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 > 第328章 端阳节

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 第328章 端阳节

作者:橘香袭人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2 20:59:55 来源:书海阁

二瑞终究是农家孩子,干起农活,他也就很快把悲伤放到一边去,或者压在心底。

打完麦,就需要赶紧耕田插秧。

小黄牛已经被绳索木棒驯服,二瑞也学会怎么跟牛沟通,木犁在水田里来回走动,哗啦啦的泥水溅起来,人和牛都被汗水泥巴糊得湿透。

一直到暮色降临,村里各家冒起炊烟,耕田的人才收犁回家。

这些天在村里干活,二瑞会去徐根有家吃饭,晚上就住在李老实这里。

虽然是农忙,夏秀才的夜校依然有课,今天讲的就是“端午”。

只不过夏秀才没有提屈原,而是说各地端午习俗:吃粽子、赛龙舟、系五彩线挂香囊、贴五毒、画额、喝雄黄酒、采药、挂艾虎、躲午、吃鸭蛋。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再加上夏秀才本来就博学多才,说起这些风土人情也是面面俱到。

此时的人没有其他学习途径,能听到这些新事物真是难得。

小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里满是对知识的惊奇和渴望。

忙累一天的成人也聚在这里,一边听得有趣,一边手中不闲,搓绳子、打草鞋、编竹篓。

小满现在没有干农活,他白天在药坊制药,晚上也会进村来听课。

这时候听到端午节,于是找到二瑞,也问起“过节”的事来。

在巴郡,端午节又叫“端阳节”,而且还分小端阳和大端阳。

小端阳为农历五月五,大端阳为农历五月十五,过节真正要过的就是大端阳。

而且不吃粽子而是吃包子。

相传为诸葛亮“馒头祭沪水”,实际上是小麦新收,磨粉尝新。

而且新女婿需要带上媳妇回娘家,给丈母娘送去当年新麦做的包子。

丈母娘家会回礼一把雨伞和一双鞋,表示女婿你以后无论天晴下雨都要常来。

雨伞也有庇护之意,望婆家照顾新媳妇。

除此之外也有吃咸鸭蛋和皮蛋,赛龙舟,挂香囊的习俗。

“二瑞哥,你要给巧云嫂子家送节吗?”小满问。

他已经知道小天和小兰姑姑的事了,也是被气得够呛,压不住脾气就要进城去找那杜姓女婿。

还是江枝道现在杜家在县城的房子是租的,那女婿也不在,这事还等以后有机会再算。

小天的身世不明,但能肯定不是小姑的孩子。

小满也替大瑞哥二瑞哥不平,只等以后小天回来,定要讲清楚。

知道二瑞心情不好,这几天小满一到晚上就来陪他说一会话,宽宽心。

今天夏秀才说端午,小满也就顺势提到“送节礼”。

二瑞叹一声气:“我还不知道你巧云嫂子的娘家在哪里,她爹也没有来过!”

巧云跟他的婚事有点特别,也不算很特别。

成婚前,徐二瑞只见老丈人。

再见时,老丈人背着一个包裹,身后跟着的一个姑娘,那就是巧云。

巧云父女来到徐家村三天就拜堂成亲,老丈人一走就再没有来过。

原因无他,巧云的娘家在大山里,出来一次翻山越岭,还需要穿过急流大河,一般情况他们都不会出山。

跟巧云的婚事还得从多年前一次服徭役开始。

因为修官道大量征民夫,巧云的爹被强征调出大山,可在服徭役受伤。

徐二瑞的爹徐茂万也正好在一起修路,他身体不好,平时干活就得巧云的爹多加照顾。

这次巧云爹受伤,徐茂万二话不说就将人带回徐家村,一养就是半个月。

伤好后,巧云爹觉得这家人好,家里条件也好,有房有地还邻着官道,比大山里的自家好了不知道多少倍,直接就拍板定下亲事。

等到巧云满十六岁,他就带着女儿过来拜堂成婚了。

这些年别说送节礼,就连家在哪里都不知道。

二瑞在说端阳节送礼,山上江枝和小满奶,还有巧云、春凤也在说这事。

江枝道:“巧云,你若是想家,就端阳节回去吧!跟二瑞一起走,小彩霞留着我带。”

巧云摇头:“不回去,我不认识路!”

她想家,但不能回去,不是推脱,的确是找不到自己的家。

当初跟着爹出山时,在山里过了好几夜,还差点遇到老虎,幸好爹对山林熟悉才躲过。

爹在自己嫁出来时就说过,以后好好过日子,别再回娘家,娘家实在是太苦了。

山里的妹子都是拼命想嫁出山,村里的妹子就嫁进镇。

父母都希望女儿能找一个好人家,常常会说:“你要是嫁到镇上,我们来赶集也好放一下背篓,喝碗水再走!”

巧云的爹也是这样想的,徐家村这里有田地有官道,比山里好。

当年背着几套自家纺的粗布衣裙送来女儿,拿回去五两银子就再没有登门。

江枝对这种事情见怪不怪,从徐二瑞那里已经知道,原身的娘家也在山里,早已经没有联系。

这种事情并不是个例,每个村总有两三个这样的媳妇,秦氏也是同样的。

小满奶听到巧云不回娘家,又看看一旁的春凤,叹息道:“女儿家菜籽命,撒到哪方,就在哪方落根开花,落在肥处迎风长,落在瘦处苦一生。”春凤自然也是不回娘家的。

从兵乱开始,她回到徐家村已经两年,无论是娘家还是那个男人,都没有来这里找过。

在他们的心里,春凤已经死了。

在春凤心里也当自己死了!

对于过节这事,每家的情况都不同。

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外来户们自然是没有办法再回老家,徐家本姓这边却是热闹。

从年前修房子和官道服徭役后,周围村镇知道徐家村有了人气,这半年里断断续续都有亲戚过来打听情况。

老村长他们留在渝州府,一部分回来的也开始跟亲戚朋友联系。

徐根庆家里,秦氏一边“咚咚”剁鸡草,一边瞅着旁边挺着肚子刷锅的莲花道:“莲花,你爹娘是啥意思,这要过节了都不送个信来,究竟要不要根庆给他们送节礼?是不是看我们穷了就不认,早说早断,大家把路走立起来!”

莲花无奈苦笑:“娘,我也一年多没有跟娘家人见面了!”

这话婆婆已经说几个月了,其实话里话外就是想让根庆去送礼,但要莲花娘家先低头认错。

这事莲花还真不好回答,出去逃荒两亲家走在一起,早就闹翻脸了,自己跟徐根庆受着夹板气。

在婆婆面前,自己是丁家的女儿,有什么牢骚就对着自己发。

之前因为没有怀孩子还天天怪丁家缺德,才让徐家没子。

在娘家人面前,自己是徐家的儿媳妇,开口就是:你们徐家人怎么怎么。

浑然忘了自己前十几年是在什么地方长大,轻飘飘一句就成了外人。

喜欢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