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 > 第227章 百越自古便为秦土,祭武庙

三十年,十月。

天还未亮,秦始皇便已按规矩祭祀太庙中供奉着的历代先君。他素来勤政,自及冠掌权起便未曾怠惰。他有着雄心壮志,只要能实现他的野心抱负,一切皆可抛。

宗正公孙成捧着绢帛,主持祭祀。既为天子祭祀,三牲牛、羊、豕作为太牢必不可少。祭祀是很庄严肃穆的事,不能有半分差错。

秦自襄公起,乃用駵(liu)驹、黄牛、羝羊各三,祠上帝西畤。彼时诸侯争霸,周室衰微,各诸侯僭越祭天。历代先君筚路蓝缕,欲谋霸业。故做鄜畤、密畤、上畤、下畤,分别祭祀白帝、青帝、黄帝、炎帝。至此,秦国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神系。

秦灭六国后,以十月为岁首,故常以十月上宿郊见。同时按照时令,每年四季的仲月进行祭祀。

秦始皇手握玉璧,站在前方行稽首礼。至于文武百官,皆在其后行九拜大礼。很多人都说先秦时期没有跪礼,都是后世为抬高皇帝才有的。实际上自周朝开始,九拜大礼便齐全着呢。只不过这时期跪礼很常见,并无多少侮辱性质。毕竟平时也都是跪坐,就是君跪臣都曾有之。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黄琮礼地;青圭礼东方,赤璋礼南方,白琥礼西方,玄璜礼北方!”

公孙成言罢,抬手跪拜。

数名谒者捧着玉器,恭敬献上。

玉器,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祭品。除去三牲外,最重要的便是玉器。献上玉器后,还得献上做工精美的缯帛作为祭品。盐选用的是上好的安邑池盐,色白如雪颗粒分明。酒选的是云梦黍酒,用的都是最好最贵的。

“献九鼎!”

夏禹九鼎,一一献上。

唯独雍州鼎,新的不像样。

秦始皇踱步向前,自九鼎一一而过。这象征着天下的九鼎,终究是尽归大秦。他转过身来,拂袖而诵:“先祖伯益,助禹治水,受舜赐姓,故为嬴秦先祖。古者禹死,欲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所以,天下本就是我嬴秦的!”

“大秦万年。”

“陛下万年!”

“大秦万年!”

“……”

秦始皇望着九鼎,面露冷意。既然有人喜欢以古论今,那就好好论。有人说秦祖曾为周天子马夫,代周而行是为以下犯上。如此那就得掰扯掰扯,禹帝时期本就打算禅位给伯益。是夏启发动军事政变,夺取了伯益的位置,自此开启了家天下。所以说,这天下本就该属于秦嬴!

后排的廷臣面面相觑,不明所以。皇帝提及此事,必然是有其缘由。不仅仅是为了宣扬秦国统治的合法性,绝对还有深层次的含义。

那么……是何原因?

“报!!!”

谒者慌忙趋步入太庙。

“何事如此惊慌?”

“武信侯南征得神石,已运至宫中。”

“神石?”

秦始皇佯装不解,拂袖轻挥。

“抬进来!”

李斯面色如常,毫不在意,因为以后岭南发现的神石会越来越多。高端的侵略往往不是甲兵,而是无形中的文化民俗。秦国夺取岭南,是要将其彻底并为秦国郡县。曾经的南蛮越人,也将归顺为秦人。所以,便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越人,让他们认可自己的身份。

所以,蒙毅便献上一策。

借助鬼神,给越人洗脑!

伴随着瓮声瓮气的哼哧声,数位武士扛着巨石。落地时,群臣皆是心头一颤。谒者连忙撤去上面覆盖着的布帛,一排晦涩古字跃然于上。

“这是何字?”

“似是禹帝所书古字?”

“禹帝曾书石壁篆文,是有些像。”

“是了,是在南郡岳麓山。”

“形似蝌蚪,是禹之古字!”

“太史令!”

“臣在。”

“可否解读?”

“臣试试。”胡毋敬向前而行,仔细观察巨石上所刻文字,而后缓缓道:“天下大水,殃及九州。大费(伯益)至扬,治水南拓,故赐姓嬴。岭南之土,世代为嬴。这……”

胡毋敬瞠目结舌的向后退去,若非有人搀扶,只怕会当场昏厥过去。这样的考古发现,不论何时都是相当炸裂的。要搁后世,相当于是在白宫挖石油挖出来块石碑,上书:美洲自古是我大秦国土。

霎那间,全场哗然。

数位老儒连忙上前围观。

一个个皆是满脸错愕。

他们的世界观,崩塌了……

好好好,岭南也是秦国的固有领土?

老秦人世居西戎,和越地隔了十万八千里。要说楚人和岭南有关系,还有点说头,可这事还能轮到秦国?

“太史令,你可确定?”

“臣不敢妄言!”

胡毋敬抬手作揖。

他就是觉得有点奇怪,依他所见这神石和字迹的确没问题。可他心里总觉得有些古怪,甚至这套操作都很眼熟,天下能有这么巧的事?

胡毋敬也算是精通史学,诸侯各国史书皆是倒背如流。就这段石刻来说,的确有部分与史书能对的上。伯益的确协助禹帝治水有功,而后被赐姓为嬴。可真的曾前往扬州治水,还把岭南封给了伯益?“如此,便都说的通了。”蒙毅坚定走出,认真道:“臣闻越国先祖为少康庶子无余,故越以奉守禹之祀。后越被楚灭,分布岭南各地,如东瓯、闽越、梅部……皆为禹之苗裔。岭南越人,便是秦嬴先祖伯益带去的。他们世代为秦嬴守护越土,只待秦嬴后人至岭南取回旧土。”

“……”

“……”

“……”

蒙毅此言一出,震惊四座。

本就濒临破碎的世界观,彻底崩塌。

还带这么套用的?

的确,史书确有记载越为大禹苗裔。可问题在于时隔两千多年,是真是假也没人能说的清。关键是,还能说出越人给秦国守候封地的鬼话来?

骗哥们可以,别骗自己啊!

“臣亦有所闻。”

“丞相有何高见?”

李斯手握一尺二寸紫玉圭,抬手作揖道:“秦嬴先祖伯益擅治水,还曾为禹帝虞官。其擅造井,而岭南便有不少水井,或许便是伯益带去的。”

“李相说的对。”

“对对对,太对了!”

“伯益还曾于南方开垦荒地,种植水稻。所以,岭南越人食稻便是自其始!”

“还有!”郎中令任嚣也是出面作揖,“臣听闻,岭南各部以虫兽为图腾。有水牛、蜜蜂、蛇、蟒、蛙……而伯益本就掌管山泽,负责繁育鸟兽。或许便是因为伯益为遭受水患的越地繁育鸟兽,所以各部以此为图腾!”

“对对对,西瓯图腾就为蛙神。相传古之岭南洪水泛滥,天旱酷热,禾苗枯槁。故祭祀蛙神,认为蛙神能驭洪水战胜水患。而伯益擅养蛙,故有此一说!”

“臣记得,禹巡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招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族,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记之,命曰《山海经》。似乎,便有提到此事!”

“……”

这些是真的吗?

没人能下定论。

看似都很合理,实则根本经不起推敲。就他们说的,也只是生搬硬套而已。望着他们急于表现自己,胡毋敬只感到脊背发凉。

他作为太史令,主要就是负责修录史书。他估摸着这颗神石都是假的,只是没有证据。现在群臣皆如此,已是无力回天。他素来是恪守史官的节操,不依喜恶只依史而书。却没曾想,皇帝恰恰就利用了他这点。

“善!”

秦始皇拂袖轻挥。

“太史令!”

“臣在。”

胡毋敬提笔走出,抬手便于帛书上快速书写,“维三十年十月,武信侯使人自岭南还,献神石,曰:天下大水,殃及九州。大费至扬,治水南拓,故赐姓嬴。岭南之土,世代为嬴。”

落笔时,胡毋敬只觉胸口好似压着块巨石。昔日他就以秉笔直书而扬名诸侯,皆知他凡落笔成书绝不更改一字。这些年来,他也始终恪守史官的操守。可自黑夫入咸阳后,他却间接成了帮凶。纵然他知晓有问题,可却不得不秉笔直书!

“善!”

秦始皇拂袖挥手。

数名武士扛着帝辇而来。

坐上去后,武士便扛着他而去。

冯去疾与李斯对视了眼,紧随其后。他们混迹官场多年,知道皇帝的心思。秦国若要动真格的,这岭南百越说灭也就灭了。

灭越容易,治越难!

秦始皇思索再三,决定采用怀柔之策也是这道理。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的拿下岭南自是最好。减少损失,还能便于后续治理。

此次大费周章,整这么出就是为了治越。用文化潜移默化的改变越人,不出三代便可令他们归心于秦。

这时就体现出小说家的重要性,他们需要根据现有史料编写成书,主要就是描述伯益南拓帮助越人治理水患,饲养鸟兽。而后被越人君长视作神灵,将鸟兽视作图腾。

书名也已定下,就叫《伯益传》!

所以,焚书哪有编书香?

秦国现在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只要小说家稍微润色番,便可将黑的说成是白的。主要伯益都是两千年前的人,如何能辨别真假?

你说是假的?

岭南出土的大量文物不是假的吧?

各种石刻,都表明伯益曾来过!

……

……

按理说,祭祀完太庙也就结束了。只是今年有所不同,毕竟武庙已建立完毕,就建于太庙之下。四周皆有持戟卫士守护,充斥着这股肃杀之气。

武庙建造的并不奢靡,低调内敛。跨过门槛,殿内干净的几乎是一尘不染。墨玉铺设的地板,更添肃穆。

最深处正坐于王座之上的,便是秦襄公。不过这王座略有不同,后方如孔雀开屏插着六把利剑。秦献公正坐于上,双手握剑直插地面。

高高挂着的帛图,仅仅只写了一字。

武!

在襄公旁边,则站着位披甲佩冠的将军。从其容貌来看,自然便是武成侯王翦。能作为武庙配祀,当世也就唯有王翦有这资格。

左右两侧,各立十八位名将大贤。只是因为都已作古,无法辨明。秦国以六为吉数,所以便追三十六人入武庙。以此彰显秦国的正统地位,同时也是借此收各地民心。秦始皇一步步来至襄公俑前,面前的四方铜鼎插着通天香。他亲自点燃根长香,再恭敬献上。

奉常公孙成手握帛书,转身宣告:“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馀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故今日追封为秦烈襄王,享武庙主祭!秦嬴不绝,香火不绝!”

“臣等拜见秦烈襄王!”

群臣同时皆行拜礼。

谥(shi)号皆有讲究,像昭、烈、襄、庄、武、文皆是美谥褒谥。比如说烈,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业曰烈,圣功广大曰烈,海外有截曰烈。至于说襄,则是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

不过,从秦始皇自号为始皇帝便废除谥法。因为在他看来,所谓谥法便是子议父臣议君,甚无谓,朕弗取焉。

朕便是始皇帝,无需谥号!

后世则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因为,无人有资格评价他!

这回追封,也是破例。

秦始皇则转过身来,目光自这些武将大贤一一掠过。有的是功成身退,有的是身首异处三族被坑杀。他们皆是有能之辈,却未能遇到明主。

谒者是时候送来酒樽。

秦始皇端起酒樽,遥望群臣,缓缓开口道:“古之诸侯相诛伐,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此酒朕不当孤饮,且请诸君共饮!”

言罢,便将浊酒洒在地上。

“此酒,祭商君变法!”

“此酒,祭武信君连横!”

“此酒,祭武安君拓土!”

“此酒,祭秦开大破东胡!”

“此酒,祭李牧大破匈奴!”

“……”

秦始皇长舒口气。

群臣皆是看着他。

眸中带着期待与敬畏。

“吾秦既为诸夏正统,故立武庙缅怀历代先君。凡于诸夏有功者,皆可入武庙!诸侯之地,已为秦土。诸侯之臣,已为秦臣。诸侯之人,自当为吾秦黔首!”

“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以冯去疾为首的百官,纷纷叩拜。

有朝一日,他们也能配享武庙!

【PS:第一更送到,四千字大章】

喜欢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