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 > 第370章 秦制国语,胶东昌邑

黑夫坐在马车内,将数本簿册置于木案,好似自语道:“齐地偏远,人文口音习俗与关中大不相同。纵然派遣封疆大吏,还是需仰仗当地豪族治理。”

沿路上都是靠着阳庆这位齐人充当译者,反正在黑夫听起来和天书没什么区别。后世的东北话他也听过些,好比什么瞅你咋地,试试就逝世。与两千多年前的古语相比,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前世他也听过些传言,说什么秦国关中雅言就是后世的粤语,亦或者是陕西话。实际上这就是误区,因为语言是不断变化的。后世不论任何门汉语方言和上古汉语都有着巨大的区别,只能说有所继承并延续其特点。

齐地语言的晦涩难懂是公认的,比如孟子就记载了个《一傅众咻》的故事。说楚大夫找个齐人教儿子学习齐语,却怎么都学不会。若至临淄住个几年,自然就学会了。

本意是说学习需要安静的环境,不能有人打扰,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但由此也能看的出来,齐地方言有多晦涩。

阳庆还和黑夫说了件趣事,临淄齐人当着秦吏的面用方言骂他,秦吏也不知晓。昔日齐国攻宋,便以齐语传递军情。黑夫对此是深信不疑,毕竟阳庆和公孙光有时交流就会习惯性的用方言,听得黑夫是满头包。

话说,该不会真的骂他了吧?

阳庆说了,临淄其实已经是算容易懂得了。到了胶东那更难搞,就是他都只能听个大概。因为胶东方言还糅杂了部分东夷淮夷的古语,更加晦涩。夸张的说句,这和后世出国没啥区别了……

“君上所言甚是。”郦食其附和点头,而后笑着道:“吾尝闻大破方能后立,齐地诸田皆已迁至关中。秦有弟子下乡,或可解胶东之患。”

“看吧……”黑夫轻轻叹息,“田氏没了,还会有新的豪族出现。其实,还是得多派遣些能吏干吏。至于语言不通,我有上中下三计。”

“你又有计?!”

扶苏面露诧色。

黑夫又白了他眼。

作为主角,整点花活很奇怪吗?

“敢问君上,计将安出?”

“上计需二十年甚至更久,可却是一劳永逸的法子。赖陛下贤明,六国文字皆被废除,现在官方以小篆为主,民间则有隶书。据说程邈在岭南干的甚好,还教越人识字写字。既是如此,便将关中话定为国语。于各县乡学室强制推行,凡秦吏皆需考国语。不合格者,除名!”

“嘶……统一语言?!”

“君上要废除各地方言?”

“废除不至于,只是方便办公而已。”黑夫面露微笑,“吾始终认为,权力与责任并存。吏者,民之所悬命也。既然秦吏拥有黔首没有的权力,自当要有诸多限制。甚至,可在学室开课传授国语。”

黑夫说的国语并非是左丘明所编撰的书,说的通俗易懂些就是普通话。他记得后世有些附庸小国,便将汉语定为国语,只有王公大臣才有资格学习。会汉语就是身份的象征,是被贵族所垄断的。寻常老百姓可没机会学习汉语,只能说当地语言,而他们的语言又没有文字相匹配。

瞧,这就是商君书中的愚民。

扶苏此刻则觉得震耳发聩,呆呆的看着黑夫。也难怪皇帝会如此宠信黑夫,这俩的思想观念竟是高度重合……

也难怪黑夫说需要二十年,乃至更久的时间。在扶苏看来,这将会是个无比困难的工程,恐怕需要三代人的努力。而且推行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诸多阻力。

“那中计呢?”

“自秦军中抽调部分士卒,通过考核后便可为吏且至地方上任。此为军转吏,也能让增加秦卒的地位。”

“秦国本就是如此做的……”

扶苏在旁小声哔哔。

秦国官爵一体,杀敌立功得到爵位的秦卒,往往都能至地方担任乡吏。爵位越高,那么官职也就越高。当然,前提是能通过考核。只是说有爵位傍身,更容易被选中而已。

“子都莫急,且听我说完。”黑夫淡然一笑,“不仅是军转吏,包括很多派遣至地方上任的秦吏,都要学习当地的方言,起码做到能简单的交流。我就准备建立所语言学宫,传授比较特殊的语种。比如青徐、吴越、岭南、胡人、燕代、西南夷……”

“语言学宫?君上真敢想!”

郦食其对黑夫这天马行空的想法,也是感到无比惊叹,只能说黑夫的确是想常人所不敢想。

“若此计可行,便可多增派些秦吏。不再是郡县长吏,包括乡吏也可由秦人充任。再挑选地方豪族为属吏,便能逐步治理地方。”

“嗯,理想状态是这样。”

不论任何国家任何时候,必然是有着蛀虫的。纵然搞出剥皮萱草这种残酷的刑法,依旧无法杜绝贪官。黑夫只是尽自己所能,尽量采用温和的方式让秦国走向正轨。

“那下计呢?”

“哦,还没想好。”

“……”

“……”

“那黑子还说有上中下三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没办法,这么说顺口。”

黑夫是振振有词的狡辩着。

真以为他是万能的?

能想出俩法子就算的好了!

扶苏虽是又好气又好笑,却还是默默提笔将这些都记录下来。他足足写了好几万字,皆是黑夫沿路所提政策。好比增加医官下乡,为贫户看病开药。这些未必都会被采纳,却都是他认为比较好的国策。

在嬉闹声中,车驾是终于抵达至潍(wei)水。这条河算是胶东郡的分界线,看到潍水也就意味着抵达至胶东。黑夫这次相当于是作为特派大臣出使至胶东郡,所以需要当地的县吏乡吏出城相迎。

在三川郡其实就是逾矩了,李由作为郡守根本无需亲自出城相迎。黑夫爵位虽然高,可终究还是县令。即便兼任内史丞,也没这资格。

“昌邑诸吏,见过上吏!”

黑夫笑着拂袖挥手。

昌邑令也是熟人,他就是赵高之弟赵成。本来是泾阳官啬夫,负责管理粮仓。因为多年来勤勉认真从未出错,去年便被皇帝举为昌邑县令。主要还是狄县叛乱,导致原本的昌邑令被叛军所诛,所以就让赵成临时顶上。

这两年来赵高也是艰难的很,自从不再是胡亥老师后,恩宠也是在慢慢变淡。秦始皇安排他至禁苑,主要负责操练锐骑。赵高作为大内高手,车马技术无比娴熟,堪称咸阳老司机。论马上功夫,他还真没服过谁。所以就由他自卫尉军、中尉军和都尉军中挑选合适的锐士,加以操练。

因为进展神速的缘故,秦始皇也很赞赏。再加上昌邑令身亡,他就想着拉一把赵高宗亲。环视圈后,赵成也就映入眼帘。

粮食重要,海盐同样重要!

赵成管理粮仓这么多年从未出错,现在由他治理昌邑海盐,想必也不成问题。算起来,其实赵成也是刚上任没多久。

“诸公有礼。”

黑夫也是抬手回礼。

郦食其则取出诏书和官印符节。虽然说赵成认识黑夫,但这套流程是必不可少。经其核验后,便恭敬的双手奉还。

“本令今日至胶东,诸位也都知晓缘由。”黑夫看向群吏,缓缓道:“吾记得,昌邑海滨便有盐场。本令路上耽搁了些时间,便先去盐场看看。”

“这……”

赵成白皙的脸上露出几分诧异,现在已至正午时分,从这赶赴盐场起码还需要两个时辰。他先前也是黑夫的属吏,深知黑夫是出了名的怠惰。泾阳政务那可都是丢给萧何处理,而他自己则是日晒三竿才起。

怎的,今日这么上心?

“上吏不如先进食再去?”

“吾受皇命至胶东治海盐,岂能因为顿饭耽误时间?”黑夫望着赵成,训斥道:“莫非赵君升为县令,就变得怠惰了?正所谓以日治者王,以夜治者强,以宿治者削!”

“下吏不敢!”

赵成是连忙作揖回礼。

而他身后的县吏们则是都有些懵。

这和赵成说的不一样啊!

“启程!”

黑夫大手一挥,偷摸打了个饱嗝。他可不想再吃咸鱼了,所以在车上提前吃了不少零嘴。只不过这事不能让赵成知晓,他得保持高冷严肃的人设!

【第2更送到~】

喜欢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