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 > 第693章 赐酒,恭送昌武侯

公孙成勉强坐起身来。

在侍女伺候下,换上绛服冠带,将代表着九卿的银印青绶置于案旁。他是武将出身,经历大小战事近百起。既是大限将至,也当有武将的死法。不求马革裹尸,那也得体面的离世。

不仅如此,还恳请皇帝赐酒。想着在离世前,再尝尝秦地醇酒。只是这事若传出去,怕不是又要传出些谣言。说什么公孙成是太子的阻碍,所以皇帝便赐了毒酒。分析的煞有介事,实则是罔顾现实。

公孙成从来不是皇帝的阻碍,这些年始终坚定的站在皇帝这头。就算他昔日曾想过推公子高为嗣君,可也只是想想而已。还未付诸任何行动,公子高就被发配岭南。当意识到公子高太过重感情后,公孙成也就及时止损。

公孙成勉强正坐,秦始皇是亲自为他倒酒。偌大的寝室,就只有他们君臣二人。这最后一程,秦始皇准备亲自送他。

“快有十年了……”公孙成放下酒樽,轻声呢喃道:“灭齐前,臣曾提齐王为东帝而昭王为西帝。然上曰:名者,实之宾也。待天下大定,方更名号。空有帝号却无其能,便如小儿抱金行于闹市。周天子视若至宝的九鼎,终究归秦。纵然秦失雍州鼎,天下可有问鼎者?”

九鼎虽历经三代,被视作传国至宝。然而九鼎并不能稳坐社稷,当夏商周失其能,自然有人能问鼎天下!

这场名实之辩,公孙成记忆犹新。在他看来,公子政虽在邯郸长大,却是最似历代秦王。所言不仅彰显其鲲鹏之志,更是有着远超常人的心性。不会因眼前的胜利而骄狂,而是按照既定计划,一步步向着最顶端走去。

高高在上,高不可攀!

“现在,朕做到了。”

“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安乐。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老臣泉下无愧见历代先君。”公孙成老眼泛红,抬手道:“待老臣走后,不知上有何计划?”

看他思路如此清晰,好似是完全好转,秦始皇却依旧没有任何笑容。他知道,这就是黑夫口中所谓的回光返照。韩终说的没错,公孙成现在已是油尽灯枯,也就这两个时辰的事。能如此体面的离世,对这位戎马半生的昌武侯而言,反倒是桩好事。

“火器的威力,大宗伯都已看见。待平定西南夷后,便可凭牂牁江与岭南连为一线。朕欲以胡亥为水师,大力发展舟师商船。巴蜀、牂牁、岭南,都将为秦国南方粮仓。凭南方鱼盐之利,秦国便能以舟师远征海外。”

“朕听将闾所提,闽中海外有岱员之地。此岛地大物博,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为山夷所居。此夷各号为王,分划土地,人民各自别异。人皆髡头,穿耳,女人不穿耳。土地饶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此地当为秦土,可为秦远征海外做港口。”

秦始皇所说便是瀛洲、夷洲,也就是后世郑成功收复的宝岛。在闽中地区一直有着传言,说是出海打渔的越人若是遭遇风浪,只要虔心祈求始祖公庇护,或许就能被吹至岱员。

这事是真是假,目前还未有人能肯定。但看黑夫所献九州图,其实是有这么块地方的。黑夫就在此画了个圈,还说秦国未来若想远征海外,其实能将此地当做中转港口。

“还有便是獩陌地区和箕子朝鲜。”秦始皇将台案比作地图,缓缓道:“昔日田氏于狄县叛乱,被辛胜将军平定后,不少人都逃向海外。上回伏波将军还曾在海外与他们交手,还缴获到些财宝。目前彭越英布已经跟着卫满,共同前往箕子朝鲜。待他们开拓好,那也将会是秦国的!”

“那要如何出兵?”

“坚船利炮!”秦始皇面露杀意,冷冷道:“胶东舟师操练数年,已有数万之众。待火炮上船,区区东夷也必将臣服于秦。”

“咳咳……好,好,好!”公孙成捂着胸口,嘴角已有鲜血溢出。他望着秦始皇,颤抖着抬手道:“臣恐不能再陪上左右,惟愿上能实现夙愿。令目之所及,皆为秦土。日月所照,莫不宾服!”

他眸中的光芒渐渐散去。

正坐于前,纹丝不动。

秦始皇抬起手感受了鼻息,轻轻长叹。端起酒樽一饮而尽,朝着公孙成长拜作揖。公孙成曾教导过他,国君需绝私情壮公门。作为国君,无时无刻都要为国家利益着想,不能掺杂任何的私人喜好情感。就算是再怎么厌恶一人,只要他于国有用且并未触犯律法,那此人便可用。

可就算是他再宠信的廷臣武将,只要对国不利,那就得诛之。只要没有利用价值,便无需再关注。因为他是国君,掌握天下权柄。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黎庶。是谓雷霆雨露,皆为君恩。

所以国民的生死,不能左右国君的情感。对国君而言死个人,就该和死了只蝼蚁相同。如果因为感情而左右了国君的决策,那便是不合格的。就算是赵武灵王一代雄主,最后同样因私情而引发沙丘叛乱,最终被活活饿死。赵章为原配韩夫人长子,被确立为太子。但赵武灵王偏偏宠幸吴娃,于是改立吴娃之子赵何为太子。

这些也就罢了,可赵武灵王见赵章失位,而且侍奉弟弟,于心不忍,便想将赵国一分为二,由二子各自为王……

赵武灵王会被饿死,以至于子嗣内斗,可以说是都他咎由自取。作为国君,却被私人感情左右,落个饿死的下场也属正常。不论立谁为太子,都该足够的果决。想要政权平稳过渡,那就要潜在的威胁悉数剔除。就算曾是他的助力,但只要现在是阻碍,那就绝不能留情!

……

这些事,秦始皇永不会忘。

他不会忘公孙成每日早起,来至寝宫叫他早起。风雨无阻,从未耽搁过一日。对他的一切决定,全都是无条件支持。在他身份遭受质疑时,也是公孙成代表宗室坚定的站在他这。

嫪毐叛乱,是公孙成亲自率领宗室、家将,拼死救下尚且年幼的扶苏。再后来因为逐客这事与皇帝有了冲突,毕竟他作为大宗伯必须得争取宗室的权益。可当他见识到郑国的能耐后,他是最早出面支持的。

公孙成的才能或许不及李斯、冯去疾,但他的大局观却是丝毫不逊色。纵观皇帝一朝,公孙成每次站队都从未出错。他能坐稳宗正的位置,就是靠其决断。

“你,永远是朕的大宗伯!”

“大宗伯,走好!”

秦始皇长拜叩首,坚定起身。

公孙成临终所言,他不会忘记。他会坚定不移的继续向前而行,带领秦国开创真正的盛世。他不仅要实现历代先君的夙愿,更要超越他们!

他推开房门。

看着一双双注视着他的眼神。

“昌武侯,薨……”

“父亲!”

“大父!”

“大宗伯!”

“……”

悲恸声此起彼伏。

秦始皇则是淡定看向子婴,缓缓道:“宗正,为朕草诏。”

“唯。”

“三十五年,昌武侯成薨。子启袭其伦侯爵位,任宗正丞。”秦始皇拂袖轻挥,继续道:“昌武侯成入太庙,享宗室香火。”

“臣等遵制!”

黑夫同样是在人群中。

公孙成一死,朝堂格局又迎来变化。而朝堂还有诸多老臣,他们恐怕也都命不久矣。比如赵亥和叶腾,他们俩估计也扛不住了。毕竟年纪摆在这,加上积劳成疾也没办法。

虽然说韩终医术精湛,却也终究是无力回天。他能做的就是尽量去改善,为他们延续寿命。或者是让他们走的能轻松些,不必这么痛苦。

看看王翦多自在,早早就告老归乡。创办学宫后,他就担任教习。每日吃饱喝足打稚生,日子过的不要太潇洒。隔三差五还招人来按摩推拿,再加上韩终每天都会给他看诊,凭他的状态,怕不是还能再战十年。

这回皇帝也算是对得起公孙成这一家老小了,这些开国老将的子嗣几乎都是无损继承了侯爵。毕竟王翦这都开了头,秦始皇对待功臣也比较大度。

秦始皇叮嘱了番后,便乘坐帝辇离去。后面将会由扶苏这位嗣君,协助公孙启主持丧事。公孙成这样的宗室大臣病逝,就是皇帝亲自主持都不为过。

只不过皇帝是工作狂,他既在公孙成面前许诺,便不会只是说说而已。并非是他刻薄寡恩,他只是担心会因此失态。再加上还有子婴和将闾相助,他到时只需出面就行。

黑夫则是受气氛影响,嚎啕大哭。他与公孙成并无多少恩情,只是见他们都在哭,他也不好愣着。主要还是熟悉的人一个个走了,也许某天就只剩下他一人……

公孙启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抽空看向黑夫,心生疑惑。

父亲是含笑而死,并无任何遗憾。虽是丧事,那也是喜丧。他们哭也就罢了,可黑夫哭的比他们还起劲……

【第1更送到~】

喜欢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