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大国崛起1857 > 第七十二节 广东是个好地方

大国崛起1857 第七十二节 广东是个好地方

作者:狂人阿Q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5-12 20:45:43 来源:书海阁

“还是没权啊!”

朱敬伦不由叹息一声,如果自己手里有权,也就能选择按照自己的思路应对了,当然应对之后恐怕结果也不会太好,就好像李鸿章,谈判签条约的时候,慈禧太后就把他抬出来做事,签完之后就把他撸下来平民愤。

作为外交人员,其实大多数都是比较肯定李鸿章这种人的,外交官签条约是自己的工作,完全不应该受到指责。真正该受到指责的是背后的掌权者,这就好比一个公司的老总让员工去干某个项目一样,项目亏损了大家一致骂那个员工,而没人敢说是老总决策失误,柿子总捡软的捏,没人敢骂慈禧,但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不骂还不行,骂是政治正确,那就骂李鸿章吧。

如果能保住广州城,朱敬伦宁可挨骂,宁可承担责任,但可惜他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权力让他施展,让他用自己的办法保住广州城。

他之前一直通过柏贵,借用柏贵的身份,可现在柏贵也不支持了,让他彻底的感觉到无从下手,无能为力。

提起笔来却不知道怎么落下,心中气闷的厉害,真想长啸一声,扔了笔走出了院子。

已经是八月中旬了,天气还是那么的闷热。

今天那四艘跑船的出现,意味着很可能英法联军主力已经南下到了香港。

算一算已经很晚了。

6月18日天津条约签订,如果英法联军即刻南下,七月就该回到天津。

只不过他们在上海盘桓时日,第一是进行休整,第二是清廷要他们在上海谈判通商章程善后事宜,也就是详细的通商细则。额尔金等人认为,在上海保持兵力,然后跟中国官员谈判会对谈判进展有所帮助,天津条约不就是因为他们的兵力雄厚中国皇帝怕了吗。

加上在天津的英法联军是一个庞大的战争机器,军队数量多达4000多人,军舰数量几十艘,光是炮艇就有11艘。加上运输补给物资的运输船,后勤医疗船,调动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他们是陆续从天津撤退的,当然英法联军并不是很着急,因为他们以为条约草签之后,中国人应该就不会主动发起攻击了,广州没那么危险,不着急回援。

所以整个7月,英法联军基本上在一直从天津往上海撤军,并且在上海这个更方便得到物资补给的港口休整。直到8月初他们才收到香港发来的求援信息,要他们立刻南下支援,告诉额尔金等人,广州清军包围的广州,随时有可能发动强攻。

额尔金一边向跟他谈判的桂良进行抗议,说清军违反了天津条约中的规定,擅自发动攻击,一切后果由清廷负责,一边调集一部分兵力急速南下支援,可当到达香港后才知道,广州已经被清军占领。

负责带兵回援的是英军海军司令西马糜各厘和陆军司令格兰特,俩人得知情况之后,立刻开会讨论,俩人的意见出奇的一致,必须抱负中国人的背信弃义,一定要给中国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好吧,他们是军人,哪有军人不喜欢打仗的。

所以四艘炮舰第一时间就派来试探一番,发现中国人的炮术稀烂,他们认为只要派出两艘三等战列舰,配合四艘炮艇,外加500陆军,就足以夺下炮台。控制炮台之后,就可以从容派遣陆军登陆攻打广州城了,整个作战计划时间为5天,总兵力投入2000人,至于法国人,主力还留在上海呢。

朱敬伦对英法联军现在的情况根本就摸不透,这也是他感觉无处下笔的一个重要原因,医生看病还要把脉呢,自己这完全是凭空制定政策,根本就无处着力。

正焦躁中,富礼的圆脸却出现在了门口,笑呵呵的走进海关衙门院子。

“朱兄,恭喜了!”

富礼笑呵呵的拱手作揖。

“何喜之有?”

朱敬伦疑惑道,他可是知道柏贵给自己请功的事情,黄宗汉那边拒绝了,不过柏贵随即就直接给皇帝上了奏疏,讲明了原委,说皇帝一定会不会亏待功臣的。这些同样也是富礼转告朱敬伦的,柏贵为朱敬伦做了事情,自然要让朱敬伦知道的。

对于自己的名字竟然会直达满清皇帝的耳中,朱敬伦有些意外,按照正常情况,他这样的小人物是不可能接触到权力中心的,要是换做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估计会欣喜若狂,但是朱敬伦并不因此欣喜,因为满清皇帝在他心中的权威性并不大,他不认为皇帝能够代表天,皇帝在他眼中并没有什么神圣性,老实说当中国强大起来后,朱敬伦作为外交官也没少和国外的皇室打交道,那些国王也好女王也罢,都对中国外交人员极为客气。

甚至朱敬伦还隐隐有些担忧,如果柏贵把自己夸的太厉害,万一咸丰觉得他有用,比如皇帝认可了他的外交能力的话,把他调到北京,派他当某个洋务大臣的翻译,过两年总理衙门成立了直接塞里面任职的话,那不是朱敬伦愿意接受的。

他在广东如此费尽心机,除了让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夺回广州,好得到一个在洋人面前可以说自己胜利的强有力的理由外,也是在给自己夯实根基,他打算扎根在广东,这是一片热土,足够自己辗转腾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广东面向外洋,是天然的对外窗口,而且一直都没有中断跟西方的沟通,这里有最了解西方的人才,有跟洋人打交道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商人家族,这些商人其实早就融入了世界商业网络,十三行的伍氏家族在美国都有投资,要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广东这里无疑是最合适的。

而且清政府显然已经烂到根子里了,小族掌大国的现实,注定他们最大的利益是防止汉人做大,而不是抵抗外辱,因此注定这个政权很难适应即将到来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汉臣们努力了,但是失败了。

朱敬伦不打算在试一次,而且他如果跟着满清混,可能连试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手上没有丁点权力,按照正常的程序,他也能玩,比如科举做官,二十年内他能爬到巡抚的位置上就算快了,非正常一点,买官的话,虽然满清始终有捐官的制度,但是捐官想做到高位真的很难,最有名的无非是李卫,用了十年做到浙江总督。除此之外,捐官甚至很少有能做到巡抚一级的。

另外一个捷径则是靠军功,太平天国让许多的汉人官员脱颖而出,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自不用说,其他的比如做到台湾巡抚的刘铭传也都是靠军功为基础爬上去的。

这些靠军功崛起的汉官,大多数都成了跟随李鸿章、张之洞的洋务派,李鸿章、张之洞算做的不错的了,起码建立了一些洋务企业,但依然受到掣肘太多,没办法放开手脚,朱敬伦也不想落得一个跟他们一样的下场。

所以唯有最后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变革,撇开满清进行变革,朱敬伦有两个选择,第一是通过太平天国那样的武装造反,立起炉灶,自己掌握权力,另一个是在满清的体制内进行变革,时机合适的时候,朱敬伦更倾向于前一种,但无论哪一种,广东都是最为合适的地方,因为这里不但拥有最了解西方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这里天高皇帝远,让北京那个权力忠心触手莫及,距离就是最好的保障。

所以富礼一说道喜,朱敬伦第一反应是皇帝那边有消息,可是很快就明白不可能,从广东到北京没有个把月到不了的,一来一回两个月就出去了,毕竟现在兵荒马乱的,说两个月已经算是快的了。

那到底还能有什么好消息。

富礼没有卖关子:“你手下那些苦力,现在编入南海县县勇了,组一个火枪营,你暂任帮办一职。”

这倒算得上是一个好消息。

朱敬伦招降的那两千苦力,现在多住在客栈抽鸦片赌钱,柏贵一开始就想让这些人自成一营,也算是他手里的力量,但是黄宗汉不同意,认为这些人都是投靠过洋人的乱臣贼子,不捉拿治罪已经是皇恩浩荡,怎么能招揽这些人。

两广总督是有这个权力的,当年林福祥组建平海营,就是他的老师,给时任两广总督的祁贡做幕僚的黄培芳推荐的,祁贡才任命林福祥招募人手编练乡勇。

黄宗汉不同意,柏贵又已经去职,连大印都不再身边,所以真的是没有办法安排朱敬伦招降的那些苦力,可如果放弃手头现有的这一点力量,柏贵又不甘心。自从朱敬伦告诉他洋人肯定还会打过来后,他就更不敢放弃这些人手了。

没说服黄宗汉,反倒是说服了南海县令华庭杰,让朱敬伦带这些人编入南海县县勇中,县令作为地方官,也是有权力临时调动乡勇的,华庭杰早在东莞当县令的时候就组建过乡勇镇压小刀会起义,这次出城编练乡勇,他也是最早的一个。

只是华庭杰不可能不知道柏贵跟黄宗汉之间的关系,黄宗汉不同意收编这些苦力,华庭杰反倒招揽这些苦力进入自己的麾下,岂不是得罪了黄宗汉。

这只有一个解释,要么柏贵成功拉拢到了华庭杰,要么华庭杰从始至终就是柏贵的人。

喜欢大国崛起1857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国崛起1857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