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玄幻 > 第一氏族 > 第293章 二九二 先帝遗泽

第一氏族 第293章 二九二 先帝遗泽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5-12 23:01:30 来源:书海阁

对陈安之来说,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他默然片刻,直直看着眼前的好友,半响没有说出一个字。

对他而言,徐明朗深得皇帝信任,是皇帝头号心腹,一手帮助皇帝成就了眼前的权力格局。正是对方挑起了文武之争与世家内部之争,默许年年扩充科举取士的规模,纵容寒门势力日盛一日。

对皇帝来说,徐明朗功莫大焉,地位理应是铁打的。之前徐明朗带着门第诬陷赵氏失手,当时很多人都以为徐明朗会沉寂下去,结果徐明朗圣眷不衰。也是从那时起,很多人都认为这位帝师的地位不可能被撼动。

但是现在,有人却告诉陈安之,徐明朗的末日到了。

如果说话的是别人,陈安之必然会极为不屑,但此时开口的却是赵宁。

自打赵宁出仕,所谋之事还没有不成功的。朝野军民都没有发现的北胡细作,是赵宁突然连根拔起,这两年来,将陇右军打得溃不成军的天元军,曾经被赵宁跟雁门军在凤鸣山揍得满地找牙。

乾符七年冬,天元军击葱岭以西,皇帝下令陇右军出击,结果却被天元军在山口杀得大败,损兵折将数万。而后,陇右军重振旗鼓再战,仍是不能取胜。

乾符八年,西域多个臣服大齐的小国反叛,在各地进攻陇右军,而陇右军不能制,西域局势陡然糜烂。是年五月,皇帝设立陇右团练使,招募、训练新军,并令其赶赴西域前线作战,镇压叛乱邦国。

从那之后,陇右军与团练使的新军,便在西域广袤地域上,跟各国叛军鏖战,经年不休,虽然王师打了不少胜仗,但始终不曾彻底消灭叛军。

前些时间,朝廷传出风声,皇帝因为不满西域战况,打算升陇右团练使为节度使,统领所有西域大军,凝聚陇右一应民力财力,确保解决西域战事。

若是此事确凿,那大齐陇右军的军旗就会消失。

时至今日,虽然天元太子蒙赤打死不认,但明眼人都知道,西域那些小国之所以敢于背叛大齐,还有跟王师鏖战多时的军力,是有天元军在背后支持。

事到如今,谁还敢说乾符七年的北境之战,赵氏跟雁门军是作战不利?谁还敢批评雁门军当时损失过重,虽胜犹败?

十二万陇右军,现在被打得只剩三四成,要不是魏氏涌现了一批以魏无羡为代表的精悍将领,近来颇有胜绩,陇右军的建制只怕都已被陇右团练使的新军,给完全取代了!

要知道,眼下在西域的新军,可是已经多达十万,是陇右军的两倍!

前段时间,陈安之专门收集过凤鸣山之战的资料,对战况了解得分外详细,赵宁种种卓越的表现,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是从那时起,他才意识到,那个打小跟他混迹市井的纨绔好友,究竟有着怎样的才能。

现在赵宁说徐明朗的末日到了,那这件事就绝对不是无的放矢。

哪怕陈安之一时无法理解,他也只是苦恼自己为何不能理解,而不是质疑赵宁这番论断的准确性。

沉默半响后,陈安之道:“你打算怎么扳倒徐明朗?赵氏现在的处境可不怎么好。与徐明朗的宰相之位相比,我其实觉得大都督的地位才更加危险。”

这两年西域不靖,东北也不安宁。

魏氏跟陇右军在战争中表现不佳时,孙氏跟山海军可没少讥讽对方,甚至连大都督赵玄极都捎带上了,说对方都督天下兵马不力。

可就在去年,东北的女真部,忽然之间也像是发了疯,竟然没来由的在秋日袭扰、劫掠东北州县,对方突破长城防线,杀入了关内,山海军才反应过来。

而后,山海军虽然将对方赶了出去,但却在追击的途中,被对方杀了一个回马枪,野战大败,折损不小。

之后孙氏跟山海军恼羞成怒,发大军征讨女真部,竟然跟对方打了个平手,谁也没占到便宜。倒是山海军过于深入,粮道给女真部袭击了,最后没了军粮,只能狼狈退回。

到了今日,朝廷在山海关设立防御使之职,同样是招募、编练新军。

在此之前,朝廷官府也好,文人骚客也罢,都在鼓吹大齐的巅峰盛世是如何如何强,结果这两年一打,军队首先暴露出战力低下,跟开朝立国时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真相。

而当边军折损连连时,府兵兵源竟也无法得到保证,损失无法及时有效的弥补,朝臣都在指摘大都督赵玄极,说他没有统率好天下兵事,渎职严重。团练使、防御使的新军趁势而起,有了遍地开花的势头,也都不归大都督统辖。

“大都督府虽然督天下兵马事,但其实并不过问兵源粮秣这些事,那是兵部的职责。大都督只是战时负责调兵遣将,作战略战术部署,协调各方而已,所谓统率天下兵马,在平日就是个说法。”

赵宁知道陈安之这个诗书传家的门第子弟,对将门军事缺乏了解,就简单解释了一句,“朝臣诘难大都督,只是拿大都督作靶子,掩盖府兵制被土地兼并破坏的实情。赵氏就算因之受到一些影响,也终究是有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说到这,赵宁顿了顿,“另外,要扳倒徐明朗的,并不是我赵氏,而是世家大族这个整体。”

“整体?”陈安之再受震动,“包括跟徐氏关系不错的那些世家?”

“到了今日,哪还有什么跟徐氏关系不错的世家?徐明朗早已成了众矢之的。”

赵宁哂笑一声,“陇右军、山海军战事不利之时,魏氏、韩式、孙氏、石氏的族人、官员,可是没少被带进推事院。

“陇右、山海关的新军之所以能没受太大阻碍的成势,将门世家作战不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不就是因为将门自顾不暇,无力反抗朝廷的安排?”

陈安之沉默下来。

推事院掌握实权的是唐兴、周俊臣,但名义上的领头人却是徐明朗,推事院能这么横行无忌,虽说暗中是皇帝支持,但明面上是借了宰相的权威。

推事院有多招人恨,徐明朗就有多招人厌。

“这个一手挑起文武之争,又无法真的战胜将门,还让门第势力衰落,令门第内部分裂,让世家在被寒门侵夺无数利益时,无法抱成团发挥自身力量的始作俑者,现在是真正的过街老鼠。”

说到这里,赵宁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推事院这两年做得太过火了,世家大族都已忍无可忍,我这次回来,就是给推事院和徐明朗送行!”

......

崇文殿。

皇帝宋治看完手中的折子,满意地笑出了声。

“陛下何事如此高兴,可否跟臣妾说说?”在旁边的小案桌后,批阅其它奏折的赵玉洁,闻声转过头来。宋治能笑出声,就是非常高兴,想要分享这份喜悦,她自然得识情知趣的配合。

“史禄山亲率三千新练精骑,在辽东袭击女真部得手,斩首两千级,算是又给朕争了口气。”宋治笑容不减。

史禄山,山海关防御使,现在对方麾下的流民军队,人数已经超过四万,跟雁门关的安思明相差不大。

与安思明之前在战场上没立下啥功勋的情况不同,史禄山最近几个月以战代练,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在山海关的地位与影响力已经非常稳固。

赵玉洁眨了眨无辜纯真的双眼,“史将军骁勇善战,这半年来屡有胜绩,为何陛下独独这回如此高兴?”

宋治哈哈大笑,遥遥点了点赵玉洁的鼻尖,“就知道瞒不过你这玲珑性子,史禄山大胜的时候,孙氏出关的军队,刚好被女真精骑击败,折损逾千。”

赵玉洁作恍然大悟状,随即作不忿状:“这些将门世家,委实太过无能了,让他们戍守边关国门,实在是不再妥当!”

这话让宋治眼中笑意更甚。

赵玉洁知道,她的话说到了宋治的心坎里。

别人不知,她可是很清楚,女真部去年根本就没主动袭扰边地,战端是宋治暗示山海军挑起的!

当时兴奋不已的孙氏、石氏两门,还欢天喜地的以为有军功可立,哪能想到,如今会被史禄山取代了那么多份量?

若无战争,军中寒门势力如何能够抬头,新军怎么能有如此迅速的发展?

凤鸣山之战后,宋治一方面意识到,北胡颇有战力,想要打压一下,免得他们继续变强;另一方面,宋治也觉得将门边军,战力有所下降,这便有了以战代练的心思。

于是,在得知天元军西征的时候,他果断下令陇右军出击。

陇右军败得那么惨,是宋治没想到的,他既高兴终于有了大举削弱将门世家,收拢军中权力的机会,又觉得北胡过于强大,而边军战力太过弱小。

在往西域不停派遣新军,跟天元军作战时,宋治主动挑起跟女真部的战争,谋求的,就是用战争的方式,让新军迅速获得成长,形成真正的护国战力,同时侵夺孙氏、石氏等将门的兵权!

这个时候,皇帝当然不会去想,将门世家之所以连战连败,被新军比了下去,是因为土地兼并过于严重,府兵制遭受惨烈破坏,军中府兵大多家境不好,兵甲不修,且多年没有得到轮替,士无战心。

纵容天下土地兼并,扶持寒门地主打压世家大族,是宋治的策略。

那么大齐经过一百多年的土地兼并,在均田制被大面积破坏的情况下,出现军中府兵难以为继的局面,导致将门世家在战争中表现不堪,被寒门将领的新军压得抬不起头的结果,难道就不是大齐历代先帝对宋治的的“遗泽”?

喜欢第一氏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第一氏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