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场内战打响的第一天开始,围绕关门海峡控制权展开的战斗就从未停歇过。
为了能够打赢海战,交战双方除了调集麾下的所有战船之外,还各自从海汉采购了大量战船投入战斗。据不完全统计,开战至今被击沉在关门海峡水域的战船,大概已有上百艘之多,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他们重金购入的海汉战船。
不过比拼财力人力物力,终究是幕府更具优势,幕府军投入海峡战场的船只数量,明显还是要比九州联军多出一个级别,所以在消耗战中慢慢占据了上风,逐渐控制了关门海峡,并将战线推进到北九州的土地上。
而九州联军的舰队规模有限,从海汉补充战船的速度又慢,打消耗战终究是耗不过对手。为了保存实力,九州联军只能选择将剩下的作战船只后撤,只执行一些投送兵力和远程突袭的任务,不再进入海峡与幕府军正面抗衡。
战争进行到目前这个阶段,幕府军已经习惯将关门海峡视作自家控制区,然而九州联军却突然纠集了舰队主力再次杀回这里,而且看这来势汹汹的架势,竟似要跟幕府军就此展开海上决战。
九州联军的这种异动,自然而然就被幕府军的将领们与当前的局势联系到了一起,而由此得出的结论也是让他们不寒而栗——对方现在拼命要消耗幕府军的海上力量,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切断关门海峡航道,使幕府军无法再进行跨海峡的兵力调动。
说得更直白一些,九州联军不计代价的冲杀,就是要切断驻扎在北九州这部分幕府军的退路。
意识到这样的可能性之后,北九州大营的幕府军顿时出现了一片骚动。先不说能不能撤回海峡对面的本州,就是目前的作战补给,也全部都需要跨海峡运输来保障,一旦海峡航道中断,那么大营的物资顶多只能撑个十天半个月。
至于九州联军是不是真的有实力消灭掉幕府军部署在此的海上力量,这个节骨眼也没多少人会去细想了。毕竟这些战船货船也全都是从国内各藩调集而来,大部分并非幕府所辖,在德川家纲已经失联的当下,其主人免不了也会有保存实力的心思。
此时在关注海上战况的不仅仅是海峡两岸的幕府军,特地赶到前线观战的石迪文父子和几位九州大名也同样十分紧张。
这场仗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引发幕府军的恐慌,但能否击退海峡附近的敌军舰队,石迪文和几位大名其实都没有十足的把握。
如果幕府军的舰队没有受到之前这些传闻的影响,就是要跟九州联军决一死战,那么九州联军目前仅存的几十艘战船有可能会全交代在这里。在从海汉接收到下一批战船之前,九州联军都将失去海上作战的能力,相当于是整个九州海岸线对幕府军门户大开了。
但如果不冒这个险,就会错失了眼下击败幕府军的大好时机。一旦德川家纲对这一连串打击军心的手段作出反应,让幕府军重新调整好状态,九州联军可就很难再制造出这样的战机了。
幸运的是,幕府军在失去德川家纲坐镇指挥的情况下,显然已经不再是铁板一块了,眼见九州联军杀进海峡,一部分战船非但没有主动迎上接战,反而是开始调头撤离战场。
哪怕德川家的战船打出旗语,要求全军出击,仍有不少隶属其他藩的战船有意装瞎,只在战场外围兜兜转转,却并无上前拼杀的打算。
在当前这种环境下,只要有人开了这个头,便很快会有其他人跟着效仿。明明幕府军在海峡内外有上百艘具备作战能力的船只,但此时主动迎战却仅有挂着德川家旗号的二十多艘船,其他船只都故意拖在后面观望形势。
这种诡异的局面当然也映入了在海峡两岸观战的幕府军眼中,成千上万的人目睹了己方阵营的公然割裂,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此刻生出了要打退堂鼓的心思。
而九州联军一方则是士气大振,眼前的局势正如各家大名在出战前对他们所说的一样,虽然幕府舰队规模更大,但此刻军心涣散,没有多少心思投入战斗,只要拼死一搏,此战就可将幕府舰队彻底击溃。
对于九州联军来说,此役没有退路可选,而且各家大名都在战前许以重利,只要此战获胜,出战的全体水军将士都将会有丰厚的赏赐。
狭路相逢勇者胜,在双方士气相差巨大的情况下,战局的天平就明显倒向了不计代价的九州联军一方。
九州联军的战船几乎都是直接冲杀进幕府舰队的阵中,疯狂贴近对方战船开火,全然不顾自己的损伤。而这种以命搏命式的疯狂战术,让本就心怀忐忑的幕府舰队更是难以招架。
眼见幕府舰队的战船在火炮对轰中一艘接着一艘中弹着火,在外围观望的那些船只更是没了上前助战的**。那些从海汉购买的先进战船尚且经不住这种程度的交火,他们这些老式的安宅船凑上去就只有送菜的份。
在接连损失了七八艘船之后,幕府舰队意识到友军不会参与战斗,也有些顶不住九州联军的疯狂攻势了,果断选择了后撤脱离战场。
幕府舰队这一撤,观望形势的友军更是不敢落后,也赶紧调头驶出海峡,以免成了帮幕府舰队垫后的冤大头。
而九州联军则是一鼓作气,追着从海峡西侧撤退的敌军又撵了好几十里,眼见对方仍没有回头交战的打算,这才打出信号旗收兵。
而此时最为傻眼的,当然就是仍在海峡两岸观战的幕府军了。绝大多数人都完全没有想到,这场海上交战竟然会是一边倒的局面,幕府舰队在短暂的交战之后,便被九州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