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忱原本以为老教授是要说他的不是,没想老头一点不把自己当外人。
当即就拿自己教育起学生。
王忱还只能在一旁陪笑,这种老先生,你不管他讲课是不是真的无聊。
就他想教好学生的这份心,就不容他人说三道四。
对学生说完后,老先生转身对王忱说道:“你打扰了我的课堂。
怎么都要补偿一下,接下来的时间你来讲如何?”
“这?”
“别这,那的。
去讲,老头子也听听大师的课。”
王忱看向秦音,尴尬的笑了笑,老教授这是打定主意要王忱来讲一堂课了。
想给学生谋福利,自己的面子是一点都不在乎的。
秦音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下来过。
没办法,王忱对老教授拱了拱手:“晚辈,便放肆了。”
在老教授点头后,王忱便走上讲台。
还好老先生是教本草经的,要是教的温病学,王忱还只能让秦音来。
转头看了一眼,投影上的文字,‘茜根’中品植物篇。
中间有一段本草经原文,随后是译文。
下面是介绍药材产地分布,成熟周期,形态特征,还有功效。
王忱只是看了两眼,随后开始讲道:“原文中说茜根,味苦,性寒。
主治寒湿,风痹,黄疸,有补中之效。
这个药现在的名字也叫茜草。
而茜草我们在临床上,通常是用来治女子月事的。
茜草为凉血通经的要药,主吐血下血。
月经不通,月经不止,都是可以用的。
治骨节风痛,折跌损伤,凉无病之血,行已上之血。
你们书上的功效也有写,行血止血,通经活络,止咳祛痰。
不过这个止咳祛痰,我们有更好的药,所以基本不会用它来做这个事。”
王忱讲这些的时候,头几句学生们很新奇,因为临时换老师讲课。
也想知道王忱这位大师,上课是怎么样的。
但听完王忱讲的这些话后,觉得还不如老教授呢。
老教授还会结合故事给他们讲。
虽然王忱讲的东西,有一半是书上没有的,但是这个讲课的方式,也让人感觉很枯燥呀。
于是就有些人变得无精打采。
王忱当然也注意到这个情况。
随即微微一笑,再度开口道:“茜草,还有一个名字,叫做血见愁,从其理血之效可知。
有一俗方用其治女子经水不通,以一两煎酒服之,必通。”
王忱这话一出来,下面的学生,都纷纷打起精神来。
这么猛的吗?
有学生当即就想问王忱,真的假的?
就听到王忱又说道:“还有一个黑发的方子。
用茜根一斤,生地三斤,加水熬成膏,每日酒服半匙,一月发尽黑。”
这话一出,所有学生都坐直了,当即就有学生起来问道:“王老师,您说的这个方子是真的?”
王忱微笑道:“我当着你们的面说出来,你觉得我会说没用的东西?
女子月经不通的方子就不用再解释了吧?
黑发是什么原因你们能想到吗?”
王忱说完便闭口观察起下面的学生,结果要么两眼无神。
要么眉头紧锁,就是没有一个人想出为什么。
王忱微微叹气,如果是他现在教的G省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就能有人回答的出这个问题。
别看王忱每个月只上去上一节公开课。但这每学年的课,王忱都会把中医各关节的理论讲一遍。
他们也就比这些学生对中医的大理论理解的更深。
也就对中医的思维方式,更加理解。
“茜草有通经活络,行血之效,生地呢?”
“地黄的功效是滋阴养血,可滋肝肾,养心益肺。
而头发呢?有这么一个称呼,发为血之余。
现在明白了吗?”
“对呀,有道理。”
“原来是这么用的。”
各种感叹议论之声一时之间不绝于耳。
老教授则脸上满是沉思之色。
不是老教授不会与时俱进,他已经想过很多办法了。
甚至连每个药材的典故都查了出来,当做故事讲给学生听。
但效果还是很一般,现在听到王忱讲课,就知道两人的差距在哪里。
王忱用了一个简单的方子,就把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
同时还让他们参与进来一起思考。
以后只要提起茜草,估计这些学生马上就会想起来。
这和自己的讲课风格完全不一样。
但让自己如王忱一样讲课,显然不太现实。
自己虽然年岁大,但临床经验还真可能不如王忱丰富。
王忱在议论声响起时并没有阻止,而且等到声音低下之后,才再度开口:“茜根这味药记下了吧?”
下面一众学生都在不停的点头。
王忱却是一笑:“你们也就这会儿记下了,还不做笔记?
从小学开始老师们应该就在和你们强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拿起笔赶紧记,遇到记不清的,便问旁边的同学。
这样,这些学生就把这味药又给加深了一遍。
王忱等到学生们记的差不多了,便开口道:“下面一味药,‘飞廉’。”
当王忱的话说出来后,所有人都抬起了头看着王忱。
那些还没有记完的也是,王忱还以为是自己已经调动了他们的兴趣。
结果眼神扫过秦音的时候,发现这姑娘正疯狂的在眨眼睛。
还不时的对着自己抬下巴。
看到这个动作,王忱疑惑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转身看向投影幕。
结果上面写着‘败酱’。
随即王忱一皱眉,走到第一排的一位学生身前,拿过他的书,翻看了一下。
好嘛,这个分类和他平时用的书不一样。
这个是按植物,动物,矿物分类的。
而自己用的书是按照上中下三经分类的。
刚刚没有看下面一味药,所以下意识的就说了自己用的书的顺序。
这时就有脑子灵光的学生问道:“王老师,你看的本草经,是不是和我们这个不太一样?”
“确实不太一样,不过不影响,因为原文都是一样的。
只是分类的顺序不同。”
“您用的是什么顺序?”
“我平时用的,是按照上、中、下三经来分的。
上经共一百二十种,为君主。
养命以应天,皆无毒,多服久服而不伤人,想要轻身益气,不老延年益寿者皆须本于上经。
而中经一百二十种,为臣。
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去病补赢者,本中经。
下经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
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喜欢一代大医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一代大医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