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627崛起南海 > 第598章 帝 信心十足

1627崛起南海 第598章 帝 信心十足

作者:零点浪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9:18:20 来源:23小说

海汉在造船及航海方面的技术储备的确是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但这些黑科技全部都是理论优势而已,要从无到有打造出图纸上的海船,形成规模化的造船业,仍然需要大量时间和实践来一步步实现。截止目前,海汉旗下已经有了三四处造船厂,但最大的造船基地仍然是位于三亚的胜利港造船厂,几乎所有的军用舰船都是在这里进行建造。

而造船这个技术工种不太可能像修路挖矿那样依靠不断投入劳动力来扩大生产规模,能够搜罗到的专业船匠数量有限,要扩大生产规模就必须要花时间来慢慢培训技术工人,这大概也是目前海汉造船业发展道路上最大的一个障碍。

石迪文当然不可能对许裕拙谈及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只能安慰他道:“既然跟你们签订了协议,那应该都能按时交船,只需要再等个一年半载,你们就能有一支真正能在海上作战的舰队了。”

许裕拙苦笑道:“学生能等,但如今福建的形势等不了这漳泉两州通往东北方向的海贸一停,很多人的利益都因此而大受影响,家父现在身为福建总兵,承受的压力也极大。”

从福建沿海通往琉球、日本的航线被十八芝封锁之后,福建明军要想重新打通海上贸易线,要嘛用军事手段剿灭十八芝,要嘛就只能跟对方停战和谈。而前一种方式显然在现阶段是无法实现的,后者就成为了唯一的备选方案。石迪文从许裕拙的只言片语中也能感受到,许心素试图跟十八芝和谈停战,似乎也并不只是他个人的意愿。

战争与和平,哪一种选择所能带来的利益更多,在这个问题上福建方面与海汉的立场其实并不一致。海汉自然是希望这场战争旷日持久地打下去,直到海汉有实力控制台湾海峡为止。而福建方面的考虑则更为现实,经济利益才是首要的考量。

从客观的角度说,福建军方的选择也没什么错,继续打下去对交战双方都没有任何实际好处,谁也灭不了谁,徒增伤亡而已。反倒是停战还可以增加收入,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争取能在下一次开战时再一举打垮对手。

然而这种选择对于海汉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海汉需要的是福建军方与十八芝持续交战,不断地给对方放血,让其无法再进一步壮大,以便为一两年后进军台湾海峡减少阻力。当然更重要的是,海汉需要的是福建军方的无条件配合,而不是有目的的隐瞒动向,甚至是私下里与十八芝进行停战和谈之类的接触。

福建方面大概也是意识到了自己的小动作并没有能成功地瞒过海汉的监视,所以这次使团抵达漳州之后,不管是许心素还是许裕拙,他们都没有刻意地否认停战的可能性,而是试图用各种方式让海汉使者明白,福建这边作出停战和谈的选择也是出于无奈和外界的种种压力,而不是对海汉的背叛。

石迪文摇摇头道:“你们现在只看到了跟十八芝交战所造成的损失,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坚持打下去,等十八芝覆灭之后,你们会得到多大的好处”

“石先生,要坚持多久才能灭掉十八芝呢我们每年花在作战上的银子少说也有几十万两之多,伤亡至少过千,打了三年多了,现在也只是把战场从陆地转回到海上,说实话到目前为止,学生并没有看到什么胜势,更谈不上剿灭十八芝了。”许裕拙也跟着摇头辩驳道:“十八芝不是说灭马上就能灭的,就算灭掉他们之后的好处再大,对现在的福建局势来说也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

石迪文斩钉截铁地说道:“道:“再过两年,这种级别的战舰,大概还有五六艘会入列服役,而且更大的战舰很可能也已经上了船台开造了。以红毛人在大员岛上的武力配置,怎么跟我们斗等他们的援兵从巴达维亚千里迢迢地赶过来,热兰遮城那块地已经被我们的炮弹翻来翻去犁了好几遍了”

石迪文这番话说得信心十足,许裕拙听得也是心惊肉跳。他也知道海汉人野心极大,但真正当面听到有海汉军官这样不加掩饰地将野心表现出来,也还是给他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try{mad1();} catch(ex){}

就在距今仅仅不到十年之前,福建明军与荷兰人就在澎湖有过一次正面交锋。天启二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舰队占领了澎湖,并且封锁了漳州入海口。当时的福建巡抚南居益还招安过郑芝龙去对付荷兰人,但效果并不理想。

天启三年年末,南居益在厦门的停战和谈宴会上直接囚禁了荷兰代表团,并且趁机烧毁了停靠在厦门岛的荷兰战舰。天启四年二月,南居益亲自到金门岛督战,明军出动兵船两百余艘,士兵过万,渡海攻打荷兰人在澎湖的据点。

当时的福建总兵俞咨皋,守备王梦熊,率领部队登陆白沙岛,但因为武器和作战方式的劣势,并没有能攻下荷兰人的据点。七月,南居益又派出火铳部队前去增援,虽然在战场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打到后面又是进入了僵持局面。八月,明军再次兵分三路,包围了荷兰人的据点。

这场战斗一直持续到九月,明军花了七个月的时间,消耗军费十七万两,最后才攻下了澎湖。当时荷兰守将高文律被明军活捉,其他的残兵败将都逃往了台湾南部。而高文律之后被押解到北京斩首示众,明熹宗还当时还“祭告郊庙,御门受俘,刑高文律等于西市,传首各边,以昭示天下”。

仗是打赢了,但明军以十余倍的兵力,打了足足七个月才把荷兰人从澎湖赶走,双方的实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