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灵异 > 关外盗墓王 > 第634章 突厥小墓

关外盗墓王 第634章 突厥小墓

作者:许狗儿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1-10 09:01:01 来源:书海阁

我套了几句话,韩老蔫对于盗墓可谓是一窍不通,但这老先生硬说自己是盗墓贼,干过哪些墓什么的。

韩老蔫说的东西,我连个标点符号都不信,没有盗墓贼会傻到主动和人坦白,还是刚见面不到一个小时,都算不上认识的人。

我没有拆穿韩老蔫,他这么做,肯定有目的。

花木兰没啥耐心,她直接问:“说吧,东西在哪捡的,我们摸出来东西,有你一份。”

“祖传的。”

我呵呵笑道:“明人不说暗话,你知道线索,我们有手艺,这东西你自己拿不出来,又找不到专业的人,咱们见面了,也算有缘,分成不少你的。”

“走,回家说。”

下山的路上,韩老蔫一直问我们都干过什么活,有啥经验,我从始皇陵吹到了乾陵,反正都是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这么说,老爷子想举报我们,警察都得先给他做精神鉴定。

韩老蔫被我忽悠的差不多了,我们也到了他的家,家里并不富裕,牲口真真是马瘦毛长,当然,这个词正确的意思是用来比喻人穷志短。

一进院子,先是劈头盖脸一顿骂。

谁骂的?

老太太骂老头。

为啥?

话语中多为不务正业,不放牧,不喂马,一点活也不干。

老太太对我们也没有好脸色,拿着大扫把赶我们,估计我们不是韩老蔫带回来的第一波人。

这种时候,得找人能稳得住老太太。

谁最有面子?

红色票子上的人头像呀。

一沓钱递给老太太,老太太懵了,韩老蔫有了底气,大骂道:“杂种操的老娘们,赶紧的,做饭,炒几个硬菜。”

“硬菜?啥硬?砖头子硬。”

不用多想,这老太太也是东北人。

韩老蔫有点魔怔了,他说的内容我将信将疑,我们分成了两路,他们听韩老蔫吹牛逼,我帮老太太干活,顺便套话。

话说当年,韩老蔫上山,误打误撞捡到了一个黢黑的银元宝,拿回来卖了二十块钱,从此韩老蔫一发不可收拾,没事就上山寻宝,后来几乎就是魔怔了。

八十年代初的时候,韩老蔫还伙同几个文物贩子进山挖宝,结果就他一个人回来了,也没带回来钱,那几个文物贩子去哪了,韩老蔫也不说。

老太太说这么多年,我们是第一个给钱的人,以前韩老蔫领回来好多人,家里也被骗的一穷二白,说买装备,说走关系,反正就是要钱。

老太太不给,韩老蔫拿皮带抽老太太,逼着老太太拿钱。

后来呢,报了警,警察也把人抓到了,对方定性为诈骗,钱被当作赃款没收,韩老蔫倒是没啥事,只是被教育了一下。

可韩老蔫死性不改,天天去山上等着有缘人,家里的牲口,农活,全都耽误了。

我帮着老太太烧火,老太太把韩老蔫祖宗十八代都问候遍了。

韩老蔫这样的人我也见到过,我认识一个老太太,天不亮出来捡废品,一干一大天,晚上六点钟卖废品,六点半准时到彩票站。

还有哪个村都有那种老爷们,腚眼子朝天干一年,为了就是过年在牌桌子上嘚瑟几把。

魔怔的人,神仙也没招。

但许某人喜欢,尤其是韩老蔫这样知道线索的人。

我询问了见到的元宝形状,老太太给我比划了一下,我心中大喜。

其实,那不是元宝,元朝之后才把银质的货币称之为元宝,形状也开始走向今天的元宝样式。

不过在唐朝,那玩意叫银铤,下面如桌案,上面似小船,没有现在元宝中的鼓包那一部分。

老太太比划的东西,正是唐朝的银铤。

他妈的,终于找对地方了。

饭桌上,韩老蔫表现得十分激动,向我们说着各种宝贝,以后有钱了等等之类的话。

四驴子是个话痨,面对韩老蔫,根本插不进话。

我就说韩老蔫不听他爹的话,白瞎这个名字了。

韩老蔫信誓旦旦说明天带我们去个地方,找到东西,我们五个人平分。

平分,那能行吗,我们只要一半。

虽然不确定韩老蔫带我们去的地方是哪,但我心里还是燃起了一丝希望。

饭局之后,四驴子长舒一口气,叫我出去放风。

“哎你说,这老小子是不是有精神病啊?”

“魔怔了。”

“我爹也魔怔过,他妈的三驴子年轻时净他妈寻思做炸药了。”

“你爹不是卖假酒的吗?”

“操,真酒,被假酒给顶黄了,去你妈的,谁和你说酒的事了,说魔怔,我爹做炸药炸鱼,然后把家里崩成破逼了。”

我给四驴子点赞。

“真的,不骗你,我爹差点没进去。”

“为啥没进去?”

“我爹说家里供的雷震子爆炸了。”

“滚滚滚,说他妈正事。”

四驴子疑惑道:“嗯?我说的不是正事吗?魔怔的人,干啥不合理的事,都能被帽子叔叔理解,我说的不是扯犊子,我家真供雷震子,老韩头天天想着寻宝,现在闹到警察那,警察都不信他能盗墓,对吧。”“你想说啥?”

“以老韩头的名义招兵买马,老韩头带着进山,警察都不管,咱们趁机把这片山转一下。”

我没好气道:“回家和三驴子说说,假酒别往内蒙卖,自己儿子都喝上假酒了。”

四驴子还没转变过来,觉得通过老韩头,我们能省下很多事。

“狗哥,你想想,老韩头随便能找到的银锭,别人看不到吗,古人看不到吗?能留给咱们吗?别有幻想了,老韩头带咱们去的地方,不会是好地方,你是真瞧不起这一千来年的盗墓贼,要是有东西,早就被人挖走了,咱们自己找,才是王道。”

“别他妈和我说王道,老子喜欢一本道。”

四驴子说不过我,又去找花木兰,想着招几个人,我们进山也方便,反正已经明牌了,那就大点干,早点散。

花木兰猴精猴精的,也没同意,说明天到地方再说。

次日一早,韩老蔫精神抖擞,一路上都在笑里藏刀,暗示我们多给他分一些。

我从昨天问到今早,一直问宝藏地什么样,韩老蔫一概不说,非得到地方让我们自己看。

走了整整一天,我们到了韩老蔫说的地方,巧合的是,赵悟空说的不寻常天坑也在附近。

此处是一块崖壁,韩老蔫拨开荒草,露出来一块洞口。

洞口并不大,椭圆形,我要说像什么玩意,审核爹绝对说我涉黄。

反正就是一个高上三尺,宽两尺的洞口,两头窄,中间宽,旁边都是不长不短的杂草,最宽处不过两尺。

用手电打了一下,里面空间也不大,长宽高都不过两米,最窄的地方可能连一米都不到。

“我在这捡到的元宝,你们看看,周围肯定有东西。”

“进去过吗?”

“那肯定的呀,下面还有条石缝,廋人能钻进去。”

四驴子嘎巴嘴骂人。

我呢,有点失望,也有点欣喜。

爬了一天山,就看到这么个玩意,能不失望吗?

欣喜的是,这确实是个突厥墓。

2008年的时候,蒙古国一位牧民在放牧时,偶然发现山顶上有一处小墓,考古专家对小墓进行了发掘,最后确定是突厥时期的墓,也就是后来的努尔肯卡德突厥岩墓。

我们看到的墓和蒙古国的墓差不多,都是墓室只能容纳一人,还得是斜着躺。

眼前这个墓虽然被祸害的不成样子了,但从样式上来说,应该是突厥时期的。

四驴子骂道:“老爷子,就看个这?”

“下面有缝隙,里面有东西。”

我接话道:“几十年前,你和文物贩子也来过,那群文物贩子没出来吧。”

韩老蔫迟疑几秒,尴尬道:“前两次他们也摸出来金疙瘩了,后来没出来,吃胖了,卡里面了。”

老王八犊子,肚子里全都是坏心眼子,想让我们当炮灰,进去摸宝。

许某人这辈子有两件事绝对不会做,一个是攀岩,一个是洞穴探险,尤其是洞穴探险。

我看过相关视频,人在狭小阴暗的地下洞穴爬行,看视频我密闭空间恐惧症都犯了。

花木兰把我拉到一边,小声问:“怎么样?”

“应该是找对地方了,这地方离平原挺远的,突厥是游牧民族,不生活在山上,也不会特意来这埋个人。”

“躲避仇家呢?”

“不太可能,茫茫草原,去哪不行,来山上干什么,一没粮食,二不能养牲口,三想买粮食都没地方,不可能在这居住。”

我让赵悟空钻进去洞穴,将头骨拿了出来,破损严重,不过我想看的牙床保存完好。

初步判断,这是一具年轻男人的尸骨。

为啥?

因为没长智齿。

一般而言,超过二十五岁都会长智齿,所以,这是个年轻的人,那么,就有可能是殉葬的士兵了。

“老先生,你都从里面摸出来什么了?”

“没啥。”

“好好说话,老逼登,信不信我把你塞进去。”四驴子恶狠狠道。

我给了四驴子一下,然后笑脸向韩老蔫道歉。

四驴子不服气,我给他使了个眼神。

这个时候,我们还得装孙子,鬼知道韩老蔫是不是在试探我们。

万一是弄个小墓,试探一下我们会不会翻脸呢?

韩老蔫有些尴尬,我转移话题道:“当年你都摸出来什么了?”

“真没啥东西,一锭银子,还有点铁片子,好像是刀,烂的不像样子了。”

“文物贩子呢,你不是说他们进去过吗?”

“他们也没带出来啥,一些古玉,还有点金子,卖了也没给我钱,后来再进去,都没出来。”

我笑道:“老先生,您放心,我们有诚信,你看看,你啥也没给我们,我们就给家里交了一万了。”

“你们是好人。”

不知道韩老蔫是打太极还是真不知道,说话挺痛快,问啥答啥,就是一点用都没有。

赵悟空查查看了洞穴内的缝隙,有火烧痕迹,也有斧凿的印记,韩老蔫说他想扩大洞口,但石头太硬了,越往里面走,越窄。韩老蔫说缝隙里有残留的玉器和金器,但是容易迷路。

就算不迷路,我也不进去。

“老先生,附近还有别的地方吧。”

“没啦。”

“那些被白灰抹了的壁画,你没进去分一杯羹吗?”

韩老蔫有些茫然。

我继续道:“你要是好好的,咱们能合作,要是弄虚作假,咱们一起乐呵乐呵。”

艾富红说过,山里面有壁画,还有军队炸石头,不管真假,我先诈一下韩老蔫。

韩老蔫不说话。

四驴子抽出匕首,面露凶狠。

韩老蔫急忙道:“涂过白灰的地方还看啥呢,那年月,啥都砸了。”

“你参与了吗?”

“我参与啥,我来的时候,都过时间了,我明说了,那时候做知青,落户在一个牧民家里,看上人家闺女了,手里没钱,有人说山里面有东西,我就进来碰碰运气。”

“哪被砸了,哪被刷白灰了,你知道吗?”

“知道有啥用,都被炸没了。”

韩老蔫说九十年代,军队在这搞演练,这附近就是标靶,半个山头都被炸没了。

我怀疑不是演练,但也没有证明或者推翻的证据。

“我听说山里面还有石头人,你见过吗?”

“见过,不老少呢,都被人砸了,咱们这是深山,我来的时候,路边的山上还有断胳膊断腿的石头人呢。”

“很多吗?”

“老鼻子了。”

我的思维左右不定,大量的石头人,证明附近有大墓。

这里的石头人并不是咱们所熟知的石像生,虽然都是石头雕像,但意义不一样。

在突厥墓中,石头人称之为杀人石。

《周书·突厥传》中云:“葬讫,于墓所立石建标,其石多少,依平生所杀人数”。

《北史·突厥传》记载:“杀一人,则立一石,有至千百者。”

敌营中的勇士被杀,才能被立作杀人石,杀死普通人并不能作杀人石。

也就是说,杀一个比较牛逼的敌方勇士,死后才能在自己墓前立一个石人,称之为杀人石。

比如布古特陵埋葬的是他钵可汗,陵前有二百七十多块杀人石,伊德尔陵埋葬的是突厥土门可汗,陵前有二百一十多个杀人石。

韩老蔫说原来这有很多石人,那么,附近肯定有突厥可汗陵墓。

只是陵墓的入口,绝对不可能是这一个石头缝。

喜欢关外盗墓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关外盗墓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