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 > 第147章 造势,官啬夫赵成

次日。

泾阳客舍、食肆、酒肆、里闾……等地皆出现了些衣衫褴褛的庸耕者。他们鬼鬼祟祟,低头窃窃私语。若有人路过,他们便会仓促离去。

“汝等在说什么呢?”

“县君的事,听说了没?”

“快说快说,何事?”

“大雾狐鸣,鱼腹藏书,神女献鼎。”

“什么鼎?”

“雍州鼎!”

“什么?”

宾客顿时大惊,连忙派人将门口的庸耕者请来。他们没有自己的田地,只能为他人庸耕乞活。也正是如此,有什么小道消息他们往往是最先知道的。互相传播,不出三日这消息便会传至咸阳城!

“老丈快说说是怎么回事?”

“大秦兴,黑夫侯啊!”老者指了指陶碗,“某有些口干舌燥,不知可否讨碗酒喝?”

“来人,倒酒!”

老者端起陶碗一饮而尽,感慨道:“说来诸位可还记得,县君刚至泾阳夜晚便起了迷雾?”

“是有这回事。”

“子夜可曾听见狐鸣?”

“咳咳,某睡得比较深。”

“嘶……吾当时似乎听见了!”

“何止,吾还瞧见有赤狐而过!”

“对对对,我当时也瞧见了。”

老者轻轻颔首,故作神秘的压低声音道:“某不过庸耕者,居于临泾乡。那晚正好起夜方便,就瞧见成百上千的赤狐而出。皆是人立而起,面南作揖,齐齐高呼:大秦兴,黑夫侯。”

“老丈此言当真?”

“某就在现场,还能有假?”

“老丈继续说,莫要理他。”

“对对对,然后呢?”

“你们猜某瞧见谁了?”

“谁?”

“县君!”

“县君?”

“对,就是他。”老丈的表情是相当浮夸,低声道:“某就瞧见县君在雾中向南而行,叫他也无反应。某心中好奇,便跟在后面。然后,你们猜猜某又看到什么?”

“什么?”

“有异兽自河中跃出!”

“???”

“异兽口中衔鱼,后又入水消失。”老者眯着眼,低声道:“鱼腹中藏有帛书,就听见县君取出帛书,自语:向西三里,三跪九叩。某本欲上去捡来看看,却未想到帛书离奇消失在眼前……”

“然后呢然后呢?”

众人兴趣可都被调了上来。

“不可说不可说……”

“啧,老丈如此就没意思了。”

“是真不能说。”

“老丈放心,吾等皆守口如瓶。”

“当真?”

“罢了罢了,某还是回去。”

“快,给老丈灌酒!”

“咳咳,这事汝等可莫要瞎传。”

“老丈放心。”

老者这才放下心来,低声道:“某那晚便跟在县君身后,就瞧见县君是行九拜大礼一路而行。最终至泾水河畔,便瞧见神女踏水而来。神女夸赞县君为民请命,富国强民,未负所托。后又说秦国代周而行为天命,秦已得九州亦当得九鼎。于是便令滈池君自泾水取出雍州鼎,还施法令其恢复如初,令县君将此作为寿礼献上。”

“这……这……”

“雍州鼎?”

“从泾水取出来?”

“愚夫,天下水系相通都不知道?”

“啊对对对,是有这说法。”

老者再次端起陶碗一饮而尽,低声道:“此事汝等知晓便可,万万不可告诉别人。若犯了忌讳,保不齐便要遭报应。诸位大可看着,过些天必有长君至泾阳。”

“老丈放心!”

“告辞。”

“告辞!”

……

……

临泾乡,粮仓。

俗话说的好,广积粮高筑墙。秦国虽然没这句话,却也是这么做的。秦始皇为防止各地诸侯叛乱,所以在各郡县皆设有粮仓,随时用以平定叛乱。

各郡县入禾仓,万石一积而比黎之为户。栎阳二万石一积,咸阳十万一积……荥阳的敖仓,同样无比出名。其储粮丰富,更能借水路运粮驰援各地,所以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秦灭六国的底气是什么?

各县粮仓!

积粟如山,府库充盈。

粮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开有县卒全天候值守外,地理位置也很考究。为了防火防盗,所以不能靠近里闾居民区。粮仓占地面积足有数亩,门口还养着好几条黄犬用以守门。但凡有生人靠近,便会狂吠示警。

内部有生活区与仓区,分布南北两处。仓与仓之间有一定间距,相互不能相连。粮仓四周皆有高大的垣墙,高约两丈。仓房则更高些,屋面覆瓦。室内积粟如山,地上更有架空地板用以防潮。

除开木板,还有隔绝湿气用的草垫。若是粮草转移,这些木板草垫也不能移作他用,还得继续用以储存粮食。这些可都载于仓律,写的明明白白。

除了防火防盗,还得防止老鼠。除开饲养狸猫外,官啬夫还得每日巡视粮仓。若是恰好上吏抽查,发现粮仓有三个及以上的鼠洞,那么就罚官啬夫一盾。

总之,单单是关于粮仓的律令就有百余条。进仓出仓,需要的手续更是无比复杂。若有人中饱私囊,想着一把火烧干净弄成坏账。那么官吏有重罪,官啬夫、丞也须承担罪责,而且直接按顶格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县级粮仓也有很多作用,比如说给各级秦吏发放岁轶、刑徒口粮、徭役口粮还有便是用来当做种子。像黑夫担任泾阳县令,那么安陆粮仓便会即刻停止他的口粮。凭借文书证明,可就近领取岁轶。

此时此刻,粮仓内有不少人进进出出。萧何便正坐于门前,提笔将一袋袋粟米记录在案。别看他已四十,但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极强。就说算盘,他学了半个时辰便已熟练掌握,现在打算盘比黑夫还六。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其中一把火便烧到粮仓这。黑夫自个则不插手,让萧何这县丞代为核验。他得查清楚泾阳粮仓的账目是否对数,而且还得核验是否有败粟。

所谓败粟,便是腐烂坏了的粮食。粟米腐烂不足百石的,官啬夫得被训斥。百石到千石,赀官啬夫一甲。过千石以上,赀官啬夫二甲;令官啬夫、冗吏补偿败粟。

萧何也很无奈。

他好不容易把庸耕者的户籍整理好,结果黑夫又让他至粮仓核验。黑夫自个都笑了,打趣的说萧何便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还好,黑夫这人还算有些良心。送了他两罐云梦仙茶,说什么是匠心特制的小罐茶。萧何倒是没往心里去,只觉得这竹筒配不上云梦仙茶。

“县丞可要算清楚咯。”三十出头的青年头戴鹖冠站在旁边,认真道:“这账目可错不得。这算珠虽小,却比我赵成这颗官啬夫脑袋还大。”

“足下放心。”

萧何抬头示意。

泾阳官啬夫名为赵成,乃中车府令赵高胞弟。此二人昔日皆出自隐宫,本该世世卑贱。后来秦王因为正值用人之际,便挑中了精于律法笔墨的赵高。再往后,赵高又将赵成捞了出来。在军中磨练数年,后来便担任官啬夫掌管泾阳粮仓。

赵成席地而坐,眼神中透着些不屑。他担任官啬夫多年,还从未出过错。大兄赵高对他是千叮咛万嘱咐,他们是好不容易方才有今日,更加不能落人口实。秦国有连坐,一人犯法全家连坐。作为仓吏定要经受住诱惑,就算是一颗粟米都不能贪!

他现在虽然只是县吏,但只要好好干以后就能得到提拔。到时候能得到的,远远不止这些粟米。

昔日有鲁相公孙仪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公孙不受。他正是因为嗜鱼,方才不收。因为他知道这些人给他送鱼,是因为他的权势,是有求于他。若他因为收鱼而坏法,便会被国君所不容。届时他没了权势,还有谁会给他送鱼?

赵高作为近臣,这些年来却能保持富贵,就是因为做事足够谨慎小心。至于他犯下死罪,则是因为受高渐离牵连。

高渐离入宫后,由他负责看守。他焚烧马粪,弄瞎高渐离的双眼。本以为能高枕无忧,却没想到高渐离暗藏杀机,在筑中藏铅。得亏皇天上帝保佑,皇帝方能无事。这事和他肯定没关系,可他没有查探出筑的问题便是失职,按照秦法便要处以死罪!

还好,皇帝赦免了他。

但他们更要以此为戒,做事定要谨慎仔细。担任秦吏就不能错,不论任何理由,错了就是错了。皇帝可以赦免他一次,但绝不会有第二回。他们的位置,不知多少人眼馋。所以,绝不能落人把柄。

赵成也是谨记教诲,这些年来兢兢业业。吃住皆在粮仓,为了捕鼠养了十余只狸猫,并且还布下诸多陷阱。每天他都会视察粮仓的各个角落,隔三差五还会检查积压多年的陈米。若有腐坏的便会即刻上报县令,绝不拖延。

“汝二人为何低语?”

“啬夫息怒。”

这俩属吏连忙作揖。

“说,是何事?”

“禀啬夫,与县令有关。”

“说。”

“县令初至泾阳,当晚起了迷雾,不知县令可还记得?”

“那又如何?”

“相传当晚,有人在路上瞧见了县君。还有赤狐低鸣,说大秦兴黑夫侯。”

“黑夫侯?!”

赵成瞪着眼满脸诧异。

这都什么玩意儿?

“然后呢?”

“然后还瞧见有巫山神女踏水而来,并且令滈池君自泾水中取出遗失多年的雍州鼎。现在此鼎便在县君宅中,相传引来诸多乌鸟停留。”

“从泾水取得雍州鼎?”

“这话你也信?”

“老秦人不骗老秦人。”属吏连忙作揖,言之凿凿道:“这事现在全泾阳都知道了,听说已惊动内史。朝中诸多曾见过雍州鼎的大儒,都要来泾阳一观。”

“……”

赵成顿时沉默了。

他没搞明白什么情况?

他就两天没出门,竟有这么大的事?

萧何放下毛笔,面露微笑。

果然,他就知道黑夫不简单!

迷雾狐鸣,鱼腹藏书,神女献鼎……

刚来泾阳,就整这么出大戏。不顾自己的名声,也要给秦国背上口黑锅。看似吃了不少亏,可皇帝能亏待他?

关键是,他也算彻底出名了。可后续治理泾阳,会更加的得心应手。主要是黑夫真能编啊……比编筐的还能编。这故事简直是浑然天成,还懂得造势。短短几日,便已传遍了泾阳。一个个言之凿凿的,好像是亲眼瞧见了那样。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秦兴而黑夫侯,绝非妄言!

【求求免费的礼物和五星好评啦~】

喜欢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