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李治你别怂 > 第七百二十二章 深宫得讯

李治你别怂 第七百二十二章 深宫得讯

作者:贼眉鼠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6 23:49:39 来源:9书院

举凡官方工程,无论规模大小,账目方面都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有虚报的,做假账的,以次充好的等等,论起这些手段可谓琳琅满目,简直大开眼界。

蒲州这座行宫的工程自然也不例外。

小混账们仗着自己的纨绔身份,大摇大摆在工地内出入,如入无人之境,官员监工们不敢怒更不敢言。

他们要看什么,只能任由他们看,旁边还得有人陪同。

他们要什么数据,当然也痛快地拿出来给他们看。

总之,在这片工地上,小混账们的任何要求,官员们都不敢拒绝。

几日以后,李素节拿着一摞账簿兴冲冲地找到李钦载,并表示完美地完成了任务,工地的用料和各种开支账目都弄到手了。

李钦载接过来随手翻了几页,然后面露冷笑。

这账簿做的真是……辣眼睛。

仅仅只看了几行,李钦载至少发现了五处问题,每一项基本都虚报了两三倍。

虚报的钱最终流向了谁的口袋,李钦载懒得查,本来就不是什么查账的朝廷钦差,而且他也没兴趣。

水至清则无鱼,朝廷做出如此庞大的工程,若指望下面办事的官员一个个清廉如水,是不是太可笑了?

一块猪肉放进冰箱,过一道手都得沾点油花儿呢,更何况是动辄数十万贯的大工程。

李钦载不是什么律政先锋,更没有道德洁癖,他要做的是掌握数据,以此为依据劝谏李治。

查腐惩贪的事儿,轮不到他来管。

“干得不错,”李钦载拍了拍手里的账簿,朝李素节笑了笑,赞许道:“总算干了一件靠谱的事儿,今晚奖励你一只鸡腿。”

李素节喜滋滋地谦虚了几句,随即若有所思道:“先生,弟子看这些账簿,数目似乎不对,比如上面记的采买工料,价格有点高……不,不是有点高,是非常高,里面怕是有名堂……”

李钦载摆了摆手:“那不是咱们该管的事,天子没有赋我查缉之权,你我不能逾越。”

李素节不解地道:“先生,见罪而不究,岂是人臣之道?”

李钦载叹了口气,笑道:“再过十年你就知道,世上的黑暗只能控制,不能灭绝。”

“为何不能灭绝?”

“因为有黑才有白,有阴才有阳,黑白并存,阴阳相济,才是真实的世界,所谓的人人如贤,不过是臆想出来的理想罢了。”

李钦载垂头看着手里的账簿,又幽幽地道:“这些账簿能让你们轻易拿到手,说明它……”

李钦载说到这里突然停下,然后摇了摇头。

能轻易拿到的账簿,大概率是假账,不客气的说,是工地上的官员为了糊弄李素节这些纨绔子弟,而让人故意胡乱编造的账簿。

李钦载敢肯定,真正递上朝廷,供宰相尚书们查看的,一定是另外一本账簿,那个账簿虽然也会有水分,也会有见不得光的东西,但不会太离谱,否则便是引火烧身。

见面前的李素节一脸成就感的样子,李钦载也不忍心打击孩子。

“素节啊,你还是努力学好数学吧,不然账簿都看不明白。”李钦载语重心长地拍了拍他的肩。

“先生,弟子看明白了啊。”李素节茫然地道。

李钦载摇摇头:“看懂了账簿数字背后隐藏的讯息,才叫真明白。”

…………

太极宫。

番薯种到甘井庄的地里后,李治和武后都很高兴,这种高兴的情绪延续了好些日子。

粮食问题,是困扰历朝历代帝王的终极问题,不夸张的说,解决了粮食问题,剩下的基本都不算问题。

从古至今,改朝换代的源头,是“吃不饱”。君不见各个朝代的更迭,起因都是大灾,大灾之后便是大变,快饿死的农民自发也好,被煽动也好,总之,揭竿而起,天下易主。

如果有一种粮食,亩产有五千斤以上,不占良田,不惧旱涝,广泛种植之后,百姓还会为粮食而发愁吗?

百姓肚子填饱了,哪个吃饱了撑的还会起来造反?

一种高产的粮食,能延续一个国家的国运,在古代纯农业社会来说,这绝非夸张。

所以李治和武后从甘井庄回来后,心情一直很不错。

他们知道番薯这种新粮食对大唐社稷,对李家皇族的意义是何等的重大,李治几乎每天都要掰着手指算日子。

“番薯种下去已十多日了吧?听禁卫来报,已经发芽了,叶面有小指宽,离成熟还有……嗯,好几个月呢。”

李治算了算,又摇摇头,露出焦躁之色:“好粮食咋都长得那么慢,朕真是度日如年啊……”

武后轻笑道:“陛下勿急躁,不管什么粮食,等它收成总要些时日的,陛下每天都数着日子,越数越觉得日子难熬,不如先忘了它,待过几个月,陛下便会突然发现,收成已在眼前了。”

李治含笑点头:“皇后说得甚是,朕安心等着便是,就算今年收成了,还要留种,还要推及,估摸得要好几年才能在大唐广泛种植,这是千秋功业,惠泽后世千百代的大事,急不得。”

武后又笑道:“番薯可是在陛下的麟德年被发现的,无论它普及天下需要多少年,至少史官的笔下,陛下这桩功绩可是了不得,必须浓墨重彩记下来呢。”

“去年末,大明宫含元殿外,宫人发现瑞兽麒麟的脚印,显然是上天赐给陛下的祥瑞,您看,今年是不是诸事皆顺了?陛下既收了吐谷浑,又发现了新粮种……”

“趁着万事皆顺的当口,得让三省抓紧动工,莫耽误了陛下封禅泰山,不然臣妾担心陛下迟迟不登泰山表示谢意,老天爷会见怪呢。”

李治神情一凛,点头道:“不错,各地的行宫和修路必须加快了,钱粮之事,不妨向民间地主士绅暂借,既然景初发现了亩产五千斤的新粮食,还怕朕还不起吗?”

夫妻俩又聊了几句,李治不经意地打了个呵欠,似有春困之意,武后便识趣告退,离开了大殿。

走出大殿没多远,一名宫女走来,凑在武后耳边说了几句话。

武后脚步一顿,一双黛眉蹙了起来。

“李景初没事跑到蒲州去作甚?还带了那些弟子,查问什么账簿,陛下可有给他封任职司?”

宫女摇头:“奴婢查阅了最近吏部的公文,没发现李县侯被陛下封任官职……”

武后眉头越皱越紧。

这个李钦载,没事又搞什么名堂?蒲州行宫与他何干?

“工部的官员来禀,说李县侯和他的弟子们刚去工地时隐瞒了身份,甚至带着弟子们主动干起了苦力活儿,身份暴露之后也不走,让他的弟子们到处搜集行宫建造所费的工料开支……”

喜欢李治你别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李治你别怂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