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 > 第372章 盐命论,干脏活的忠犬

车队抵达至昌邑盐场时,已是傍晚时分。带着波力海苔的海风不断吹向黑夫,眺望远处便可瞧见深蓝色的大海。夕阳的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卷起金色海浪。呼啸声不绝于耳,提醒着黑夫已经抵达至海滨。

海滩上则如农田般阡陌纵横,还能瞧见头裹黑巾正在卖力劳作的盐工。成堆如雪的大颗粒海盐,就这么随意的堆放着。

郦食其则是负手而立,望着远处绝美的夕阳,感慨道:“相传于东海东岸,行登一万里,东复有碧海,广狭浩瀚,与东海等。碧海内地多林木,叶皆如桑,长者数千丈,大二千余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故名为扶桑。扶桑为神木,十日所浴,居水中。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皆载于乌。”

他所说的是记载于山海经中的传说,大概就是在遥远的海外生长着扶桑神树,上面栖息着可化为太阳的金乌。这则故事流传甚广,甚至还有尧使羿射日的版本。黑夫也都有所耳闻,皆是虞籍闲来无事与他讲述的。

黑夫则没心思与他探讨这些故事,而是专注于盐场。盐工有男有女,光着脚挑着木桶。皮肤因为风吹日晒的缘故,都是黑红色的。想在海边讨生活,细皮嫩肉的可不行。

前世今生算一起,黑夫还是头次来至海边。但好在平日里没少刷短视频,所以对海边生活也是有些了解。夏季烈日炎炎,若不注重防晒就会被晒伤晒脱皮,贝爷就曾用珊瑚分泌的黏液防晒。

提到海边,那自然还少不了赶海。黑夫也没少刷到过赶海博主,那一个个都快赶上去吃自助了。各种大货不断,像什么生蚝牡蛎、蛏子蚬子、鱿鱼章鱼、螃蟹海鳗……

在临淄时,黑夫就发现当地盛产咸鱼,价钱也是相当低廉。因为无法冷链运输,海边的渔民便就地以海盐腌制风干,然后再贩卖至内陆郡县。黑夫吃了好几天的咸鱼,也是真的吃够了。

乃公要吃鲍参翅肚!

要吃海鲜大餐!

“昌邑令。”

“下吏在。”

“就由你带本令看看。”

“少上造这边请。”

赵成抬手示意,在前带路,行于盐场朝着滩涂而去。他是边走边介绍,轻声道:“近些年海寇愈发猖獗,多次袭击盐场。海盐味虽苦,黔首却是必不可少。相较于池盐井盐或许差些,但胜在产量高价钱低。”

“真的低吗?”

黑夫冷笑反问。

齐桓公为了强国就想先搞钱,想到提高口钱征收税收,但都被管仲否定。面对齐桓公的质疑,管仲仅仅回了一句话:唯官山海为可也!

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走卒黎庶皆需食盐。只要小小的提高盐价,齐国就能赚的盆满钵满肥得流油。

昔日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泻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女功极技巧,通鱼盐之利。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而后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故桓公称霸中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鲜活的例子摆在面前,秦国岂有不效仿的道理?秦国以军功制为基本国策,就注定需要不断的开疆拓土,而打仗需要钱粮。海盐成本是低,但不代表秦国会降价出售。特别是这两年减产,没涨价就算秦国良心了。

一石百钱,概不还价!

赚的钱充至国库,用以支持秦国发动战争,开疆拓土。这么高的价钱,就导致催生了诸多的私盐,毕竟熬煮海盐实在是什么技术含量。同样的流程,私盐只需官盐三成乃至两成的价,试问有几人能不去买私盐的?

至于老实本分的穷苦黔首可就惨咯,他们本就靠着在地里刨食吃,能否吃上饱饭纯靠天意。本来日子就过得紧巴巴的,若是粮食再减产,连饭都吃不饱如何去买盐?

被逼的没了活路,就自己捣鼓家禽牲畜粪盐。还有的在粪坑猪圈旁边挖些泛白的泥土,再自己土法熬煮成硝盐。

黑夫还瞧见过种私盐,价钱低至石十钱。这种私盐据说是自西南夷走私来的,直接从开凿出的盐井里取出卤水,再泼洒至炭火上炙烤获取盐粒。这种私盐是又黑又苦,可大把的贫户趋之若鹜。

他在云梦时破获了这起私盐案,当时还被喜君视作典范表率。只是望着那些贫苦不堪的黔首,黑夫却不知自己做的是对是错。所以秦始皇让他前往胶东治盐,他是二话不说答应下来。他希望能用自己的学识,能让黔首活的稍微像个人……

这年头黔首显老,也有缺盐的缘故。很多年纪轻轻就已满头白发,且四肢无力骨质疏松,全身水肿。

……

赵成则是没太在意,他在泾阳时就已领教过黑夫的手段。故意抬高精盐的价钱,同时降低苦盐的价格。取豪富重利,以此让利于贫户黔首。

他走向前方,介绍道:“县君且看,这些都是以隶臣挖掘的沟渠。以焙干后的陶土加固过。当大潮来临时,便能将河水引至挖好的盐池内。”

黑夫循着沟渠,一路向前而行。借助落日余晖,便瞧见一池池的海水。衣着单薄的隶妾就以竹棍套上渔网,将些海草杂质捞出来。“成记得去年离开泾阳时,少上造曾叮嘱过成。”赵成面露微笑,轻声道:“故自成至昌邑后,便令人修盐池用以晒卤。”

“可若是下雨当如何?”

扶苏忍不住蹙眉询问。

他记得当时就问过这事,只是黑夫认为不太现实。还说海边天气反复无常,好不容易晒好,结果一场大雨便功亏一篑。

现在呢?

黑夫这家伙不地道啊!

说一套,做一套!

赵成则是微笑着摇头,帮黑夫解释道:“要解决此事并不难。君子且看,这盐池是经过特制的,池口两寸处留有缺口。若是遭逢大雨,则遣力士以木板封死。再效仿胡人,快速支起牛皮穹庐遮挡。纵然还会漏雨,却总比直接淋雨来的强。”

“原来如此!”

扶苏顿时恍然大悟。

也是注意到了盐池的小细节,特地用夯土在四周浇筑,恰好能把木板卡进去。其实就类似于是北方的地窖,或是南方的水井。为防止顽童落井,不用时也会用石头封盖。

“穹庐?”郦食其愣了下,不解道:“海滨若是刮起狂风,只怕会将牛吹上天!”

“……”

黑夫老脸一黑。

感觉郦食其是在说他吹牛!

赵成又是一笑,继续解释道:“说是穹庐,却不似胡人所做的那么高,大概有三尺高。地下深埋有竹竿,随时固定穹庐。且会以巨石覆压,纵然遇到狂风也不碍事。”

说直白点,就是个临时的遮雨棚。通过提前预留的竹竿固定,再加上巨石压着,除非遇到台风才可能会被吹跑。若是心疼牛皮价钱高,也能用油布。

“这些也都是黑子所想?”

“怎么,不像吗?”

“……”

扶苏也是苦笑。

“光靠晒就能得盐了?”

“自然不行。”赵成看向郦食其,继续道:“少上造教过成,海水远不及卤水咸,想靠风吹日晒得盐,需要花费的时间太久。故选半晒半煎的方法,便可减少柴薪。原本煮海得盐,一石海盐便需三百斤柴。经过晒制后,只需百五十斤甚至更少。”

他从去年开始,便已着手准备海盐。原本他的想法是借赵成的手,令海盐增产。只是没想到皇帝会让他亲至胶东,也正好再试试别的法子。

黑夫最初也抱有历史滤镜,对赵高兄弟没啥好感,甚至是带有些敌意。像他刚上任时,就让萧何去彻查赵成,结果比他还清廉……

后来靠人打听,渐渐的也知道些内幕。真要说起来,赵高比他还要励志,经历简直堪称传奇。他的父母都有罪,所以是在隐宫中出身。其母被刑戮,世世卑贱。但他并未自暴自弃,而是在隐宫向其父学习刀笔律令。

年幼时经常遭人欺凌,以至于他的性格都有些扭曲。转折点就在于秦王为扫清嫪毐时,即令国中曰:有生得毐,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

当时嫪毐有党羽恰好逃至隐宫,赵高以一敌三徒手击毙两人,擒获一人。恰好那时的秦王需要培养亲信,赵高便这么走进了视野中。再加上他擅长刀笔律令,很对秦始皇的胃口,就从中车府卫开始干起。

后来靠着才能和谄媚,总算是慢慢上位。至于他犯下的死罪,其实知道的人并不多。张苍倒是知晓却总是副讳莫如深的模样,只说这事和太后有关。也难怪秦始皇会事后破格赦免赵高,让其官复原职,还愈发受宠信。

对秦始皇而言,赵高就是条忠心耿耿的走犬。或许品行不好还喜欢咬人,可是只要对主人忠心,还能在幕后干点脏活累活,如此也就足够了。

用其才,不用其人!

这也是黑夫推举赵成的原因。

胶东可不是啥好地方,秦吏出门都得捂着脑袋,保不齐就被游侠儿袭击。赵成是中车府卫出身,武艺自然不用说。帮黑夫干点脏活,最后功劳还是黑夫的。而他则能捞点汤喝,也是互惠互利。

“赵成啊…”

“下吏在。”

“你这盐场搞得挺好。”

“多谢少上造赞赏!”

“不过,如此可还不够。”黑夫轻轻摇头,话锋一转冷声质问道:“我听说,昌邑盐场其实并不大,胶东主要的海盐产地是在夜邑、即墨等地。汝虽是昌邑令,却要记得大公无私为国效力。本君教你此法,可为何没告知他们?”

“成……成……”

赵成支支吾吾的连忙作揖认错。

一时之间,可谓是汗如雨下。

实际上,这也是人之常情,谁也没想到黑夫会被派至胶东负责海盐。赵成肯定是有着自己的私心,想着先顾好昌邑再说。只要他业绩出色,哪怕是跟着喝点汤,以后加官进爵都是妥妥的。

可若告知夜邑即墨,还轮得到他?

【第2更送到~关于赵高的事迹基于史记,再加虚构而成,无需当真。】

喜欢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