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大国崛起1857 > 第五百八十六节 争夺云南大铁路

大国崛起1857 第五百八十六节 争夺云南大铁路

作者:狂人阿Q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12 20:45:43 来源:书海阁

因为马嘉理案,英国正在跟清廷谈判,英国以威妥玛为全权代表,清廷派出的则是李鸿章。

威妥玛是英国驻大明公使,而驻北亰公使则是傅磊斯,可傅磊斯却只是以参赞身份署理公使的,显然在英国目前的概念中,大明已经是一个比满清更重要的国家了。

一般情况下,傅磊斯可以全权处理对满清事务,但是出现了马嘉理案这样的大事件,则由明清公使组成团队一起处理,能力更强的威妥玛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全权代表,而傅磊斯只能作为团队成员配合威妥玛。

威妥玛和李鸿章俩人先是在天津谈,始终没有谈拢,接着又在烟台谈,依然谈不拢。

至于铁路的问题,倒不是僵持的重点,威妥玛除了一开始提出铁路问题,被李鸿章严词否决之后,就很少再提铁路问题了,显然英国人发现满清抵制铁路太厉害,而云南总归不是在英国控制范围内,在这里修铁路英国人也不放心,另外大明既然跟英国达成了协议,由大明来修建这样一条铁路,情况会更好一些。

僵持主要僵持在通商贸易上,英国人要求开放的新口岸太多,要在云南、四川驻扎领事,开放奉天大孤山、湖南岳州、湖北宜昌、安徽安庆,四川的万县、重庆和成都等地为口岸,还对进口关税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免除厘金。

李鸿章此时已经不是天津教案时候只知道耍痞子手段的吴下阿蒙了,他身边有大批精通洋务的顾问,很多都是洋人,所以他已经比较了解国际法了,跟英国人据理力争,反驳性的提出了增加鴉片厘金的要求。

威妥玛则表示,如果清政府答应免除厘金,并且允许进口货物在口界内完税,领取半税单之后,免收一切通行税,英国就可以默许清政府增收鴉片厘金。

李鸿章又表示,英国在云南、四川开设领事馆,跟马嘉理案完全无关,不应该列在谈判内容中。李鸿章还表示,开放新的口岸可以答应,关税也可以进一步减免,允许免除一些英国商人的税收,至于厘金问题暂时搁置。

威妥玛提出要求清廷派出大员去欧洲道歉,但在经过印度的时候,跟印度总督进行商务谈判,李鸿章则以不符合专行为由,予以拒绝。

就在谈判紧张进行的时候,总理衙门突然向李鸿章传来一个消息,大明要求获取在云南修建铁路的权力。

大明要求在满清疆土上修铁路,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们当年占领北亰,就提出了许多修铁路的要求,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的铁路连个影子都没见到。现在又要在云南修铁路,李鸿章很不以为然。

但是他不敢轻易答应,上次因为台湾问题,他已经被太多人骂了,他不想招更多的骂,所以能不跟大明有瓜葛,就尽量不要跟大明有瓜葛,以免瓜田李下,惹人怀疑。

因为大明和满清现在的关系极为复杂,双方签订了友好条约建立了外交关系,可是两国毕竟都是中国人的国家,就有着一个争天下的关系在里面,根本不可能成为正常的邦交国,清廷始终将大明看作最大的威胁,威胁程度还在太平天国之上。

李鸿章又是一个领兵的大臣,他的身份如果跟大明联系到了一起,会给人不好的想象,弄不好会毁了他的前程。

大明只是要求修铁路,大清可以拒绝了,李鸿章立马回复总理衙门,让他们拒绝大明的要求,告诉大明,云南山地众多,地无三尺平,交通都靠马帮,如果修了铁路,会让大量的马帮失去生计,为百姓生计着想,大清无意让人在云南修建铁路。

正忙于跟英国谈判的李鸿章,显然没有重视大明提出的要求,这让他给自己惹来了一个大麻烦。

大明不像英国,有一个很好的借口可以进行谈判,明清之间目前没有冲突,而且还通过交割台湾,让大明表面上承诺不向太平军提供武器,同时却向满清大批出口各种口径的大炮,表面上看,明清之间的关系相当融洽。

没有借口,那就必须制造借口了,朱敬伦决定好好给李鸿章这样的张开了半支眼睛的满清文人上一课,让他们知道资本时代的国家间竞争,是多么的残酷和不择手段。

于是大明突然增派了在上海的舰队,同时开始巡航长江,从上海到九江不停巡航。同时还调集了一万人布防在九江,对外宣称是防范太平军北伐过程中出现的溃兵流散问题,可却让江对面的清军变得紧张不安,毕竟九江对面可就是湖北黄州府和安徽的安庆府,另外九江位于汉口和安庆之间,如果大明舰队切断这里的水路,曾国藩在安庆的湘军,就将得不到湖广的支持。

同时云南也传出了大明增加了在广西最西边的小镇安厅的軍队,并且以剿匪的名义,多次进入云南广南府的富州境内,对当地驻军视若无物,险些爆发冲突。

显然大明在挑起事端。

李鸿章这才紧张了起来,英国人的威胁很大,英国人的力量也很强大,大明的力量虽然不如英国,但李鸿章始终觉得大明更危险,因为英国派兵跟清军开战,赢了不过多要点好处罢了,可大明却始终有可能会灭亡满清朝廷。现在大明开始在云南边境挑衅,如何让李鸿章不紧张,但让他更紧张的事情很快就发生了,根据太平军内部密探的密报,大明洋务司竟然秘密开始跟太平天国进行谈判,就太平军正在进行的北伐问题,讨论合作的可能性。

太平军北伐虽然已经被挡住了,不管是汪海洋对扬州的攻势,还是杨辅清对巢县的攻势,都已经被清军阻挡住了,目前虽然两地还处于半包围之中,可李鸿章这样的人物,已经从中嗅到了反攻的味道,如果此时大明突然插一脚进来,别说反攻了,很可能让太平军在长江一带取得突破,真的占领扬州、巢县,在长江以北站稳脚跟!

更危险的是,如果大明和太平天国两大敌人联合起来,他们真的有可能一鼓作气北伐灭掉大清朝廷。

这种重大的事情,李鸿章不敢自己做主,马上就上书了朝廷。

清廷平日里对曾国藩再三提防,可是到头来真到危险的时候,他们发现还得靠曾国藩,于是他们第一时间咨询曾国藩,询问如果大明和太平天国联手,湘军在长江以北抵挡住他们进攻的机会有多大,曾国藩非常干脆的回答是没有任何机会。

满清朝廷真给吓坏了,一群王公大臣吵个没完,许多还大言不惭的高叫着要灭了大明,一鼓作气荡平逆贼,可他们要是真有这种本事,也不至于让湘军做大了。

慈禧是真的给吓坏了,她提防曾国藩,但她也相信曾国藩,曾国藩说他挡不住明军和太平军的联合攻击,那就是真的挡不住。

不但是慈禧,奕欣也给吓的够呛,马上进宫跟嫂子商议。

奕欣将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都跟慈禧汇报了一边,慈禧这才知道,这次大明闹事原来是有因由的,原来是因为李鸿章拒绝了大明修铁路的要求,才让大明开始搞事情。

慈禧不由怨恨李鸿章道:“你说说,那些南蛮子(指大明)不就是要修铁路吗,还不定是不是真修呢,李鸿章惹他们个什么劲啊,让他们去修好了。”

奕欣叹道:“铁路修到哪里,大兵就能开到哪里。李鸿章也是担心南蛮子借铁路运兵,所以不敢答应。”

慈禧不由垂泪道:“他修路运兵,不修路兵就动不了了?说破天去,还是咱自己个不争气,那曾国藩不管怎么催促,就是不救巢县和扬州。咱八旗自己倒好,平时一个个牛皮吹的山响,一听说南下打仗,就一个个上折子说病了。咱大清的江山,不自己拿命去保,难不成当真要交给汉人啊?就算要交给汉人,可也不能交给那粤匪(指太平军)和南蛮子啊。到时候连我带你们一个个都别活了!”

见慈禧发怒,在朝堂斗争中,早就被慈禧收拾的服服帖帖的奕欣赶紧跪下,连连请罪。

组建八旗新军是他的主意,也是他亲自抓的,他看富珠哩练那些兵也练得不错,可是前些天打算调兵南下增援鲍超,结果才刚跟几个王公商议了一番,还没有定议,那些军官们,就开始托病请辞,当真是让奕欣丢了老脸了。

慈禧见奕欣磕头如捣蒜一般,不由叹了口气。

“罢了,这事怪不得你。八旗兵不争气不是一天两天了,慢慢练着吧。这眼巴前的事儿,你可得给我办好了。你回头跟李鸿章说说,大明要在云南修铁路,就让他们修去。他们嚷嚷着修铁路多少年了,修不修没个准儿。先把鼻子底下的火灭了,再想以后吧。也别苛责他了,都是给朝廷办事,他也是一片忠心。你这里安抚一下,回头拟一个封赏的旨意也就是了。”

说话间慈禧就将一切后续问题都安排好了,奕欣只得照准办理。

大明很快就收到了回复,满清许可大明在云南境内修建一条铁路。同时很快李鸿章也对英国进行了让步,结束了跟英国就马嘉理案进行的谈判,这次李鸿章对英国的让步,明显比历史上要大的多。

喜欢大国崛起1857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国崛起1857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