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大国崛起1857 > 第五百七十节 大危机和北伐

大国崛起1857 第五百七十节 大危机和北伐

作者:狂人阿Q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12 20:45:43 来源:书海阁

朱敬伦对这次经济危机极为重视,因为在他的记忆中,有人将这次经济危机称作一生只能遇到一次的大萧条,在经济学家的论述中,历史上总共经历过四次这样的大萧条,分别是1837年、1873年、1929年和2008年,1929年的大萧条朱敬伦没有亲自经历过,但是08年的萧条他可是深有感触。

所以朱敬伦立马指示广府银行,悄悄抛售各种债券,主要是政府债券和铁路债券,从市场上筹集硬通货。还让他们以新修铁路为名义,在伦敦和纽约市场上融集5000万两的资金。

美国内战之后,国内经济迎来了一场爆发式增长,尤其是铁路业更是疯狂扩张,各种铁路债券在纽约市场上极受欢迎。加上这几年大明经济各项指标非常良好,广府银行在美国代发的3000万美元债券,经由美国纽约的债券大承销商杰伊库克银行和费城最大的债券承销商德雷克塞尔银行承销之后,很快就销售一空。这点钱对疯狂的美国金融市场完全不算什么,杰伊库克一家银行,就正在为美国北方太平铁路运作承销1亿美元的债券呢。

而在伦敦发行的1000万英镑的债券,也在伦敦的罗斯柴尔德和巴林家族银行承销下,很快就销售一空。英国在这个时代,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他们的产业中出现了大量的剩余资本,许多工业家、新贵族已经开始转向投资发展,跟一百年前的荷兰人相似,英国也产生了一大批依靠投资红利为生的食利阶层。拥有如此富余的资本,连美国的铁路债券,都主要是英国人消化的情况下,大明发行的铁路债券完全不是问题。

看到发行如此顺利,倒是让朱敬伦始料未及。他低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经济危机之前的市场,往往有一种非理性的繁荣,此时的信贷扩张完全超乎了实际。

所幸朱敬伦在让广府银行发行第二笔债券,同时抛出了广州通往广西、福健到上海的铁路线为大旗,再次成功发行了5000万两债券,一前一后在英美市场上融资1亿两硬通货,加上广府银行自己收紧的银根,朱敬伦个人存在银行中的现银,总计加起来超过2亿两,此时他的心里才算踏实下来。

没想到没迎来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一场巨大的事件倒是先从中国内部爆发出来。

李秀成调集了三十万大军,度过了长江,开始北伐了。

太平天国这次北伐,跟上次林凤祥的北伐不同,这次是准备充足,有备而来。

首先在经济上,他们经过这五年来的稳固经营,已经储备了足够的粮草物资。

在军事上,太平军装备了多达30万只线膛步枪,以及3万门各种口径的大炮。

自重要的是,他们装备了两艘铁甲舰。

两年前他们向大明订购了两艘铁甲舰,去年年底才交付给他们。

这两艘铁甲舰,是埃尔克森的最新设计,完全放弃了桅杆的设计,采用两座三胀往复蒸汽机和8座锅炉动力驱动,即便其中一座蒸汽机熄火,也能保持动力,总马力达到了5000马力,跟大明海军几年前的广东号铁甲舰动力相同,而广东号可是6000吨级的铁甲舰,但交付太平军的两艘铁甲舰吨位才只有5000吨,显然这两艘船相对动力更强,速度更快。

为了说服太平天国接受这种小型铁甲舰,大明的工程师可是费了一番唇舌,告诉他们,太平天国的海防主要在长江上,如果吨位过大,就无法从海上一路驶往天京,因此才让他们接受了这种吨位的军舰。

可真正的原因,主要还是大明海军想要为自己的下一代二等战舰进行技术储备,大明海军已经决定,五年之内完成所有军舰的铁甲化,一方面给旧式的木质战舰装上铁甲,另一方面则打算新建一批全铁质的铁甲舰。

虽说抱有另外的目的,但是这两艘铁甲舰的性能毋庸置疑,速度上可以达到12节以上的航速不说,最高航速更是能达到14节的水平,跟英国最先进的英弗莱息白号不相上下,在火力上更是大大满足了太平军的要求。

在前后和中部,一共安装了三座炮台,总计安装6座仿制克虏伯180口径的重炮,两侧舷炮更是多达40门,也都是70到105口径的克虏伯线膛炮,火力全开的情况下,基本上没有木制军舰能够抵挡。

结果也确实是这样,去年刚刚接收这两艘战舰,在大明海军中实习过的太平军水师官兵就以这两艘铁甲舰为主力,配合调集了一百多艘大小军舰,向刺一般扎在天京面前的清廷浦口水营发起了攻击。

两艘铁甲舰在前,承担了大部分的火力打击,甚至冒着地方的岸防炮的轰击,硬生生将过去一直无法击败的清军长江水师强势消灭在港口中。之后太平军沿着长江一线,横扫了清军大大小小上百座水寨,彻底掌控了长江的制江权。

这时候他们才开始安心的发动北伐的攻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汪海洋部统帅十几个王爷的二十万杂牌兵马,从太仓渡江,先扫平了崇明县清军大营,接着度过长江,在通州和海门两地同时登陆,在舰炮的掩护下,成功完成登陆任务,接着建筑了水营,开辟了渡江阵地。

另一方向,杨辅清也率领十几个王爷,带领十万大军,从芜湖和铜陵两地渡江,杀入无为州地界,向鲍超部坐镇的三合镇进发。

太平军大举行动的消息,震惊了外界,但却没有让朱敬伦意外,因为他早就知道了太平军的动向,他很清楚太平军迟早是要北伐的。朱敬伦此时关心的是,曾国藩要如何应对。

朱敬伦毫不怀疑,已经回到安庆两年的曾国藩,此时肯定已经再次牢牢控制住了湘军,曾国藩的能力他是不怀疑的,也没人有资格怀疑。只要曾国藩肯使用权谋,曾国荃那点本事完全不够看。

朱敬伦曾经奇怪过,他记得曾国藩在天津教案后不久就死了,可是根据现在的消息,曾国藩不但没死,身体还出奇的好。不得不说这个人的命运,也被自己改变了。

历史上,天津教案时候的曾国藩,已经是平定太平天国功成名就的当世第一功臣,功高盖主被人忌惮,官场上到处碰到敌意。天津教案之后,他带着一身声名狼藉还跑去江南处理刺马案,而刺马案最大的一个嫌疑就是湘军集团。可以说是在天津教案和刺马案的双重打击下,曾国藩才抱憾而终。

可是这个时代,天津教案还是发生了,但是刺马案就没影子了,当事人马欣怡还老老实实在安徽配合兵部尚书袁甲三镇压捻军呢。至于太平军,不但没有剿灭,而且还死灰复燃,气势正盛。

根源就在太平军身上,太平天国不除,曾国藩心中就有放不下的事业,人的精神力量往往是巨大的,尤其是对曾国藩这种人来说,他还有未完成的大誓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身心,使他从天津教案的打击中恢复过来,全情投入到镇压太平天国的事业中来。

曾国藩没死,这本身就是湘军最大的利好,而此时太平军全力北伐,朱敬伦不太看好他们。

“你怎么看?”

他问自己的狗头军师方山。

方山这几年作为中书省的中书令,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给朱敬伦提建议,算是皇帝的私人幕僚,皇帝的命令也一般都是中书省草拟,然后经过门下省审核,最后朱敬伦签字后,由尚书省负责执行。

由于朱敬伦是一个相当有主见的皇帝,说不好听点有点独断,所以方山的工作很轻松,他基本上不用给皇帝出什么主意,皇帝的主意比谁都正。所以慢慢他就沦落成了一个提供私人建议的幕僚了。

但他乐的如此,什么都不用干就能安享富贵这还不好,他跟喜欢没事找事的赫德是两路人,在做人问题上,这个算命先生看的很豁达。

“我倒是觉得,李秀成做的怕是有点满了,过满则溢啊!”

方山看问题的角度让朱敬伦不由惊疑了一下,这个算命先生看问题的角度有时候确实独到。

他不从太平军和湘军的力量对比上分析,反倒是从太平军的内部开始着手,他不依据任何确实的消息,仅仅凭借李秀成做事的方法,他就觉得有问题。

“你这么一说,我倒也觉得有些道理了。”

如果站在西方人的角度,他们一定认为李秀成这次的政治手段堪称完美,因为李秀成通过这次北伐,将他的两大政治对手,汪海洋和杨辅清统统调走,在太平天国内部完成了李秀成势力的整合,这种意义甚至比北伐的胜败更重要。

可是李秀成做的实在是太完美了,一次性解决了所有的后患,以中国人的智慧来看,确实做的不留丝毫后路,反而会出问题。

如果是以前的朱敬伦,他绝对不会这么想,但是现在的朱敬伦却明白,李秀成这么做,看似一次性将所有政治对手都解决了,实际上则是将所有的反弹力量一次性激发了出来,恐怕他遇到的反弹将会前所未有的大。

喜欢大国崛起1857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国崛起1857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