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 > 第161章 天下来宾,铜鹤

廿九年,端月。

咸阳城。

恰逢皇帝寿宴,诸多郡使自各地而来。他们奉郡守的命令,奉上各地特产作为寿礼,就有点类似于古之九州纳贡。除开郡使外,还有得到宴请的各地豪族。比如巴氏,临邛卓氏,北地乌氏,临淄田氏……

皇帝过寿,惠及黔首。今日就如过节,可以饮酒为乐。闾左击缶扣瓮,闾右则抚琴而歌。不论男女老幼,皆为皇帝而庆。这等盛宴,实在是少之又少。

除开廷臣朝公外,诸多告老归乡的武将也都难得露面。一辆辆驷马大车,沿着石板路径直朝着咸阳宫而去。左右两侧有着诸多黔首驻足围观,数着车架时不时惊叹出声。

“这是第几辆了?”

“这哪数得清?”

“每年都差不多,一年比一年来的人多,场面也更恢弘。”老者捋着山羊胡,摇头叹息,“吾尝闻物极则衰,今上坐拥天下,谓之极矣。有黑夫贪财重权,为私利屡进谗言。滥用民力,处处耗资颇巨,却是委以重任。然,国库还能坚持多久?”

“先生慎言!”

“呵。”

老者只是报以冷笑。

黑夫献农器,造纸术,水碓,马具……这些都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于民不利。就好比皇帝要修驰道,本来是好事,同样有不少人批驳他是滥用民力。这种人但凡多看他眼,他就赢了。

“蒙老将军来了!”

人群顿时沸腾。

隔着老远,便已瞧见驷马大车。

来的便是蒙武,曾与王翦联手灭楚虏荆王。今年已过花甲,满头白发。蒙氏三代为秦征战,所以是备受皇帝宠信。天下归一后,蒙武终于是受封伦侯。蒙武也很识趣,自觉的告老归乡。平日便在云阳,偶尔下地干活。若是无趣,便坐车至频阳找王翦喝酒吹牛,老哥俩回忆往昔也很有趣。

早些年,其实蒙武并不服王翦。二人也为谁担任上将军而争论过。但随着一场场硬仗打下来,蒙武是心服口服。特别是伐楚之战,让两位老将化敌为友,蒙武更是以兄事王翦。

咸阳宫正门入口,早早就有卫士列队等候。他们都是郎卫,负责保卫宫廷。咸阳的确没有外郭,但是皇宫却有。而且作为禁地,日夜都有郎卫值守。

王翦车驾行驶于最前方,后方跟着的便是王贲大车。穿过宫门后,沿着平坦的大道径直朝主殿而去。

此刻正值傍晚,夕阳西下。王翦拉开帘布,就瞧见左右两侧竖立着十二金人。王翦虽并非头次瞧见,却还是为之侧目。这可是收六国兵器后,造的十二金人。每个都重千石,皆坐高三丈。在落日余辉下熠熠生辉,看起来是无比耀眼。

右侧金人皆是头戴冕旒,呈跪拜姿态。面容栩栩如生,神情恭敬中还带着惶恐。他们便是齐楚燕韩赵魏六王,代表着诸侯被灭各地请臣,天下归一的丰功伟绩。

左侧则是形态各异,有披发左衽的南越,有头顶金冠的胡人,有粗布短褐的东夷,披着羔裘的西戎羌人,有以布裹首的西南夷,还有传说中的临洮巨人。

十二金人,象征着始皇帝的丰功伟绩,同时也是他的野心。荡平六国天下归一从来不是开始,南征北伐广征四夷,让看得见看不见的皆为秦土。

“当真是雄伟!”

王翦放下帘布,也是感慨。为了铸造这十二金人,足足动用数万人。先以石料在地面筑台,在台中心做范。浇铸后破坏筑台,再运走金人。耗费无数人力物力,最终便得到这象征天下归秦的十二金人。

很快,他便来到咸阳宫下。诸多廷臣朝公也都赶至,他们的车驾都交由专人运走。皆是佩戴玉冠手握玉圭,沿着左右两侧台阶一步步向上而行。

宫门紧闭,门外已经按顺序站好了诸多朝公。瞧见王翦亲至,一个个皆是作揖行礼,“见过君侯。”

“君侯真是老当益壮。”

“年过古稀,还能过阶入殿。”

“呵呵,诸公有礼。”

王翦也是笑着一一回礼,他虽说告老归乡,但他实打实的军功无人能抹杀。秦国奉行军功制,他战功赫赫足以震慑群臣。特别是这里面很多武官,昔日都曾是他的部将。

其实也都是多亏了韩终,给他开的药方的确管用。这段时间他也未曾起夜,经常一觉睡到鸡鸣。再加上他服药戒酒,比先前的确要强不少。前几日他与蒙武闲聊,还嚷嚷着要去山里射虎捕兽。

时辰到了后,便有谒者将左右两侧的宫门推开,同时放声高呼,“入殿!”

大殿内已摆好食案,右侧首位自然便是给王翦准备的。就算是右丞相冯去疾,都得在他后面。其余人也都各自就坐,不敢怠慢。食案上摆放着时令蔬果,还有美酒酒樽。他们身后,则都配有婢女伺候。

“陛下至!”

随着帝辇自大门而入,所有人同时恭敬起身。待秦始皇正坐于帝榻后,则是无比整齐的恭敬行大礼。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为陛下贺,为大秦贺!”

“坐!”

秦始皇拂袖轻挥,从容不迫。

太乐踱步而出,指挥宫廷乐师奏乐。作为宫廷礼乐,自然是有讲究的。仅仅乐师,便足足有数百人。讲究金石为主,八音相协。同时要做到恢弘大气,所以乐器也会往这方面靠。比如编钟、编磬、鎛、鼙鼓、簜、鼗……

“献乐!”

伴随着太乐指挥,洪亮恢弘的乐音也是响起,足以绕梁三日而不绝。大殿内所有廷臣皆是相和而歌,唱的自然还是先前高渐离所作《秦颂》。高渐离这位燕国乐师,为刺杀皇帝甘愿受刑。假意归顺皇帝谱曲《秦颂》,实则是藏铅于筑,为的就是效仿荆轲。

他失败了。

他也死了。

但《秦颂》却得以流传。

“**之内,皇帝之土。”

“西涉流沙,南尽北户。”

“东有东海,北过大夏。”

“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功盖五帝,泽及牛马。”

“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乐毕——”

“陛下万寿,大秦万年!”

“陛下万寿,大秦万年!”

秦始皇轻轻颔首,环视朝公。举手投足都带着股至高无上的威严,眼眸中流露出的则是傲视寰宇的傲气。

“诸卿免礼,坐。”

“谢陛下!”

秦始皇未曾言语,只是眼神示意。而后就有谒者走上前来,捧着绢帛郎朗诵读,“制曰:朕为天子,既逢寿宴,当与民同乐。故赐黔首里六石米,二羊!”

“陛下仁德!”

王翦举酒而贺。

看来,秦国是不缺钱了。要不然,皇帝也不会如此手笔。一里少则十户,多则二三十。赏给他们六石米,两只羊。也算是变相的与民同乐,也让黔首能沾沾光。

秦始皇难得一笑,提醒道:“武成侯可要保重身体。太医令曾言,武成侯还需戒酒。故免去君侯祝酒,以水代酒。”

“谢陛下!”

婢女上前数步,将酒撤去。

食案上摆放着诸多美食,不过依旧没有牛肉。毕竟春耕近在眼前,若是大规模屠宰田牛,影响可就太恶劣了。主菜为红烧羊肉,这可是先前所没有的菜式。寿宴菜肴其实也都有讲究,虽不必如周天子那么复杂繁琐,却也都要上得台面。

这回寿宴的主厨,便是自黑夫府上带来的庖人。宫中的山珍海味,可不是云梦所能比的。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地上跑的……应有尽有。只要庖人说出名来,就能送上。

“今日佳肴,倒有不同。”

“这些皆出自云梦庖人。”

“不光美味可口,且有美名。”太宰面露微笑,踱步而出介绍道:“拢共十二道菜,皆是精心烹饪。金玉满堂,福寿临门,凤鸟祝寿,万寿无疆,四海同庆……”

“赏!”

秦始皇颔首赞许,甚为满意。铁锅炒菜现在已于咸阳城内流行,谁家庖人要是还不会炒菜,那都是夯货。宫内庖人也都跟着效仿,还琢磨出不少新菜。就是口感味道始终差了些,据说是火候还不到家。即便如此,也比先前的炖煮要强些。

冯去疾坐在王翦后方,细嚼慢咽。这些菜肴味道都挺好,软糯可口并不费牙。带着些许肥肉的羊肋排,名为节节高升。虽有些许膻味,却是极其美味。

他虽为秦人却并不好羊肉,他最喜欢的还是鱼肉。特别是那黄河大鲤鱼,更是无比肥美。昔日河鱼大上,轻车重马东就食。他恰好为河东郡守,可是饱餐数日。

食案上的松子鳜鱼可是他的心头好,他是接连落筷,未曾停口。冯去疾平日所食皆为鱼脍,亦或者是直接蒸好。这道松子鳜鱼却很独特,乃是将鳜鱼去骨去刺再片好。腌制后再裹上米粉,然后直接油炸。再然后就是将青梅等水果捣碎熬浆,最后浇盖于鳜鱼上便是大功告成。

鱼肉鲜嫩,酸甜可口。

用以开胃,再合适不过。

酒过三巡,按规矩便要献上寿礼。同样是按照座位排次,依次献礼祝寿。位列首位的,自然便是王翦。

他缓缓踱步而来,先是长拜作揖,“上委以臣彻侯爵位,屡屡恩赏。不以臣卑鄙,令臣入武庙配祀。今逢上宴,臣当表心意。”

其实廷臣要送什么,秦始皇都已知晓。这些寿礼都得经谒者检验,便是为了杜绝荆轲这类事,现在只不过是走个流程而已。王翦走出后,便有数位武士入门。他们哼哧哼哧的入门,再将寿礼轻轻放在地上。

“臣所献的,乃是六尊铜鹤。”

王翦向前而去,顺手将红布扯下。六尊栩栩如生的仙鹤铜器就此出现,形态各异。有的展翅翱翔,有的垂首捕鱼。铜鹤皆立于镂空云纹铜踏板,鹤体高大,造型逼真,栩栩如生,

“臣记得,上好水禽之戏。上自比为驯禽师,将六国视作飞禽。先征服那弱小的,再制服那强大的,至于那不强不弱自会尽在掌握。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六国,天下一统。日月所照,莫不宾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武成侯有心了。”

秦始皇颔首赞许,颇为满意。不过这六尊铜鹤,仅仅只是他过去的功绩。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仙鹤归顺于他这位驯禽师。南越,北胡,西羌,东夷……这些都将被他掌控于手中!

王翦送后,便轮到其余朝公。冯去疾献的寿礼很简单,却又相当独特。他送的是一盒五色土,来自天下九州。有陇西黄沙,有辽东黑土,有洞庭红土,有渤海盐土……

“丞相费心。”秦始皇望着木盒,又看了眼沧桑的冯去疾,感慨道:“古之有重耳拜土,昔蜀王亦曾献土于先祖惠王。群臣皆言:天承我矣,王将得蜀!是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献土,便为献地!”

“陛下圣明!”

冯去疾长拜作揖。

李斯送的寿礼也很独特,甚至与冯去疾的五色土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准备的则是五谷,分别是黍、稷、麦、菽、稻。并且都是他精心挑选,像黍就是挑选产量最高的地方。

“农为国本,系黎庶衣食。古之黄帝曾言:四时之不正也,正五谷而已矣。是谓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朕观稻肥而粟美,五谷若皆如此,天下黔首必能饱腹。”

李斯抬手长拜。

他与冯去疾对视了眼,相视无言。他们虽然经常争辩,终究是立场不同。冯去疾重民,李斯则重国。像他们的很多决策,其实并不能以单纯的对错来评价。

朝公一个接着一个献礼,包括博士也都有献礼。他们因为地位较低的原因,每年也没多少钱,送的寿礼也偏寒酸,而且大部分都是书籍之类的。反倒是最后出场的乌倮,令诸多朝公哗然色变。

戎马五千,牛羊万计!

如果换算成钱,起码得值两亿!

这等手笔,世间绝无第二人!

听着朝公赞美声,扶苏缓缓放下酒樽。因为终于是轮到他了,他这回要将失去的全都夺回来。尔等都将吾视作兽皮公子,今日所献寿礼定要让你们都惊掉下巴!

“臣为上贺,为秦贺!”

“今日所献寿礼,名曰飏灯。”

“还请上移步宫外。”

“可。”

秦始皇轻轻颔首,他在泾阳就见过天灯,但黑夫说过飏灯与天灯有些区别。飏灯升空后甚为好看,远胜过天灯。但该如何解释,就得看扶苏这张嘴了……

【PS:青铜仙鹤的故事出自《国家宝藏》,也是有实物出土的。关于十二金人记载太杂,还有很多自相矛盾的,所以不必较真。另外,本章四千字哦~】

喜欢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