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南北杂货 > 第96章 养蚕户

南北杂货 第96章 养蚕户

作者:报纸糊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12 20:32:40 来源:书海阁

五月份的孟门关,红色的紫色的桑葚挂满了枝头,妇人孩童在采摘桑叶的时候,往往也会采一些成熟的桑葚带回家中。

桑蚕们吃着桑叶,人们就吃着桑葚, 这时候冬小麦还没有下来, 春豆子也还未成熟, 正是粮食稀少的时候。

对于很多腹中饥饿没有油水的人来说,桑葚其实并不算是很好的食物,肚子饿的时候再吃带酸味的东西,那滋味, 大约也只有真正挨过饿的人才会知晓。

又因桑葚乃是寒凉之物, 本身可以入药, 体热者食之, 可以滋阴祛火, 身体虚寒的人吃多了,自然就没有什么好处。

但就算是这样, 人们也依旧要感谢大自然的馈赠,无论是在多么困难的年代,每年一到桑葚成熟的季节,就很少再听闻有人饿死的事情发生。

“阿婆,你莫要再吃这桑子了,屋里还有杂面饼子,我去拿一个与你吃吧。”

十几岁的少女背着满满的一篓桑叶回到院中,见她阿婆又坐在那里拣着桑葚吃,熟透的紫红果实还不舍得吃,专拣那浅红色鲜红色的吃,言是那药店若肯收干桑葚,专门就喜欢拣这品相好的收。

“横竖无事,不过是坐在这里吃着玩。”院中的老妇人摆手道:“你管自己进去喂蚕吧,这些春蚕也快要到吐丝的时候了,这当口,莫要叫它们给饿着了。”

今年的蚕丝还未收未卖,这家里头哪里就敢大手大脚地乱嚼乱用,她这把老骨头也活不了多少时日了,如今竟连摘个桑叶都不行,前两天她从外面背着一篓子桑叶回来,半路上晕了,还好当时是栽倒在了平地上,也没受什么伤,被人抬回家来,大半天才缓过来,这两日家里的儿孙便不肯再叫她出去做活了。

“你耶娘也在外头大半日了,你等一下给他们拿几个饼子出去,还有你阿兄阿弟,年轻人,莫要伤了底子。”老妇人放下晒桑葚用的笸箩,一步一步挪到蚕房外头,看着她孙女儿喂蚕。

“阿耶让我在家给你熬些粟米粥。”少女手脚利落地将新采回来的桑叶薄薄地铺在桑床之上,然后提着背篓出了蚕房。

“大中午头,吃甚的粟米粥,哪里就有那般娇贵……”老太太口里念叨着,一步步又挪到灶房那边,却见她孙女从腰间摸出两枚鸡蛋放在灶头上,登时就问了:“你这哪儿来的鸡蛋?”

他们这些养蚕户家里最见不得脏污,春蚕可娇贵了,只要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干净,它们就爱生病,所以一般养蚕户家中都是不养鸡鹅的,自然也就没的鸡蛋鹅蛋可吃。

“哎呦……你这傻子啊,又去动那个钱了是不是?跟你说过多少回了,那个钱不能动,像咱这样的人家,本来就帮不上你什么,好容易自己攒几个嫁妆,今日拿出来几文钱,明日又拿出来几文钱,你这下半辈子,是不是还想过这样的日子啊……”

老太太说着说着就抹起了眼泪,她这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还吃个甚鸡蛋,再看看眼前这孙女儿,正是青葱一样的年纪,又孝顺又勤快,就是没有生在好人家……

“这是在念叨甚呢,这一条巷子静悄悄的,远远就听着你在说话了。”这时候院门口那里又进来两个人,一个是她儿子,另一个长得人高马大,倒也是熟人,正是人称王老大的王当。

“王大郎今日怎的来了?”老太太见到王当过来,也是很高兴,抹了抹脸上的泪水,搬个板凳出去给他坐,这王大郎也是她看着长大的,如今这身子一日不如一日,能多见一回也是好的,这回见过了,就不知道还有没有下回了。

“这回弄了批肥皂过来卖,前头刚脱手,路上遇着涂二,便跟他一道过来了。”王当也乐得在对方跟前显摆,这年头一说是做肥皂买卖的,那也是有几分脸面,比从前给人当脚夫那是有面子多了。

“好好,你如今真是出息了。”老太太果然很为他高兴。

“这回过来的时候,那罗三郎托我收些桑葚干,不知你家还有没有了?”既然有买卖,那自然是要先照顾相熟的人家。

“有有有,他要多少啊?”一听有人要买桑葚干,老太太可高兴了。

“说是要十担。”王当言道。

“他要恁多桑葚干作甚?”老太太也是有些吃惊,那罗三郎她也听人说过,家里又不是开药房的,要恁多桑葚做什么?

“言是要买去做肥皂。”王当对院中几人说道:“这个肥皂若是被他做成了,今后应是还要买更多的桑葚干。”

“当真?”院子里的三个人俱是喜不自胜。

“你们近来若是得空,便多晒一些吧,我看这买卖八成是没问题。”王当对罗用是很看好的,那小郎君也不知道是有菩萨保佑还是怎的,每每见他做些什么事情,就没有不成的。

“都听大郎的。”就算是桑葚干卖不出去的时候,他家也是能晒多少就要晒多少的,如今又听说有人要买,那还不得可劲儿晒。

“至于价钱,听闻那药房便是用半斗粟米换一斗桑葚干的价钱在收,我便也以这个价钱收,可使得。”王当问道。“使得,使得。”要论果腹,那干桑葚如何能够比得过粮食。

几人说着,那阿婆当即便叫自家儿子和孙女一起,从屋里把今日刚晒好的桑葚干拿出来。

“这桑子也不好晒,一个弄不好就要发霉**,今年倒好些,有那火炕相帮,白日里放在太阳下晒着,夜晚就在火炕上烘烤,最近晒出来的这些桑子看着就要比往年好一些。”

那老妇人的儿子手脚麻利地将那些桑葚干用米斗量过,总共有十多斗,最后剩下来一些瞅着就像是不够一斗的,他干脆也不过斗,直接倒入箩筐中与那些量过的桑葚干放到一处,算作添头。

“下回那罗三郎若是再要买桑葚,你可别忘了我们家。”那涂二对王当言道。

“你且安心,定是忘不了你这边。”王当承诺道。

十多斗桑葚干,也就是一担多一点,按这时候的计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即是一担,两个箩筐装一装,挑起来走刚好,这桑葚干也没多少重量,就是装得太满了,要当心别撒出来。

“这么满不好担,二郎你再拿个笸箩装一装,与王大郎同去。”老太太言道。

“行。”他儿子答应道。

“刚好,一会儿这副扁担箩筐顺道就能让你带回来。”王当说着,与那涂二一起,将箩筐里的干桑葚捧一些出来,用笸箩装着,然后便挑起担子,两个人一前一后出了这个院子。

罗用让他们帮忙收十来担干桑葚,王当这边收了一担多,另外他那几个弟兄这时候也都寻各自相熟的人家去了,一会儿碰头,若是不够,到时候再寻别的人家去收一些。

“王大,你瞅离石县那边,可有不错的小郎君?”路上,那涂二便问王大道。

“可是为了你家二娘问的?”王当问道。

“正是。”当父母的,自然是想尽量给儿女寻个好归宿,他家二娘人品好,附近也有人问,但他都不甚满意,要不是人品不佳,就是家底太薄。

倒也不能怪他嫌贫爱富,人往高处走,哪里有长辈愿意看着儿女吃苦的,儿子倒也算了,生在这样的人家,注定就是这样的命,女儿总还是有机会跳出去,以他家闺女的人品相貌,谁家娶回去都是亏不了的。

“倒是也有差不多岁数的小郎君,就是不知道他们那边是个什么章程,这次回去,我帮你探探口风。”王当想了想,确实也是想起来几个不错的后生。

“若能帮我家二娘寻得好人家,我将来必定重重谢你。”涂二郑重道。

“说什么见外的话,多少年的弟兄了。”

想当年他们也是光屁股一起长大的交情,只不过后来王当到处出去闯荡,他这个朋友却在当地租了桑田养蚕,生活习惯不一样,圈子也不一样,往来渐渐少了而已。

现如今因为这一笔桑葚买卖,两人倒是又走到了一处。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一二十年时间转眼便已过去,这一条条的青石小巷,依旧还像从前一般,只是当年那两个没心没肺在巷子里嬉笑玩闹的小娃娃,现如今都已经为人父母,肩膀上担起了一个家庭的重量,从前那稚嫩的容颜,也已在岁月中染上了风霜。

作者有话要说: 桑子:桑葚同义。

一担:一石同义。

喜欢南北杂货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北杂货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