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南北杂货 > 第446章 救赎

南北杂货 第446章 救赎

作者:报纸糊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12 20:32:40 来源:书海阁

在难民聚居的地方,环境总不会很美好, 生活条件简陋, 治安也比较混『乱』, 甚至还有随处可见的排泄物。

在这样一个时代, 要做这样的一个长途迁徙, 徒步行走上万里路,他们不仅要有比较好的体力, 还要提防野兽,而且人与人时常也会互害。

所以但凡是弱小一点的,没有依靠的人, 是很难活着走到最后的, 抱团生存乃是常态,依附关系也很常见。

早前几个常乐人提到的那名胡人小娘子, 其实已经算是比较幸运的, 至少她还有一个大伯可以依靠。

她那大伯也跟一伙人集结在一起,他们会一起出去打猎,一起在沿途的城镇做工,还会一起去抢劫, 抢过其他难民的东西, 也抢过沿途的城镇村庄, 他们杀死过人,自己这边也死了不少人。

这名胡人少女最近时常感到恐惧, 照理说她能活到现在, 是应该感激她大伯的, 但她隐约也感觉到,自己的大伯已经不是从前的大伯了,他现在变得越来越残忍,对别人残忍,对自己残忍,对她这个侄女,也许有一天也会变得很残忍。

听说这难民区里的许多少女,都被卖她们的家人或者是所在的团伙卖掉了,也有一些『妇』人小孩,但是十岁出头的女孩价钱是最高的。

她觉得自己的大伯也想卖掉自己,他只是在等一个好价钱而已。

她想进城去做工,给自己谋一份活计,然后再给她大伯弄来一些钱,也许那样,大伯就不会卖掉自己了。

早前也有一些人进城做工的,他们要价很低廉,基本不要工钱,只要稍微给些食物,就可以从他们这里得到大量的完全不等价的劳动力,刚开始的时候,高昌城中的那些人也是比较愿意用他们的。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摩擦,难民们这一路上遭受了太多,他们往往都比较敏感,轻易就会『露』出敌意,这让当地人感觉危险,也比较排斥。

然后在八月中旬的某一日,一件事情的发生,彻底切断了难民们进城做工的这条路子。

有一个『妇』人受了她丈夫以及所在团体的教唆,拐走了主顾家里的两个孩子,将他们卖与难民区中的人贩子!

那一日,成千上万的高昌人涌向难民区周围,叫嚣着说要把他们这些人赶到关外去喂狼。

在那阵阵喧嚣之中,仿佛就连空气里,就连那些迎面吹来的秋风里,都充满了愤怒和敌意。

当时的情景,让这名少女感到恐惧又不知所措,高昌城里的人已经彻底厌弃了他们,但其实在他们这些难民里面,也有很多好人啊,她这一路上除了自己的大伯,也曾受到过其他人的帮助,还是有不少善心的人。

但这时候谁还会关心这个呢,仇恨的种子已经种下,一同被种下的还有执拗的排斥和彻底的偏见。

虽然这一场冲突,最终以安西都护郭孝恪出动了军队而告终,后来他们又将这片难民区扫『荡』了一遍,捉了那些人贩子以及参与掠卖的人去挖矿,那两名孩童也被找了回来。

然而,难民们进城去做工求食的这条路,也是彻底地被切断了,有人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冒险又进城去,结果就受到了围殴,若不是一些善心的僧徒相劝,怕是要被打死在那城中。

这名少女很清楚地知道,就算她现在从自己那危险的大伯身边逃开了,在那高昌城中,也绝对不会有一个人愿意接纳她。

别的地方呢,像那些人所说的,常乐县,敦煌晋昌那些地方呢?大概也是差不多的吧。自从有人恩将仇报,拐带了雇主家的孩子开始,他们这一群人的名声就已经烂透了。

所以她只能生活在这一片难民区里,在她大伯身边,明明知道有危险,心里充满了不安,却也只能像是一只待宰的羔羊,别无他法。

就这样,时间又过了一个多月,农历九月底的高昌城,夜晚已经很冷了,难民们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粮食也很紧缺。

这一日,忽闻有长安城的使臣来到高昌,道是天可汗要授予他们这些难民大唐编户身份,还说要选出数十人作为代表,去往长安城,参见天可汗。

难民区里那些大大小小的头目们,为了那几十个名额争破了头。

还有传言说他们这些人最后会被打散,分别安排到陇右道各个州县,有些人不愿被打散,有些人纯粹只是关心自己会被安排去往何处,整一篇难民区闹闹哄哄的,人心浮动,期间也夹杂着许多高兴。

这一日,这名少女正坐在自家窝棚前面搓麻线。

如今他们这些难民与当地百姓虽然少有往来,但总有一些胆子大的当地人,穿梭在这片难民区之中,通过与各个大小头目的勾连,从他们这里弄些极其廉价的劳动力,其中搓麻线就是比较主要的一个项目。

就是这样一个活计,也不是人人都能弄得来,这少女的伯父倒是能弄来,拿了材料回来叫她做工,她坐在那里搓麻线,她伯父就坐在一旁看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之所以要看着,是因为怕有人抢,这些东西若是弄丢了,他们根本赔不起,而且以后很可能就再也弄不到这个可以勉强糊口的活计了。

少女正埋头干活,忽见街头那边一阵喧腾,不知是不是又有人来发救济粮了,伯父让她看好东西,自己连忙就往那边挤了过去。

少顷之后,却又两手空空地回来了,一脸兴趣缺缺的模样,显然那边并没有他想要的东西,可是街头那边人却是越聚越多,分明像是有什么好事发生。

“看什么,快干活。”伯父呵斥她道:“天黑前不把这些东西弄完,今天就不给你吃饭。”

“……”少女只好又埋头干活,她从早上起来干到现在,已经有些累坏了,腹中又十分饥饿,眼前的活计像是永远也干不完一般。

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各自都在谈论着什么,有些话她能听懂一点,有些话却是一点都听不懂。

隐约猜到这就是罗氏的羊绒作坊和『毛』巾作坊过来招人了,她的伯父之所以没有兴趣,就是因为他们要的是雇工,而不是买人。

自从他们这些人入关以来,时间已经过去有两三个月,这段时间从那些相熟的人,还有一些过来救济他们的僧人佛教徒那里,她也听说了一些事。

其中最最让她向往的,便是那个常乐县的羊绒作坊,还有『毛』巾作坊,听说在那里的小娘子都生活得很好,不仅挣到了钱,还学得了手艺,那作坊里面甚至还有人教人认字练武,做得好的还能升管事……

过了一会儿,不知怎的,竟见有人抱着布料驮着粮食回来了,甚至还有一些人胆子大,干脆就把把一串串铜钱提在手上,也不怕有人抢。

她那伯父见了,连忙上前去问,这少女也是一边干活一边数着耳朵听,大约听懂了这些钱粮并不是卖人得来,而是预支工钱得来的。

过不多时,伯父便也带着她去了街头,这边排着好几个队伍,好几名罗氏羊绒作坊和『毛』巾作坊的管事,在前面看人收人,看中了就把人收下,也可预支一些工钱。

预支的标准是一个月五十文,一年便是六百文,最多可以预支五年,也就是三贯钱。这个价钱别说是雇工,就算是买人也够。

但她们这里有一条规矩,就是但凡预支了工钱的,在这些女子们进了作坊以后,便不能去看望,预支了几年的工钱,就有几年时间不能看望。

如此雇工,在难民们眼中,与买人似也没有太大区别,毕竟那可是罗家的产业,听闻他们罗家人在这片地方上很有势力,与那安西都护郭孝恪都有很深的交情。

一说起郭孝恪这个人,难民们都是很害怕的,即便几年以后工期满了,这罗氏的作坊放不放人,那还不是她们那边说了算,又有几个人胆敢上门去寻麻烦,就连那瓜州刺史常乐县令,可也都是他们的人。

不过也有传言说,他们罗家的人还有一条规矩,那就是只雇工,不买人,就连家里粗使的下人都是雇佣,从来不买。

这样的规矩在许多人看来着实怪异,不过管他呢,三贯钱在他们这个难民区里面,已经算是难得的好价钱了,先前那些人贩子给出的价钱,往往都不足三贯,而且去处又是极好的去处,将她们送去那里,也算是很对得起这些女孩儿。

越来越多的人得到消息,匆匆往街头这边赶来,那几条队伍也是越排越长。

待轮到这名少女的时候,负责她所在的这个队伍的是一个衣着其中神情严肃的女子,约莫不到三十的模样,身上却很有一些威严气场。

她在一个翻译的帮助下,问了这名少女与她的伯父几个问题,那翻译衣着齐整手脸干净,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显然不是他们这个贫民区里的人,却会说他们的语言,瞅着是个读书人的模样。

“……把手伸出来与我看看。”末了,那名管事又道。

负责翻译的年轻男子将管事的意思传达给她,又给了她一个和煦的微笑,那微笑却令她羞惭地低下头去,这样的男子,着实不是她应该多看的。

少女伸出自己的双手,那是一双不大不小,布满了伤口和老茧的手掌,手指头上的关节还有一些红肿,明显就是过度『操』劳所致。

那名管事看过了这双手,又抬眼看了看这个少女的面庞,只这一眼便坏了事。

少女的伯父这一路走来,甚场面没见过,人精一般,看眼前这番情景,这名管事分明是对自己的侄女动了恻隐之心。

于是他狮子大开口,说是五年工钱不够,他要预支十年的工钱。

少女听闻了这个话,慌忙惊恐地抬起头来,果不其然,在那名管事面上看到了不喜的神『色』,并且明言拒绝,说是作坊里的规矩,不能因她一人而破例。

就这样,少女被他的伯父拉扯着推搡着,又出了人群,她频频回头去看,伯父却叫她赶紧回去干活,他们要赶在天黑前把那一批货交上去。走在肮脏黄泥街道上,背后是喧嚣的人群,是希望,前面只有一个破烂的窝棚,一堆永远也赶不完的活等着她,一起在那里等着她的,还有每日每日的饥饿和提心吊胆。

这是第一次,这个少女想到了死亡,从前就算再怎么痛苦煎熬,她也没有想过死,然而就在刚才,一个巨大的希望摆在她的面前,然后自己的伯父又当着她的面,毫不留情地将它捏碎了,让她的人生重新又回到了地狱里。

巨大的失望让她无法承受。

既然去不成那里,那她干脆就去死吧,让她的伯父一粒粮食一片布料也捞不着。

就让他一无所有!除了一具破烂的尸体!

少女依旧坐在街边干活,她的伯父骂骂咧咧说了些什么,但她丝毫也没有听进去。

天『色』渐渐暗下来,街头那边的人也越来越少,隐约可以看到他们那些人正在收拾东西,似乎马上就要走了。

过了一会儿,她看到刚才与自己说过话的那名管事朝这边走了过来,那个翻译也跟在她身边。

一直注意着他们那边动静的少女见到了这一幕,从地上站了起来,直直地站在那里,看着他们。

管事娘子看了她一眼,然后依旧和她伯父说话,那名负责翻译的男子也尽心地将她的意思传达给他二人。

“……最多只能预支五年的工钱,这是作坊里的规矩。”她说。

“我看你侄女实在很想去我们作坊,她看起来也确实是个能干活的。”

“所以我决定私人借给你们三贯钱,就当她预支了十年的工钱。”

“……”

当少女被这名管事牵着手,离开她身后的窝棚和她的伯父的时候,她一次也没有回头去看,只是紧紧抓住这名管事的手掌,让她带着自己,一步一步离开这里。

这是一只极仁慈又有力的手,将弱小而无力的自己拉出了泥潭,让她重新踩在坚实的土地上,心中再次燃起希望。

后来,她从别人口中得知,这名管事名叫彭二,不仅是『毛』巾作坊的大管事,还是羊绒作坊的几名主要管事之一。

还有传言说,这彭管事从前也曾被人贩子拉到街上当街叫卖,当时就她的那个人,便是这个罗家的当家人,罗用,罗三郎。

喜欢南北杂货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北杂货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