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 > 第691章 公子将闾,朝堂大换血

章台宫内。

公子将闾坐在前面,他常年在闽中郡,所以晒黑了不少。只是显得更为刚毅勇武,相较昔日离开咸阳,变得更为成熟稳重,脸上还有道浅浅的疤痕。

将闾是最早执行戍边的公子,他不擅长权谋,但胜在自幼勇武。每回秋狩,皇帝都会带上诸公子随行,而将闾永远是最出色的。他在宫中效仿胡服骑射,最擅长骑射。每回秋狩,便是他大显身手的时机。

这两年他作为闽中郡尉,将当地发展的也很好。民生政事这块不归他管,都是交由郡守涉间负责。他主要是缉拿叛党,掌管治安。当李信需要时,还得派人驰援。

别看秦国平定岭南已有三年,可实际上就没安稳过。各种刺杀不绝,将闾作为公子更是高居必杀名单的榜首。动辄便会吹箭暗杀,稍有大意便得丧命。他脸上这道疤痕,便是这么来的。

那箭上还有剧毒,得亏是当地医师也都有经验了,侥幸将他救下。这类事将闾遇到过很多次,男女老少都有。甚至还有年仅十岁的闽人,挥舞着木剑刺杀他。

他在闽中协助练兵,筑造城池开辟道路,每日都是忙的不亦乐乎。还有闽中那成片成片的甘柘林,现在已经成了标志性景点。很多犯错的越人,都得种甘蔗。

算上迁徙至闽中的秦人,目前闽中人口已经超过了五万。这里面秦越都有,将闾经常会深入民间,推行和辑百越之策,鼓励秦越通婚。若是越人君长娶秦女,还能得到些赏赐。相应的,对秦人而言也是如此。

他还大胆任用越人为秦吏,鼓励他们为秦效力。虽说有越人趁此反秦,但胜在大部分的越人愿意归心。

秦国占领岭南后,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文明。各种农器让他们得以深耕细作,再加上岭南本就水土肥沃,令亩产能超过三石。秦国为了让更多的人迁去岭南,还免去当地的农赋。靠着政策扶持,当地家家户户都有余粮,日子甚至要比在中原还好过。

随着秦国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岭南现在发展的相当迅猛。什么都好,就是容易出现洪涝。

至于道路崎岖,通行不便?

别想了,对很多老百姓而言恐怕一辈子都到不了县城。不论是在岭南还是在秦国,其实都一样。毕竟想要出村,还得去找亭长开设验传。

最主要是,部分人都是拖家带口的迁至岭南,在陌生的地方互相之间都认识,这就让他们更愿意留在岭南。

将闾这回是奉诏归咸阳述职,在路上还在想究竟怎么回事。回到咸阳后,他就都知道了。宗正公孙成已是油尽灯枯,现在就悬着口气。秦国宗室的事已经移交给子婴负责,奉常这职位就有了空缺。所以,皇帝是有意要提拔他为奉常。

他作为闽中郡尉,这两年干的是相当出色,在当地颇有威名。很多郡县长吏也都听他这公子的,和他关系更是好的没话说。而这种事可是皇帝的忌惮,各郡县长吏往往都会在干满一定的期限后,就被随机派往别郡任职。

将闾自然也不例外!

别忘记了,他可是秦国公子。他的身份摆在这,他可能没什么想法,可他手底下的郡县长吏呢?

朝臣们各自入座,看着扶苏坐在台下,将闾也是相当钦佩。他和扶苏的关系也还算尚可,两人还曾把酒言欢。包括他昔日娶妻,也是扶苏这位大兄充作摈者。数年未见,现在的扶苏终于是如愿以偿的成为太子嗣君!

将闾曾几何时也想过争一争,毕竟他也还算是受皇帝宠爱。他和王氏、蒙氏关系也不差,真要想争也是有机会的。可他能认清自己,知道嗣君二字有多沉重。所以当扶苏提出公子戍边时,也是他主动站出来。

将闾又看向坐在前面的黑夫,看的出来比先前又黑了些。倒不是肤色,而是面相。可以说扶苏能够上位,全都是靠着黑夫相助。这回更是研制出火器,若是再给岭南装备上些,那就再无危险。

黑夫则是环顾左右,发现公孙成并不在。他看过火器演示后,已是心满意足。公孙成现在走路都得靠人搀扶,这些珍馐他也吃不进去,回去后还得继续躺着。他特地问过蒙毅,说是就这几天的事了……

而秦始皇则是端起酒樽,从容道:“太师和子瓠为秦研制出火器,诸公也都已看见。此物可谓神器,未来装备于秦军,足以荡平一切敌。子瓠有功于秦,当进爵至少上造!”

“臣,拜谢陛下!”

张苍坦然走出。

他现在对爵位并无多少兴趣,每日吃住都在学宫,根本感觉不到爵位。用他的话说,学宫可都是高爵。还有王翦这位彻侯坐镇,谁的爵位能比他高?

在学宫并无爵位高低之分,不论是彻侯还是无爵公士都一样,有的只是长幼师徒。张苍过的都快赶上神仙了,每日都是吃喝不愁。花钱也是大手大脚的,只要没钱就找黑夫批条子。不过既然是皇帝封赏,那张苍自然也都受着。

“至于太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火器几乎都是子瓠独自研究的。”黑夫走上前来,抬手道:“臣已忝为驷车庶长,此次未立寸功,实在是不当封赏。”

群臣见状皆是点头。

秦始皇也是一笑,拂袖道:“朕都知道,朕本打算是给你些金玉作为封赏。既然太师不屑的话,那朕就……”

“别啊!若是金玉,臣还是要的!”黑夫是连忙作揖,顺势道:“臣,拜谢陛下封赏!”

“哈哈哈!”

“诸卿,共饮此樽!”

“谢陛下!”

群臣同时举起酒樽。

秦始皇放下酒樽,脸上的笑容则是缓缓消失。他看向公孙成的空位,叹息道:“诸公想必也都已听说,昌武侯年事已高,已至大限之期。宗正位列九卿,掌皇族亲属及登记宗室谱牒。这些年皆是子婴担任少宗伯,辅佐处理政事,就由子婴继任为宗正!”

“臣,遵制!”

子婴缓步走出,抬手应下。

群臣同时起身恭贺。

“见过宗正!”

“诸公有礼。”

子婴本就胖,平时也都是笑眯眯的与人为善。在咸阳城都是出了名的老好人,朝堂廷臣和他关系也都甚好。甭管是什么派系,都会想办法拉拢他。而子婴则是素来不管这些事,只管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由他继任为宗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至于奉常……”秦始皇顿了顿看向将闾,缓缓道:“公子将闾自任闽中郡尉起,屡立大功。为人敦厚孝顺,恪守礼法。便由他接任奉常,而闽中郡尉则由公子麟角继续担任。”

“臣遵制!”

将闾站起身来,无比从容。

“见过奉常!”

“诸公有礼。”将闾面露微笑,抬手回礼道:“吾初为九卿奉常,若是有何做的不对的,还望诸公多多担待。”

“奉常客气了。”

扶苏则是静静的看着,想到黑夫曾与他说的大鱼落万物生。公孙成已是日落西山,大限将至。他的位置空出来后,自然是会令朝堂局面改变。

将闾和扶苏关系还算尚可,他现在担任奉常,以后也能成为扶苏上位的左膀右臂。这其实都是诸侯国的传统了,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历代秦王都离不开宗室相助,这些子弟不乏出将入相的国之栋梁,而他们也将会是国君制衡外臣的利器。

至于公子麟角,他今年恰好顺利出师。他主修的是法家和道家,在学宫表现是极其出众,也是深得不少先生的赞赏。既然把将闾召回咸阳,正好可以把麟角派过去历练。若是他表现出众,以后还可派遣至象郡或是西南夷。

西南夷就只剩下滇国,韩信带着火器前往滇国,很快就能平定。到那时偌大的牂牁郡可需要不少人……

秦始皇有时候也挺懊恼,他在历代秦王绝对算是高产的了,光公子就有十余位。可奈何现在家产太大,就是想要派遣公子戍边都难有人选。

扶苏是太子嗣君,不能动。公子高已至岭南戍边,而将闾则是继任为奉常。至于其他公子则是还在学习,想派他们戍边都难。唯独还算成器的也就剩胡亥了,只是还要他今后能领兵出海远征。目前虽然封为东海君,却还未担任实职。

看着他们各自封赏,黑夫则是神色如常。他去淮阴前就曾问过扶苏,毕竟是当初提到了改革为六部,只是目前还没下文。莫非是皇帝不愿意放权,或者说对改革这事不感兴趣?

经扶苏解释后,他才明白。目前朝野还未稳定,再加上得处理战事,所以便将此事暂时搁置。改革朝政也是需要时机的,绝不能操之过急。等提拔批人手后,再出面改革也不迟。

吃饱喝足后,群臣便都各自告退。而秦始皇则是带着扶苏等公子,连带着黑夫这位便宜太师,共同前往宗正府。公孙成作为四朝老臣,总该去送他最后一程。

【第1更送到~】

喜欢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