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 第1214章 三百?那是成本!那是淡季!

说实话,如果不是媳妇儿的一番话,让小李厨子把这几天一直琢磨着帮着鲁达修改的北峪村的开发计划、写论文时研究的那些农村土地政策中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能关系;非农非粮利用倾向中追求土地收益对农民的影响;村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的组织化推进;以及上辈子在城投时接触的几个开发案例,还有这辈子在恩戈罗恩戈罗看到的,所谓的Rustic luxury,翻译过来就是野奢,把这几项串在了一起,李乐也想不到这个所谓的“古村度假综合体”的玩意儿。

今后十几二十年,文旅突然成了地产商不谋而合的开发方向。

商机似乎近在眼前,可大干快上之后,大部分只留下一地鸡毛。

星级酒店、度假村、主题公园、特色小镇等等都能和地产相加的开发模式,注定了两者的深度捆绑。

一个能提供资金,一个能给地产企业低价拿地、地方扶持上面提供助力。只不过这种模式,在地产高歌猛进时,两者还能出现良性互动。但只要地产出现问题,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的文旅项目就会是第一个被甩掉的包袱。

一个注重产品体验和服务的产品,一个则注重效率和周转去化,两种商业模式不同的产业,遇到危机时,最终结局就是分崩离析。

“佳宇公司,明显就是个草台班子,挣得是卖房子挣快钱,干一炮就走的勾当,他们所谓的什么旅游度假酒店的开发,其实还不如我说的这些。”

“到最后,就是村民没了地没了房子,地方上瞎折腾,盖得什么别墅即便卖出去,过不了几年就会变成空巢,放在那长草,毕竟有钱人么,不在乎。至于那个什么酒店,到底有没有还是个问号。繁华易逝,荒芜难复。”

“开发商搞文创、搞养老、搞旅游,大多数都是在搞笑。醉翁之意不在酒,只要开发地产项目,不论加了什么概念,其实都特么不过是为了卖房子。”

村委会边上,鲁达一条腿歪坐在石碾上,一边嘬着烟,一边琢磨着李乐用最直白的话做的解释。

“干外甥,那你这意思是?”

“干舅舅,咱们先说你原来的那个方案。露营烧烤、农田体验,水果采摘、民宿农家乐,都挺好,休闲活动么,依托的都是乡村。农耕文化、田园风光、村落民宅、生态农业组成的乡村旅游,农文旅融合,是个好方向。”

“农文旅是个什么?”

李乐屁股一歪,也坐到碾盘上,翘着二郎腿,扒拉着膝盖,“农文旅啊,就是农业加文化加旅游。具体点,一是与和农业相关的活动,二呢就是民俗文化,逢年过节唱大戏、看庙会,扭秧歌跑旱船这种,三就是看自然景观,休息,躺着,从自己个儿从自己活腻了的地方跑到别人活腻了的地方去花掉自己的钱。”

“咳咳,咳!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啊。”鲁达听到最后一句,一口烟呛了,咳嗽着笑道。

李乐搀了一下差点歪倒的鲁达,也笑,“旅游么,说白了,就这么档子事儿,小孩子长见识,长阅历,大人么,看山看水看风土人情,换个心情,充个能,回去继续当牛做马拼死拼活。”

“哈哈哈哈~~~~”

“所以呢,农文旅依托于乡村,地产或者资本介入的痕迹会比较淡。因为农文旅的主体是村集体。形式上,文旅地产是开发商从拿地盖房子到后期的运营管理,农文旅则是建构在村集体经济基础上,要么自己,要么找商业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而且,体量投入和周期上,要比文旅地产什么的要小的多短的多。”

鲁达琢磨琢磨,又摸出根烟,凑近烟屁股点着,续上嘬了口,说道,“那你的意思,我这个方案还成?”

“成,怎么不成。”

“那就好,那就好。”

“不过,干舅舅。”李乐忽然又道。

“怎么?”

“可这,您发现没有,您能搞,别人是不是也能搞?”

“别人?你是说?”

李乐挪挪屁股,凑过来,肩膀挨着鲁达,伸手比划着。

“这玩意儿,什么下地割麦、小猪快跑、赶鸭子上架、露营烧烤的,哪个村收拾收拾不能干?还有这个民宿,你觉得收拾两间屋子,给上山的香客,来看景的游客,写生的学生有个吃住的地方就成,这就叫民宿了?”

“这妙峰山附近的村子,我这两天跟着胜利哥也转了几个了,看着已经搞得,还有正在搞得,可不少,您觉得,咱北峪村,靠什么能和别人家比,一样的住宿,人家六十,你收八十?就凭咱们靠山近?”

“缺乏系统规划,同质化严重。尤其是村子本身没有什么突出的文化优势,只是民居的集合,没有创新的东西,做不出一村一品一特色,你就很难和其他村子竞争。”

“农文旅,农文旅,基础是农业,旅游是手段,文化才是核心。要做咱得做文化,做特色。”

几句话,让鲁达嘬烟的频率慢了不少,在那寻思了好一阵,直到烟头烫手指头,才忙甩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干外甥,你这话,我怎么越听越糊涂了呢,一会说能,一会说不好的?”

李乐嘴角一咧,“能干,和干的好不好,这两个不冲突。”

“那你啥意思?”

“我不说了么?文化,刚给你说的名号都忘了?”

鲁达一眨么眼,想了想,嘀咕道,“古村、田园、道教、旅居?”

“诶,这不就串起来了?”李乐一拍手,“早先几天我那荆师兄来的时候,不就说了么?北峪村是抱着金饭碗讨饭,拎着金锄头锄地。”

“古村,古民居,这是北峪村最大的财富,是和这京西,燕山妙峰山,景区周边这么多村子最大的区别,咱们有大明时候留下来的六百多年的古宅大院,他们有么?咱们有这四百多年的古戏台,他们有么?咱们有这三百多年的过街楼,青砖黑瓦矮院墙,他们有么?咱们还有文院、土地庙,古井,古树,古藤,这成片成片的古街巷,他们有么?没有吧。”

“还有这承露台的兴真宫,金代,八百多年前的古道观遗址,这还没开始发掘呢,就已经能摸出规模了,这是啥?这是国宝。一个没名没姓,后人杜撰的山洞都能成道家祖地,引得香客纷纷上香祈福,干舅舅,你觉得咱们这儿货真价实的敕建的道观遗址,不比那些牵强附会的一块石头二斤藕粉三个眼睛一条狗的道场强的多?皇家认证,盖过戳的。”

“这些都是啥?这就叫文化。一千六百年前,陶渊明笔下的村落,成为了桃花源,当后人带着目的去寻的时候,遂迷,不复得路,村落易寻,而桃花源难寻。咱们北峪,背靠四季好风景,坐拥八百年古村遗存,这就是桃花源。”

李乐这边说,鲁达那边想摸烟,可掏了半天,就一个空烟盒,听着听着,烟盒攥在手里慢慢捏成一团。

“你这意思,我们村还有别的路?”

“可不,我那荆师兄正在组织有关的部门和文保机构,准备这几天就进村,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记录地理位置、建筑风貌、结构特点、历史沿革等信息,对咱们北峪村进行古建筑群的认定,还有申请对承露台的保护性考古发掘的批文,不太晚,就会带燕大的考古队和过来,这两个手续一批,什么佳宇公司,就得靠边。”

“咱们北峪村该考虑的事,不止是农文旅,还得琢磨长远,怎么能和文化结合起来。”

鲁达歪头一瞅李乐,“旅居加旅游?”

李乐没直接回,只是说道,“干舅舅,你想啊,如果,北峪村,是这么一个地方。远离城市的喧嚣,避开浮躁的人群,进来之后,就是一片幽幽的山谷。当你推开一道矮墙木门,看到的是与城市里建筑风格截然不同,带着历史的沉淀的几百年的沧桑和宁静,却和山乡风景自然的融为一体,就像,诗与远方的模样。”

“晴天时,仰望房后青山,雨天时,青山云雾缭绕,伸手,便能抚摸到流动的空气。出了门,这里草木荫蔽,踩在被雾气打湿的青石台阶上,身边,便是流云。”

“住在几百年的古民居里,床上用品和装饰全部是按照星级酒店标准提供,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淋浴间,有专用设备,有网络,有专门的管家和服务。”

“在这里,可以与三五好友,在院子里,在古色古香,厚实的木桌木椅上,品尝正宗的山里饭菜,头顶,大颗的山楂在的雨露阳光的浸洗下,明亮红艳。”

“山中四时有景,季季花开,赏杜鹃,观杏花,品蔷薇与芍药,花开嗅香气,果熟尝味美。”

“傍晚,透过窗户,远处是此起彼伏群山的轮廓,远远近近,若隐若现。清新的晚风,就足以让人流连忘返。夜深,村庄古宅点点灯火和近处的星空,明灭可睹。住在这里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心境。”

“更别说,可以换上道袍,念经,修心,习字,农耕,摘果,打拳,听早晚课,体验一回城里人没有的大大的沉静。”

“干舅舅,你说,这么样的一处古宅民宿,收他个多少合适?”

“二.....三百?”

“噫,那是成本!那是淡季!平均一人八百不讲价,不打折,就这,还得排队,想来?请早!!”

“这个价,太高了吧?”

“这您就错了,我们挣得就是这份钱,你在城里能住和紫禁城一个年龄的房子?能体会这种心灵的宁静?我们挣得就是这份儿钱。”

“那,该怎么做?你不是说还有什么名头么?”

“那就要说到后面的具体开发了。”

“呵呵呵,你说,你说!!”鲁达搓了搓手,笑道。

喜欢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