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627崛起南海 > 第115章 海外考察(二)

1627崛起南海 第115章 海外考察(二)

作者:零点浪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9:18:20 来源:23小说

抱怨归抱怨,但大家都是成年人,知道事情要分轻重缓急,大家既然选择了参加穿越,那么就必须在这个集体中尽自己的一份力。穿越集团最初的扩张进程中固然会有一些比较艰苦的工作岗位,但至少能让成员们清楚地看到前方的希望。不管是越南新娘还是明朝新娘,田叶友也很清楚这些事情对于未来的穿越集团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只要熬过最初这段创业期,穿越众这几百号人迟早都会成为新政权下各行各业中的特权人物。好日子虽然还比较遥远,但并非遥不可及。

享用完午饭的烧烤大餐之后,两艘船拔锚升帆离开了莺歌海盐场,绕过莺歌咀,沿着海南岛西岸一路向北行进。海南岛西岸的滨海地区有大片的冲积平原,并且拥有丰富的水利资源,一路沿岸都能看到或大或小的河流入海口不断出现。海南岛最大的感恩平原就座落在这里,面积超过了四百万亩,几乎全部都是海拔五十米以下的平原和台地。这样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大规模的热带农作物种植,在途中船队多次靠岸,把隶属农业部的那位队员送上岸对土壤进行采样。

这一段滨海平原属于土地肥沃区域,考察队登岸的时候,也能看到远处内陆地区已经开垦出了不少良田。不过相较于农业部所规划的未来大型集体农场来说,目前这里的土地开发程度还纯属于小打小闹而已。

在后世东方市的位置,考察队在船上用望远镜就能看到海边有人口比较密集的村落。不过当考察队这两艘外形奇怪的帆船出现在海面上之后,几艘漂在海上的小渔船迅速地逃往了岸边,看来又一次被人当作了不速之客。考察队也无意节外生枝,并没有选择在这里登陆,直接绕过海岸岬角,驶往石碌河下游。

石碌河下游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河流裹带泥沙长期冲积形成三角洲平原。从考察队所携带的卫星地图上看,石碌河入海口处淤积的泥沙已经让这地方完全无法通行大型船舶。不过或许是考察队提前了四百年来到这里的缘故,河道的泥沙淤积程度倒远没有卫星照片上那么严重。田叶友认为这种差异正是由于后世对石碌铁矿的大力开采所造成的,在石碌河上游大面积的地面开采对地表水土的作用直接形成了下游地段的泥沙淤积,算是教科书式的矿产开发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范例。

船队仅仅只顺着河道逆流上行了几里就打住了。前方的河道变得越来越狭窄,王汤姆很担心船驶入之后到时候没法再调头开出来就麻烦了。至于说坐橡皮冲锋舟倒是能够顺利通行,但这里距离石碌铁矿的位置还有足足三十公里,很显然派一支坐冲锋舟的小分队深入内陆去进行勘测是不太实际的想法。

“看来以后只能在下游靠近入海口的地方修一个换乘码头,海船在那地方停靠之后卸下煤炭,然后用吃水浅的平底货船把煤炭运到上游的铁矿去。”海运部的谢春眼看无法再逆流而上,只好无奈地设计了另一种货运方案。

谢春这家伙一向对于军事行动十分热衷,自从参加了第二次胜利港战斗和火炮的设计讨论会之后,他泡在军警部的时间甚至比海运部还多一些。这次听说执委会的海外分矿计划需要组织一支勘探队,谢春也是在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参加。

“执委会一心想早点开发石碌铁矿,真该让他们亲自来这地方看看,这地方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开发得了的!”田叶友也感叹道:“离海岸这么远,又没法直接通航,到时候还得再复制一次大本营的模式,先在海边建立前进基地,再一点一点地把东西运到内陆去。而且这距离比大本营的两个基地之间远了好几倍,以后要修陆上通道,工程量肯定小不了。”

船队按照卫星地图上的方位,继续向北行驶了几里地之后,抵达了后世的昌化港所在的位置。这里虽然挂有一个港名,但并非大型海港,只是一个临海的小渔港罢了。这里已经处于石碌河入海口三角洲冲积平原的最北端,常年冲刷形成的沙洲在港外外侧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大型防波堤,然后在靠近北岸的内陆形成了一个口袋形状的港湾,虽然面积比胜利港的港湾要小了不少,但位置和环境都是极佳,就算外面的海面上生产了海啸,海浪也很难波及到这个港湾里来。

&...

船员们在缓缓前行的帆船上不断地测量水文数据,最后确认这个港湾至少可以通行排水量在两千吨上下的船只。如果能够对进入港湾的航道进行更深一步的清理挖掘,那么再大一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