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南北杂货 > 第90章 恩人

南北杂货 第90章 恩人

作者:报纸糊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12 20:32:40 来源:书海阁

阎六郎那边暂且不说,赵琛这时候却是已经在路上了的。

自从去岁冬日,羊毛价钱暴涨,原本根本也没什么人要的东西,如今竟能与昂贵的香料布帛等物同价, 与先前简直就是天上地下。

这羊毛的价钱一涨起来, 很多人自然就会开始打大草原的主意, 只那草原凶险,却也不是个个都敢拿命去搏。

于是不少人就把主意打到了朔州赵氏头上,那赵氏几兄弟早年便与那草原中的游牧名族多有往来,在朔州那一带也是颇有名气, 于是这段时间就有不少人联系他们, 表示想要通过他们的渠道收购羊毛。

那赵畦父子与罗用早有约定, 自然是不肯答应。

这一年开春以后, 赵家儿郎运送羊毛南下, 因为担心路上被截,也不敢再从太原城走旱道, 而是先往朔州河曲县,从那里改走水道,沿黄河南下,抵达孟门关以后,从定胡县过来,再走四五日便能到离石县西坡村这边。

当然,就算改走水路,也不代表他们这一路就能万无一失,那一大车一大车的羊毛,哪个见了不眼馋。

中途有不少人试图强行买货,但在那朔州地区,他们赵家人的腰杆子也是比较硬的,自家的买卖,自家还是可以做主。等到出了朔州,便一直在船上待着,别人想要骚扰也很难找到机会。

而且这一次与赵家人同来的,还有十多个草原上的汉子,这些人的部族距离朔州都不是很远,汉化程度也比较高,草原上生活不易,赵家人曾经帮过他们许多,这次这些人就是应赵畦的请求,给赵琛等人保驾护航而来。

这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就算是汉化程度颇高的部族里走出来的汉子,那身上的彪悍气息,也不是寻常中原人士可比,有他们这些人同行,赵琛这一路走得倒也顺利。

另一边,早在赵琛他们出门那一日,赵畦便安排了一个家人快马加鞭,经太原府南下,一路奔离石县来了。

那人找到罗用,言是不日便会有一批羊毛抵达孟门关,让罗用做好接货的准备,免得半道上被人给截了。

罗用听闻了这个消息以后十分高兴,当即组织了十多个自家弟子,以及王当手底下的十多个没有出门的弟兄,一行三十多人,浩浩荡荡赶往孟门关。

西坡村中一些村人听闻此事,也有提出要一同前往的,却被罗用谢绝了,只说自己不在家这几日,罗家院子这边还要他们多加照应,另外他的那些弟子当中,也有一部分被留了下来,无论羊毛一事再如何重要,大本营这边也不能无人看守。

他们这一行人多是步行,只罗用赶了一辆驴车,车上装了一些干粮,供众人路上食用。

这一路上,果然就如那些定胡人先前说过的那般,每天晚上都能找到歇宿的村落,只要少少给几个铜钱,就能从村人那里租到屋子。

不少村人听闻这一次来的是罗三郎,非但不肯收他们的钱财,还备下饭食招待。

罗用也没怎么客气,该吃就吃,不过钱该给还是要给。所谓谷贱伤农,这年头的商业原本就很不发达,农民除了卖粮食并没有什么其他收入,偏偏这几年的粮价又这样低,村人的日子自然也是不好过。

几日后,当他们这一行人抵达孟门关的时候,赵琛等人还未到达,于是只好在城中暂住等候。

这定胡县因为占着地利,果然就要比离石县显得富裕几分,那街道上铺着的青石块,以及街边那些房屋上镶着的雕花木窗,处处都显示着这一座城的底蕴。

许多定胡人这时节都忙着采桑养蚕,罗用看到那些桑树上开着一串串米黄色的小花,只可惜季节未到,这时候还未有桑果。

王当手底下许多弟兄从小就是生活在这一座城中,这时候又回到这边,领着罗用等人穿街走巷,这城里城外,就没有他们不知道的地方。

一群在背篓里装满桑叶的大孩子小孩子欢笑着从他们身边跑过,穿过青石路面的巷子。

“莫要吵吵,当心惊了桑蚕。”巷中有妇人从自家院子探出身来,低声训斥那几个喧闹的小儿。

那几个小孩挨了训斥,便不再大声说笑了,放低了声音,嬉笑着穿过这条巷子,一溜烟就跑没影了。

罗用的那些弟子大多没有来过定胡县,这时候见到这样的一番情景,有人不禁就发出感慨:“此地着实富庶。”

别的不说,光是这一条条的青石巷子,看了就叫他们十分羡慕,在他们离石县那边,就只有黄泥巷而已,一到下雨天,那真是一个接一个的泥坑,一踩一脚泥。

“听城中老人言,前朝时候的孟门关,比现在还要热闹许多,如今却已经算是破落的了。”

唐初这时候,全国上下百废待兴,与从前最繁荣的时候,自然是没得比。

前面武德年间依旧是战事不断,到了贞观年间还有南征北战,近日又有往来商贾带来南边的消息,言是与吐谷浑又起龃龉,怕是要开战。罗用从前对历史事件并没有多少了解,刚穿来这里的那段时间又生活得比较闭塞,只以为自己是来到了一个太平盛世,虽然穷了点,这天底下到底还是安定的。

待到他真正把门户打开,四处的消息向他们汇聚而来,才发现,原来贞观年间亦有许多战事,这天底下从未真正太平过。

孟门关是军事重地,当地驻扎着不少官兵,出入城管理也比离石县那边严格许多,对于那些往来船只,也是盘查甚严。

赵琛他们那艘船上有十来个肖勇强壮的游牧名族青壮,原本还担心船只登陆的时候会遇到些许麻烦,没想到码头上的官兵只是看过他们的路引,又将船上的货物检查一遍,确定没有什么问题也就放行了。

这时候的唐朝政府对于少数民族采取的也是包容和接纳的态度,并没有十分排斥,就连前两年刚被灭国的突厥人,也能在军中谋得一席之地,甚至还有成为将领的。

当今圣人在军事上强有力地扫荡了西北几股势力以后,在政治上又对他们采取宽容安抚的政策,使经济复苏,民生发展,商路畅通。

看着赵琛等人从船上推下来的那一车车羊毛,罗用满心欢喜。

赵琛他们这一次没有用牛拉车,也没有用驴子驮羊毛,而是靠人力推车,人力可以推车赶路,关键时候还能放下车子操家伙跟人干仗,这是畜力比不上的。

赵琛原本就带来了不少人,这时候又与罗用带来的三十多人汇合,两拨人马合到一处,推着这些装着羊毛的木车一路前往离石县。

听闻有人从北面运来的不少羊毛,定胡县中便有许多人前往观望。

因怕节外生枝,这一行人没在定胡县多做耽搁,下了船便踏上了前往离石县的路程,四日之后的黄昏时分,终于抵达西坡村,自此,罗用和赵琛等人才真正放下心来。

罗用将赵琛等人安置在许家客舍,又让许氏兄弟几人用丰盛的食物招待他们。

赵琛这一次能守诺前来,运来的羊毛甚至比去年更多,罗用对此非常高兴,有了这些羊毛,非但早前与人签下的羊毛绒衣裤的订单不成问题,另外也能给他带来不少利润。

这一行人在路上行了这些时日,也没怎么好好吃饭,这时候一个个都饿坏了,上了餐桌以后那叫一个狼吞虎咽风卷残云。

这许家客舍的饭食着实也是可口,原本就是过日子认真仔细的人家,饭食也做得细致讲究,近来又在罗三郎那里受了许多熏陶,学来不少新鲜做法,又有酱油大酱腐乳等厚味之物,实在不是别处能比。

那几个帮赵琛送货过来的胡人更是吃红了眼睛,大盘的猪肉韭菜馅饺子,几口就能扒拉下去一整盘,罗大娘两口子领着许家几个小孩不停歇地包饺子,却也赶不上他们吃饺子的速度。

有那一两个胡人兄弟还知道看一看主人家的脸色,他们也听闻某些中原人士臭讲究,瞧不起直来直往的大老粗。

那罗三郎看起来倒是不错,非但没有轻视的神色,还一个劲地招呼他们多吃,言那桌面上的吃完了还可以再上,之后几天就好好在这里住着,休整好了再回朔州。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他们这些人依旧住在许家客舍,果然也被好饭好菜地招待着,这一日两日地吃下来,有些人就开始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要是没有这罗三郎弄出那织毛衣的法子,他们草原上的人哪里能多出来这么一个卖羊毛的营生,照理说那罗三郎已经是他们草原上的恩人了,帮他送一次羊毛也不算什么大事,如今对他们这些人又是这般慷慨有礼。

草原上的汉子们觉得不好意思了,就总想为那罗三郎做点什么。

这一日中午,罗五郎和王绍林荣二人骑着燕儿飞从小河村回来,三个小孩里头,就数五郎长得最是瘦小,小胳膊小腿的,瞅着就叫人特别忧心。

路边有几个闲坐的胡人见了,便招手让五郎过去。

“作甚?”五郎这时候肚子都饿坏了,正赶着要回去吃午饭呢。

“我们草原上有一句话,富而不强,就像一头肥羊,你阿兄将家中经营得这般好,你怎么能长得这般瘦弱?”一个草原上的汉子操着口音怪异的汉话对五郎说道。

五郎:“……”

长得瘦弱也能怪我啊,我也不想的啊。

这些草原上的汉子们实在不忍心看着罗五郎这只小羊羔每天就这样招摇过市,于是就对他说:“长得瘦弱也没有关系,只要武艺高强,照样很能打。”

自此,他们这些人总算找到了报答罗三郎的方法,有事没事就把罗五郎拉出去操练,决心要把这只羔羊练成一头狼崽子。

拳脚功夫也就算了,骑马拉弓这些硬着头皮也能上,可是几日过后,这些人里面有个年纪挺大看起来挺靠谱的大叔,竟然从腰上解下一把小刀,要教罗五郎练刀,五郎当即就有些傻眼了。

刚好罗四娘这一日也跟出来看热闹,见着这一幕,那丫头笑嘻嘻就跟人家说了:“我弟弟胆儿小,不敢玩刀子,要不然你们还是教我吧。”

然后这一天傍晚,罗用就看到四娘那丫头蹲在院子里甩刀子玩,当时他那脑海里就闪过了三个字:“女流氓。”

喜欢南北杂货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北杂货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