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南北杂货 > 第437章 天桥

南北杂货 第437章 天桥

作者:报纸糊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12 20:32:40 来源:书海阁

如今在这朝堂之上, 罗用的棺材板形象也是深入人心, 倒并不是说他这个人的脾气有多么臭,主要就是难搞,典型的油盐不进软硬不吃。

瞅着是个顽固不化的模样, 偏又有几分精明,又少有贪念, 胆子又大,寻常计策在他身上根本不好使。

这朝堂上的形势也是瞬息万变, 早前那些新式纺织机刚出来的时候,看朝中一些人的意思,分明就是要卸磨杀驴, 将罗用拔了去。

如今那些人倒是又消停了,圣人对罗用隐有回护之意, 却又并不十分提拔他, 朝中不少人心中都有猜测, 他这是打算要把罗用留给将来的新君。

这也是帝王常有的驭下之术,倘若圣人如今重用罗用太过,那么将来等他到了新皇帝手底下, 就容易骄矜, 起/点高了要求自然也就比较多,一旦不能得到满足, 就会与将来的新君生出间隙, 甚至有可能成为祸端。

所以老皇帝现在就是不肯很重用他, 一直磨着他, 待他日新君上位,再一举将他提拔上去,那么罗用就会对新君有感恩的心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绝不会轻易就起不满的心思。

这些个手段说白了,也是有点把人当傻子的嫌疑,不过你既然要在这朝堂上做官,那你就得按这朝堂之上的套路来。

不管怎么样,对于罗用来说,也算是前程可期,朝中许多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

这回朝中有些人要罗用发个公文,禁止长安县以及万年县百姓乱穿各种颜色的衣服,这件事说大不大,也可以说就是个惯例,走个过场而已,罗用偏就不干,到最后那些人竟也没奈他何。

近来,已经有不少郎君叮嘱家里的青年,让他们没事别去碰那块板材板儿,免得自讨没趣,下不来台。

罗用这个人虽然只有二十多岁,看起来就是一个寻常年轻官员,但现在无论是他在这朝堂之上的稳固程度,还是他行事作风中所展现出来的胸襟气度,皆不是寻常年轻官员能比。

从前众人看罗用,不过就是一个颇有聪明才干的农家子弟罢了,如今已是大不相同,长安城中不少饱学之士,对于罗用这个人的学问都是认可的,主要就是他的算学特别出众。

罗用在机器坊教习算术,去听过的人都说极高深,若是于这算学一道并不很精通的话,那便根本听不懂了。

然而在这长安城中,依旧还是有不少人将罗用和他所传播的学问斥为小道。

然而他这小道又着实十分来钱,眼下长安城中这许多学校,工学虽然开设时间最短,却是最为阔绰,不仅伙食标准比其他学校高出一大截,四季衣裳发得勤快,学校对于旬考月考所设立的各种奖励,其他各学皆是望尘莫及。

那工学里面的考试奖励,不仅是总成绩好的人能拿到,单门成绩好的也能拿到,甚至在一些考卷上还常常能看到奖励题。

那奖励题的意思,就是说不管你整张卷子拿多少分,只要那一题做对了,就能拿到相应的奖励。

在如此丰厚的奖励制度之下,工学中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是其他几个学校能比的。

当然这个学校的挣钱能力,也不是其他几个学校能比的,他们现下还在对那新式织布机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进,有一些精密零部件只有他们能造,光靠卖零件每月的收入就很多。

南北杂货那边有个雕版匠人,他家有一个儿子便在工学,也不算十分拔尖的学生,每次旬考月考的,常常也能拿些价值十文二十文的竹签子回来。

那竹签子在长安城中许多商号都能花用,学生们爱去哪一家便去哪一家,只管拿它换了自己想要的物什,每月月底,这些商号再与工学结算。

南北杂货这边负责雕版的匠人总共有十几个,就在后院一间大屋里干活,一日能管两顿饭食,工钱乃是按件计算。

寻常雕刻一个模板多少钱都是定好的,若是活计做得漂亮,也能得些奖金,有一些要出书的小娘子,甚至还会指定匠人为其雕刻。

这些匠人在南北杂货干活,每月里得个几百文钱,也算安稳。

不过他们也是要养家糊口,大抵都过得十分节俭,对于那个时常能从儿子那里拿到竹签子的匠人,也都是比较羡慕的。

那一个竹签子十文二十文的,主要便是从南北杂货铺子里换些酱料,于是那一大家子人吃酱便有着落了。

有时家里若是不缺酱,便可换些糕饼回去,家里的小孩哪有不爱的。

这一日,恰逢旬考之后,那工匠来到南北杂货这边干活,依旧是满面春风的模样。

“你家二郎可是又考得了奖励?”有人问他。

“操作课评分进了班上前五,得了二十文,这回旬考又有一个奖励题,问这长安城城墙高几许,坊墙高几许,早前我曾与他说过,这回他便答对了,又得了十文钱。”那匠人一听有人问,便一五一十全都说了,心里也是高兴,很想跟人说说。“这便得了十文钱?”其他匠人纷纷道:“这题我也会哩。”

“我儿亦是这般说,道这是他们工学给学生们发福利呢。”那匠人笑嘻嘻说道:“不过也有没做对的,这回旬休,他们那些工学的学子便要去外面丈量街道的宽度,水渠的深度,免得下回出到这样的题,又做不对。”

“你儿子着实出息。”

“算不得很出息,只那一两门功课还算不错,其余便也只是将将能够跟上。”

“如此便很不错了,那工学之中,又岂止是他一人刻苦,听闻个个都很刻苦的。”

“确实刻苦,听闻许多学生,每晚都要学到三更,直到工学里面强制熄灯了,这才肯歇下。”

“工学设立虽晚,但如今他们工学的一些算术卷子,拿到国子学太学,那边的学生也不很会做哩。”

“好人家的郎君,哪里会如贫家儿这般刻苦。”

“怕也是先生教得不好。”

“听闻那些学校的奖励,还是当年罗县令在太学当助教的时候定下的标准。”

“我怎的听有人说,还有士族郎君把自家儿郎送到工学读书的?”

“听我儿说过此事,当时也是考了试,成绩不错才让他进的工学。”

“竟还要考试?”

“自然,罗县令说了,往后谁想进工学都得考试。”

“那些世家青年若是不能通过考试,脸面上如何能够下得来?”

“那便别去靠嘛。”

“啧啧……”

众匠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各自摆好了家伙什,开始了这一日的劳作,一旦开始干活以后,便很少有人再说话了。

待到了吃午饭的时候,这才又再次活络起来,各人拿了自己的饭盆到食堂去打饭,连饭带菜的打一大盘,一边说话一边吃着。

有一个匠人说,他们那个坊,有个特别出息的小娘子,便是在那罗氏机器坊学艺,每月里连奖励带工钱的,能往家里拿好几百文,少的时候也有二三百,最多一回拿了六百多。

“那户人家我倒也听闻过,她那阿耶与叔伯几人,便是个与人掏沼气池的,每日里弄些沼渣沼液,到乡下去与农人换些杂面柴米,有时候当天的沼渣若是不及运出城,便要堆在自家院里,弄得到处臭烘烘一片,常常熏得邻人抱怨。”

“那又有什么法子,沼气池总得有人掏不是。”

“也是危险的活计,从前罗县令他们不是总与人说,掏那沼气池要十分小心,一个不留神,就会被熏死在那池子里头。”

“那底下又不能点灯,黑灯瞎火的,又臭又闷。”

“吃那口饭着实不易。”

“那也总比没饭吃好些。”

“他们家那几个兄弟我亦知晓,早早便没了阿耶,只有一个老娘苦苦支撑,他们兄弟几个,很小便出来与人担水舂米了。”

“原本底下还有一个女娃,聪明伶俐得紧,却是到底没养住,七八岁上一场伤寒,人便没了。”

“唉……又算得什么稀奇。”

“便是因着此遭,她那阿婆整日便要与人说,这孙女乃是她小姑姑投胎转世而来。”

“莫不是疯了不成?”

“大约是有些疯傻了吧。”

“可怜可叹啊……”

在那罗氏机器坊之中,身世可怜的女子又何止一个两个,而在这机器坊之外,还有无数的女子想进来。

如今这罗氏机器坊也算是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罗用便让人在机器坊周围求购宅院土地,打算将地方扩一扩,然后再进行一轮扩招。

崇贤坊这个地方,距离西市颇近,西边便是长寿坊,长安县公府所在,往东边走,过了崇德坊安业坊便是朱雀大街,距离宫城也比较近。

住在这里的人家境大多不错,加上这几年长安城中宅院土地的价钱节节攀升,挨着这个罗氏机器坊,将来的行情也是格外看好一些,所以轻易都不肯出手。

但是因为罗用他们急需用地,所以开出的价钱就很高,最后在周围那些邻里之中,便有一户人家的肯卖的。

那户人家的位置正在罗氏机器坊街对面,地方也是很宽敞,他们家里的年轻人想要搬去更繁华的光德坊居住,地方都看好了,就是价钱很高,自家这屋子又是在罗氏机器坊街对面,而不是左右相邻,原本担心他们不肯要,或者是卖不到好价钱。

没想到那罗氏机器坊的人竟是出奇的爽快,对他家给出的价钱,与那些左右邻里的价钱也都是一样的标准,甚至还帮忙去与光德坊那户人家打过了招呼,免得那个房子最后又被别人争先买了去。

不出多少时日,这户人家便高高兴兴搬到光德坊去居住了。

而罗氏机器坊这边,为了将两片被街道隔开的区域连接起来,便要在街道上方架一座天桥。

这样一座过街天桥,对于曾经在峡谷上高空作业的衡致等人来说,就只是一个手到擒来的小工程而已。

对于还没有接触过桥梁建设的工学学生,以及罗氏机器坊这边的学生们来说,这便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因为铁的价格十分高昂,所以在眼下这个时候,像这样的学习机会并不是常常都有。

但是又因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路桥工程无论是在工学还是在罗氏机器坊,都是很受重视的学科。

坊间百姓从来便只知晓有人在河道上架桥的,却从未听闻过在街道上架桥的。

于是每日里都有人到崇贤坊来看热闹,眼睁睁看着那些小郎君小娘子们,用那些钢筋水泥等物,亲手在这条街道的上空架起了一座天桥。

待这一座天桥架好之后,周围的百姓便时常会看到一些身着机器坊统一服装的小娘子们往来于那一座天桥之上,偶尔也会有一些小郎君抑或是青年郎君。

她们那些人大抵都是行色匆匆,时常也会有笑闹,尤其是那食堂的钟声一响,一群小娘子们呼啦啦从那天桥上跑过,三五成群呼朋唤友,往往看得周围街道上的妇人们很是羡慕。

新校区既然也有了,之后自然便是扩招了,罗氏机器坊那边现在也已经贴了通知出去,说是今年八月初一,要进行一次秋招,预计要招收新生三百人,请大家提前做好准备,届时踊跃报名。

之所以提前这么长时间通知,把招生的时间推得那般晚,一方面是因为机器坊内部也需要做些准备,提前招好新的教员,准备好教师宿舍这些,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有一些学生可能会从比较远的地方过来。

三百个名额,在罗用看来着实还是太少了些。

“听闻你那机器坊今年秋里又要扩招了?”这一日罗用去上朝的时候,进了宫城,行在路上,便有一个同僚过来与他搭话。

“正是。”罗用从前跟这人没什么接触,也不大分得清对方是敌是友。

“如今便有五六百了,再这般招手下去,很快便要过千了吧?”那人又道。

“应是要过千的。”罗用点头。

“教习女子学些技艺,确实是好事一桩,只是你招了那般多的人进去,怕是很难教得惊喜。”

这名官员叹着气,苦口婆心地对罗用说道:“我朝亦一国之力,设立这长安诸学,生员总数也不过三千余人,加上那新立的工学,亦不足四千,你以一己之力……”

知晓对方并无恶意,罗用也就放下了戒备,一路听他念叨着,往那上朝的大殿行去。

这位官员没有见识过后世那种动辄就是上万人的学校,便以为对于一所学校来说,人数过千就很了不得。

这便是被时代背景限制了眼界,是很多人都无法超越的框架。

喜欢南北杂货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北杂货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