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大国崛起1857 > 第四百一十节 继续扩大茶叶优势

大国崛起1857 第四百一十节 继续扩大茶叶优势

作者:狂人阿Q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12 20:45:43 来源:书海阁

被朱敬伦训斥后,陈芝廷诚惶诚恐的跪在地上,沉默不言,他的态度表明了,他确实不想让朱敬伦出国。

“铁路是不能不修的,你见过洋人的铁路,千里之途朝发夕至。如果用来运兵,则可节省数十万大军,省却几千万军费。用于民生,则能辅助互通有无,官府则能多收税收,才能免除农税。”

朱敬伦叹了口气,扶他起来,却不再提出国的事情了。

“微臣明白。”

陈芝廷是不反对修铁路,修铁路的好处,很多人都跟他讲过了,官府中无数的洋人顾问都认为好,赫德更是最坚定的支持者,陈芝廷本人是去过西方的,他回忆西方铁路的便利,也是由衷的感叹。

但难度确实大,老百姓祖坟和祠堂的问题,几乎是绕不开的死结。

朱敬伦道:“这件事还得官府来办,但我不会直接插手的,如果需要我出面配合,比如给迁坟的地主用皇帝名义写一封祭文,或者让我亲自去主持他们迁坟事宜,我都不会推脱。当然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用钱解决。实在无法解决,就绕路吧。实在绕不过去,还能修桥吗,总之钱能解决的用钱,钱解决不来的用人情,人情也解决不来的,就用技术。”

陈芝廷知道朱敬伦修铁路的态度是很坚决的,只是连连称是,在这方面俩人是一致的。

但他听出了一点,朱敬伦不打算用强,事实上他自己都考虑过派兵强行迁坟。

“你说的太平天国北伐的事情,我们不参加。他们的算盘打的很精啊,他们现在占了江南之地,但是江北在左宗棠和李鸿章控制之下,让他们如鲠在喉。至于江西,这完全就是一个鸡肋。可以说江西几乎就是湘军、楚军让给他们的。太平天国占了江西,就夹在我国的福健和满清的湖南之间,这里他们既不敢放弃,也无法扩张,还得时刻防备着湘军从湖南攻过来,牵扯了他们太多的力量。一旦交给我们,他们进而占了江北,他们的领土就连为一体。而我们占了江西,以后却要直面湖南湘军的威胁,很难对太平天国有什么威胁了。”

如果这个战略是出自李秀成之手,朱敬伦觉得,李秀成这段时间的进步很大。

但江西之地还是很诱人的,毕竟是一个省的地盘,而且如果能在自己执政中,占有江西的话,这可是开疆拓土的功勋,陈芝廷将其视作莫大的政绩,是能写入史书的。而且他也很希望大明再次北伐,历朝历代站稳脚跟后,哪有不图谋一统天下的。在中国文人眼中,秦朝之后,整个江山就已经是不可分割的了。

朱敬伦放过这个话题,在大明改革卓有成效之前,他不打算向任何方向扩张,一旦要开始扩张,你就要用最快的速度一通全国,将国家拖入旷日持久的内战中,不但大明受不起,整个民族都受不起,太平天国起义死人上亿的惨剧,他绝对不想看到。

“英国公使和美国公使说的开辟茶园的事情,这也不是不能答应的事。林肯在这回帮了我们一个忙,马上就要我们还他一点好处,这合情合理。继续扩大我们在世界茶叶生产上的优势也是很有必要的,我听说印度的茶叶今年又增加了。眼下茶叶价格很好,印度的生产也有利可图。不过英国人似乎还没打算限制从中国进口,专心致志的扶持印度茶叶生产,这是好事,但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由于大明突然打开了茶叶市场,让英国人对无茶可用的担心减少,朱敬伦甚至送给了玛格丽特一座茶园,随着玛格丽特嫁入英国皇室,这座茶园现在成了英国的皇室资产,这也减轻了他们将在印度生产茶叶当成战略的动机,至少英国皇室暂时没有号召英国人都喝印度茶,反而是瑶山古寨的古茶最近在英国上流社会很流行,那些味道干涩的古茶树产的茶叶,价格都被炒成了天价,富商巨贾无不想喝上这种茶,以此来跟皇室产生某种莫名其妙的关系。

可由于俄国人对茶叶的需求日益旺盛,导致中国茶叶价格很好,一方面在茶叶行业里,没有出现普通茶工抵制蒸汽茶厂的事情,因为他们还能活下去,而且过的不错,另一方面却也让印度茶叶能够在这个市场上存活。

而印度茶叶的成本目前还是远远高于中国茶叶的,印度茶叶产区最重要的大吉岭,那是一片山地,而且距离海洋很远,历史上英国人后来不得不专门修建了山区铁路才解决了交通难题,中国茶叶产区呢,不管是广東的韩江流域,还是西江一带的鹤山等县,都有便利的水运,福健的九龙江和闽江也基本上能够直通茶区,在成本上中国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

必须在英国人修建代价高昂的山区铁路之前,将印度茶叶打败,从而让英国资本家放弃在印度开辟茶叶生产的动力,因此大明的茶叶生产还得继续扩大,哪怕到最后价格会低一些,让茶叶成为普通消费品,而不是带有奢侈品特征的产品,那样才能持久的为大明积累工业资本。“就这样回英美两国吧。我们不排斥英美两国商人在大明开辟茶园,但是为了保证大明宝贵的土地资源能够有效利用,来大明开辟茶园的商人必须经过我们的考察。实际上,我们需要自己控制让谁,不让谁来我们这里经营茶园,毕竟土地有限,不能都给那些财大气粗的洋商买走了。”

朱敬伦继续说着。

陈芝廷点点头:“那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准许?还是说就用这话搪塞洋人?”

朱敬伦道:“准许是当然要准许的,对我们确实有好处。普通商人当然不能来,我们需要那些能为我们的茶叶占领英美市场的商人,也就是那些关系多,北京大,人脉足的大洋行,我看怡和洋行就不错,可以给他们一个名额,让他们自己选择在两广和福健圈占土地,但只能是没经过开垦的荒山,他们必须自己垦荒,不能占用老百姓的土地。至于荒山的价格吗,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个优惠,甚至可以借给他们,允许他们有利润的时候偿还。”

“美国人那边吗,就允许托马斯扩大他们茶叶的面积。恩平县境内的客家人前些年被赶走了,当地客家人过去居住的山地大多都荒废了,很多现成的茶园都被废弃。托马斯茶园所在的五坑地区就在恩平边上,告诉他们允许他们向恩平扩张,哪怕他们把全县的荒山都占了,也许可他们。”

“还有我国自己商人也要鼓励他们去种茶,伍家在福健这几年听说就占了不少地,以前他们怕惹事,茶园虽然有但是都不大,告诉他们鼓励他们的茶园建的越大越好。这些土财主各个家财万贯,与其把银子埋在地窖里,不如让他们都换成地产。”

大明本国商人中,也就只有伍家和潘家两家的茶园规模较大,因为除了他们两家,其他茶叶商人,最多只愿意投资茶厂,见效慢的重资产他们一来玩不动,二来他们没有品牌优势,现在建茶厂也就是赚一个辛苦钱。

伍家和潘家的茶叶可是有品牌优势的,同等质量的茶叶,在英美市场上,只要打上浩官的标记,就能多卖不少钱,因为对很多英美老权贵来说,他们的爷爷辈开始,就在喝这种茶,他们也跟中国的士大夫一样,优势地位的他们不太乐意改变自己的习惯,而且以这种习惯为荣,反过来影响和带动了下层的老百姓。

陈芝廷考虑了一下后果:“如果允准美国人和英国人开山种茶,恐怕瑞典、丹麦和其他国家也会提这样的要求,我们如果不许,显得有些厚此薄彼了。”

朱敬伦坚定的摇摇头:“管他们做什么,在我国开辟茶园对我没有好处,但说到底是跟他们分享利益,大明的肉不是谁都能吃的,一群没有利爪的土狗不用去理会。如果我这次去法国,法国人有这个要求,倒可以考虑一下。”

陈芝廷的观点始终是封建时代中国是老大的观点,因此总是向在外邦面前一碗水端平,以示上国对番邦同样厚爱。

朱敬伦看的更多的是利益,利益是需要等价交换的。

“可如果允准怡和洋行和托马斯茶园在中国开山,怕是其他英美洋行也不会甘心的,届时又会怂恿本国公使前来交涉。”

陈芝廷不无担忧道,怡和洋行他不担心,他知道朱敬伦和伍崇曜收购了这个洋行的大多数股份,说不好听这个洋行现在就是挂着洋人的人头,卖着大明的狗肉,托马斯茶园的罗伯特那更是认了罗天池当干爹,入了大明的户籍的。

朱敬伦说道:“我刚才说的,当然不止是给怡和洋行等两家,我说过了,得我们审核,这其实就是将大权给了官府,你们可以自己商定。大原则是,来开辟的洋人,必须能帮我们打开洋人的市场,占了洋人的市场就打击了印度的茶叶。比如如果在印度经营茶叶的那些英国公司也来申请的话,不妨都同意了他们。他们把资金都投入我国的荒山的时候,也就没钱在印度种茶了。”

沉默了片刻,朱敬伦觉得发挥的空间还有,他突然道:“这是等价交换,而且可以不局限在茶叶行业内。你知道很多洋行还是在贩卖鴉片,哪怕我们把鴉片税提高了十倍,但预计今年还是会进口一千万两的鴉片,关键是走私越来越严重了。如果旗昌、宝顺洋行这些大鴉片洋行也想经营茶园,只要他们保证以后不在做鴉片生意,我们也可以接受。不需要他们一年之内断掉,只需要他们慢慢的断掉就行。”

朱敬伦觉得,用茶叶利益诱导这些洋行放弃鴉片走私,恐怕会起到禁令达不到的效果。

最后朱敬伦总结道:“总之大原则就是,我们要尽可能多的争取好处,不管是什么样的利益都可以去交换。”

朱敬伦不知道陈芝廷最后的发挥给他带来了一个莫大的惊喜,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俄国人催促修铁路的问题,十年内我们都不用着急,我们现在没能力在北方扩张。俄国人也是看到我们这一点,才想要我们出钱,帮助他们在哪里扩张。没有这么便宜的事。”

朱敬伦没想到,对大明在北方修铁路的事情,最积极的最后反而是当初反对最强烈的俄国,反倒是英法没怎么在意。

“你这边还有什么事情吗?”

朱敬伦问道。

陈芝廷犹豫了一下道:“铁甲舰快试航了,兵工厂希望陛下能去看一看。”未完待续。

喜欢大国崛起1857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国崛起1857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