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 > 第375章 团结可团结的,胶东豪族

一封封文书,自昌邑快速发往胶东各县。黑夫的到来,顿时掀起场轩然大波。各县乡都是如临大敌,生怕被查出有何问题。黑夫官职是不高,可他爵位高啊!

皇帝诏令,让他亲至胶东治理海盐。也就是说,只要和海盐有关他都可以插手。这给了黑夫极大的权力,包括直接任免当地秦吏。特别是那些盐官,全都是瑟瑟发抖。毕竟他们很多人可都不太干净,没少与匪寇勾结捯饬私盐。

而且黑夫本就受皇帝恩宠,他若撰写奏书上呈,连郡守都得怕。毕竟海盐减产,自上至下本就有罪。

别忘了,还有扶苏呢!

刚结束巡狩,这回又来了!

好消息是黑夫已经改良制定了淋卤法,足以令海盐产量倍增。方法简单实用,昌邑已经开始铺设,等他们来后便能亲眼见证。所以不光是郡县长吏,还有盐官豪强都想来学习。

于是乎,诸多车驾自各地而来。

黑夫位于昌邑盐场,帮着改进制盐。按他的要求,首先得挖出蓄水池用以存储海水方便使用。原本的盐池也需要加宽加深,用以晒卤。在盐池上方挖一条略微倾斜的沟渠,这是为了方便淋卤。

沟渠每隔丈许,便以竹篾夹着盐土横于其中。隶臣挑来海水后,直接从沟渠上方倒下。沟渠因为是倾斜的,海水会顺势往下流淌。冲刷盐土就会变得更咸,最后流淌至盐池内。至于大颗粒的砂石则会被竹篾挡住,免得混入盐池。

经过数日筹备后,总算是初见成效。郦食其用水瓢舀起半勺卤水,轻轻尝了口,顿时被咸的不住摇头。他看向头戴竹笠的黑夫,笑着道:“君上,这卤水可比晒的要快多了。想不到这淋卤法竟有此功效,能速成卤水。若是天公作美,想必再有两天便可煎煮。”

“嗯。”

黑夫淡定点头。

据他所知,后世有段时间是完全摒弃了煎煮,纯靠风吹日晒就能得盐。主要是将盐池建的又浅又宽增加面积,只需经过短时间的暴晒,便可在池底得到海盐,就类似于是在礁石处也会得到天然晒制的海盐。

“这几日,我让你查的如何了?”

“基本都已查明。”

郦食其正色起身,继续道:“数百年前,胶东本为莱国疆土。齐大夫崔杼见棠公之妻棠姜貌美,欲娶其为妻。因崔杼与之同姓,通婚有忌,但崔杼仍然强娶。后齐庄公与棠姜私通,被崔杼发现,崔杼怒弑其君。后崔杼又被庆封所灭,棠姜自杀。棠邑除,其地并于齐。莱民迁至郳邑,后被齐吞并分其地,莱亡。”

胶东本来并非是齐国疆土,而是属于莱国的。后来因为崔杼弑其君,成为了导火索。只能说绿人者,人恒绿之。崔杼强娶棠姜,结果齐庄公又与棠姜私通。崔杼怒而杀之,太史则秉笔直书一字不改。

“说起莱国,便要提及晏氏。齐庄公能灭莱,晏氏功不可没。故封于夷维,也就是现在的高密。自从田氏篡齐后,如晏氏、国氏、高氏、吕氏等姜姓豪族,皆被迁至胶东。”

郦食其是缓缓述说,黑夫则听得很认真。他始终认为如果想治理某个地方,就得先从当地的人文历史去着手。从这就能听的出来,其实这些年姜姓豪族很不好过。他们被田氏所打压,只能至胶东开荒。

晏氏最出名的莫过于晏婴,他昔日就曾预言过,说姜齐很可能会被陈田所取代。还说陈田虽无大德,却有施于民。豆区釜钟之数,其取之公也簿,其施之民也厚。公厚敛焉,而田氏厚施焉,民必归之。

事实证明,他说对了。

“自齐田被迁至关中后,胶东盐场便被县寺完全接手。”黑夫望着扶苏,缓缓道:“然而当地缺少秦吏,且语言不通难以管理,所以还是得任用当地豪族。齐田已沦为历史,吾等恰好可扶持晏氏、国氏等族。他们本就与齐田有世仇,只能在胶东苦心经营。若能得他们支持,可以更便于治理。”

“原来如此。”扶苏恍然大悟,笑着道:“难怪黑子特地让高密等地的公卿豪族来昌邑,想必是早就有了打算。”

“嘿嘿。”

黑夫只是笑而不语。

他在临淄时,其实就已在准备。为此他是翻阅了诸多文书簿册,对胶东也算是有了初步了解。抵达至昌邑后,赵成等官吏带着他到处视察,也算是由点及面大概了解清楚。

说白点就是团结可团结的力量,姜姓豪族被打压这么多年也该崛起了。特别是田氏都被迁走,留下的田产都需要有人接手。黑夫是思来想去,觉得可利用田氏与姜姓的矛盾,借此先在胶东站稳脚跟再说。

像这些郁郁不得志的姜姓豪族,只要施以恩惠,便可让他们弃暗投明。秦国讨伐田齐,等同给他们姜姓报仇了。田齐篡位后,他们渐渐的被放逐,不受重用。而秦国可以给他们展现能力的机会,黑夫甚至能出面保举他们族中子弟为吏。

“禀少上造。”

“何事?”

“各县长吏豪族已至亭舍。”“前面带路。”

黑夫摘下竹笠,拂袖而行。这段时间陆续都有官吏抵达,只是他并未正式接见,只是让他们得空可来盐场看看。对照抄录好的制盐图书,自己先去琢磨。

亭舍前已是停满了车驾,其中不乏千石大吏乘坐的双驾马车。黑夫神情从容,带着郦食其扶苏等人径直而入。他刚进门,已经分坐好的官吏豪族皆是起身作揖。

“吾等见过少上造!”

“不必多礼,坐。”黑夫位居上座,示意他们坐下后,笑着道:“某蒙上恩惠,虽侥幸爵至少上造,然不过是泾阳县令,诸位长吏有不少还是我的前辈。不知胶东郡守何在?”

“胶东郡守勇,见过少上造。”

“郡君不必多礼。”黑夫这回是起身回礼,笑着道:“吾在泾阳时,经常听武成侯提及郡君。郡君为三子,自幼神力。曾与军中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因参与伐齐有功拜为左长史,去年调至胶东担任郡守。武成侯说你是诸子中最为孝顺的,这些年在外奔波很是不易。”

“勇,受之有愧。”

王勇双眼都有些泛红。

他作为三子,论政治权谋比不过备受重用的大兄王戊,论兵法韬略则是不如仲兄王贲。好在这些年还算是勤勉,所以被升任为胶东郡守,负责治理齐田叛乱后留下的烂摊子。

因为是临危受命的缘故,他几乎没多少准备。这段时间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恢复民生上,主要是狠抓海盐海寇这事,同时还得缉拿藏匿在民间的齐田匪寇。前段时间还得负责春耕,忙的是焦头烂额。他做的事虽然多,可每件事都是不尽人意。

像黑夫抵达昌邑的消息,他早早就已知晓,只是他实在无暇接待。这回赶至昌邑,也是因为黑夫能令海盐增产。他上任胶东郡守前,皇帝可是下了死命令。两年内,他要看到胶东恢复往昔。不仅是海盐,还包括当地的民生。

本来王勇都已想好,等今年干完就准备负荆请罪去。而黑夫的到来,则令事情有了转机。刚到昌邑,便将海盐产量这事给解决。

“郡君可莫要自谦。”黑夫起身郑重作揖,认真道:“吾听说,郡君自上任来可谓是殚精竭虑。足迹遍布昌邑、高密、夜邑、即墨等盐场,还亲自操练舟师以备海寇。又彻查当地爰书,审理冤假错案,援引为吏之道肃清当地吏治。黑夫,深感钦佩!”

“少上造谬赞。”王勇却是苦笑着回礼,叹息道:“勇忝为郡守,却是无暇治理当地。以至于令上担忧,遣少上造协助胶东治理海盐,勇实在是愧不敢当!”

其余郡县长吏也是纷纷起身致歉,一个个点头哈腰的生怕受黑夫责罚。看似认错,实际上却是变相的甩锅。强调面对的各种困难,可对自己的无能是只字不提。

黑夫也没过多追究,毕竟胶东的确很棘手。特别是发生齐田叛乱后,他们都被迁至关中,导致各行各业都是百废待兴。再加上语言不通,治理起来更为困难。

“诸位也不必介怀。”黑夫环视左右,淡淡道:“齐田叛乱,非诸君之过。此事已经过去,不必再耿耿于怀,更无需以此为自己开脱。诸君皆是秦吏,当要展望未来。只要尽心尽力,想必上也不会苛责。”

“咳咳咳……”

这些千石长吏皆是面露尴尬,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别看他们年长,可他们这些说辞黑夫早就听腻了,一点创新精神都没有。在云梦时,黑夫可没少找理由。

黑夫笑了笑,继续道:“本令记得,高密有晏氏和国氏,不知今日可来了?”

“高密晏清,见过少上造。”

“高密国石,见过少上造。”

“免礼。”

黑夫面露微笑,打量着面前的老者。能否把胶东管好,就看今日这场鸿门宴了!

【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了,这两天事情也是比较多,所以希望大家多多见谅。】

喜欢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