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2086章 折箩买卖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2086章 折箩买卖

作者:雁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09:32:31 来源:书海阁

鸡舍用的是水泥立柱,有一丈半高,上头是木头棚子,高大通风。

下头用渔网做四面墙,防黄鼠狼半夜来偷鸡。

一间鸡舍,差不多是一丈半见方,总共并排三个鸡舍。

其他的鸡舍,分在其他方位,防的就是鸡瘟传染,即便有病鸡,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不过到底是夏天,还是难免有味道。

康熙看了一圈,不置可否,大家就出来。

尼固珠被小松抱着,忍不住趴在她耳边道:“臭臭的……”

小松指了指远处的林子,小声道:“那边有散养的,不臭,肉还劲道。”

这舍养的小公鸡更嫩些,适合烤了吃,山上的那些,炖汤更好。

看完鸡舍,大家又到了猪圈。

等到看清楚猪圈内部,康熙脸色就耷拉下来。

五阿哥之前来过两次,晓得忌讳在何处,代九阿哥解释道:“前几年就修好的,这地面干净,好清扫,猪才不生病。”

原来这猪圈里的隔墙跟地面,都用了水泥。

九阿哥也看出康熙脸色不好,解释道:“不是从工部水泥窑拿的水泥,是之前叫人在西山试着烧制时,存了些,就用在这边了。”

康熙的脸更黑了。

这猪圈里不是训儿子的地界。

等到出来,康熙就对九阿哥道:“即晓得水泥加河沙坚硬如石,是个好建材,怎么不用在自家修房上,反而用在猪圈上?”

这到底是怎么想的?

大材小用不说,这是不是也太抛费了?

这猪舍还分了种猪舍、母猪舍、小猪舍、成猪舍,用得着住的这样精致?

九阿哥也觉得莫名其妙,道:“汗阿玛,儿子那贝勒府三十七年才修好,不到修葺的时候。”

康熙:“……”

九阿哥见他黑着脸,大家都屏气凝神的,没有了方才的轻松,按下心火,忙道:“儿子还要谢汗阿玛恩典,都是汗阿玛赏的府邸好,也要夸一夸营造司跟工部了,这用心当差,那屋子修的是没话说,估计等到丰生他们大婚时再修葺就行。”

康熙脸色转圜过来。

谁不爱听好话呢?

尤其是实话。

太后夸九阿哥,笑得慈爱,道:“这样干净的猪圈,估摸着也是天下头一份了,怪不得能养下这么多头猪。”

九阿哥到了太后跟前,扶了太后的胳膊,晓得这是太后给父子两个台阶下。

他心中感激,没有平日的得意洋洋,难得谦虚起来,道:“皇祖母,这数量不算什么,按照前人笔记上记载,春秋时有个叫猗顿的穷读书人,专门养母猪、母牛跟母羊繁殖,十年下来,就富比王公,那得几千头;汉朝的时候,也有人养一千头猪;唐朝的时候,长安官养三千头猪,私人养猪场也有不少;现下直隶各地养猪,也是出名了的,京城的猪肉铺,都是京畿各县的养猪户供猪,就是宫里每日的猪,要是皇庄供不上了,也有从外头采买的时候。”

这些都是家里的杂书上看到的。

九阿哥发现了,自家福晋是个爱研究学问的,从不无的放矢。

关于养殖这里,也是翻遍群书,将前人的经验都总结了,再叫人入手。

因此,不管福晋做什么,基本结果都十分理想。

即便偶尔有不理想的时候,经过调整也会有好的收获。

这鸡舍通风与猪圈干净,都是福晋的意思。

只是在御前,不好细说这些,九阿哥将隐下此事,只当是自己的主意。

太后仔细听着,道:“那现下外头的肉铺多不多?”

九阿哥道:“多啊,哪个买卖街都不缺肉铺,内城住的都是旗人,铁杆庄稼,日子富裕着,一家最少有一个当差的,不差这买肉钱,外城住的京官多,还有在京城备考的士子跟做买卖的生意人,富人也不少,这肉铺也齐全……”

“不过这几年猪的价格也涨了,一头一百五十斤的毛猪,卖到六两银子,能顶三头羊,前几年还五两银子呢……”

“虽说没有赚外头银子,可是供应自己府上跟自己的酒楼,这一里一外,相当于少支出了两千来两银子,外加上鸡、鸭、鹅跟牛羊,也能折两、三千两银子,吃食上的大头就省下来了,这养殖成本不到四成,剩下都是赚的……”

“不仅这些牲畜家禽自给自足,这几年孙儿家菜园、瓜果园也是如此,还能用不少富余,供给酒楼,酒楼那边结算出来的银子,就够庄子上的开销了,这又省了一笔支出……”

“我们府也节俭,主子四道菜,管事的减半,下头人就是一菜一饭,就没有多余的开支,倒是宫里,那年清点官房官铺,孙儿就叫在地安门内大街把头把尾开了两个折箩馆子,挂在御膳房下,这从御膳房运出来的剩菜剩饭,混起来卖折箩,一海碗四文钱,配上一文钱一个的馒头,就是一顿饭,只这一项,您猜每天收入多少银子?”

说到这里,九阿哥看着太后,等着回答。

太后想了想,道:“两个馆子,那一个馆子得卖一百多份吧?一两银子有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一两银子现下换八百文钱。

太后往多了说了。

九阿哥摇头道:“宫里的菜都是例菜,每天给应伙食的人头也是差不多固定的,这运出宫的剩菜剩饭也差不多,平均下来每天卖五千碗折箩,夏天卖的更多,能有六千碗,只折箩的收入,这一个月下来,就是七百五十两银子,加上夏天多出来的,一年下来就是一万两银子……”

“这铺子是官房,不用租子,用的都是内务府子弟,一个月一两到二两银子,总共加起来抛费一年下来三百两够够的,剩下都是赚的……”

别说太后,就是康熙也是头一回听说此事。

只能说灯下黑。

这是九阿哥在内务府总管任上时添的一个小进项,就是内务府会计司出“窝案”后,当时大家的关注都在内务府各家子弟的清退上。

正好御膳房当时也是被查了一回又一回。

九阿哥知晓每天运出十几车省剩饭剩菜,被外头的小馆子瓜分,就将这个变成官营了。

结果一个月下来,九阿哥看到账目都吃惊。

就是百味居,生意那么好,也没有这一间折箩馆子利润高,因为这是无本买卖。

御前虽有消息汇总过来,可多是九阿哥的大动作或贝勒府的事件,这种日常的差事就没有在汇总上。

太后看着九阿哥,夸道:“用心当差了。”

晓得御膳房浪费,却没有抓着不放,而是另辟蹊径,用剩饭剩菜开源。

宫里当差的都不容易,底层太监跟宫人的份例并不多。

真要直接安排大家在份例上节俭,那他们的日子更艰难。

九阿哥这回带了得意,道:“孙儿就是小气,见不得下头的蛀虫占便宜,与其便宜了那些奴才,还不如内库多个进项,以后汗阿玛想要南巡、东巡、西巡的,也不用听御史啰嗦,直接内库出银子就是。”

太后望向康熙道:“九阿哥这样的年岁,将差事当好,将自己的小日子也经营的好,不用皇帝操心,已经是难得。”

康熙心中也觉得九阿哥此事妥当,可是见他如此得意,也不想太夸他,就跟太后道:“不过是照猫画虎,大婚之前,对于经济,就是纸上谈兵罢了……”

所以才被董鄂氏给坑了个铺子过去……

喜欢我的公公叫康熙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的公公叫康熙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