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一代大医在民间 > 第182章 判断是否健康的六大原则

一代大医在民间 第182章 判断是否健康的六大原则

作者:已旧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2 22:58:42 来源:书海阁

路焱见王忱一脸正色,下意识的点了点头:“想知道,您说。”

“第一个,能一觉睡觉大天亮,当然如果你正有事情烦恼。

比如像你的话,突然不红了,睡不着那就很正常。

但这只是偶尔发生,长期时间你都是能睡一整晚。

第二个,就是胃口正常,所谓正常的胃口不是暴饮暴食。

是大部分时间你吃下去的一个恒定的量,比如你每顿吃两碗饭,觉得自己饱了。

而不是吃下去很多,吃了三碗了甚至四碗,还是觉得不饱,还要再吃。

又或者只吃了一碗就觉得饱,不想吃了,这都是不正常的。

第三个,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上厕所,大小便,上完厕所才吃早饭。

特别是大便,如果没有,那你就有问题了。

第四个,每天小便次数是五到七次,小便的量要大,颜色要淡黄,只要不是这个情况,那都不正常。

第五个,一年四季,不管春夏秋冬,不管你是在那里。

在江南也好,在西南也好,或者在最北方,永远都是头部面部身体冷,而手脚一直温热。

第六个,早上的阳反应,这个不管男性、女性都会有的,女性早上起来的时候,**会很敏感。

而男性你应该很清楚,如果你不清楚,那你就有问题了。”

路焱见王忱说到最后,还特意看了自己一眼,连忙笑了一下,点头表示自己很清楚。

“我们中医是没有仪器的,所以我们就是用这六个原则来判断病人是否治好了,或者病情是否好转。”

“行了,知识点已经告诉你了,后面应该也没什么病人了,你也可以回去了。”

路焱见王忱真的不会说出来后,只能略微遗憾的离开了。

只是等路焱走后,韩舒却是对王忱问道:“先生,我们中医真能知道后面一胎的性别?这是不是有点不科学了呀?”

王忱笑了一下:“咱们中医,以前其实是讲究医易不分家的,医术超绝的大师们,基本都通晓易理。

这个东西呢,其实是易经里的,只是因为以前医家也常用,所以被传医家能看后一胎的性别。”

“那先生, 您知道怎么看吗?和我说应该没什么问题吧?”韩舒听后,追问道。

王忱看了其一眼:“前面说的健康六原则你记下了吗?就想知道这个。”

韩舒马上回道:“先生,我已经记下了。”并给王忱复述了一遍。

“嗯,这个要记好,以后刚开始自己单独坐诊时,你可能会遇到吃了好几剂药都还没有好的情况。

因为你对经方的加减还不熟练,有可能某味药量少了。

就可能出现症状在减轻,但就是吃了好几剂药都不好的情况。

这不是说你方开错了,只要病人的情况在往这六原则靠拢,那就是方对了,只是剂量不对。”

“先生,我记下了。”韩舒说完,然后直直的盯着王忱。

王忱叹了口气:“看头旋,咱们头上都有旋,但凡顺时针转的,都为同性,所谓同性不是同性恋。

而是其母亲若是要生下一胎,如果前一胎是女,那生的下一胎就会是个妹妹。

如果你是男的,那你母亲生的下一胎就是弟弟。

如果是逆时针旋转,就是异性,头一胎是女孩,下一胎就会是男孩,头胎是男孩,下一胎就是会女孩”。

在听完王忱讲的之后,这姑娘还自顾自的背了起来,背了两遍记下后,又对王忱问道。

“先生,您说这是易经的东西,您也会这个?”

“学过一点,但是会的不多,我主要学得是相面,因为面诊需要用到。”

“先生,那您教我们面诊的时候,也会教易经吗?”

“不会,咱们本来就快被说是神棍了,再学了易经,就真和神棍差不多了。

以前破四旧,咱们一派被打击的如此之惨就有这个原因在里面。

后面剩下的前辈们,就把易经中需要用到的东西,归纳成了中医的语言。

虽然不如易经看的层次那么深,但也足够用了,所以你们用不着学。”

见韩舒若有所思的站在那里,王忱又说道:

“虽然面诊很重要,但你们这一年,我只会简单讲一下。

中医四诊,面诊最难,其次脉诊,闻诊,最后问诊。

你们最先需要学好的就是问诊,如果能做到两诊合参,基本就算是一位勉强合格的中医师了。

现在能四诊合参的中医师,少得可怜。

问诊完后,脉诊纠错,那病人说的病症,你就能治了,至于他没说的病症,就看你的脉诊水平了。

如果脉诊水平到了,那你也能看出一些其半年甚至更久之前出现过。

而后潜伏下来的病症,因为现在你所看到的病症,可能就是之前的病症引发的。”

“先生,所以现在您用的是四诊合参?”

“嗯,这也是我看病如此快的原因,其实你去看一些好的老中医师,他们也都差不多。病人一进门,先就进行了面诊,等他坐到你面前的时候,通过面诊心里已经推测到对方那里出了问题。

而后提出几个问题,进行论证,确认如自己所想,就进行脉诊,一是进一步确认病症。

二是查看是否有自己没看到的病症。

所以我们看一个患者也就两、三分钟,问的问题也就那么两、三个。

刚刚之所以说,两诊只能算是勉强合格的中医师,原因就在于此。

你的问诊,是先根据患者自述来询问的,那么他不是医生,他可能自己都不知道那些是不正常的,那些是正常的。

如果有他没说到的,你又没问到,那就可能会忽略一些病症。

因为这时你的脉诊,通常是用来验证对方所说的病症。

当然如果你脉诊确实出神入化,那你也能在最后发现问题。”

“先生,脉诊怎么才能出神入化?”

“脉诊和面诊一样,只要入了门,后面就看积累,所以看中医,民众一般喜欢找年纪大的大夫,就是这么个道理。”

“先生,入门好像最难吧?我感觉自己到现在都没有摸到门道。”

听了王忱的话,韩舒想着自己诊脉的感觉说道。

“入门看天赋,比如你大师兄就已经脉诊入门了,剩下的就看他自己的积累。

人体大致28种脉象,如果你只能死记,那脉诊的作用也就仅用于对照问诊是否正确。”

喜欢一代大医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一代大医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