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大国崛起1857 > 第三百零九节 一个标杆

大国崛起1857 第三百零九节 一个标杆

作者:狂人阿Q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12 20:45:43 来源:书海阁

朱敬伦并不是真的以为这两国只是来谈商业合作的,起码他不会这么操作,否则他也就不用亲自出面,更不会提前给他们那份通告了。

他就是有意引导两国,跟他进行外交谈判。

不先找英国人,不先找法国人,甚至连美国人、俄国人都不先找,而找两个小国。

就是因为软柿子好捏,从小国身上下手,更容易签订一份有利的,或者说更公平的外交条约,这是广东以自主的身份跟洋人签订的第一份外交条约,具有很强大的示范意义,所以才找这两个小国,也是他们第一个跳了出来,在最合适的时间,向中国派来了外交使团。

“我们之前的工作有些疏忽,我们建议暂时休会,我们需要进行一下协商。”

瓦伦堡说道。

朱敬伦耸耸肩:“我觉得你们的态度非常不诚恳,但我同意休会,可我并不是很有时间,之后的联络你可以找我们的外交部长伍崇曜先生。”

说着,朱敬伦拍了拍一直发呆的伍崇曜,跟陈芝廷一样,他也没想到,他一回来,就被朱敬伦安上了一个外交部长的职衔,职衔不重要,他爹当年还带着三品顶戴呢,还不是照样让林则徐拖了裤子当众打板子,顶戴也是说摘就给摘了。

重要的是,朱敬伦给他的任命书上写着,位比正四品,这可就是实实在在的实职大员,要知道广州知府也才从四品,也就是说在品级上,他比陈芝廷担任的那个知府还要高半级。

至于他爹当年那个三品的顶戴,那就是一个笑话,用来在小民面前充充数的,最大的好处是让伍秉鉴可以坐轿子,至于真正的地位,别说在从四品的知府面前显摆了,就是一个县令伍家都得好生伺候着,东印度公司的记载中,伍秉鉴见到清政府的小吏都会浑身颤抖。

而这个外交部长,显然不是他爹那种虚衔,委任状上明明白白写着,负责一切对外国交往事务,直接向广肇罗道台负责,也就是向朱敬伦负责。

所以刚刚得到这个委任状后,伍崇曜整个人都是发虚的,跟做梦一样。

但朱敬伦已经起身离开,伍崇曜反应过来的时候,朱敬伦已经走了出去,他有些冒失的追了出去,却被朱敬伦挡了回来,这又回来向瓦伦堡和克里斯蒂安拱手赔礼,显然他刚才失礼了。

跟伍崇曜不一样,陈芝廷的世界观是传统士大夫的世界观,自觉高人一等,士农工商,士族是第一。驸马房那种门第就不用说了,都是宋朝事儿了,但他哥哥陈桂籍可是实实在在的户部主事,是京官,他陈家也因此名正言顺的成了本地望族,乡绅领袖。

因此尽管一开始被朱敬伦举荐担任广州知府,他也是兴奋异常,可回家后才知道,朱敬伦这段时间在广东做的事情,在他一个读书人看来,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简直就是乱臣贼子才做的出来的事情,可现在他要接受这个乱臣贼子举荐的官职吗?

一想到朱敬伦做出了此等恶事,他就不由扼腕叹息,他觉得朱敬伦是一个难得的好官,在新安主政一方,做了不少的好事,就凭一个力阻洋人,得保国土不失,那也该永载史册,至少新安县志中会他的一片传文。

可现在朱敬伦竟然反叛了,虽然还没有打出造反的旗号来,可谁都明白,他反是迟早的事情,现在不过相当于一个枭雄,相当于唐代的地方节度使,本朝的三藩。唐朝之后,中央王朝就已经不在允许地方势力割据了,哪怕是本朝,康熙不也平了三藩吗。

所以朱敬伦迟早要么造反,要么被朝廷镇压,像现在这样各据一方,是不可能持久的,而且在陈芝廷的观念中,朱敬伦从一开始就不该这么做。

他听完了完完全全新安本地乡绅、兵勇的描述,他叹息一声,他不认为朱敬伦是一开始就打算谋反的,他倾向于相信士兵们说的,朱敬伦是被耆龄逼的没办法,是为了保新安闹饷的县勇才不得不上梁山,说到底还是为了新安子弟。

他心里闪过无数念头,比如自己当知府,是为朝廷主政,而不是为朱敬伦效力,自己当广州知府,要是将来朱敬伦和朝廷决裂,他还能从中劝和等等。

为此陈芝廷纠结了好几天,才给自己找到了足够的理由,这才带着沉重的心思上任。

相比陈芝廷文人式的造作,伍崇曜就坦荡多了,他更担心的是自家的安危,他也知道朱敬伦这是造反,或者是造反前,如果把他伍家卷进去,可就不好玩了,但他的世界观是商人式的,跟土地乡绅的不同,大不了他还可以跑啊,这次他周游列国,那美国就很好。

所以他不但很快的就接受了这个身份,而且为之兴奋,甚至听儿子说朱敬伦曾经派人去借钱,他家只给了五百两,他还为此狠狠的斥责了一下儿子,转头就去找朱敬伦,表示愿意报效一百万两银子,这点钱真不算钱,他在伦敦的那些棉花,可价值千万了。

之后安心的投入工作之中,伍崇曜的工作可不轻松,因为他现在是光杆司令,手下一个人都没有,朱敬伦给他的命令是,让他着手组建外交部,这可真为难他了,他以前虽然也给官府做外交,但实际上的西方外交准则并不精通,所精通的,不过是把中国的人情世故和西方人的生活习惯结合起来,完全是自己摸索的。但是他的心态很开放,他自己花钱,请了一个私人顾问,澳门葡萄牙政府的一个官员,剩下的人员,他在赫德的海关里挖来了两个小商人出身的香山人,外交部现在就这三个人,顾问不能算,那是他私人请的,拿着高薪,却是他自己出的,相当于县令身边的狗头师爷,另外他还要学习,学习西方的外交准则,专业术语和外交规范,这些师爷都能教,因为师爷就是干这个的,葡萄牙派到东方的代表,如果不懂外交那就是来镀金和旅游的贵族,这个塞维利亚平民出身的师爷显然不是那两种人。

学习归学习,工作也不能落下,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跟丹麦和瑞典人的谈判。

每次都是他单独出面跟人谈判,但是回头就将情况汇总报给朱敬伦,然后请朱敬伦指示,他还没学会自己做主,而朱敬伦表现出来的关心,每天都会询问进展,也让他不敢自己做主。

“瑞典人希望能够将他们的铁矿、钢铁制品和机械制品的关税降低到5%以下?”

朱敬伦看到瑞典人提出的要求后询问。

伍崇曜觉得自己现在也算个明白人了,很有自信的回答道:“下官打听过了,西洋各国可都没这个税率,我向他们提出要加到30%。”

朱敬伦笑道:“你倒是有心,连西洋的税率都打听过,那你告诉我外交的核心是什么?”

伍崇曜真的不想回答,因为这答案太难以启齿:“利益。”

朱敬伦见他说的小声,自己大声道:“没错,利益,大大方方说出来,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他就是为了利益!但问题是,这个利益问题,很多人都看不明白。你觉得提高关税,就等于获得了利益?”

伍崇曜道:“提高关税的话,能征收更多的税银,还能保护本国产业。”

好吧,这些话都是他的师爷教给他的。

朱敬伦叹道:“可是我们广东有个屁的钢铁产业,佛山那些打铁的需要保护吗?”

伍崇曜不知道说什么了,他现在也就学到这些皮毛。

朱敬伦道:“外交自然是以利益为核心的,但得分清什么是我们的利益。目前我们的钢铁产业连有都没有,勉强算的话,军械所的炼铁炉是。不成规模,不成气候的东西,二十年内都看不到保护的需求。你不应该跟他们针对税率问题喋喋不休,你该反向他们提出我们的要求。”

“我们的要求?”

伍崇曜一愣,从来都是洋人来中国,说我要这我要那的,让中国人管洋人说我要什么,伍崇曜听这话瞬间就脸红了。

“我们的利益在哪里?就在你家的生意里头,是生丝、丝绸,是茶叶!”

朱敬伦铿锵有力的说道。

伍崇曜有些激动,他从小就跟洋人打交道,那时候还没有五口通商呢,洋人官员总说什么本国商人的利益云云,他们身为商人,都觉得洋人的官府太多管闲事,商人的事情,干官方屁事啊,这次出使了一趟列国,他发现别人根本就是商人的国家。

朱敬伦竟然也要保护他们商贾的利益了,阶层观念让他深有触动。

“您的意思是?”

但他还不敢做主,小心的询问道,怕领会错了朱敬伦的意思。

朱敬伦果断道:“既然他们很看重这个铁矿和钢铁,那就允了他们。不过别那么小家子气,也别5%的税率了,直接免税,零关税。”

伍崇曜不由惊叹:“那咱从哪里收钱啊?”

朱敬伦叹道:“这不是钱的问题,他们是我们以后外交的标杆,得通过这次立起来。”

没错朱敬伦即是要立一座很漂亮的标杆,让西方人看到广东政府也是懂外交的,懂得用严格的条约保护自己的利益,以后谈判别再蒙事了。

不过怕伍崇曜不明白,朱敬伦还是补充了一句:“记住外交是对等的,就跟做生意一样,讨价还价,公平买卖。我们免他钢铁和铁矿的关税,他们就得免我们的茶叶和丝绸的关税。”未完待续。

喜欢大国崛起1857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国崛起1857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