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大国崛起1857 > 第五百四十六节 争议性的人选

大国崛起1857 第五百四十六节 争议性的人选

作者:狂人阿Q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12 20:45:43 来源:书海阁

不得不佩服李秀成的运气,他选择今年进攻上海,选定真太是时候了。不但法国人跟普鲁士胶着在一起,无力顾及到东方问题,就在他进攻上海遇阻之后,突然满清那边也出了乱子。

天津几千名民众,在6月21日,围困了法国天主堂。天主教在中国向来蛮横,法国主教勒令天津县令驱散群众,没得到满意的答复,竟然当街开枪,当场打死了刘杰的仆人。

这种蛮横,惹恼了民众,愤怒的民众冲入了法国领事馆,打死了法国领事和秘书,之后10名修女、2名神父、另外2名法国领事馆人员、2名法国侨民、3名俄国侨民和30多名中国信徒,焚毁了法国领事馆、望海楼天主堂以及当地英美传教士开办的4座基督教堂。

历史上著名的天津教案爆发了。

英、美、法等国联合提出抗议,并出动军舰进行威胁。

此举为李秀成大大吸引了火力,一时间清廷跟洋人勾结的可能大大降低,而英国人不得不抽调部分舰队,也降低了李秀成的压力,最直接的是大明商人走私来的物资补给更多了。

但最重要的是政治意义,一旦清廷跟洋人闹翻,太平军就可以一一击破他们,这让李秀成觉得,北伐的成算更大了,一旦杨辅清和汪海洋也这么认为,他们北伐的动机就会增大,都不用自己采用势力威逼,就能让他们积极去北伐。

广州的朱敬伦却开始忧虑起来,他没想到天津教案还是如期发生了,在这个紧张时刻,刺激英国人紧张的神经,鬼知道会不会失控。

尤其是连俄国人、美国人都牵扯进来了,一个处理不好,就是一个八国联军提前出现。

万一出现这种情况,朱敬伦的打算是,干脆大明先下手为强,抢先一步再次攻占北亰,好过英法美俄四国进京,满清搜刮的好东西,与其被这些人抢夺,不如让大明占了。

因此天津教案的消息传到大明,大明軍队马上收到了命令,开始紧急心动起来,休假的军官取消放假,探亲的士兵立刻归营,陆军开始密集进行演习训练,海军开始往广州集结,随时准备北上。同时后勤部门开始储备军事物资,一时间市面上的粮食、布匹、纱布价格都涨了一成。

大明的动向,让相关各方更加紧张,因为他们看到在这个时刻,有余力干涉东方事务的,好像就只有大明这个国家。

但是没人想让大明介入,尤其是英国人,维持英国在长江的利益是他们在东方最大的外交准则,因为目前上海已经成为了英国在东方最大的贸易口岸,每年进出口数千两银子,无法割舍。

如果大明介入,不管是北上京津,还是再次介入长江流域,英国人都认为对他们不利,上一次大明解救太平天国,独占了天京口岸长达半年,如果大明在玩一次这种手段,独占上海利益的话,英国人的损失太过巨大。

大明北上京津的话,英国人又担心失态失控,欧洲的问题还在焦灼,法国皇帝一心想羞辱普鲁士国王,一旦普鲁士不肯屈服的话,就又是一场战争,英国一时之间无法抽调力量干涉远东事务,所以他们目前最合理的措施,是保持平衡。

世界霸主有时候也真是不好当,真是操碎了心,不但要保护自己的利益,还需要保护自己的掠夺对象,当真是不好操作。几年前,英法联军一边进兵北亰,一边还要在上海帮助清军防备太平军,这种奇葩的事情,英国人也不想在做一次了。

这次事件虽然是因为法国天主堂而起,法国又是教皇授命的保教国,整个东方,都是法国的保教区,所以法国人表现的极为强硬,他们的军舰第一时间就跟英国组成联合舰队,进逼天津用战争威胁,显然他们并不认为他们没有力量,法国人此时骄傲到了极点,根本就没把可能跟普鲁士的战争放在眼里。

美国人一向都希望能够取巧,也不会采用强硬手段,俄国人在欧洲的印象往往比较野蛮,在欧洲给人一种善于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印象,但是在东方,从上次鴉片战争开始,他们反而表现出一种狐狸的性格,可这次他们自己人也有被杀的,显然不太容易保持中立。

面对如此复杂纷乱的局面,英国人向来喜欢寻找盟友,联合甚至依赖别人的力量解决问题,但此时他们发现,在东方,他们能借用的,就只有大明国的力量。除了这个势力之外,其他国家此时竟然都因为某种原因,无力干涉。

所以威妥玛再次向大明发照会,希望能够在天津教案上保持一致。

大英帝国的邀请,在这个时代是一种地位的象征,甲午战争钱英国跟日本签订了平等的通商条约,英国人对日本人说,这份条约对日本的意义,远胜过战胜大清国的軍队。

可问题那是要对谁,换做一个油滑的政府,此时也会非常乐意接受英国的要求,给英国人打工,从而借助英国的力量,博取自己的利益,然后借助英国在世界体系中的霸权,维护自己得到的利益,简单来说,就是给英国打工,然后分享一点辛苦钱,后来的日本就是这么干的。但朱敬伦不是日本人,他没有日本人身上那种取巧的性格,没有给人做苦力的觉悟,他有中国老一辈人身上那种以我为主的自主意识,在这次事件中,他更想大明来主导。

所以面对这次危机,大明有自己的动作。

就在英国人找上大明的时候,大明却找上了其他人,先是跟美国公使、俄国公使磋商,希望两国能保持克制,从维护东亚稳定的大局出发,尽量保持克制。对于天津发生的教案,大明表示遗憾,并且愿意出面从中调停,给各国一个公平合理的交代。

显然大明想在这次事件中扮演更大的角色,而不是甘于做大英帝国世界体系的维护者,不愿意充当英国人的马前卒和爪牙。

俄国人的农奴制改革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问题依然很多,由于在农奴制改革中,让农奴承担了太大的成本,过于保护贵族地主的利益,导致各地暴动不断,而贵族地主作为既得利益者,很多也对改革不太满意,加上中国实在是过于遥远,所以俄国人也没有力量,没有兴趣真正介入东方的危机。

历史上,最后是李鸿章出面平息了这次事件,他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就是说服了俄国人答应不杀人,最后只是赔钱了事,几个杀人的中国暴徒,反而被清政府给轻判了。

因此这次俄国人也很乐意接受大明的调停。

美国人向来不热衷于使用武力解决问题,在中国两次鴉片战争中,他们都保持了克制,他们的外交政策,向来是以利益为主,希望跟其他国家保持友好来维持利益,在外交上,他们之前喜欢跟随英法这样的强国。

这次大明出面,并且向他们保证维护他们利益的态度后,美国人表示支持大明这个东方国家,在教案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至于法国人,他们的政府都即将在普鲁士的打击下倒台,之后是巴黎公社运动,他们自己把自己的事情搞清楚就得几年后来,现在法国看起来强硬,那不过是一只还没发现自己早就老迈的牙齿脱落的野狗最后的狂吠。

但大明还是跟法国人接触了,告诉法国,大明一贯的政策是维护贸易自由和地区和平,大明愿意保证法国的利益,对法国外交官和宗教人员的遇害表示遗憾,但是希望大家能在和平的前提下处理此次事件。

法国人对此表现了不耐烦,但他们也得顾忌大明的态度,朱敬伦称作铁甲舰去了法国一趟,不是没有收获的,除了让法国接受了一份平等的关系,比如他们放弃了之前要求跟英国一样的治外法权,另外也让法国人明白了大明是东方一个强大的国家,至少拥有强大的军事工业,尽管这是一个假象,但是在表面上就是这样,很长一段时间是不会被戳破的,就好像甲午战争之前的北洋舰队,当时全世界都以为大清是东方第一海上强国。

法国人对大明的回应是,法国愿意保持和平,但是清廷必须给法兰西帝国一个满意的交代,清廷必须为伤害法兰西帝国公民和神职人员付出代价。

他们提出了要处死负责的官员,惩办相关的官员,派专使去法国道歉,并给与经济赔偿。并且保证此类事件永远不再发生,还要求保证天主教在满清内地的传教自由。

法国人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还自以为给了大明莫大的面子,却根本就没考虑过这次事件中,法国人自己是不是也有责任,这跟西方此时惯常的思维方式有关,他们天然的认定自己是唯一的文明人,如果跟其他国家的人产生了冲突,一定是因为对方野蛮所致,所以他们直接就提出了解决的方式,与其说是尊重大明,愿意让大明调停,不如说是让大明将他们的裁决结果通知满清。

但他们似乎没有考虑过:“我们是不是应该先调查一下事情的原因呢?”

大明的使者向法国人提出这个本应该最基本的建议,法国公使颇为不耐烦的同意,他感觉这完全是走过场,事情的原因肯定是野蛮的中国人刻意伤害文明的法国人。

而且他们提出由法国人进行独立调查,大明不同意之后,他们又要求组成以法国人为主的国际调查团,大明依然不同意。

大明给出的建议是,大明将派出完全中立的调查团,任用富有道德和正义感的绅士,负责调查此事。

结果法国人还是不同意,更不同意大明提出的调查人选,而大明坚持派这个人去,因为此人是大明的皇帝选定的。

最后跟法国人没有谈拢,大明宣布将独自对此事进行调查,照会各国,在大明完成调查之前,希望各国都保持克制,否则视为对大明的不尊重行为,大明也必将不再配合各国在东亚维持自己利益视乎的行动。

大明的强势态度,让各国产生一种这个新兴的国家,试图在这个地区主导地区局势,就好像美国人在美洲所做的一样,他们尽管很不舒服,但是却不觉得奇怪,因为以他们的观点来看,这是任何国家都会做的,这是维护本国利益的合理行为。

只是各国都对大明要派出的调查人员表示了不理解的态度。

因为这个很有争议性的人物是曾国藩,这几年一直在大明推动兴复儒道的曾国藩。

没人认为这个极力维持中国传统宗教的大儒,能在调查天主教教案的过程中保持客观。

喜欢大国崛起1857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国崛起1857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