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阿哥跟十阿哥拖家带口的过来,先经过南五所。三阿哥不在,三福晋得了消息,还在想着舒舒什么时候会带十福晋过来。就算不专门过来见她,也要过去给太子妃请安。结果等到中午,还不见舒舒打发人过来。三福晋没有耐心了,吩咐身边嬷嬷道:“你过去瞧瞧,看看她们忙活什么了。”嬷嬷应声,往北六所去了。*畅春园,清溪书屋。康熙也在等着九阿哥跟十阿哥过来。知子莫若父。九阿哥这个时候过来,不用说指定又不想好好去理藩院了的。儿子太能干了操心,太躲懒也操心。康熙想要训儿子了。结果等到将要用午膳摆上来,还不见九阿哥跟十阿哥进园子,他就也叫人去探问。没一会儿就打听清楚,兄弟两个带了孩子去给太后请安,太后留饭了。康熙看着膳桌上的什锦白菜卷,立时没有了用膳的兴致。他对付着用了两块饽饽,就出了小东门,往北花园去了。原本静寂的花园里,满是孩子的笑声。“咯咯咯咯,我抱住了……”小孩子的声音欢快高亢。康熙望过去,就见太后宫西边,围了一圈人。想着方才的声音,是小姑娘的声音,康熙就晓得是谁了。尼固珠……喜动,不认生,带着十七格格跟十九阿哥玩耍……康熙脑子里想起去年贝勒府里传来的消息。他就没有往太后宫去,而是往人群方向去了。这边看孩子的,除了白嬷嬷跟太后宫的小太监、小宫女,还有白果、小松、何玉柱跟王平安、王长寿。尼固珠正趴在只孔雀身上,小胖胳膊使劲搂着。那孔雀是从小训过的,不怕人,任由她抱了。“皇上……”最先发现康熙过来的是白嬷嬷,刚要请安,就被康熙给拦住。康熙看着穿着一身红的小胖丫头,正笑得欢快,嘴角都带了口水。这个鲜活的劲儿,是宫里的小格格身上没有的。丰生是个爱操心的,正跟何玉柱道:“谙达,看好了鸟嘴,别叨了妹妹。”何玉柱正盯着孔雀,也不敢移开眼。阿克丹则是皱眉,恨不得要退后三步了,小鼻子也皱着。白果在旁安抚着:“二阿哥放心,奴才拦着呢,不叫雀儿过来。”小阿哥是个傻大胆,见姐姐抱了孔雀,就要去抱另一只。王平安在旁道:“阿哥爷力气小,等奴才按了雀儿再抱。”总共十几个人,围着一对孔雀、一对白鹤,闹闹哄哄的。白鹤灵巧,早避到园圃的角落中,离几个小魔王远远的。孔雀憨厚些,迟了一步,想走走不了了。“咯咯咯……”尼固珠抱着孔雀,还在香亲。孔雀再好的脾气,也有些忍耐不住,本趴在地上,这会儿就要站起来。这是将要成年的孔雀,有四尺来高。这一站起来,小丫头就抱不稳了。小松在旁护着,见状一手揽了尼固珠,一只手压着孔雀脖颈。孔雀挣扎不动,又趴下了,也叫了起来。“嗷……嗷……美嗷……”尼固珠听了,放了手,回头抱小松。早有伶俐的小太监上前,接过小松的班,继续按住孔雀。小松本蹲着,这回起身,道:“大格格不抱雀儿了?”尼固珠摇头道:“不抱了,它不乐意,再抱它该哭了。”总共是一对孔雀,相伴着长大。一只鸣叫,另一只也就跟着叫起来。小阿哥正学着姐姐的样子抱孔雀,只是他年岁更小,胳膊更短,就只能抱孔雀脑袋。听到叫声,他吓了一跳,却没有撒手,而是直接捏住了孔雀的鸟喙。原本温和的孔雀,也忍不住要张嘴了。小阿哥一只手不够用,就用两只手,兴致勃勃的。王平安跟王长寿一左一右的护着,犹豫着要不要劝。丰生已经看到,道:“弟弟快松手,雀儿该喘不上气了。”小阿哥是个听话的孩子,闻言立时松开了鸟嘴。眼见着姐姐不玩雀儿了,他也不玩了,跑到丰生跟前道:“大哥,不好听。”丰生就拉着他的手,将他皱起来的衣服平展平展,道:“让十叔给你找叫的好听的雀儿。”“嗯,嗯……”小阿哥乖巧点头。其他三个孩子,康熙都见过,如今大了一岁多,也能对上人。小阿哥这里,他却是头一回见,难免多看了两眼。这一看,就明白了,这孩子长得更像是外家人。尼固珠被小松抱在怀里,看的就高,发现了白嬷嬷身边的一群人。为首的是个穿着宝蓝色常服的中年人,看着精瘦精瘦的。腰带是明黄色的,袖口里隐约露着的内衬也是明黄色。尼固珠扭着小身子侧头看着,小松有所察觉,跟着望过去,一下子就认出人来。倒不是认出长相,而是认出穿戴来。这人后头还跟着几个侍卫,又是这个岁数,这个装扮。小松忙放下尼固珠,低声提醒道:“大格格,那是你汗玛法,得上前行礼。”尼固珠听懂了,立时穿过人群,奔了过去。“汗玛法,汗玛法……”她这一开嗓,大家都跟着惊动了。除了几个小的,其他人“呼啦啦”地跪了一地。尼固珠已经跑到康熙跟前,却没有急着行礼,而是转身招呼人。“大哥、二哥、弟弟快来,这是汗玛法……”丰生望向小松,见小松点头,才一手拉着一个弟弟,走了过去。方才在太后跟前请过安的,眼下大同小异。几个小的,就参差不齐地开口请安。“见过汗玛法,请汗玛法安……”不管是乾清宫,还是清溪书屋,平日里都是静谧无声。眼下这几个孩子的声音混合起来,康熙还真有些不习惯。他已经看到小松跟孩子们的互动,没有再问孩子们怎么认出的自己。“起磕……”康熙摆手道。几个孩子起了。尼固珠抬头看着康熙,道:“汗玛法,您养大鹅了么?”她是想起了方才在北花园门口,九阿哥给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