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 > 第566章 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偏爱

章台宫。

秦始皇看着王贲在沙盘演示。

群臣的脸色都很古怪,也就是说韩信公然违抗军令,先把大月氏给收拾了。关键是,偏偏又打赢了!

生擒大月氏王!

双靡、贵霜翕侯皆被生擒。

迫使大月氏西迁,俘虏以万计。虽然韩信这边同样是损失不小,但胜在其核心三万主力损失不大。死的都是沿路的胡戎俘虏,这些人就和耗材没什么区别,他们死了反倒是省去诸多隐患。

所以,这算什么?

是斩首立功?

还是公然违抗军令?

对统治者而言,将士能征善战肯定是好事,可要是不听话那就难办了。为将者,当以君令为先。国君剑指何处,将者便得前往何处。若是不听话,难保不会伤了自己。

想想昔日的李牧,他的战术韬略是毋庸置疑的。可他却屡屡被赵王猜忌,特别是在秦国的反间计下,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然李牧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赵国计,为大王计,牧断不会交出兵权!

最后的结果也都知道……

这类锋芒毕露的武将,注定是不会讨喜的。反而是像王翦这样的,更会受皇帝宠爱。

“禀上,臣以为韩信虽立下大功,却也铸成大错。”李斯踱步而出,抬手道:“韩信贪功冒进,公然违抗军令。此次奇袭大月氏虽有斩获,却太过冒险。若是因此延误战机,极有可能令北伐大计功亏一篑!秦法使民有功而受赏,有罪而伏诛。韩信有功不假,却也有过。故臣以为可小惩大诫削其爵位一级,以正秦法!”

所言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李斯并非是在针对韩信,而是为公考虑。功过赏罚乃是秦法根基,不能因为韩信打了胜仗就不去惩罚。长此以往,今后恐怕会有更多的人效仿。昔日屠睢贪功冒进的代价,可是历历在目。所以绝不能助长这类歪风,必须加以遏制!

“丞相言过了。”冯毋择缓缓走出,手握玉圭道:“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韩信长途奔袭两千里,远在焉支山西海之地。然战机稍纵即逝,韩信作为裨将受蒙恬将令,有权自行决断。只要不影响大局,但凡立功皆当受赏。否则追随他征战塞外的将士们,又当如何想?故臣以为,韩信用兵素来是天马行空,以用奇兵以少胜多而闻名。此次他灭大月氏,为秦省下一年苦战,当进爵以正军功!”

冯毋择本身就是武将出身,这些年来南征北战受封为伦侯武信侯。他在军中的地位仅次于王氏,也曾是响当当的猛将。他更能理解为将者面对机会的渴望与矛盾,一来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战机溜走,二来又要考虑军令。

韩信作为裨将,他既然敢用兵那肯定是仔细衡量过敌我实力。谁有把握能吃下大月氏,并且不耽误漠北决战,所以才会用兵。

作为统帅就得随机应变,绝不能太过死板。特别是面对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得果断决定。事实证明,韩信的确是有大将风范。敢打能打,能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作为统帅,毫无疑问是合格的!

“通武侯以为如何?”

王贲放下手中的木棍,抬手道:“草原战况如何,上已明了。贲记得,蒙恬曾向韩信许诺,只要他能扫清河南地并且及时奇袭单于庭,期间旁枝末节盖不追究。既是如此,那韩信就并非违抗军令而是唯上是从。他遵上将军令,横扫胡戎诸部。大破月氏主力,而后长途奔袭闪击大月氏王庭,生擒戎王。且并未延误战机,何来的过错一说?”

王贲自然是更偏袒韩信些的。他本身就是武将,且韩信与王翦交好,二人是亦师亦友。他与韩信也有些交情,很喜欢这年轻气盛的小将。就这回韩信所为,让王贲都大开眼界。

硬生生的让北伐提前一年结束,长途奔袭千余里发动闪击,让大月氏毫无防备。这等战略魄力,着实少见。关键是想到放走部分主力,沿着大月氏主力的马蹄印在后面紧追不舍。稍有不慎,韩信这几万人都得死在草原……

“通武侯所言未免太过偏袒。”廷尉站起身来,驳斥道:“韩信立功不假,可他险些铸成大错也不假。昔日上将军归咸阳时,诸公就都已商定好战略方向,上也都予以认可。将要分三年时间,先后平定匈奴、大月氏和东胡。可韩信却公然违抗军令,冒险进攻大月氏,这能是唯上是从?”

“荒谬至极!”

“韩信功过相抵,当削爵惩戒!”

“韩信大破月氏,当加官进爵!”

朝臣们争的是面红耳赤,互不退让。这不仅仅是韩信一人的事,还包括他麾下士卒。如果说韩信有过,那麾下将士自然也没资格领功受赏。所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绝非小事。

秦始皇眉头微蹙。

只觉得他们相当吵闹。“够了!”

“陛下息怒!”

“韩信年少,首次出兵便能立下大功。丞相廷尉所言,皆有其道理。然韩信年轻气盛,以雷霆之势诛灭大月氏。现如今已扫清河西走廊,打通前往西域邦国的道路。纵然有些冲动,却是扬我大国邦威,打出了秦军的士气!秦国赏罚分明,若他能及时奇袭单于庭,未曾延误战机,朕便为他加官进爵。如若不然,朕再治他的罪!”

“陛下英明!”

王贲长拜作揖。

暂不处理也没毛病。

韩信还得继续为秦征战,就算给他奖赏也收不到。倒不如看看他能否及时驰援,若能办到再给奖赏也不迟。

“太史令,为朕草诏!”

“臣在。”

“诏令蒙恬,自收到诏书起发起决战。以最快速度平定北假、漠北之地,将秦国王旗插在狼居胥山,刻石颂功以彰国威!”

“唯!”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

每年秋季胡人皆会趁着边郡农收而南下,而今年便攻守易型了。他们趁着秋季与胡人决战,便可让胡人难以囤积过冬的粮食,牲畜因为狼狈逃窜奔袭而无法养膘。就算他们能侥幸逃出秦军的追击,恐怕也难熬过漠北寒冬。

打仗打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要将一切可利用的都利用起来。毕竟动辄几十万人的死活,可不是脑袋一热就乌泱泱的跑去送死。

秦始皇看向沙盘。

脸上却扬起抹笑容。

他是由衷的感到开心。

韩信,没有让他失望!

甚至超出了他的预料!

刚与大月氏八万锐骑决战,并且将其击溃。然后就带着锐骑长途奔袭上千里,直接将大月氏王庭给打了下来。为秦国省下一年的人力物力,这等魄力举国上下怕是都找不到第二个!

关键韩信就和开了挂似的,他总能在关键时刻出现在关键地点。凭借乌倮绘制的地图,就能精准辨明方位。

【韩信,你就是朕的眼睛!】

【你要代朕,看的更远更远!】

……

……

廷议结束。

王贲缓步而行,冯毋择则是走在他身旁感慨道:“看来,真是不服老不行咯。冯葵昔日与我说什么长江后浪推前浪,老夫还不屑一顾。本以为秦国出了个黑夫,就已是相当难得。却没想到又出了个韩信,比南宁侯年轻时还要出色。首次大规模用兵,便能取得如此战绩。再给他十年,老夫都不敢想……”

“还需要十年?”

王贲却是轻笑,摇头道:“武信侯看来还是不够了解陛下。陛下为人急切,素来喜欢能速战速决的年轻小将。韩信比昔日李信还强,堪称是用兵如神。以他的才能,明年必能灭了东胡。到那时,继续对箕子朝鲜用兵都有可能。以韩信才能,恐怕不到三十岁就能封侯……”

秦国的确是论功行赏,以军功制立足。但大部分都是民爵,才有详细的划分。至于侯爵,那都是看国君的心意。比如王翦,那都是灭楚后才得以封侯。再看看嫪毐,没有任何军功傍身都能封为长信侯。

但对偏爱的将领,秦始皇也不会吝啬。李信伐楚失利,但最后都能封为伦侯。南征结束后就正式封为彻侯,侯名南宁。

真要论军功,如何比得上王翦?

但这就是皇帝的权力,说谁有功谁就有功。只要韩信后面顺利,成为彻侯是早晚的事。

“那蒙恬将军呢?”

“起码是伦侯。”

王贲神色从容。

自从他们这批老将退下来后,秦国迫切的需要一批能扛大梁的武将。蒙恬也算是能征善战,况且北方边郡需要位老将镇守,所以封为伦侯是板上钉钉的。

“老咯……”

冯毋择轻轻咳嗽,而后笑着道:“还好,老夫子嗣还算都有些能耐。特别是那不孝子冯葵,现在可是神医韩终的亲传弟子。此次奔赴胶东,也许还能带回来些惊喜。”

“但愿不是惊吓吧?”

王贲在旁轻飘飘的吐槽。

【第2更送到~】

喜欢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