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隐忧(求双倍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隐忧(求双倍月票)

作者:雁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09:33:36 来源:23小说

等到从张廷璐跟张若霖叔侄口中得了准信,张家老一辈就坐不住了。要知道,不算远支,只算近支,张英就有两个哥哥、四个弟弟,还有亲叔伯家的十一个堂兄弟,还有堂叔伯家的十六个堂兄弟。这些人家,日子有好有坏。不过总的来说,还是贫多富少,再富贵的,都无法跟“宰相房”相比。张英这些年身居高位,在老家置办的田产中,有不少出息是拿来供应族学跟义庄的。这分田产出去,分的即便是“宰相房”的私产,可是也跟族人利益相关。尤其是这个数目,五百亩地,让不少子侄辈的心动。出嫁女都能贴补那些多,那亲侄儿就半点不帮扶么?不求跟亲女儿相比,那五十亩、一百亩总行吧?也能改变大家境遇,让大家可以不用担心生计,专心举业。小辈的没有资格过去指手画脚,张英同辈的兄弟、堂兄弟们上门了。张家即便占地大,可是这一上午的功夫,客人络绎不绝,自然也惊动了客院这里。福松跟珠亮兄弟不好出去打听,带着的长随、小厮就去探问一二,就晓得了张家要分产给女儿的消息。满洲姑奶奶金贵,素来都是厚嫁的,福松跟珠亮兄弟觉得张英此举并无不妥。那个张三姐儿他们兄弟也见了的,比张三奶奶大了几岁,看着像是差了一辈人。宰相之女,回娘家之前,居然都要典当嫁妆度日,这简直是笑话。就算出嫁了,那也是张家骨肉,张英夫妇想要帮扶女儿、女婿,也是人之常情。前三位姑奶奶比张廷瓒小,比张廷玉大,出嫁的时候都是十几二十前年前,当时的张家,跟眼下的张家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富明不解道:“动的又不是祖产,怎么堂亲还要来过问?”要是祖产的话,还有个问询的理由,既是张英后添置的私产,那想要分给谁,自然可以一言而决之。福松道:“汉人的规矩,女儿出嫁了,就是两姓旁人了,族人就算出了服,也不算外人。”不像满洲姑奶奶为大,即便出嫁多年,也依旧可以回娘家常住,插手娘家事务,还能做娘家的主,并不算客居。张三姐一家却算是客居,瞧着三姑爷也颇有拘谨处。珠亮看着福松道:“嫂子的嫁妆是个引子,不知道今晚开席,有没有人到大哥身边嚼舌头。”他觉得张英此举不大妥当,张英即便爱女心切,也不该在他们过来做客的时候闹的如此沸沸扬扬的,回头张家族人还以为是他们这挑嫁妆薄厚。福松道:“无所谓,都是不相干的人,张相此举,一片慈心,很是难得……”对张四姑娘来说,五百亩的妆田,不过是锦上添花;对张三姐儿来说,却是下半辈子生计的保障。福松跟张廷瓒亲近,听张廷瓒提及桐城的风气。书香门第家的主母日子不好过,料理家事,供养丈夫举业。若是供出来了,苦日子算是熬到头了,不再为生计谋算;要是没有供出来,那就要指望子一辈,又是新一轮供养。张英能够不顾及非议,贴补日子窘迫的女儿,比寻常老人家强许多。兄弟几个说着话,张若霖过来请了。原来是张家族长跟他的伯祖父、叔祖父来了。这三人跟“宰相房”关系素来亲近,想要见见新姑爷,张英就打发孙子过来请福松过去。福松就跟着张若霖去了。福松道:“族长不是老大人这一房么?”张若霖道:“一直是宗房管着族中事,如今这位族长,是位廷字辈的族伯父……”福松点头,这也是汉人跟满人不同。汉人讲究嫡长,不管那一支的儿孙是否成才,族长都在宗房传承。满人讲究强者为先,家族的领头人不是固定的。不过这种宗族的制约,只限于对寻常族人。像张英家这一房,出了大学士,儿子辈如今也是出了双进士,那所谓族长,对这边也只有客气的。果不其然,到了客厅,福松就见到三个老爷子。那位族长辈分不高,可年岁跟张英相仿,跟其他两位也差不多。张英的兄弟是四姑娘的亲大伯跟亲叔叔,对着宗亲侄女婿虽有礼,可也端着长辈范儿;族长这个平辈,虽也年过花甲,可见了福松,就很是客气了。福松这样的品貌,实没有什么可挑剔。十九岁的四品官,这入仕的起点,就已经是许多人一辈子熬不到终点。更别说他还背靠着皇子姐夫。福松十六岁出仕,如今当了三、四年差,这接人待物,就不是张若霖这样的书生能比的。不管这几位提及什么,福松都能接上。他的话不多,可只要提及一个话题,不管是黄淮治理,还是圣驾南巡,或是去年江南盱眙三县水灾等,都能说言之有物。这样的谈吐,就是大家气象么?张家几个族人打着眉眼官司,各有思量。早先都说满人不爱读书,即便这位新姑爷顶着八旗举人的身份,也没有几个人当回事。眼下瞧着,还真不是草包。他们言语中更客气几分。张英看着福松,想着京城风气,茶馆酒楼,各种扯闲篇,什么国家大事、王公阴私、大臣内院,没有大家不念叨的。这样的氛围,别说是出仕,就是没出仕,消息也比外头的人灵通。这样的风气,这些年有往民间蔓延的趋势。这是好事,还是坏事?眼下的朝廷毕竟跟前朝不同。旗人议论国事是扯闲篇,民人议论国事呢?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要是说过了,就有居心叵测之嫌。张英看了眼族长族侄子,还看了眼长孙。回头要跟族长提及此事,约束好张家子弟,谨言慎行,专心举业,莫提国事,省得轻浮招祸。还有京城那里,长子还罢,行事温和,言语谦逊;次子带了几分傲气在,行事也颇迂,往后要再告诫一番,往后人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