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大国崛起1857 > 第七百零二节 顺化战役(1)

大国崛起1857 第七百零二节 顺化战役(1)

作者:狂人阿Q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12 20:45:43 来源:书海阁

明军海军在搜索法国海军,法国海军也在搜索明军海军,这不是骑士的战斗,因此都不可能真的在某一地等待对方,都想提前发现对方,然后占据有利位置,提前排好有利阵形,这对海战至关重要,英国海军历史上多次击败法国海军,并不总是因为英国海军实力更强,很多时候都是英军更善于利用这种有利因素,甚至因此而以少胜多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而双方搜索战的范围,基本上都在岘港和海防之间,因为法军知道明军肯定以海防为基地,而明军则知道,法军肯定在岘港,在抓住对方主力之前,双方都不会远离基地的。

大海茫茫,海浪涛涛,虽然很可能擦身而过,也未必能发现对方。因此这种互相搜索和试探的暗战紧张的进行着。

大明海军压力很大,他们一旦战败,就意味着大明万里海疆会暴露在法军面前,事实上法国海军可能更紧张,他们横渡万里重洋来到东方作战,一旦海战失利,数十万法国陆军就将成为孤军,断绝跟本土的联系。

大明海军不过是防卫海疆的盾牌,而法国海军则是殖民地跟本土的纽带,盾牌失去了,还有利剑,纽带断了,可就失去了根基。

双方都很谨慎的情况下,都只是派少数巡洋舰不断的来回巡视,以期抓住对方弱点,给予致命一击,彻底控制海权。可目前为止,双方都不敢轻易让主力舰队远离基地,巡洋舰已经多次发现对方,小型舰队交火过数次,要么是大明拦截法军孤舰,要么是法军围攻大明孤舰,目前为止双方还没有击沉记录,都让对方的小编队或者孤舰逃走了。

但这种情况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谁都清楚,随着大明陆军南下,一旦逼近岘港,大明海军不可能不为所动,配合陆军也好,借助陆军的火力也罢,肯定也会一起进攻岘港,到时候法国海军只能被动决战。

历史上,日俄战争期间的态势,大致也是海陆配合攻打俄国控制旅顺要素,日本海军强于俄国太平洋舰队,俄国海军一直避战,日本海军将他们避入旅顺,然后跟陆军联合才攻占了旅顺,甚至可以说,主要是陆军消灭了俄国舰队,海军的作用只是将俄国舰队封锁在海港里。

不一样的是,大明海军对法国海军并不占优势,甚至还处在劣势,因此大明不可能像日本海军那样,将法国海军封锁起立,那就更要靠陆军了。

海军可能不这么想,但大势如此,他们只能小心翼翼,只想找机会吃掉对方小股舰队,可对方一直都不给机会,让他们空有雄心壮志,却无用武之地。兵部也要求海军不得犯险,要求他们暂时不要与法国海军决战,等待陆军南下。

但陆军这段时间陆军一直休整,六七月份强攻海防已经是勉为其难了,因为11月到4月份是越南的雨季,大半都是阴雨天,这种天气下作战,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这种情况下作战,战斗本身艰难尚且不说,疾病更是要命。所以陆军要求休整,等待旱季到来。

海军有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既然明军都不适应越南的雨季,法军肯定更不适应,此时进攻对大明有利。陆军表示,如果在交通情况对等的情况下,确实如此。但法军有铁路支援,大明却只能依靠越南民夫搬运军火,在雨季明军是处于绝对劣势的。除非海军能夺取制海权,从海路运送补给,否则民夫对铁路,打不下去。

显然双方意见不一致,而且还有互相推脱的嫌疑。

兵部的文官是主张暂缓进攻的,他们跟陆军态度一致。尤其是兵部尚书梅启照,按照传统说法,他是一个熟读兵书的战略家,但也只能是战略家,因为从兵书中他只能读到“略”,读到大概的思想和观念,却不可能掌握实战经验的“术”,但他说的也不无道理。

之前在海防,冒雨也要与法军决战,梅启照认为,那是因为越北地近大明,深入越南地界尚浅,孙子兵法中九地之一的“轻地”,轻敌不可久留,因为距离本国过近,士兵容易回家,所以战心不固。

因此当时海防战役的时候,兵部主张速战速决。而陆军军官们则有其他想法,最简单的想法是,刚刚向法国宣战,需要打一个胜仗,算是急于求战的心态。

海防战役之后,整个越南中北部,直到顺化,都在明军和越南朝廷的控制下,而且已经深入越南境内,梅启照认为这里是重地,孙子曰,“重地则掠”,进入重地,就要重视掠夺粮食,这样才有可能持久作战下去。

但中北部的越南朝廷机构完本的保存了下来,不管是过去的法国,还是现在的大明,都可以借助越南政府组织筹措粮草,所以根本就不需要掠夺也能长久作战下去。

孙子兵法认为,越深入敌国腹地,我军军心就越坚固,敌人就不易战胜我们。在敌国丰饶地区掠取粮草,部队给养就有了保障。要注意休整部队,不要使其过于疲劳,保持土气,养精蓄锐。所以在粮草问题有保证,而军火给养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兵部认为应该等待有利时机,不能急于求战。

因此海防战役之后,陆军就一直休整,一休整就休了三个多月,直到11月,才开始展开行动。但这时候,也不过是越北明军南下,南方的明军则依然跟法军对峙于顺化,并没有进攻。因为越南南方的雨季,还要持续两个月,11月,12月,依然是多雨季节。

在南方作战最好的时节,还是12月以后。

就算休整也不能闲着,几十万大军呢,一旦闲着就容易出问题。人还是要动起来的,一旦不动,不管心理状态如何,身体也容易生病。

所以在休整期间,除了简单的常规训练外,大明皇帝指示軍队,全力配合越南官府安定地方,需要剿匪的情况下,应该积极配合剿匪。法军进入越南中部地区镇压乡绅起义,所过之处虽然不能说寸草不留,但也杀了不少人,对地方秩序的扰乱相当大。他们一撤走,秩序更没有了,到处都是土匪、流民。不能尽快镇压这些流民和土匪武装,当地就不可能安定,不安定明军就不可能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

还要求部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帮助越南百姓做点农活,减轻他们的劳作辛苦,还说明军的粮草供应,全靠越南老百姓,帮越南百姓做农活,也是保障軍队的口粮。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大明軍队在驻扎地,轮换着帮越南人干活,向越南人展示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王师,或者说是子弟兵的风格。

显然这是朱敬伦试图搞好军民关系的手段,效果还算不错,大明軍队是正规军,军纪向来不错,中国人又比较服从,只要军纪没有败坏,军法始终如一的执行,湘军那种靠权谋维持的軍队身上的土匪习气一般不会出现。

从这一点上来讲,高度服从的东方軍队,比西方軍队其实能做的更好,历史上,八国联军进入北亰城,军纪最好的恰恰就是日本軍队。

当然这不是因为日本人对中国人友好,否则不会发生几年前的旅顺大屠杀,而是日本人想要在列强面前好好表现一下,所以格外注意形象。

可其他軍队也是要脸的,他们就无法约束住自己的行为,哪怕到了21世纪,在日本的美**事基地里的美军,还要时不时的调戏一下日本女学生,不是美军没有严格的军法制度,实在是牛仔们的天性使然。

大明軍队有意在越南军民面前展示形象的情况下,那是真的能做出子弟兵行为的,没事给寡妇挑挑水这样的事情,那是抢着做。给当地百姓插秧,收割,这些工作,作为大多数都是农民子弟出身的明军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明军南下顺化的时候,是三四月份,正好是一个收获季节,但当时跟法军作战,没有赶上帮忙,插秧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帮帮忙了。当时他们还是以越南王师的身份行动,等到这茬水道收割的时候,就已经变成了明军。

随着越南当地收获了两季粮食之后,明军的粮食供应情况大大改善,而且明军还在越南推广了稻田养鸭的模式,还收获了一批肉食。軍队以真金白银买下,不但改善自己的供给,还让当地老百姓对明军的好感度更高了。

粮食丰收之后,越南南方也进入了旱季,持续的艳阳天虽然很热,但却是越南最凉爽的时节,相当于越南冬季,正是秋高马正肥,正适合秣马厉兵的好时节。海防战役后南下的援军也从越北抵达,顺化一带的明军兵力达到了三十万。

一切准备就绪,皇帝一声令下,顺化战役打响了。

喜欢大国崛起1857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国崛起1857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