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李治你别怂 > 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云破天开

李治你别怂 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云破天开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0:33:02 来源:书海阁

再英明神武的人,喝醉以后的智商也等同于智障。

李钦载不是针对李治,而是针对在座所有喝醉的人。

现在的李钦载只想一件事,如果此刻向李治提出,大唐国库的钥匙交给他保管,成功率应该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就是担心李治第二天酒醒后不认账,不用怀疑,渣男第二天提上裤子后都这德行,李钦载太懂了。

喝醉后的李治情绪很不稳定,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李钦载忍不住怀疑,是不是武敏之把他那套疯批本事全传授给李治了,怎么会如此有神韵。

对李治内心的苦楚,李钦载其实很理解。

帝王,不是凡人眼中后宫佳丽三千,每天啥事不干,只顾着在后宫配种,国事朝政一概不理,全扔给下面的臣子去办。

不可否认历史上确实有这种帝王,但李治绝对不是。

事实上李治无论是感情生活还是平常过日子,都比寻常的权贵寡淡多了,说他“清心寡欲”都不算夸张。

摊上武后那样的婆娘,何来三千佳丽可言?以武后的本事,后宫三千冤魂还差不多。

李治登基后承受的便是天下臣民的质疑,轻视,以及“不类乃父英武”的负面评价。

这些年李治励精图治,但成效甚微,李世民在世时发起了太多征战,国库民间皆贫苦,李治即位后,大唐在军事上其实大多数时候是采取守势的,不是将士们不勇武,而是因为打不起仗了。

从永徽年即位开始,臣民们发现大唐每年征服的土地少了,灭掉的国家少了,将军们赋闲在京,建功晋爵的机会少了。

处处比不上贞观年间,臣民们拿李治与李世民比较时,谁还会给李治正面评价?

这种情况直到李钦载的出现,大唐的国势才慢慢有了转变。

无论别人承不承认李钦载对大唐的贡献,这些年大唐在军事上,民生上,粮食产量上,未来百年的战略上,都无法摆脱李钦载的影子。

是的,每件事都有李钦载的参与,尤其是军事上,火器的出现,让大唐王师将士恢复了贞观年间的雄风,甚至有了质的飞跃,对周边邻国形成碾压式优势。

于是,倭国被灭了,高句丽被灭了,新罗眼看也要被灭了,吐谷浑被收了,西边的吐蕃惶恐不安,军事上不得不转攻为守,再也没有对抗大唐的勇气,为了消弭兵祸,吐蕃大相甚至愿意签下丧权辱国的盟约。

细数下来,这些功绩都与李钦载有着直接的关系。

李治呢?

这些功绩当然也要算在李治的头上。

有了李钦载的辅佐,李治这位帝王的懦弱形象,早在当年灭倭国,收吐谷浑时,朝野臣民已开始慢慢扭转。

现在人们评价当今天子,不会再说“不类乃父”,而是用傲娇的态度,淡淡地评价一句“嗯,这位天子还行,没丢太宗的脸”。

然后呢?

新罗国即将被灭,吐蕃的南面门户被大唐硬生生敲开,人们或许又将换上新的评价。

“嗯,这位天子确实不错,比当年的太宗先帝还强。”

军国大事离百姓太遥远,或许又会换个话题。

“你家今年收成了多少斤番薯?”

“一两千斤番薯屯在家里,除去交给官府的粮赋,还能余下千百斤,哪怕遇到灾年,家里人也饿不死。”

“这位天子比太宗先帝强太多了,大唐从麟德年间开始,民间不会再饿死人了,再倒霉的灾年也不慌。”

民声,评价,在这几年里不知不觉慢慢地扭转。

大家都在平淡地过着自己的日子,今天与昨天前天没什么不同,。但好像又确实有些不同。

几年过去,这个世界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悄悄地改变了许多。

李钦载便是那悄无声息唤雨的人,而李治,他什么都没做,可他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选择,他选择无条件相信和支持李钦载,李钦载回报给他蒸蒸日上的国运气数。

积抑多年的压力,背负多年的非议,随着大唐收下金齿部,好像一夜之间风评陡转。

人们终于发现,这位天子好像真的不错。军事上灭了一国又一国,让大唐的子民扬眉吐气,民生上推广了番薯,百姓们再也不担心灾年饿殍千里。

不错,确实不错,不比太宗先帝差,甚至比先帝强。

李治等这句话,等了很多年。

今夜,所有的委屈,所有的喜悦,随着美酒吞入腹中,仰头呼气,泪眼笑看云破天开。

看着流着泪又哭又笑的李治,李钦载心头不由浮出一句诗。

“轻舟已过万重山”。

没经历过苦难的人,永远不懂这句诗承载了多少酸楚与释然。

那些曾经渡过的恶水险滩,回首再看,不必感激,只有对自己满满的心疼。

曾经的我啊,是如何扛下这些的。

大醉酩酊,李治被宫人扶回了后宫,而李钦载也有了七八分醉意,被安排在宫里一间偏殿睡下。

万幸的是,李钦载醉得不够彻底,这次终于没干什么出格的事。

第二天一早,李钦载醒来后出宫回到府里。

回家之后二话不说,继续补了个回笼觉,睡到下午终于自然醒。

…………

海东半岛,新罗国。

王师节节推进,势如破竹。

火器出现在这个原本不该出现的年代,不得不说,它已完全改变了战争的模式。

曾经大唐最厉害的敌人高句丽,费尽三代帝王之毕生,仍无法征服的土地,在火器面前却脆弱不堪,完全被碾压。

强大的高句丽都被灭了,新罗国更是不堪一击。

当大唐突然对新罗国开战时,国主金法敏还在试图挽回局势。

新罗国的君臣仍不敢置信,向来睦邻友好的大唐,怎么可能突然将刀尖对准了昔日的盟友。

于是两国开战之后,金法敏拼了命的给李治递国书,递书信,递检讨,涕泪横流认错赔礼。

新罗不该阳奉阴违,新罗不该收容高句丽残兵,新罗不该背刺盟友……

可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积完全不理会,大军按照既定的计划,有条不紊地将战线推进到新罗国的腹地。

三个月时间,新罗的大半国土已落入大唐手中。

喜欢李治你别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李治你别怂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