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627崛起南海 > 第2239章

1627崛起南海 第2239章

作者:零点浪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9:18:20 来源:23小说

李奈对安南国的这种看法并非无的放矢,作为最早与海汉合作的外**队,安南国在内战结束后一直都在效仿海汉的军事制度,不仅大量购入海汉产的武器装备,而且整个军队的编制、训练方式、指挥体系,也都不断在向海汉靠拢。

安南国近年来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军队建设,所取得的效果也是十分显著,如今安南军在中南半岛地区已经算是首屈一指的强军,而且数次出兵随同海汉军征战海外,积累了不少的战斗经验。

安南国从这样的军事合作中尝到甜头,现在每年都会从军中选拔年轻军官,送到三亚这边接受军事培训。这些受训人员在国内时便已接触到海汉相关军事体制,有的人甚至还能说一口海汉官话,因此到了三亚之后的适应情况普遍要胜于其他地方来的学员,训练效果往往也是最好的。

据李奈所知,在过去几次类似的比武活动中,安南学员的表现一直不错,虽然没到包揽所有项目头名的程度,但的确是各国学员中最具实力的群体。因此对于苏克易的提问,李奈下意识的首选便是安南。

苏克易听完李奈所陈述的理由之后也是微微点头表示赞同:“安南国如今水陆两军都已成型,执政的清都王又崇尚海汉,安南军的确算得上是海汉的得意门生。有时候在外面碰到那些安南来的留学人员,我都有点分辨不清他们到底是安南人还是海汉人。”

李奈闻言笑道:“在下也有同样的困扰,毕竟海汉国有不少国民是早年间从安南迁来,如今这海南岛上就有数万安南裔国民,海汉军中也有不少安南裔军人,的确不太好分辨他们的身份。”

当年安南内战,海汉趁机在安南国大量搜罗战争难民,运回自家地盘上进行安置,以填补自身发展所急需的大量劳动力。后来这些难民便大多留在了海汉,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海汉国民,其中还有不少人进了衙门当差做官。

而海汉军中的安南裔军人就更是不稀奇了,甚至还有像武森这样的南越降将在海汉海军中得到重用。安南军派员到海汉受训,可以说基本没有太大的文化隔阂,这大概也是其训练效果出色的原因之一。

苏克易又道:“还有福建那位许大人,他历年来也派了不少人到三亚受训,而且与海汉高官私交甚好,要说能从海汉学到真本事的,许大人的下属肯定得算一个了。”

苏克易所说的许大人自然便是指福建总兵许心素了。许心素早年借助海汉的支持,打败了竞争对手十八芝,从此便成为了海汉的忠实拥趸和盟友。福建方面每年向海汉购买军火的订单大小,参与海汉组织的军事行动次数,派到海汉留学的军事人员数量,基本上都与安南国相当。

只是福建距离三亚要较安南远了好几倍的航程,所以与海汉的交往密切程度其实不如安南,加之许心素毕竟是地方军阀,所以对派到海汉留学的人选会有所限制,更倾向于选择许家子弟,选拔范围相较于安南就不免要小了一些。

这样的差异也是两地的环境不同所致,安南国内形势已经安定下来,不管派来留学的是不是郑氏子弟, 回国之后也只有为清都王郑梉效力这一条路可走。而许心素肯定会担心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 会被大明以高官厚禄给拉走,所以会在人选方面更倾向于效忠自己的族人。

长此以往,安南的受训人员质量就胜过福建一筹了,这在过去的比武成绩中也有所体现。因此苏克易虽然也看好福建来的受训人员,但还是将其排在了安南之后。

李奈道:“苏兄看来对此也是关注已久,何不劝说巴达维亚的总督大人,让他放下隔阂,与海汉国结为盟友,今后这培训也好,比武也好,买军火也好,就不用再只是当个看客了!”

目前在巴达维亚执掌东印度公司大权的仍是范迪门,他在1632年与马达拉过的战事结束后接下了总督职位和当地的战后废墟,花了近五年的时间才完成了对巴达维亚城和港口的重建工程。

这几年里东印度公司的日子过得很是艰苦,从东亚贸易中赚到钱,大部分都投到了巴达维亚的重建工程里。这也使得荷兰国内的股东对东印度公司的盈利状况很不满意,如果不是范迪门就任之后勉强保住了台湾大员港和日本航线,并且在此期间避免了新的战事爆发,恐怕国内的股东早就已经派人过来将他换掉了。

但由于这几年的发展迟滞,东印度公司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已经大大缩水,在南海地区也无法再与海汉分庭抗礼。甚至连一直被东印度公司压着一头的葡萄牙人,因为跟海汉走得更近,这几年也已经混得风生水起,在东亚地区的贸易规模已隐隐超过了东印度公司。

唯一的好消息可能只有西班牙人在此期间被海汉一步一步地打压,甚至连他们在东方最主要的殖民地马尼拉都已失去,被迫退到了南海深处。西班牙人目前的处境就相当于东印度公司失去了巴达维亚,短时间内已经看不到翻身的希望了。这个老对手因为海汉的打击而落难,倒是稍稍减轻了东印度公司所需面对的竞争压力。

不管是东印度公司还是现任的巴达维亚总督范迪门,对于目前的处境当然都不会感到满意,就算因为武装实力的差距而无法与海汉正面对决,那至少也要设法在与西方同行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同时震慑住周边区域的敌人,避免当年被马打蓝国兵临城下的惨状再来一次。

但现实状况就是东印度公司连制造武器所需的钢铁都几乎无法自产,不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