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627崛起南海 > 第80章 厂卫

1627崛起南海 第80章 厂卫

作者:零点浪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9:18:20 来源:23小说

罗升东对于厂卫的恐惧,那是真真正正发自骨子里的。

当初他老爹能从一个卫所兵转入水师当上百总,除了靠英勇杀敌立下的战功之外,更多也是机缘巧合——他老爹的前任百总就是在崖州城得罪了锦衣卫,一众缇骑直接到了水寨拿人,连参将都不敢出面去拦。这倒霉鬼进了锦衣卫的衙门不到三天就抬出来了,据说身上连一块完整的骨头都找不到,死得颇为凄惨。罗升东的老爹从小就教育他,什么人都可以得罪,但万万不能与厂卫为敌,得罪了别人还可以以力抗争,实在抗争不了还可以求饶保命,但得罪了以抓捕官员为宗旨的厂卫,那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

这船上的船员当然都是罗升东信得过的心腹手下,否则他也不敢带着这帮人到胜利港与海汉人交易。可是百密一疏的道理罗升东还是明白的,这么多张嘴,保不齐就有谁在外面酒后失言。海汉人的事都还好办,毕竟已经在水寨和崖州都挂了号,知道真相的人也都在控制之中,有什么流言蜚语罗升东也不用太怕。但如果是议论厂卫的事传出去,那可是闻风拿人的衙门,根本不需要证据,只要市面上有那么一丁点传闻飘进厂卫耳朵里,就足以让罗升东身陷囹圄了。

厂卫可不是海汉人,还能有讲道理的机会,任何一个被抓进厂卫衙门的人都是他们升官发财的垫脚石。而罗升东的大好前程现在才刚刚起步,他可不想为了一个口无遮拦的海汉人就把自己给葬送进去。如果不是对海汉人同样有一份难以抵抗的畏惧感,罗升东真的很想叫手下把这家伙用麻袋装起来直接丢到海里。

然而何夕这么单刀直入可不是因为他口无遮拦,作为一个秘密战线工作者,他很明确自己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全面了解自己的对手,弄清楚对手的编制、组织结构、行事风格等等。而大明臭名昭著的厂卫系统,显然就是何夕目前最大的潜在对手。

大明的谍报系统一度非常复杂,在历史上还曾经有过“三厂一卫”同时存在的时期。一卫自然大家都很熟悉,便是赫赫有名的锦衣卫。这个由朱元璋建立的锦衣卫在成立之初的性质是内廷亲军,由皇帝亲信的武将担任指挥使,其职责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实际上就是皇帝的私人警察,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犯人,甚至都不必通过一般的司法机构,可谓权势熏天。

顺便值得一说的是,锦衣卫还有一项非常著名的职能就是“执掌廷杖”,那些因为触怒皇帝而被处以廷杖之刑的官员,如果恰巧跟锦衣卫的关系又不太和谐,那么一顿廷杖下来肯定是非死即伤。因此朝廷上敢于跟锦衣卫做对的官员并不多见,因为谁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落到锦衣卫手里吃一顿要命的廷杖。

而三厂则是分为了东西两厂和内行厂。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八年设立了东缉事厂,由亲信宦官担任掌印太监。而东厂的掌印太监也是宦官中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二号人物,其官衔全称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如果说锦衣卫的职能是秘密警察,那么直接听命于皇帝的东厂便可成为真正的特务机关和特权监察机构,其权力还在锦衣卫之上。最开始两个部门还是有明确的权力划分,东厂并没有审讯犯人的权力,抓到的人犯只能交给锦衣卫审理,但到了明末的时候,东厂也有了自己的监狱。

东厂最大的优势便在于与上级的沟通渠道更为通畅,锦衣卫还需要用奏章来汇报工作,而东厂的掌印太监可以直接向皇帝当面作口头汇报,这种便利的条件是锦衣卫根本无法与之相比的。朝廷的所有衙门,都有东厂的番子坐班进行监视,其无孔不入的程度尤在锦衣卫之上。历史上明朝有名的几个大太监王振、刘瑾、冯保和魏忠贤都曾经统领过东厂,让这个特务机构在数百年之后仍然是恶名昭彰,但非常讽刺的是,东厂一贯在大堂内悬挂着大幅的岳飞画像,堂前还有刻着“百世流芳”的牌坊,俨然以正义使者自居。

而西厂是明宪宗朱见深于成化十三年增设的,西厂提督便是著名的大太监汪直,职能与东厂和锦衣卫类似,其势力还一度超过了东厂。但汪直仅仅只在这个位置上坐了五年,就因为在斗争中失败下台了,而西厂也就随之解散。但到了明武宗朱厚照继位的时候,掌权的大太监刘瑾又重开西厂,交给他的心腹谷大用领导。这东西两厂虽然都受刘瑾指挥,但却互相斗得厉害,最后刘瑾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不得不又自建了一个内行厂,由他本人亲自领导,权力更在东西厂和锦衣卫之上。这段时期四大特务机构共同存在,业务竞争相当激烈,搞得天下人心惶惶,官员们都是自顾不暇。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