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大国崛起1857 > 第三百三十节 发行债券

大国崛起1857 第三百三十节 发行债券

作者:狂人阿Q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12 20:45:43 来源:书海阁

1863年5月1日,经过一年的建设,一座三层楼高,占地十亩的西式建筑开张营业,香港有头有脸的华洋商人,各大洋行、银行代表悉数出席,因为这座建筑是定名为广東商品政权交易所的一所服务性机构。

赫德代表海关亲自参与剪彩,这家交易所是他力主建立的,为此跟朱敬伦进行过不下五次争论。

赫德坚持认为,九龙这里面向外洋,比新安的赤湾港更适合建设成为一座国际贸易港口,而赤湾港、以及附近的蛇口港,作为广東进出口港口,以及九龙港的子港口存在,应该是最符合发展方向的。

所以他力主将赤湾的交易所搬到这里来,这样不管是福健南下的商人,还是从西方来的商船,到这里都少绕行上百公里,如果不搬的话,赤湾很难跟香港进行竞争。

不过这所交易所可不仅仅是照搬赤湾交易所,而是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

赤湾交易所经过几年的发展,商人们在交易所中玩出不少新花样,比如债券。

赤湾交易所设计之初只是商品交易所,可是不久商人们就提出,他们不可能只在茶叶季做买卖,他们希望交易所可给让他们预售,预售其实就带有期货的性质了,很多在福健缴纳了定金的商行,马上到交易所发售期货,提前回笼资金,规避风险,渐渐就形成了期货的交易形势。

赫德一直紧盯形势,不断的修改制度,为的是提高服务质量,因此交易所就在商人和赫德共同努力下,变成了一座兼有期货交易的交易所。

但是赫德还发现,很多商人在场外交易债券,他们自行印刷的债券,最早就有托马斯格雷茶叶种植园的债券,后来汇丰银行也发行债券,汇丰银行已经向广東政府提供了200万两的贷款,可他们不可能用自由资金,于是发行债券,上面印刷着广東政府抵押贷款债券字样,等于是用债券化分担风险。

为了约束场外交易,将交易正规化,赫德于是提出建设一座专业的交易所。

但是这座商品证券交易所并不是官方机构,而是一座服务性结构,采取会员制,只有购买了会员席位的商人才能在其中进行交易操作,目前暂定会员席位只有500席,每个席位原始出价只有500两银子,但是看好交易所前景的商人和洋行已经将席位炒到了3000两。

三层楼中,第一层为商品期货交易所,第二层为有价证券交易所,第三层是办公场所,包括交易所的职员都在第三层进行工作,为交易所提供结算、清算等服务,同时他们的宿舍也设在这一层。

商人们都很期待这座庞大的交易所开张,因为之前的交易所根本就是在妈祖庙里,一到庙市人来人往,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意,另外就是很多洋人是住在香港的,他们不得不往返在新安和香港之间,十分麻烦,现在好了,交易所就建在了对岸,往返不需要多少时间,给他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

赫德剪彩后,开始讲话,预期了一下交易所的未来,预祝所有会员能发财,最后表示,出于对交易所支持的目的,广東政府将发行500万两政府债券,由广府银行和汇丰银行共同承销,这笔债券将第一时间在交易所挂牌交易,欢迎大家投资认购。

好吧,借此机会推出广府银行是一个好时机。

朱敬伦的纸币已经开始印刷,目前总共有5两、10两、20两和100两的面额,纸币开始印刷了,但是银行还没有开张,所以很多人还不知道这家银行是什么银行,赫德这时候向大家简单介绍了一番。

说是由广東道台朱敬伦和伍氏家族、潘氏家族、卢氏家族以及叶氏家族,五大家族共同投资创办,目前已经取得了广東政府的法定货币印刷许可,粤海关所有下设海关,全都接受该行纸币,该行纸币在广東境内拥有缴纳税款,购买政府财产的广泛权力。

这家银行的背景一出来,顿时很多人的吸引力就从交易所转到了银行身上,开始询问这家银行的业务范围,能提供什么服务,还有人为是否接受入股云云。

赫德回答,该银行总部设在广州西关,目前不接受投资,业务主要包括存贷款业务,发行债券业务等,但是对于特殊客户,可以提供承兑承保服务,当然这特殊客户,必须是在银行拥有巨额存款的贵宾客户。

宣传银行只是给赫德的一个小任务,借机而已,发行债券才是真实目的。

因为资金还是很紧张。

老实说,广東的财政现在已经改善了很多,赫德手下已经完成了广肇罗道、高雷阳道和惠潮嘉道三道的财政改革,将税务以及支出核算,暂时都放在了赫德主持的税务司中,但是其中除了广肇罗道外,其他两道提供不来什么帮助,高雷阳道甚至直接就是倒贴,不但收不够税金,还得补贴当地政府的开销,否则让官员们回到过去那种勒索商贾的情景,就不是朱敬伦想看到的了,惠潮嘉道也仅仅是收支平衡,没什么盈余。不过广肇罗道的商税开始征收后,税收节节攀升,关税去年有所提升,从前年的210万两提高到了230万两,商税则是从过去官府收的一塌糊涂的厘金,变成了正式的商业税,仅仅去年半年就在各县收了100万两,今年进入正轨后,赫德预计最少能达到200万两。

而这些厘金在过去的官府手里,连50万都缴不上来,完全失去了税收的意义,但是商人付出的成本却一点没少,甚至更多。

至于原因吗,还是陋规,谁都知道,谁都不管,反正钱不够了,还找商人摊派。

就跟过去的海关一样,管理散漫松弛,受贿纵私成风,走私漏税一直十分严重,政府应入的税收被层层私吞。1852年的时候,江南道监察御史梁绍南曾经上奏称,经粤海关管辖的地域仅白糖冰糖每年就进口不下5、6千万斤,但在当时粤海关的记录上,仅得1500万斤,可见透露的数目是正常应缴的三倍以上,商铺厘税同样如此,在过去的官府手里收不上来三五十万,在赫德手里就能收200万以上。

但即便税收收入如此丰盈,依然不够花的,光是给各地官府回拨经费,就占去了200万,还不如不纳入这么多地盘时候能用的钱多呢,原因很简单,朱敬伦大幅度提高了各级管理的薪水,让即便是县城的小吏,也能过上一份体面的生活,每个月至少能保证5两银子。

当然他们的薪水划拨后,由各县的户房发放,这种财政部门,当然已经倍朱敬伦收编,现在从上到下的户房,都已经归赫德税务司直属,等将来制度成熟之后,朱敬伦还是要划分出来的,赫德的权力太大了。

划拨了各地官吏薪水后,朱敬伦可用资金就只剩下一百多万,这一百多万根本不够,手下数万大军的军饷,就把这些钱耗光了,但他们的军火物资,军粮,训练经费,至少还需要100万,兵工厂日常运作50万,又采购了30艘军舰,最小的炮舰也得5万两,总共50万两,最大的5000吨级巨舰造价高达50万两,加上千吨、3千吨级等舰,合计就有150万两的支出,因此这些税收根本不可能够。

但如果以这些税收做抵押,广東政府可以发行更大规模的债券,从市场上融资,500万都不是一个大的数字了,唯一需要担心的是,怎么保证政府的公信力,让大家相信政府会还款,主要是让华商相信。

朱敬伦请来了一百二十个商人到广州,对这些商人说,他该给他们还钱了,前年年底,借这些商人的钱,该还了,而且还晚了几个月,所以朱敬伦十分歉意,发誓以后不会拖延,还要跟他们立约为证。未完待续。

喜欢大国崛起1857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国崛起1857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