牛刀啊……

喜欢南北杂货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北杂货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