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大国崛起1857 > 第一百五十九节 城下之盟

大国崛起1857 第一百五十九节 城下之盟

作者:狂人阿Q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12 20:45:43 来源:书海阁

攻破明城之后,朱敬伦手下xA县勇留下休整,静观恩平土客械斗的发展态势。

这一次客家人的悍勇败在了广府人的人力、财力、组织力之下,有钱能招来人,买来枪,在武器装备上大大优于客家人,他们被打的步步后退。

朱敬伦坐镇新安,也不断的收到各种消息,据说客家人抵抗的极为惨烈,尤其是在包围他们家乡的时候,占土人的地他们还可以撤退,但是自己家乡怎么退?

常有三五十客家青壮不要命一般冲入土人团勇大军中胡乱砍杀,不是他们不怕死,而是因为他们身后的村子里只剩下妇孺了。

土客械斗中有一个血腥的名词,叫做铲村,就是把一整个村子连根拔起,客家人强势的时候这种事情也没少做,杀人之后还要烧村,土人的报复同样野蛮,不过土人有个毛病,经济观念似乎更强,比如谭才这种货色,他不把人完全杀光,把男人杀光了,留下女人,玩过之后买到澳门的ji院中,如果男人能抓住也不杀,卖给洋人当猪仔。

他买步枪,招乡勇,投资这么大,就是靠着这些事情收回成本的。

眼看着一条条村子被人连根拔起,客家人不断的后退,横陂、牛江、朗底、大田、那吉一个个客家据点先后失守,最后被迫撤往L县开平的五坑山区,整整一个县的客家人竟然被铲除。

此时极大的震惊了其他各县的客家人,纷纷找当地官府请愿,找方山希望制止械斗,一直抱有幻想的高明和高要两县的客家乡绅纷纷跟广府乡绅和谈,在朱敬伦的亲自见证下,立下乡约,发誓永不相侵。

客家人做出了最大的让步,归还了所有侵占的田地,除了恩平,其他五县,一下子回到了械斗之前,这时候大家才发现,这些年的械斗,除了死了海一样的人之外,什么都没变,接着家家戴孝,先安葬亲人再说。

因为恩平的原因,可以说客家人暂时签了一个城下之盟,bJ的咸丰就有骨气多了,他拒绝签城下之盟。

反正也抓了他们的和谈使者,因此也不用谈判了,估计又是那个文人忽悠的他觉得有必胜把握了,咸丰此时脑子一热,决定开战。

咸丰立刻指示僧格林沁,不用顾及抚局了,一定要狠狠的打。指示直隶总督恒福,让他在tJ鼓动当地民团阻断洋人后路,狠狠的打,以泄民愤。晓谕百姓,重金收购夷人脑袋,黑夷(印度兵)一颗50两,白夷(英国人)一颗100两,能斩获头目者,1000两,能焚毁兵船者5000两。同时斥责一直坚持和谈的桂良尚在梦中,他咸丰要先醒来了。

英法联军此时也憋着一股劲想打呢,他们的谈判使者被抓,这还不打?丢不起这个人。

于是向通州进发,在张家湾一带,跟僧格林沁手下的蒙古骑兵以及大批清军步兵交战。

一战打死打伤僧格林沁手下1500多人,己方伤亡只有23人,同时占领张家湾,之后英法联军纵兵劫掠了张家湾,当地妇女纷纷自杀以免受辱,连青楼女子都在大烟馆吞了鴉片,最后大部被洋人救活,估计纯度不够,奸商有时候也是能做好事的。

张家湾失陷,之后通州县不战而降。英法联军进城后,又是大肆劫掠,格兰特为了整肃军纪,吊死了一个抢劫很凶的香港苦力,当众鞭打了无数人,才算压制住军队的抢劫风气,维护住了军纪。

咸丰此时还在继续指挥作战,告诉僧格林沁他审问洋人俘虏的结果,告诉洋人打仗的战法,给僧格林沁出主意。同时让恒福督促tJ的民团出击。

可是京油子卫嘴子,tJ卫的这群混混平时吹牛倒是一把好手,真的动真格的了,一个个就怂了,根本就没人敢上前线。

还得靠僧王的蒙古骑兵。

三天后,英法联军进兵至八里桥,又一场大战爆发了。

过程不需赘述,僧王又败了,两万多蒙古骑兵全军覆没,但是他们的死倒是赢得了英法联军的尊重,十分感慨他们的勇气。

但是英法联军认为蒙古骑兵的武器太差了,在骑兵面前,英法联军组成步兵方阵防御,士兵在四周,大炮在中央,立起刺刀防御,这种步兵方阵,是从瑞士人的方阵发扬光大的,对付欧洲的重骑兵很有用,导致重骑兵退出了战场。

但蒙古人是轻骑兵,擅长的是骑射,他们多次冲进三四十米内抛射弓箭。洋人发觉蒙古人的弓箭十分飘忽,基本没什么杀伤力,上万蒙古骑兵拿生命换取的射箭机会,最后换来的只有二十多个洋人的伤亡。当然这个伤亡是有争议的,后世各种资料显示,从2个人,到1000个人不等。

因为人很难理解,上万骑兵近距离射箭,英法联军都是布衣军装,连个甲片都没有,怎么可能几乎没有伤亡。

朱敬伦后来听到一种解释,据说这些悍勇的蒙古骑兵,都是直接从蒙古草原的王爷身边调来的亲卫,平时都是牧民,骑马射箭的本事还是有的,但是因为清朝给蒙古部落划定了草场,因此各个部落之间不再游动,没有了地盘之争,结果这些牧民已经拉不动祖先时代的硬弓了,平时用的都是打猎用的轻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而他们到bJ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带弓箭,因为清军的武库中有的是弓箭,结果到了beiJing他们发现,根本拉不开军用的重箭清弓。

朝廷只能紧急在bJ采购轻型弓箭,bJ这时代有大批弓箭铺,但他们制造的弓箭,并不是军用弓箭,而是给八旗子弟玩的轻弓,因此这些蒙古骑兵还是拉的开的。只是因为这些弓箭本身就是给人玩的,所以为了射箭方便,全都是只采用了半边翎羽,平时八旗少爷们拿来近距离射射鸡鸭没问题,可是一旦用来作战,超过十米距离,射出去的箭只就会飘忽,根本就没有任何准头。

说到底还是功夫没了,当年的满洲八旗子弟不再天天吊膀子,拉不动祖先时代的80磅重弓,连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牧民也没了成吉思汗时代的技术,不在小时候骑羊拉木弓,长大了骑马拉硬弓了。

因此可以说,如果他们有刚入关时候的本领,近距离攒射穿着布衣的英法联军步兵阵,肯定能让联军爽歪歪。

军备废弛的结果就是,蒙古骑兵悲壮的赢得了一场失败,英法联军轻松的打赢了八里桥之战,咸丰皇帝跑去热河巡狩去了。

bJ发生的事情,朱敬伦暂时还没收到消息,他此时来到了广州,五邑六县的土客械斗暂时平息,他是来向柏贵汇报的。

当时他可是授命去抚民的,现在完成了当然要汇报一下。

柏贵此时正担心bJ的情况,对朱敬伦如何这么快就结束了土客械斗,一点都不了解。

朱敬伦仔细汇报了一番,顺便将xA县勇都装备步枪的事情不经意间透露出来,表示之前不是自己隐瞒,而是你没问。

果然这种事情柏贵十分上心,连忙问朱敬伦哪里来这么多洋枪,朱敬伦回答说买的,钱是从厘局提的。

柏贵当然知道钱肯定是厘局提的,他震惊的是,自己竟然都不知道,朱敬伦悄无声息间就组建了一只上万人的火枪队,难怪能这么快镇压下去土客械斗了。

朱敬伦则强辩说自己跟柏贵提过,是柏贵首肯的,不然自己怎么敢动用那么大银子买洋枪呢。还好心提醒,就是报告打沉美国炮舰的时候,说的柏贵自己都将信将疑了,这段时间事情实在太多了,保不住朱敬伦说了,自己没往心里去。

至此柏贵依然没有怀疑过朱敬伦的忠心,只是防止手下力量太过强大,这是一个总督级别老官僚的常识。

紧接着朱敬伦马上把话题引到土客械斗上面来,告诉柏贵自己让六县中的五县乡绅,自己立了乡约,约定遵守,暂时大家都不打了。

之后朱敬伦话锋一转,表示对此十分担心,恐怕两家不会老实安分,有可能再起争端,提出了一个建议。

那就是在土客杂居区域,在土客双方土地接壤的地方,驻扎军队防范,随时组织械斗大规模爆发,一旦有苗头,就立刻按照乡约掐死。

但朱敬伦表示自己手下县勇伤亡很大,而且他们还要防备香港的英夷,因此不能够久驻他县,希望柏贵能派人在各县编练新的县勇。

如果是以往,柏贵肯定不会多想,直接将这件事交给朱敬伦去办,然后就等着听好消息了。

但是这一次,柏贵却琢磨了很长时间。

最后才道:“你手下县勇久战兵疲,也是时候调回本县了。你说的也有道理,这土客两家皆是我大清子民,械斗日久,伤亡惨重,都是我大清之殇。按你说的,是得在当地驻扎大兵。既然你xA县顾不过来,我这里到是有合适的人选,南雄副将与粤匪石逆(达开)屡经血战,调其驻守五邑,当万无一失。敬伦,你觉得呢?”

朱敬伦心中暗叹一声,柏贵果然对自己起了防范之心,虽还不至于猜疑,但从今天开始恐怕就要开始防范、限制自己的力量了。

朱敬伦附和道:“大人顾虑周全,张副将确实老成持重,堪当大任。”

朱敬伦怎么也没想到,柏贵竟然会选择从调遣南雄副将,真是太巧了,因为那南雄总兵,正是朱敬伦认识的张千山!朱敬伦没想到,自己千方百计挑的这个坑,最后是张千山这个故人跳下去了。

喜欢大国崛起1857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国崛起1857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